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解剖之体表标志和投影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

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局部解剖头颈部总结一、头颈部一)概述头的境界与分区头颈分界线:下颌体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颅面分界线: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颈的境界与分区颈胸分界线: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主要体表标志1.枕外隆凸2.乳突3.颧弓4.眶上孔5.眶下孔6.颏孔7.翼点:颅骨侧面,额、顶、颞、蝶骨四骨接缝,H形;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经过8.髁突9.下颌角二)面浅部(皮肤与浅筋膜、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腮腺、肌肉、咬肌间隙)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血管丰富,富含毛囊、皮脂腺、汗腺。

面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情肌)。

2、面部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3.腮腺为三大唾液腺中最大者,大部分位于下颌后窝内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腮腺肿瘤4. 肌肉5.咬肌间隙三)面深部位于颅底下方、下颌支的深面、口腔、咽的外侧,上方为颞下面(1)境界前:上颌骨后面后:腮腺鞘内:翼突外侧板、咽侧壁外:下颌支上: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下颌骨下缘水平(2)内容1、肌肉:翼内肌、翼外肌2、血管:上颌动脉依其与下颌骨、翼外肌的关系将其分为三段:1)下颌段分支:① 下牙槽动脉② 脑膜中动脉2)翼肌段分支:① 咀嚼肌动脉②颊动脉3)翼腭窝段主要分支:①上牙槽后动脉②眶下动脉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翼外肌之间及翼内外肌之间,血液主要由上颌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也可由面深静脉注入面静脉3、神经面侧区的间隙1)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感染源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2)翼下颌间隙: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内容: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血管颅头皮(额顶枕区)一)头皮的层次二)头皮的血管、神经颅底内面颅前窝:额叶颅中窝: 颞叶颅后窝:脑干.小脑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垂体窝和鞍背)及其周围区域。

主要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1、垂体和垂体窝的毗邻垂体瘤压迫视交叉--------管状视野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3、硬脑膜及硬脑膜窦颈部主要体表标志:1.舌骨2.甲状软骨3.环状软骨5.锁骨上大窝6.胸骨上窝颈部的层次结构(一)浅层结构位于皮肤与深筋膜之间1.皮肤与浅筋膜皮肤薄,活动性大,皮纹呈水平排列2颈阔肌:位于浅筋膜内,起自胸前深筋膜、三角肌筋膜,止于面下部皮肤3.浅静脉和浅淋巴结颈前V、颈外V、颈前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4.神经(二)颈深筋膜和筋膜间隙1、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 :两层包绕两肌、两腺、胸骨上间隙中层(气管前层筋膜) (内脏筋膜:气管前筋膜+颊咽筋膜) 一鞘(甲状腺鞘)深层(椎前筋膜): 移行成一鞘(腋鞘)*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有颈总(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2、颈筋膜间隙颈前区一)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区境界: 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内容:1、颈袢-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

局解—头颈部(聂)

局解—头颈部(聂)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二、面侧区:頬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
(一)腮腺咬肌区
穴位:下关、頬车、耳门 、听宫、听会、牵正
1、腮腺 5、穿过腮腺的结构: 纵行组:颈外A、颞浅A、下颌后V、耳颞N 横行组:上颌A、V;面横A、V;面N的分支等 面神经因穿腮腺分三段: 第一段:腮腺前段(显露面神经主干,翳风穴) 第一段:腮腺内段 ,先分上、下干,再形成丛 第一段:腮腺后段,即五组分支 6、咬肌:属于咀嚼肌(頬车)
(二)面侧深区
下颌神经(混合性)
肌支 咀嚼肌 感觉支: 1、頬神经 頬区皮肤和粘膜 2、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 3、舌神经:有面神经的鼓索参加,分布于舌前 2/3粘膜、舌下腺、下颌下腺等 4、下牙槽神经 颏神经:
第三节
分部
颅 部
颅顶:额顶枕区、颞区 颅底 :外面、内面
穴位 督脉: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
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又称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一)境界: (二)内容: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肩胛背动脉 2、锁骨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 颈横动脉 3、臂丛:5个根,3个干,6个股,3个束 3个分支: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胸长神经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颈部的分区,其体表标志及意义。 2、颈丛皮支及其分布。 3、试述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内容
2、颈袢 ①构成
颈袢上根(舌下神经降支) 颈袢下根:第2、3颈神经前支组成 ②分布:舌骨下肌群 注意:甲状腺手术是勿损伤该神经
3、颈丛 组成:第1~4颈神经前支 分支:皮支、肌支(膈神经)
4、颈交感干 组成:颈上、中、下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 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位置:脊柱颈部的两侧,椎前筋膜深面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第二章 颈部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第二章 颈部
(1)甲状腺鞘 (2)气管前筋膜 (3)颊咽筋膜
3. 深层:即椎前筋膜 4. 颈动脉鞘
(二)颈筋膜间隙
1. 胸骨上间隙 2. 气管前间隙 3. 咽后间隙和椎前间隙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筋膜
1. 浅层:即封套筋膜 2. 中层: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
(1)甲状腺鞘 (2)气管前筋膜 (3)颊咽筋膜
临床病例分析
58岁,女性。因颈部前方发现一肿块、声音嘶哑,时常感觉呼吸和吞咽困难就诊。查 体:甲状腺左侧有一坚硬的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检查:甲状腺左叶有一结节。穿 刺活检病理提示有甲状腺癌细胞。入院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
(1)行常规甲状腺手术的手术入路及层次。 (2)甲状腺结节随吞咽上下移动的原因。 (3)患者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原因。 (4)术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的可能原因,术中应避免损伤的结构。 (5)甲状腺癌细胞可能进行淋巴转移的途径。 (6)如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并有钙化,思考行甲状腺微创腔镜手术的可能性。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一、脊神经
(一)颈丛:膈神经、耳大神经等 (二)臂丛
二、脑神经
(一)三叉神经:舌神经 (二)面神经:颈支 (三)舌咽神经 (四)迷走神经:喉上、喉返神经 (五)副神经 (六)舌下神经:颈袢
三、内脏神经
(一)交感神经:颈上/中/下神经节 (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局部解剖学(第9版)
5.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窦和颈动脉球的位置;颈外动脉的位置、主要分支的 大致行程和分布;迷走神经的出颅部位和成分以及行程、分支、各分支的成分和分布。 颈丛的合成、分支、分布以及膈神经的合成、行程和分布。颈交感干和颈上、中、下 神经节的位置、分支和各分支的分布。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

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行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等;后方正中有脊柱颈部。

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

颈部肌肉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

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沿浅静脉和深部血管、神经排列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肢为界。

(二)分区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二、表面解剖1、舌骨h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

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

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头颈胸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

头颈胸局部解剖学-教学课件

第三节 颞区手术局解
一、层次结构
1.皮肤及浅筋膜 皮肤较薄,可移动。浅筋膜 内的血管、神经为颅顶血管、神经的外侧组,分为 耳前组和耳后组。
(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能扪到动脉的搏动,是数 脉搏、颞区出血压迫止血的良好部位。颌面癌肿可 行颞浅动脉逆行插管注药化疗。
(二)体表投影 (1)标志线 临床上,为了确定端脑外侧面的沟回及脑膜中
动脉的体表投影,确定了6条标志线:①下水平线; ②上水平线;③矢状线;④前垂直线;⑤中垂直线 ;⑥后垂直线。
(2)投影 端脑外侧面的主要沟回及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
影:①大脑半球中央沟的投影;②中央前、后回的 投影;③外侧沟的投影;④说话中枢的投影;⑤大 脑下缘的投影;⑥脑膜中动脉的投影;(见下图) 。
(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面动脉;舌下神 经;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 submandibular ganglion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 下腺。在下颌下腺的周围有4~6个下颌下淋巴 结。
二、舌骨下区 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颈筋膜浅层,再深入可见舌骨下肌群。在该 区可见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第Ⅹ-Ⅻ对脑神经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 等。
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 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其在颈部的分支有喉上 神经和心支等。 4)二腹肌后腹 posterior of digastric
(二)肌三角 1.境界
2.内容 (1)甲状腺 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 侧叶和甲状腺峡。 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 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外膜称真被膜, 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
(5)颅骨外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膜,借少 量结缔组织与颅骨相连,二者易于分离,但骨 膜与颅缝紧密愈着,故骨膜下血肿不易蔓延, 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内。颅顶骨外板较厚 弧度小,内板较薄弧度大,骨折时,外板可保 持完整,内板却发生骨折,骨折时板障破裂, 损伤板障静脉可引起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小儿多为凹陷性骨折。

人体体表解剖图解(上)

人体体表解剖图解(上)

髂肋肌和胸最长肌
竖脊肌解剖结构
多裂肌解剖结构
背阔肌
背阔肌
• 部位: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 起点:第7〜12胸椎棘突、全部腰 椎棘突、骶正中崎、露崎外侧唇后 1/3和第1。-12肋外面。止点: 肱骨小结节崎。运动功能:近固定 时,使上臂在肩关节伸、内收和旋 内;远固定时,上肢上举停止时, 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协助吸 气。神经支配:胸背神经(C6〜 C8)。练习方法:单杠引体向上、 划船、向后或向身体侧拉拉力器。
后斜角肌
• 部位:位于中斜角肌的 后方。起点:第5〜7颈 椎横突后结节止点:第2 肋骨外侧中部粗隆。运 动功能:上提第2肋,协 助吸气。神经支配:颈 神经前支(C5〜C6)。
斜角肌解剖结构
• 提示:胸廓出口指斜角肌 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 域,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 至上臂过程中经过这两个 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 一肋和锁骨之间,当前和 中斜角肌紧张时,可能在 这一区域受到挤压。
体表标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胸骨
• 胸骨为一薄而狭长的长 方形骨板,分为胸骨柄、 胸骨体和剑突三个部分, 上与胸骨柄相连形成胸 骨角,下与剑突相接形 成剑胸结合,两侧有第2 〜7肋软骨相连接的切迹。
肋弓
• 位于胸前壁下缘,从剑 突两侧相邻的第7肋软骨 起,分别向两侧的外下 方呈弓状的延伸,直到 第12肋尖,由第7、第8、 第9、第10肋依次连结而 成,又称肋缘。
肩胛提肌
• 部位: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的深面。起点:第1〜4颈椎 横突后结节。止点:肩胛骨脊 柱缘内侧角。运动功能:近固 定时,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 转向内上方。远固定时,一侧 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后 伸和下回旋;两侧收缩,使颈 伸直。神经支配:颈丛的 C3~C4,和臂丛的肩胛背神经。

局部解剖 颈部2

局部解剖  颈部2
larynx and cervical part of the trachea • 咽和食管颈部
pharynx and cervical part of the esophagus
2021/10/10
28
(1) 舌 骨 下 肌 群
2021/10/10
29
1)位置:①甲状腺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甲状 软骨中部至第6气管软骨之间;②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 方。
2021/10/10
39
❖右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位置关系
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
• 在甲状腺右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右喉返神经
位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后方、或在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之间
穿2行021、/10/1或0 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前方。
40
• 甲2状021/1腺0/10全切除术时,如何结扎甲状腺动脉?41
false capsule (即甲状腺鞘,由气管前筋膜包裹甲状腺而成)和
甲状腺真被膜true capsule (即甲状腺纤维囊),两者之间的间
隙为囊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甲状旁腺等)。
甲状202腺1/10悬/10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thyroid
33
❖甲 左状右腺侧的 叶前 的面 后( 内由侧浅:入与深喉)与:气皮管肤、、咽浅与筋 食膜 管、 ,颈 以深 及筋 左膜 右 浅喉❖侧层返叶、 神的舌经后骨 相外下 毗侧肌 邻:群 。邻及接其颈筋动膜脉、鞘气和管r belly of digastric
2021/10/10
11
Occipital artery
Common carotid artery

CT解剖颈部PPT课件

CT解剖颈部PPT课件
(1)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深、浅两部。被筋膜 鞘包裹。下颌下腺管由深部发出,开口于舌下阜。
(2)血管:面动脉行于腺体深面,舌动、静脉经二腹肌中间 腱的后方。
17
(3)神经: 舌神经在腺体与舌骨舌肌之间,舌下神经行于舌骨舌肌表 面,下颌下神经节连于舌神经下方。
(4)下颌下淋巴结: 在下颌下腺的周围。
第二章 颈部
重要内容: 颈深筋膜的区分、各层的包被关系和形成的结构。 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被膜和血管。 颈外侧深淋巴结的区分、锁骨上淋巴结和魏尔啸淋巴结的位 置与临床意义。 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和毗邻。 枕三角、锁骨上大窝、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概念:颈动脉鞘、胸膜顶、斜角肌间隙、静脉角。
前方: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颈静 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上端: 两侧为甲状腺侧叶 后方: 食管,喉返神经。 后外侧: 颈交感干、颈动脉鞘
甲状腺峡、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脉。 在幼儿,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常高出胸骨颈静脉切迹3。7
38
39
(4)食管颈部 前方:气管颈部 后方:颈长肌、脊柱
毗邻
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交感干相邻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40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二)内容
1、颈袢: 舌下神经降支为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为颈袢下根, 两根在颈动脉鞘表面合成颈袢,约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附近。 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2、颈动脉鞘 上起颅底,下续纵隔。
(2)内容:
椎动、静脉、甲状腺下动脉、胸膜顶、颈交感干。
55
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解剖之体表标志和投影
一.体表标志
1、舌骨h 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

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

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的弧线,最高点距锁骨上缘1cm。

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

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4、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brachial plexus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6、神经点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胸膜顶及肺尖cupula of pleura and apex of lung 位于锁骨内1/3上方,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 cm。

胸部的标志及标志线
1.胸骨(sternum) 位于胸廓前正中,连接两侧肋骨和锁骨,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1)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 位于胸骨的上部,外形略呈六角形。

胸骨柄上缘中部为颈静脉切迹,在成人约平第二胸椎下方的椎间盘,上缘两外侧的卵圆形关节面,称为锁骨切迹,与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缘与胸骨体相连。

(2)胸骨体(corpus sterni) 胸骨的中间部分,其上缘与胸骨柄相接,下缘与剑突相结合。

胸骨体下部的两侧与第7~10肋软骨连接。

(3)剑突(xiphoid process) 为胸骨体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

2.胸骨角(sternal angle) 又称Louis角。

由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稍向前方突起而成。

胸骨角的部位标志着气管的分叉处、主动脉弓的上缘及第四胸椎的高度。

胸骨角与第二肋软骨相连,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3.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 两肋骨之间的空隙。

前胸壁的水平位置常用肋骨或者肋间隙表示,第一、二肋骨之间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以此类推。

背部骨性标志
1.脊椎棘突(processus spinosus) 后正中线上每个椎骨间后方的骨性突起。

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常用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2.肋骨(rib) 共12对。

十二对肋骨在背部与胸椎相连接,第1~10肋骨在胸前部与肋软骨相连,肋软骨再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的骨性支架。

第11、12肋为浮肋。

3.肩胛骨(scapula) 脊柱两侧的三角形扁骨。

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

分为肩胛体、肩胛冈和肩胛角。

沿肩胛骨的内侧缘向下,其终止处为肩胛角。

当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等于7~8肋间水平或相等于第8胸椎水平,为背部检查的重要标志。

4.肋脊角(costalspinal angle) 为第十二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胸部的自然陷窝
1.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 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处,气管位于其后方。

2.锁骨上窝(supraclavicular fossa)(左、右) 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肺尖的上部。

3.锁骨下窝(infraclavicular fossa)(左、右) 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其下界为第三肋骨下缘。

相当于肺尖的下部。

4.腋窝(axillary fossa)(左、右) 为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处的凹陷部分。

5.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左、右) 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外上界是斜方肌的上缘。

相当于肺尖的下部。

6.肩胛下区(infrascapular region)(左、右) 为两肩胛下角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7.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左、右) 为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