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二元素及其化合物(3)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向分析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1)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②结合溶液环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进行配平(2)电子转移数目有关的计算(3)指定产物的确定①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分析与判断;②电极反应产物的分析与判断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1)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氧基离子:如TiO2+、VO2+、VO2+、ZrO2+等。

(2)过渡元素形成的络合离子:如Cu(NH3)42+、Zn(OH)42-、PtCl62-、[Fe(CN)6]3-等。

(3)多酸根离子:如Cr2O72-、Cr3O102-、H3V2O7-、Mo7O246-、W7O246-等。

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问题(1)沉淀的形成与K sp有关计算问题:①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②除杂控制pH范围等。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问题:①两性氧化物如:V2O5、Cr2O3等,②两性氢氧化物如:Ti(OH)4、Nb(OH)5等。

(3)分步电离的复杂离子问题4.考查形式(1)选择题(2)填空题(3)化工流程题二、知识梳理过渡元素包括:ⅢB~ⅦB、Ⅷ、ⅠB和ⅡB的所有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也就是d区、f区和ds区的元素,而d区则是更典型的过渡元素。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也叫轻过渡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也叫重过渡系元素。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重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为受到镧系收缩、锕系收缩的影响同一副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低价态化合物稳定性更高;重过渡系元素一般高价态化合物的稳定性更高。

第三过渡系金属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反应难度大,化合物种类少,考查几率较小。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Fe 、Cu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Zn 、Hg 、Ag 的部分性质也有所涉猎;而Mn 、Cr 、Ti 、V 、Ni 等的部分化合物也有呈现。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选择题(共20小题)1.(2022春•吉林期末)分子式为C8H8O2,且能与饱和NaHCO3溶液放出气体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2.(2022秋•青羊区校级月考)脱落酸(ABA)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常用于植物组织分化、培养实验,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ABA的说法正确的是()A.ABA含有三种官能团B.ABA中所有碳原子均能共平面C.ABA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D.1molABA最多消耗2molNaOH3.(2022春•袁州区校级月考)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是最早被禁用的兴奋剂之一,下列有关有机物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A属于烃的衍生物B.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C13H12O4Cl2C.有机物A可看作卤代烃,也可看作芳香族化合物D.有机物A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4.(2022春•梅江区校级月考)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大卫•麦克米兰(DavidW•C.MacMillan),以表彰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B.c的分子式为C10H9NO4C.c发生消去反应后形成的产物存在顺反异构D.b与足量H2加成后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5.(2022秋•广西月考)奥昔布宁具有解痉和抗胆碱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奥昔布宁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2H30NO3B.分子中的三个氧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C.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6.(2022秋•海淀区校级月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消炎、抑菌、抗病毒作用的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5H10O5B.1mol该分子可与3molNa2CO3发生反应C.大黄素与足量的H2加成后所得产物分子中含有10个手性碳原子D.该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7.(2022秋•常州月考)一种调味香精是由M、N、Q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结构如图所示)。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培优训练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变化

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培优训练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变化

课练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变化————————————狂刷小题·夯基础————————————1.[2021·广东汕头一模]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为蛋白质,不易受到酸、碱腐蚀B.“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为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越窑青瓷,“翠色”来自于氧化铁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2.[2021·河北衡水七调]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新中国化学题材邮票是我国化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邮票甲中的人物是侯德榜,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索尔维制碱法B.邮票乙中的图是用橡胶生产的机动车轮胎,塑料、橡胶和纤维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C.邮票丙中的图是显微镜下的结晶牛胰岛素,我国首次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属于氨基酸D.邮票丁是纪念抗击非典的邮票,冠状病毒可用紫外线、高温等杀死3.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D.清·乾隆“瓷母”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a2O、Fe2O3、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iO2、NO2属于酸性氧化物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①③⑤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5.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化学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4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4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四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体系构建·串真知真题回放·悟高考解读考纲1.了解常见元素(Na、Mg、Al、Fe、Cu、H、C、N、O、Si、S、Cl等)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体验真题1.(2020·全国卷Ⅱ·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2-3浓度减小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3H++CO2-3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解析】海水酸化,H+浓度增大,平衡H++CO2-3HCO-3正向移动,CO2-3浓度减小,HCO-3浓度增大,A正确;海水酸化,CO2-3浓度减小,导致CaCO3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CaCO3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B正确;CO2引起海水酸化的原理为:CO2+H2O H2CO3H +浓度增大,C错误;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HCO-3,导致H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减弱海水酸化,从而改善珊瑚礁的生存环境,D正确。

2.(2018·全国卷Ⅰ·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解析】由于废旧电池中含有一些重金属离子等,所以合理的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根据流程可知,正极片中的金属元素主要有Al、Fe、 Li三种金属,所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Li三种金属,B正确;由于含磷酸亚铁锂滤渣被混酸溶解,而混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解后铁元素以Fe3+的形式存在,故“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C正确;由于硫酸锂是可溶性盐,所以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无法沉淀锂离子,D错误。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三)含答案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三)含答案

题型强化练(三)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突破1.(2023·湖南卷)超纯Ga(CH3)3是制备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源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发了超纯纯化、超纯分析和超纯灌装一系列高新技术,在研制超纯Ga(CH3)3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工业上以粗镓为原料,制备超纯Ga(CH3)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金属Ga的化学性质和Al相似,Ga的熔点为29.8 ℃。

②Et2O(乙醚)和NR3(三正辛胺)在上述流程中可作为配体。

③相关物质的沸点:回答下列问题:(1)晶体Ga(CH3)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

(2)“电解精炼”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温度控制在40~45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Ga(CH3)3(Et2O)”工序中的产物还包括MgI2和CH3MgI,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残渣”经纯水处理,能产生可燃性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流程中Et2O得到了循环利用B.流程中,“合成Ga2Mg3”至“工序X”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C.“工序X”的作用是解配Ga(CH3)3(NR3),并蒸出Ga(CH3)3D.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Ga(CH3)3和CH3I(6)直接分解Ga(CH3)3(Et2O)不能制备超纯Ga(CH3)3,而本流程采用“配体交换”工艺制备超纯Ga(CH3)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第二轮复习——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答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答案)

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内容标题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讲教化信息】一. 教学内容: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目标驾驭氯、氧、硫、氮、磷、碳、硅所在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递变规律和特别性;重点驾驭几种常见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驾驭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驾驭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氨气、氢气的试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与尾气的汲取。

三. 教学重点、难点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四. 教学过程: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主体,这部分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与化学试验、化学计算联系紧密。

复习元素化合物,要运用规律、把握关键、抓住重点、联系实际、编织元素化合物的科学体系。

元素化合物学问复习中要留意相像、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

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像之处也有相异点。

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说明:1. 氯元素的学问网络2. 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常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实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NaHCO3=NaCl+CO2↑+HClO(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 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ⅠA 和Ⅰ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Ⅰ.客观题(1)考查同位素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原子中各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结合化学用语考查原子结构、电子式和化学键。

Ⅰ.主观题(1)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相互推断,并融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2)渗透于化学基本原理综合题、化学工艺流程题等考查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以及电子式的书写等。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横行叫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族(除8、9、10列)。

长式元素周期表有18纵行,分为16个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后加字母A表示。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罗马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

7个。

第Ⅰ族:第8、9、10纵行。

0族:第18列稀有气体元素。

二、原子结构1.突破原子组成的两大关系(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2---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2---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1.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广泛用于化工、造纸、纺织、食品等行业,一种以芒硝(Na 2SO 4·10H 2O)、H 2O 2等为原料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2CrO 2-4+2H +===Cr 2O 2-7+H 2O , pH 小于5时几乎均以Cr 2O 2-7形式存在,pH 大于8.5时几乎均以CrO 2-4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1)Na 2CrO 4中Cr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K sp (CaCrO 4)________(填“>”或“<”)K sp (CaSO 4)。

(3)流程中循环物质X 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Ⅰ~Ⅲ是为了制得纯碱,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可能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

(6)步骤Ⅴ合成时,加入95%的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定产品活性氧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m g产品,用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标准溶液V mL。

①滴定到终点时,溶液呈__________(填“无色”或“浅红色”)。

②过氧化物的活性氧是指过氧化物单独用催化剂催化分解时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样品的质量之比。

该实验测得的产品中活性氧为_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6 (2)> (3)Na2Cr2O7(4)2Na2CrO4+2CO2+H2O===Na2Cr2O7+2NaHCO3(5)六价铬有毒,易造成环境污染(6)减小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提高产率(7)①浅红色②4cV m%解析(2)分析过程可知步骤Ⅰ加入Na2CrO4生成CaSO4,说明反应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证明K sp(CaCrO4)>K sp(CaS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二元素及其化合物(3)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热纯碱溶液碱性强,可用于去除油污 B.氧化铁粉末呈红色,可用于制取铁盐 C.硅晶体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芯片D.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FeCl 3溶液中 ②过量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 3溶液中 ④向NaAlO 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⑤3、2CO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3NH 捕获2CO 生成目标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业生产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100%B.该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C.该方法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吸收2CO ,可减少2CO 对环境的污染D.该方法可以缓解温室效应4、向含a mol NaClO 的溶液中通入b mol 2SO 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0<6<a 3时,溶液中发生反应:--2-224SO +H +3ClO ==SO +2HClO+C O lB.当b =a 时,溶液中发生反应:-+2-224SO H ClO 2H S O C O l -++==++C.当a3≤b ≤a 时,反应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0c H 2bmol <≤D.当0 < 6 <a 时,反应后溶液中-ClO 、Cl -和2-4SO 物质的量之比为()a-b :b:b 5、下表中相关物质的信息都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化学式 电子式或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物质的性质 与性质相对应的用途A NaClO 离子键、共价键强氧化性 消毒液 B H 2O 2不稳定,易分解 医用消毒剂 C NH 3 共价键 水溶液呈弱碱性 工业制硝酸 DNaClO 3离子键受热易分解泡沫灭火器A.AB.BC.CD.D 6、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W 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焰色为黄色 W 一定是钠盐溶液 B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X 可能是浓盐酸 C溶液Y 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 Y 中一定含有SO 42-D将SO 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SO 2有漂白性7、下列四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回收硫酸铜的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 验目的的是( )A.B.C.D.8、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 和2Cu O 。

某学习小组取0.98g ()2Cu OH 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A 到B 的过程中有0.01mol 电子转移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 水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 和其中所含Cu 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XD.图1中A 和B 的化学式分别为2Cu O 和Cu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C.海水提镁过程中涉及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D.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MgCl2(aq)Mg(OH)2MgO的转化10、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氧化铝也可作耐火材料B.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Fe3+有同样的功效C.电解MgCl2饱和溶液,因Mg2+的浓度足够大,可制得金属镁D.把镁条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即使不灼烧,也得不到MgCl2固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盐桥中的K+和3NO-分别移向负极和正极B.SiO2(s)+2C(s)=Si(s)+2CO(g)必须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发生,则ΔH>0C.室温下,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加水稀释,()()323HCOCOcc-减小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析出3.2g铜,则阳极失电子数大于6.02×102212、已知:①冰铜也叫铜锍,属于高纯2CuS,密度较大,可以从熔炼炉的下口流出来;②高温下Cu+比2+Cu更稳定。

下图是辉铜矿粉(图中简称矿粉,主要成分为Cu2S、FeS)→冰铜→粗铜→精铜的简单流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料中的焦炭是为了将辉铜矿粉中的Cu还原为Cu单质B.1250℃时,纯氧吹炼液态冰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2Cu S O+22Cu CO+C.在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称作“阴极铜”.精铜称作“阳极铜”D.纯氧吹炼过程中必定有部分Cu被氧化成CuO,使粗铜表面有少许黑色斑纹13、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为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 中g 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 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 中h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2+Fe ,再用4KMnO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425Fe +MnO +8H =5Fe +Mn +4H O 。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______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称取5.000g 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 溶液,移取25.00mL 试样溶液,用1.000×-2-1410mol L KMnO 标准溶液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4、2C1O 又称百毒净,可用于水的净 化和纸张、纺织品的漂白。

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 装置和加热装置省略)制备2C1O 并探究2C1O 的某些性质。

已知:①高氯酸:沸点90 ℃,浓度低于60%比较稳定,浓度高于60%遇含碳化合物易爆炸。

②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为 。

实验开始前,胶塞及导管接口必须包锡箔纸,其原因 是 .(2)写出装置A 制备2C1O 同时生成高氯酸的化学方程式_。

(3)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③,通空气一段时间,装置C 中生成2NaClO ,鱼子方程式为 _。

若关闭止水夹③,打开止水夹②,B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4)从装置C 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2NaClO 晶体,需控温在范围内进行减压蒸发结晶,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是 。

(5)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用2NaClO 、髙铁酸钠替代2Cl 。

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2NaClO 、24Na FeO ,、2Cl 三种消毐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5、2H S 和2SO 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I.2H S 的除去方法1:生物脱2H S 的原理为:()2244243H S+Fe SO S +2FeSO +H =SO ↓()422424234FeSO +O +2H SO 2Fe SO +2H O 硫杆菌(1)硫杆菌存在时,4FeSO 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510⨯倍,该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22H O 氧化2H S(3)随着参加反应的()()222H O /H S n n 变化,氧化产物不同。

当()()222H O /H S 4n n =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II.2SO 的除去方法1(双碱法):用NaOH 吸收2SO ,并用CaO 使NaOH 再生22O C 3S aO Na Na SO OH −−−→←−−−①②溶液溶液 (4)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 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2+-22CaO s +H O l =Ca OH s Ca aq +2OH aq ƒ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 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用氨水除去2SO(5)已知25℃,32NH H O ⋅的5b 1.810K -=⨯,23H SO 的121.310a K -=⨯,286.210a K -=⨯。

若氨水的浓度为2.0-1mol L ⋅,溶液中的()-OH c =________-1mol L ⋅。

将2SO 通入该氨水中,当()-OH c 降至7-11.010mol L -⨯⋅时,溶液中的()()2--33SO /HSO c c =__________。

16、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d(用小写字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