长汀县龙山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合集下载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有删改)【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

⑤降年:上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阔: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子骞,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若主纳忠谏________②寻亦诛死________③无为后所嗤________④以匹夫比之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此亦帝王深耻也。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慷慨壮歌。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邓世昌身上体现的。

在当今社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精神的。

(链接材料)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

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

福建省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共4题;共42分)1. (7分)(2020·吉林模拟) 古诗文默写(1)舂谷持作饭,________。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 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3)《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运用对偶的修辞,描绘陋室清幽环境的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充满无限悲凉怅惘之情。

2. (14分) (2019七下·永吉期末) 阅读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读书使人思维活跃,眼界开阔。

②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③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④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⑤ 让我们的灵魂融入书的海洋,才能有比海水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

(1)“愚昧”中“愚”的读音为________。

(2)请给⑤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根据语段内容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 ,下联:理想能让壮志凌云。

(4)仿照③句的句式,再续写一个句子。

(5)下列选项中与语段里“书的海洋”结构一致的短语是()A . 热爱祖国B . 我们读书C . 干得很好D . 一泓泉水3. (8分)判断正误(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

(2)孟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4)《鱼我所欲也》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说理性文章。

4. (13分)越秀小区的王菊香奶奶收到了一份电费通知单。

通知单除了告知王奶奶家2014年全年的电费情况外,还附上了两张图(图一,图二)。

(千瓦·时)越秀小兰平均用电量与王菊香家庭用电量比较图(千瓦·时)越秀小区王菊香家庭2014年峰谷用电量统计图【知识链接】8:00—22:00时段用电,称为“峰电”,电价:0.568元/千瓦·时;22:00—次日8:00时段用电,称为“谷电”,电价:0.288元/千瓦·时。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

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D.读之至流涕(眼泪)(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D.且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A卷)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上·武威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确凿(záo)讪笑(shàn)瞬息(xùn)B . 狂澜(lán)炽痛(chì)污秽(suì)C . 赫然(chì)重荷(hè)深邃(suì)D . 剽悍(piāo)观瞻(zhān)遒(qiú)劲2. (2分) (2017七上·西宁月考)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麻木不仁哄堂大笑惊慌失措莫不关心B . 见异思迁宁静淡泊不毛之地粘轻怕重C . 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精益求精杞人忧天D . 畏罪潜逃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彩奕奕3. (2分)(2014·莱芜)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B . 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 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 . 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35强。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 . 南宁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二、默写(A卷) (共1题;共8分)5. (8分)(2017·东胜模拟) 填空。

诗词填空默写。

(1)予独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的《爱莲说》)(2) 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气蒸云梦泽,________。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

龙岩长汀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撺掇惬意人声鼎沸进退维谷B . 亢奋阴霾锋芒必露语无轮次C . 怅然抽搐一拍既合尽态极研D . 庇荫真谛齐心谐力来势凶凶2. (2分)(2013·泰安)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A .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果断而大胆)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B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张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C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那么(何尝)不美丽?D .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呈现)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屋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B . 今后我们应总结,避免此类事故不发生。

C . 他们已经克服了淡水缺乏、粮食不足的困难。

D . 通过姑姑的开导,使我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4.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

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______________。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

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B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C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D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35分)5. (3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⑴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靖、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之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汀县龙山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徐公。

夸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甲】《邹忌讽齐王纳谏》(略)【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②子姓:子孙,子孙辈。

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3)下列【甲】【乙】两文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________”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王曰:“善。

”乃下令……帝大悦,即诏……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的臣子。

③略:攻占。

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

⑥连:率领。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②悉以咨之悉:③晓畅军事晓:④战胜而不予人功予:⑤镇国家,抚百姓镇:(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 【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汉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汉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 【乙】文中汉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4)诸葛亮和汉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异同?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________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④予子冠履冠:________⑤不若手足之贵也不若: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是()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的观点。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董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①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注】①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②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③援疑质理________④盖三年不窥园________(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弗敢专也,必以分人B.孝景时为博士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弗之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相与步于中庭(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6.文言文阅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选出下列各组画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②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B.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C.①流辈甚称其贤;②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①色愈恭,礼愈至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翻译句子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3)下列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但有冻馁之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