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六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向分析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1)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②结合溶液环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进行配平(2)电子转移数目有关的计算(3)指定产物的确定①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分析与判断;②电极反应产物的分析与判断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1)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氧基离子:如TiO2+、VO2+、VO2+、ZrO2+等。
(2)过渡元素形成的络合离子:如Cu(NH3)42+、Zn(OH)42-、PtCl62-、[Fe(CN)6]3-等。
(3)多酸根离子:如Cr2O72-、Cr3O102-、H3V2O7-、Mo7O246-、W7O246-等。
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问题(1)沉淀的形成与K sp有关计算问题:①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②除杂控制pH范围等。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问题:①两性氧化物如:V2O5、Cr2O3等,②两性氢氧化物如:Ti(OH)4、Nb(OH)5等。
(3)分步电离的复杂离子问题4.考查形式(1)选择题(2)填空题(3)化工流程题二、知识梳理过渡元素包括:ⅢB~ⅦB、Ⅷ、ⅠB和ⅡB的所有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也就是d区、f区和ds区的元素,而d区则是更典型的过渡元素。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也叫轻过渡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也叫重过渡系元素。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重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为受到镧系收缩、锕系收缩的影响同一副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低价态化合物稳定性更高;重过渡系元素一般高价态化合物的稳定性更高。
第三过渡系金属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反应难度大,化合物种类少,考查几率较小。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Fe 、Cu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Zn 、Hg 、Ag 的部分性质也有所涉猎;而Mn 、Cr 、Ti 、V 、Ni 等的部分化合物也有呈现。
专题06 金属及其化合物(讲)(学生版)

8.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9.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由于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故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直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10.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2O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铝热剂是混合物,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11.并不是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
12.Al2O3、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高频考点一金属单质的性质
1.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
(1)钠及其化合物
①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2O和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②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③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和水的反应
与冷水剧
烈反应
与沸水缓
慢反应
高温与水
蒸气反应
—
不跟水反应
生成碱和氢气
生成氧化
物和氢气
和酸的
反应
剧烈反应
反应逐渐减缓
—
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放出H2;与浓硫酸、浓硝酸及稀硝酸反应,不放出H2,一般产物为:盐+水+成酸元素的低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复习必备: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复习必备:金属及其化合物高三化学复习必备之金属及其化合物①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金属超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②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过渡元素的高价态氧化物Mn2O7、CrO3)、碱性氧化物(CaO、Na2O、Fe2O3、FeO)和两性氧化物(Al2O3、ZnO)。
③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Fe(OH)3、Fe(OH)2、NaOH]和两性氢氧化物[Al(OH)3]。
④盐的分类:1、根据组成盐的阴阳离子分类:根据阳离子分为钾盐、钠盐、铵盐、铁盐、亚铁盐、镁盐、铝盐、铜盐、银盐等。
根据阴离子分为盐酸盐、次氯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亚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点击查看:高三化学知识点大全2、根据复杂程度分类络盐:阳离子是络离子的盐:Fe(SCN)Cl2,阴离子是络离子的盐:Na3AlF6;复盐:KAl(SO4)2?12H2O;(NH4)2SO4?FeSO4?24H2O;KCl?MgCl2?6H2O;硅酸盐:铝硅酸盐:K2O?Al2O3?6SiO23、根据化学键分类:含有共价键的盐:铵盐、含氧酸盐;不含共价键的盐:氯化钠。
4、根据溶解性分类可溶于水的盐:所有的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碳酸的酸式盐,绝大多数的硫酸盐、盐酸盐,少数的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亚硫酸盐。
不溶于水的盐:硫酸钡、硫酸铅、氯化银、氯化亚汞、碳酸钙、碳酸钡;微溶于水的盐:碳酸镁、硫酸银、硫酸钙。
5、溶于水后的盐溶液酸碱性分类呈酸性的盐:强酸弱碱盐、中强酸的酸式盐(NaHSO3、NaH2PO4、NaHC2O4)、强酸的酸式盐(NaHSO4);呈中性的盐:强酸强碱盐、某些弱酸弱碱盐(CH3COONH4);呈碱性的盐:强碱弱酸盐。
6、溶于水后溶液是否有颜色有颜色的盐溶液:MnO(紫色)、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Cr2O(橙色)、CrO(黄色)、Cr3+(绿色);无颜色的溶液:Na+、K+、NH、Cl-、NO、SO。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六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2 . (2023·新 课 标 卷 )“ 肼 合 成 酶 ” 以 其 中 的 Fe2 + 配 合 物 为 催 化 中 心 , 可 将 NH2OH与NH3转化为肼(NH2NH2),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H2OH、NH3和H2O均为极性分子 B.反应涉及N—H、N—O键断裂和N—N键生成 C.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为Fe3+,后又被还原为Fe2+ D.将NH2OH替换为ND2OD,反应可得ND2ND2
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解析:Y 和 M 同族,Y 的基态原子价层 p 轨道半充满,可推出 Y 是氮,M 是 磷;E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所以 E 是氧;X 与 M 同周期,即为第三周期,X 的 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nsn-1,则 X 是镁;5 种主族元素在每个短周期均有 分布,故一定有氢,依据化学式 XYZ4ME4 可以推出 Z 是氢;元素电负性:O>N>H, A 项正确;PH3、NH3、H2O 均是分子晶体,NH3、H2O 中都存在氢键,沸点高, PH3 没有氢键沸点低,所以氢化物沸点:H2O>NH3>PH3,B 项错误;同周期第 一电离能自左向右总趋势逐渐增大,但第ⅡA 族和第ⅤA 族比左右两侧元素电 离能都要大,所以第一电离能:N>O>Mg,C 项错误;NH3 价层电子对数为 3 +1=4,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NO-3 价层电子对数为 3+0= 3,没有孤电子对,NO-3 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 项错误。故选 A。 答案:A
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调研 明晰考向
作用力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其熔点越高,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 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SiCl4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其中 Si 的价层电子对 数为 4,因此 Si 的轨道杂化形式为 sp3。(3)由硼镁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可知 Mg 位于正六棱柱的顶点和面心,由均摊法可以求出正六棱柱中含有 12×16+2×12 =3(个)Mg,由晶胞沿 c 轴的投影图可知本题所给晶体结构包含 3 个晶胞,则 晶胞中 Mg 的个数为 1;晶体结构中 B 在正六棱柱体的内部共 6 个,则该物质 的化学式为 MgB2;由晶胞沿 c 轴的投影图可知,B 原子在图中两个正三角形 的重心,该点到顶点的距离是该点到对边中点距离的 2 倍,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长度为 23a,因此 B—B 最近距离为 23a×13×2= 33a。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实用资料

钠 、镁、铝、 铁分别与空气或 氧气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知识清单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5、金属与水的反应:(现象与反应式)
(1)钠与水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反应式:3Fe+4H2O 高温 Fe3O4+4H2 。
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
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 总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
②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 2 HCl = FeCl2+2H2O
④铁的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
二价铁离子的检验:(转化为Fe3+再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2+ + Cl2 = Fe3++2Cl- ;
在一定条件下Fe、Fe2+、Fe3+之间 会相互转化。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金属基础知识:
况吗?
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铜 ,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铁 ,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三种金属,按含量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分别是: 铝、铁、钙 。
2、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电子 而成为金属离子 。
知识清单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K5=K1·K2/(K32·K4)= 107> 105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
(5)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
ClO- + H2O + SO2 ═ SO42- + 2H+ + Cl-
。
(6)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2Br-+2Cl2===2Fe3++B①r②2+HH2CC4OOC33- l-
。 HCO3- +H+
CO32- +H+
③HClO
ClO- +H+
(7)S将OS2+O2C和l2C+l22混H合2O,==漂=4白H+性+减S弱O24的⑤-④ ⑤+原CH=a2①2CC因COO+33l(+(-②用sC) a-2离+③+2子CC×OlO2方32-。--=(④aC程qa)C+式OC3a表↓2++(2a示Hq)C)lO。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向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少量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O_H__-_+__H_+_=_=_=__H_2_O_;__C_O__23_-_+__H_+_=_=_=_H__C_O_- 3_;__H_C_O__-3_+__H_+_=_=_=__H_2_O_+__C_O__2_↑____ 。
Fe(OH)2制备常用方法:
方法一:有机覆盖层法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 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苯或煤油(不能 用CCl4),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如图 1所示。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大纲领求认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生性质的递变关系,要点掌握典型金属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及其性质关系,认识其余常有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 IA和Ⅱ 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认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 IA 和Ⅱ A 族元素 (单质、化合物 )的相像性和递变性;以氢氧化钠为例,认识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认识钠的重要化合物。
2.其余常有的金属(如 Fe、Al) :认识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认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掌握 Fe 和 Al 的化学性质;掌握常有的金属活动次序;以 Fe(Ⅱ )、Fe(Ⅲ )的互相转变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复原性;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初步认识合金的见解。
二、高考热门碱金属的察看主要重视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碱金属元生性质的比较、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相关Mg 、 Al 、 Fe 的知识的试题在近几年中出现次数好多,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鉴识、制取、推测、计算等题型中大批出现,其中 Mg 与 CO2反响、 Mg 3N 2跟水反响、 Mg(OH) 2 比 MgCO 3难溶在推测题中的应用,Al 3+、 Al(OH) 3、 AlO 2 -间的转变是考试的热门;铁的变价、Fe(OH) 2和 Fe(OH) 3、炼铁的反响多与实验、推测、计算相联合进行应用。
一、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和原子构造特色(1) 金属元素散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当前己知的112 种元素中,共有 90 种金属元素。
⑵ 金属元素原子构造特色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3个。
②价电子:主族——最外层电子;副族——最外层 +次外层电子。
③半径:同一周期原子 r 金属> r 非金属;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阳离子r 原子> r 阳离子二、金属的晶体构造、分类和物理性质 1、金属的晶体构造⑴ 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在固态时所有是金属晶体。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镁、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专题六镁、铝及其化合物1、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2、下列有关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粉可与氧化镁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B.铝粉与稀硝酸能反应产生氢气C.实验室中通常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制取氢氧化铝D.氯化铝溶液中不断滴入氨水过程中会先生成白色沉淀3、下列物质的工业制法正确的是( )A.制钛:用金属钠置换出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B.炼铁:炼铁高炉中碳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C.制钠:用海水作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D.炼硅:用焦炭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粗硅和二氧化碳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铝箱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铝箱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SO2B. CO2不支持燃烧,可用作镁着火时的灭火剂C. 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D.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 O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的产物是22B.铝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故铝不需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通,是因为铝非常不活泼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7、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 为铁单质时,C 的溶液与K S C N 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B.当B 为2CO 时,A 只能为2Ca(OH)C.当A 为3Cl 时,反应①可能产生白烟D.当A 为3AlCl ,反应②得到无色溶液8、已知HCl 、NaOH 、3Al(OH)、3AlCl 和2NaAlO 溶液之间可以发生一 系列反应: ①()223O NaAlO + HCl+H ==NaCl+Al OH ②332Al H +3HCl=(O =AlCl + 3H )O ③33AlCl +3NaOH==3(NaCl+Al O )H ↓ ④()223Al OH +NaOH==NaAlO +2H O ⑤2323O 3NaAlO +AlCl +6H 3NaCl+4A =l(OH =)↓下列示意图(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质量/g ,横坐标为加入的NaOH 溶液的体积/m L )中,能够 正确表达“往3AlCl 溶液屮逐滴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的实验中,产牛沉淀物的质量与滴加的NaOH 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9、下列对于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点燃Mg、Al之前,应先用砂纸将其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铝会滴落下来C.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0、A、B、C是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了
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
2、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了解钠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以镁为例,了解钙、镁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
A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铝的性质和用途。
4、以氢氧化铝、氧化铝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性质。
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
铝盐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的性质特征。
5、了解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掌握变价金属元素的性质特征,掌
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典型例题
例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 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 固体,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气体剩余。
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D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C一定有N2,可能有CO和HCl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
例2、有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已知其中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分别为另一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2倍;若先将NaHSO4和NaHCO3溶液各100ml混合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100ml,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白色沉淀滤出,测得滤液中只含一种NaOH溶质,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9mol/l(不考虑溶液混合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
(1)通过分析,判断原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中哪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相同?,原因是
(2)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可能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课堂练习
1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4.8g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与水等质量),得到bg溶液,则反应后的两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2、MgCl2和NaHCO3 按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制成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是()
A、Mg(HCO3)2 和NaCl
B、Mg(OH)2和NaCl
C、MgCl2和Na2CO3、
D、MgCO3和NaCl
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SO42-等4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数基本不变的是()
A、SO42-
B、SO32-
C、CO32- D HCO3-
4、常温下取金属钠、铝、铁各n g,加入1mol/l的硫酸Vml,要使铝、铁反应后放出等量的氢气,且比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少,V和n的数值大小关系()
A、V≤1000n/56
B、V≤n/23
C、V<n/56
D、V≥1000n/18
5、将5g铝、镁、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氢气2.8L(标况下),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A、等于0.125mol
B、可能小于0.125mol,也可能大于0.125mol
C、小于0.125mol
D、无法确定
6、有A、B、C、D、E五种化合物,其中A、B、C、D是含铝元素的化合物,F是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这1.103。
且有下列反应:①A+NaOH→D+H2O ②B A+H2O
③C+NaOH(适量)→B+NaCl ④E+H2O→NaOH+F ⑤C+D+H2O→B。
则A、B、C、D化学式分别为
A ,
B ,
C ,
D 。
写出4molC和6molE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为了验证长期存放的硫酸亚铁溶液已经部分被空气所氧化,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如果溶液呈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已经部分发生了化学变化,防止这种变化发生的方法是。
8、在4.56克硫酸亚铁中加入适量的稀H2SO4后,再加入1.01克硝酸钾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而硝酸钾转化为氮的氧化物,试写出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课后练习
1、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2、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和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能产生H2。
下列有关NaH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和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
C、和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
D、和乙酸反应时NaH被氧化
3、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50ml、4mol/l的盐酸溶液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在加入2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50ml
B、400ml
C、500ml
D、750ml
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5.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SO4溶液,向甲烧杯中加入mg Mg,向
乙烧杯中加入mg Zn,完全反应后,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来H2SO4的物
质的量(x)是:()
A. <x<
B.
C. >x≥
D. >x≥
6.下列各组反应中,最后得到Al(0H)3沉淀的是()
A、将Al2O3固体粉末加到沸水中
B、将HCl气体不断通人到NaAlO2溶液中
C、将过量的金属钠投入到NaAlO2溶液中
D、向240ml 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80ml 1mol/L的AlCl3溶液
7、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0mol/l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产物中的单质B是。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C(Fe2+)为。
专题(六)附答案:例题1AD 2答案NaHSO4、NaHCO3不可能相同;原因是当这两种浓度相同时,最后的溶液中必定含有硫酸根,不可能只剩氢氧化钠:有两种可能C Ba(OH)
2=C NaHSO4=1.8mol/l,C NaHCO3=0.9mol/l或C Ba(OH)2= C NaHCO3=1.8mol/l,C NaHSO4=0.9mol/l
课堂练习
6、A:Al2O3 B:Al(OH)3 C:AlCl3 D:NaAlO2 4AlCl3+6Na2O2=4Al(OH)3+12NaCl
7、KSCN 红色 Fe3+ 加入铁粉
8、3Fe2++NO3-+4H+==3 Fe3++NO+2H2O
7、(1)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Fe (2)Fe2O3+6HCl=2FeCl3+3H2O
MgO+2HCl=MgCl2+H2O (3)Fe+2H+= Fe2++H2Fe+2 Fe3+=3 Fe2+ (4)C Mg2+=0.67mol/l
C Fe2+ =2.3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