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教案新部编本《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教课设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情形设计 1]:请在我的描绘中猜出这是什么元素?1.它是一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P 区2.自然界中它的游离态主要存在在火山口邻近或地壳的岩层,颜色为淡黄色3.其氧化物形成的物质对人类的生计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危害4.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是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5.黄铁矿(主要成分)、重晶石、石膏、芒硝、胆矾、绿矾、明矾等化合物中都含有该元素请问它是什么元素? ___[问题议论1]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描绘 3、4、5 中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其化合价。
[ 情形设计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小刚同学研究二氧化硫分别与 BaCl2溶液、 Ba(OH)2溶液反响的实验。
( 1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量二氧化硫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刚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样现象,看到了显然的白色积淀,为了研究白色积淀的成分,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操作 1加入试剂A所得悬浊液 --------------- >白色积淀 -------------------- >察看现象,并判断则操作 1 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表示,小刚加入试剂A 后,白色积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积淀的成分是 _________(填化学式 ),产生该白色积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辅导教案

【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突破】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联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1)典型物质线。
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
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2)物质之间转化线。
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形式书写等。
例如,铁、铁盐、亚铁盐之间转化,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转化都是高考命题热点;(3)制备线。
工业上常以金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
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而冶铁原理是教材介绍了重要化工生产范例。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4)实验线。
研究近十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其中近三年发展新题型值得关注:①猜想式命题,连续三年广东化学都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探究其价态;②定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1)反应条件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①铝热反应条件:只有比铝活泼性差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被铝还原,如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等活泼金属与铝不能发生置换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反应,其中产物硫、硅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硅化镁;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
第20讲 能量变化和反应历程分析(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解析】由图可知,吸附时能量降低,解吸时能量升高,
如C2H4*→C2H4 △H=+82kJ·mol-1,基元反应中,C2H3*+H*→C2H4*的
活化能最大,为+85kJ·mol-1。
练习5:2018全国卷I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极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平衡,A项正确;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第二步反应慢,说明有效碰撞次数少,C项正确;
由题给三步反应可知,反应的中间产物有NO3 和
NO,B项错误;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反应快,说明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项错误。
练习6、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最近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使用铜催化剂将
理也进行了广泛研究,通常认为该反应分两步进
行。第Ⅰ步:CH4催化裂解生成H2和碳(或碳氢物
2
种),其中碳(或碳氢物种)吸附在催化剂(ads)上,如
CH4Cads/[C(H)n]ads+(2- )H2;第Ⅱ步:碳(或碳
氢物种)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2,如Cads/[C(H)n]ads+2H2O→CO2+(2+ 2 )H2。反应过程
递过程
D.使用Ti-H-Fe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
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C
【解析】A项,根据图示,①为氮分子的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氮氮三键没有断裂,错误;
B项,①②③在高温区发生,提高反应速率,④⑤在低温区发生,促进平衡正向移动,错误;
C项,根据图示④为
→
,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的传递,正确;D项,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催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 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烧碱.2、铝:还原性、与强碱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Al3+: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
3、铁:腐蚀、变价;Fe2+: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
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考点回顾】1.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1)Na、Al、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课件PPT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4)Al2O3 和 稀 硫 酸 的 反 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
基
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试
忆
(5)Al(OH)3 和 NaOH 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10)NaHCO3 溶 液 与 过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混 合 :
础
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
试 做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础
记
试
忆
做
真
题
热 点 盘
第10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
点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3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础
记
试
忆
做
真
题
基础记忆 思维对接
热
点 盘
实现一二轮无缝对接
点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4页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完整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
(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单质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根据电离出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酸碱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烃烃的衍生 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要点扫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3、CaCO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
17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第20章_过渡金属课件

重铬酸盐 ( 酸性介质 2Cr2O7 +14 H+ + 6 e- === 2 Cr3++ 中7 )的强氧化性 θ = 1.33V H2O 2φ ++ - = 2Cr 3+ 2- + 2+ 3+ Cr2 O + 14H 6I 3 SO + 8 H 2 Cr 2 7 7 3 2+ 3I + 7H O 3 SO + 4H O 2 2 K2Cr2O7 + 6 4FeSO + 7 H2SO4 === 2 4 3 Fe2(SO4)3 + Cr2(SO4)3 + K2SO4 + 7 H2O
*
◆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递变规律 ①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态先 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 红色 常见 氧化 态 d电子达到或超过5时,轨
道逐渐趋于稳定.高氧化
② 同一族, 从上到下高氧化 高 低 氧 氧 态趋于比较稳定 . 化 化 VIB VIIB 态 态 过渡金 稳 稳 2+ 定 定 CrO42- MnO4-/Mn 属5d, 6d 性 性 增 减 强 弱 3+ 3+ 电子参 /Cr TcO4 /Tc 与成键 -/Re3+ MoO ReO 对比主族元素:恰好相反 4 4 倾向↑ IIIA IVA 3+ /M VA 2(Ⅲ) (Ⅳ) WO 第六周期 Tl Pb 4
四、单质物理和化学性质
◆
●
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高 熔点最
高:钨(W)
● ●
硬度大 导电性,导热性 硬度最大
,延展性好 :铬(Cr)
熔点示意图
◆
●
化学性质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金属 Ti V Cr Mn Fe 性逐渐减弱 M2+/M - 1.63 -1.18 -0.91 -1.18 -0.45 同一族中,自上 向下, 活泼性依次 r增加不大 ,Z增 减弱 , 加较多 对外层电子吸 d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引力较强。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题组训练)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1.(2021年全国乙卷第26题)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TiO2、SiO2、Al2O3、MgO、CaO以及少量的Fe2O3。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中,TiO2、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写出Al2O3转化为NH4Al(SO4)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浸”后“滤液”的pH约为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①”中Mg2+浓度为_______mol/L。
(4)“水浸渣”在160℃“酸溶”最适合的酸是_______。
“酸溶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TiO2·x H2O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循环利用。
2.(2017年全国℃卷第27题)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向分析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1)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②结合溶液环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进行配平(2)电子转移数目有关的计算(3)指定产物的确定①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分析与判断;②电极反应产物的分析与判断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1)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氧基离子:如TiO2+、VO2+、VO2+、ZrO2+等。
(2)过渡元素形成的络合离子:如Cu(NH3)42+、Zn(OH)42-、PtCl62-、[Fe(CN)6]3-等。
(3)多酸根离子:如Cr2O72-、Cr3O102-、H3V2O7-、Mo7O246-、W7O246-等。
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问题(1)沉淀的形成与K sp有关计算问题:①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②除杂控制pH范围等。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问题:①两性氧化物如:V2O5、Cr2O3等,②两性氢氧化物如:Ti(OH)4、Nb(OH)5等。
(3)分步电离的复杂离子问题4.考查形式(1)选择题(2)填空题(3)化工流程题二、知识梳理过渡元素包括:ⅢB~ⅦB、Ⅷ、ⅠB和ⅡB的所有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也就是d区、f区和ds区的元素,而d区则是更典型的过渡元素。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也叫轻过渡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也叫重过渡系元素。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重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为受到镧系收缩、锕系收缩的影响同一副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低价态化合物稳定性更高;重过渡系元素一般高价态化合物的稳定性更高。
第三过渡系金属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反应难度大,化合物种类少,考查几率较小。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Fe 、Cu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Zn 、Hg 、Ag 的部分性质也有所涉猎;而Mn 、Cr 、Ti 、V 、Ni 等的部分化合物也有呈现。
在此只是简要介绍一下高中课本出现过的Mn 、Cr 、Ti 、V 、Ni 等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的性质。
Mn 元素:2KMnO 4===△K 2MnO 4+MnO 2+O 2↑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Zn +2MnO 2+2H 2O =====放电Zn(OH)2+2MnOOH(碱性锌锰干电池)2KClO 3======MnO 2△2KCl +3O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补充:2KMnO 4+16 HCl(浓)===2KCl+MnCl 2+5Cl 2↑+8H 2O2Mn 2++5PbO 2+4H +===2MnO 4-+2H 2O +5Pb 2+3MnO 42-+2H 2O ===2MnO 4-+MnO 2+4OH -2MnO 4-+3Mn 2++2H 2O ===5MnO 2↓+4H +Mn+2H +===Mn 2++H 2↑2MnO 2+2H 2SO 4(浓)===2MnSO 4+2H 2O +O 2↑Cr 元素:2CrO 42-+2H +Cr 2O 72-+H 2O 2K 2Cr 2O 7+8H 2SO 4+3H 3CH 2OH==3CH 3COOH +2Cr 2(SO 4)3+11H 2O +2K 2SO 4补充:FeCr 2O 4(铬铁矿)+4C=====高温Fe +2Cr +4COCr +2HCl==CrCl 2+H 22Cr +6H 2SO 4(浓)===△Cr 2(SO 4)3+3SO 2+6H 2O (常温下“钝化”)Cr 2O 3+3H 2SO 4==Cr 2(SO 4)3+3H 2OCr 2O 3+2NaOH==2NaCrO 2+H 2O4Fe(CrO 2)2+8Na 2CO 3+7O 2==2Fe 2O 3+8Na 2CrO 4+8CO 2K 2Cr 2O 7+H 2SO 4(浓)==K 2SO 4+2CrO 3↓+H 2OTi 元素:TiCl 4+4Na =====熔融Ti +4NaCl 补充:TiCl 4+3H 2O==H 2TiO 3↓+4HCl(水解)TiOSO 4+2H 2O ===△H 2TiO 3↓+H 2SO 4H 2TiO 3===△H 2O +TiO 2TiCl 4+2Mg==============1220K -1420K Ti +2MgCl 22FeTiO 3(s)+7Cl 2(g)+6C(s)====1173K 2TiCl 4(l)+2FeCl 3(s)+6CO(g)V 元素:2SO 2+O 2催化剂 △2SO 3(催化剂:V 2O 5)补充:3V 2O 5+10Al=====高温6V +5Al 2O 32NH 4VO 3=====高温V 2O 5+2NH 3↑+2H 2OV 2O 5+6NaOH==2Na 3VO 4+3H 2OV 2O 5+6HCl==2VOCl 2+Cl 2↑+3H 2ONi 元素:CH 2=CH 2+H 2――→Ni△CH 3CH 3 补充:NiO +2H +==Ni 2++H 2O2Ni +2H 2SO 4+2HNO 3==2NiSO 4+NO 2+NO +3H 2O(镍单质稳定)Ni 2O 3+6H ++2Cl -==2Ni 2++Cl 2↑+3H 2O2NiSO 4+NaClO +4NaOH==2Na 2SO 4+NaCl +2NiO(OH)+H 2ONiC 2O 4+3O 2==2Ni 2O 3+8CO 2由于我们学习了选择性必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所以对于轻过渡系金属元素并不陌生,加之它们的性质相对活泼,考查轻过渡系元素的几率也更大。
首先,我们来看几道考查轻过渡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例题。
【例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2021年山东卷)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 4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G 与H 均为氧化产物B .实验中KMnO 4只作氧化剂C .Mn 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D .G 与H 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 mol【答案】BD【解析】本题围绕KMnO 4受热分解及分解后的固体与足量浓盐酸反应为情境展开,情境相对比较简单,以含Mn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相关概念及简单计算。
KMnO 4受热分解产生K 2MnO 4、MnO 2、O 2,其中O 2为氧化产物。
加热后所得固体除了含有K 2MnO 4、MnO 2外还可能含有剩余的KMnO 4,固体与足量浓HCl 反应最后所得溶液为MnCl 2溶液,说明它们均可与浓HCl 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MnCl 2为还原产物,生成的气体单质H 为Cl 2,为氧化产物。
A 项,由以上分析可知G 为O 2、H 为Cl 2均为氧化产物,A 项正确;B 项,KMnO 4受热分解时,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项错误;C 项,本题中涉及的反应有:①KMnO 4受热分解;②K 2MnO 4与HCl ;③MnO 2与HCl 。
若KMnO 4过量,则还会有④KMnO 4与HCl 的反应,这4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Mn 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C 项正确;固体气体单质H 4气体单质G 2D项,把整个过程当成一个整体来看,KMnO4和浓HCl是反应物,O2、Cl2为氧化产物,MnCl2为还原产物,K2MnO4和MnO2相当于中间产物。
整个过程中0.1 mol KMnO4做氧化剂得到0.5 mol 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O2)×4+n(Cl2)×2 = 0.5,所以n(O2)+n(Cl2)<0.25 mol,D项错误。
【例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2021年辽宁卷)从钒铬锰矿渣(主要成分为V2O5、Cr2O3、MnO)中提铬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pH较大时,二价锰[Mn(Ⅱ)]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1)C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用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各种形态五价钒粒子总浓度的对数[lg c总(Ⅴ)]与pH关系如图1。
已知钒铬锰矿渣硫酸浸液中c总(Ⅴ)=0.01 mol/L,“沉钒”过程控制pH=3.0,则与胶体共沉降的五价钒粒子的存在形态为_______(填化学式)。
(4)某温度下,Cr(Ⅲ)、Mn(Ⅱ)的沉淀率与pH关系如图2。
“沉铬”过程最佳pH为_______;在该条件下滤液B中c(Cr3+)=_______mol/L【K W近似为1×10-14,Cr(OH)3的K sp近似为1×10-30】。
(5)“转化”过程中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纯”过程中Na2S2O3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VIB (2)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3)H 3V 2O 7- (4)6.0;1×10-6 (5)Mn 2++H 2O 2+2OH -=MnO 2+2H 2O (6)防止pH 较大时,二价锰[Mn(Ⅱ)]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MnO 2附在Cr(OH)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解析】分析本工艺流程图可知,“沉钒”步骤中使用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含有钒的杂质,滤液中主要含有Mn 2+和Cr 3+,加入NaOH“沉铬”后,Cr 3+转化为固体A 为Cr(OH)3沉淀,滤液B 中主要含有MnSO 4,加入Na 2S 2O 3主要时防止pH 较大时,二价锰[Mn(Ⅱ)]被空气中氧气氧化,Cr(OH)3煅烧后生成Cr 2O 3,“转化”步骤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 2++H 2O 2+2OH -=MnO 2+2H 2O ,据此分析解题。
(1)Cr 时24号元素,价层电子对排布式为:3d 54s 1,根据最高能层数等于周期序数,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故Cr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VIB 族,故答案为:4;VIB ;(2)用FeCl 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 =====煮沸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FeCl 3+3H 2O =====煮沸Fe(OH)3(胶体)+3HCl ;(3)常温下,各种形态五价钒粒子总浓度的对数[lg c 总(Ⅴ)]与pH 关系如图1。
已知钒铬锰矿渣硫酸浸液中c 总(Ⅴ)= 0.01 mol/L ,lg c 总(Ⅴ)=-2,从图中可知, “沉钒”过程控制pH=3.0,lg c 总(Ⅴ)=-2时,与胶体共沉降的五价钒粒子的存在形态为H 3V 2O 7-,故答案为:H 3V 2O 7-;(4)某温度下,Cr(Ⅴ)、Mn(Ⅴ)的沉淀率与pH 关系如图2,由图中信息可知“沉铬”过程最佳pH 为6.0;则此时溶液中OH -的浓度为:c (OH -)=10-8mol/L ,在该条件下滤液B 中c (Cr 3+)=K sp [Cr(OH)3]c 3(OH -)=1×10-30(10-8)3=1×10-6 mol/L ,故答案为:6.0;1×10-6; (5)由分析可知,“转化”过程中生成MnO 2的离子方程式为Mn 2++H 2O 2+2OH -=MnO 2+2H 2O ,故答案为:Mn 2++H 2O 2+2OH -=MnO 2+2H 2O ;(6)由分析可知,“提纯”过程中Na 2S 2O 3的作用为防止pH 较大时,二价锰[Mn(Ⅴ)]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MnO 2附在Cr(OH)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故答案为:防止pH 较大时,二价锰[Mn(Ⅴ)]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MnO 2附在Cr(OH)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