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精

合集下载

3号线通信管线改迁阶段进度计划成横道图

3号线通信管线改迁阶段进度计划成横道图

2016.07.31
9
15
2016.08.01
2016.08.15
10
15
2016.08.15
2016.08.30
11
15
2016.09.05
2016.09.20
12
10
2016.09.25
2016.10.05
13
10
2016.10.15
2016.10.25
14
管道总工期
205
说明:前提条件具备工作面,本进度计划依椐施工图纸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编制,因拆迁问题造成工期问题不能进行、工期顺延。 时间:2016年3月14日 施工单位:长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人:吴达基
15
2016.03.25
2016.04.09
3
28
2016.03.31
2016.04.28
4
25
2016.05.01
2016.05.26
5
15
2016.05.15
2016.05.31
6
21
2016.06.25
2016.07.20
7
10
2016.07.10
2016.07.20
8
15
2016.07.15Βιβλιοθήκη 1海虹道过路项
2
红花路南侧槟榔 项 道西向 红花路至中心广 项 场 红花路南侧蓝花 项 道至益田路段 益田路口红花及 项 绒花路过路 红花路南侧、蓝 项 花道西向 蓝花道路口过绒 项 花路及红花路 槟榔道至蓝花道 项 、红花路南侧 槟榔道过路、红 项 花路南侧 红花路南侧槟榔 项 道西向段 槟榔道西面绒花 项 路及红花路过路 绒花路北侧、槟 项 榔道西向 管道交工验收 项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车辆段详解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车辆段详解

第十八篇车辆段18.1 一般要求(1)轨道交通三号线延伸段建设道角车辆段,道角车辆段定位为车辆段,与正在建设的童家院子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形成一段一场的车辆设施布局。

三号线近期向北延伸到环城北路后将建设环城北路停车场,最终全线形成“二段一场”的车辆设施布局。

(2)对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我国还未形成系统、成熟的建设运营模式。

车辆段设计应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特点,结合我国和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参考重庆二号线大堰村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三号线童家院子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建设经验和相关资料进行。

(3)车辆段建设,应考虑初、近、远期相结合。

车辆配属应满足建成运营后第三年(初期)的运输需要,以后根据客流量的增长逐步增加。

列车运用检修设施宜按近期规模建设,按远期规模预留,用地范围按远期规模控制。

对不易改扩建的设施可考虑一次建成。

(4) 车辆段设计,应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总平面布置、房屋建筑、设备和材料的选用等均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5) 车辆段设计,应对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6) 贯彻节约用地的方针,尽量减少拆迁工程。

(7) 贯彻节约能源的方针。

(8) 应积极推广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选用机具、设备时,宜采用国家(或行业)的标准系列产品;选用专用设备时,宜采用标准设备或成熟的非标准设备,其中涉及人身、行车安全者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方可使用。

18.2设计采用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车辆段内各专业配套设计,除应符合本技术要求外,还应遵循或参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1)《跨坐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548-2008)(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04-98)(4)《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5)《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99)(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7)《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01-2005)(8)《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规范》(TB10056-98)(9)《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99)(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4)《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997年)(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2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版)(2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9)《重庆市地基基础规范》(30)《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3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8.3总平面布置(1)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应以车辆段为主体,充分考虑车辆段的其它不同功能要求,根据有利于生产、确保安全、方便管理和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安排。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车辆段资料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车辆段资料

第十八篇车辆段18.1 一般要求(1)轨道交通三号线延伸段建设道角车辆段,道角车辆段定位为车辆段,与正在建设的童家院子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形成一段一场的车辆设施布局。

三号线近期向北延伸到环城北路后将建设环城北路停车场,最终全线形成“二段一场”的车辆设施布局。

(2)对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我国还未形成系统、成熟的建设运营模式。

车辆段设计应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特点,结合我国和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参考重庆二号线大堰村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三号线童家院子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建设经验和相关资料进行。

(3)车辆段建设,应考虑初、近、远期相结合。

车辆配属应满足建成运营后第三年(初期)的运输需要,以后根据客流量的增长逐步增加。

列车运用检修设施宜按近期规模建设,按远期规模预留,用地范围按远期规模控制。

对不易改扩建的设施可考虑一次建成。

(4) 车辆段设计,应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总平面布置、房屋建筑、设备和材料的选用等均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5) 车辆段设计,应对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6) 贯彻节约用地的方针,尽量减少拆迁工程。

(7) 贯彻节约能源的方针。

(8) 应积极推广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选用机具、设备时,宜采用国家(或行业)的标准系列产品;选用专用设备时,宜采用标准设备或成熟的非标准设备,其中涉及人身、行车安全者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方可使用。

18.2设计采用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车辆段内各专业配套设计,除应符合本技术要求外,还应遵循或参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1)《跨坐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548-2008)(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04-98)(4)《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5)《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99)(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7)《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01-2005)(8)《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规范》(TB10056-98)(9)《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99)(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4)《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997年)(2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2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版)(2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9)《重庆市地基基础规范》(30)《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3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8.3总平面布置(1)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应以车辆段为主体,充分考虑车辆段的其它不同功能要求,根据有利于生产、确保安全、方便管理和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安排。

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精密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场 ) 沿线附近布设G S P 控制点8 ,复测轨道交通二、三号线 点
观 测 数 据 采 用 随 机软 件T GO1 2 行 基 线 解 算 ,每 天 外 进 6
5 mm , 限 差 为 1 . mm。 最 弱 边 为 - “ l 5 ” . 9 00 G l 3 1
业工作 结束后及 时下载数据 ,进行基线解算 ,对构成 的同步
GP 网 进 行 二 维 约 束 平 差 后 , 最 弱 点 点 位 中 误 差 为 S 52 .mm , 限差 为 1 .mm ,最 弱相 邻 点 的相 对 点 位 中 误 差 为 20
环 进 行 检 验 ,对 于 不 满 足 限 差 要 求 的基 线 数 据 全 部 重 测 。 在 基 线解 算过 程 中 ,对 一 些 数据 进 行 了人 工 干 预 :涉 及 残 差 较
( 3 1)至 “ ~ 2 ” ( 3 7)的基 线边 ,其 边 长 相 对 G5 Gl 3 3 l G5 精 度 是 11 9 7 。 其 余 的 边 长 相 对 精 度 均 优 于 规 范 要 求 /5 7 1
及 全长 闭合 差 应 满足 : x W 2 2 肫≤,7 W≤ ̄ a ; 2 . 23 i f n
其 中 : a为标 准 差 ,n 为独 立环 中基 线边 的 个 数。
根据 以上精度统计得出如下结论 :重庆市轨道交通 二、
三 号 线 延 伸 线 工 程 ( 塘 至 炒油 场 )G S 制 网测 量 采 集 数 二 P控 据 正确 可 靠 ,外 符 合精 度 高 ,可 以使用 。 六 、结论 重庆 市 轨 道 交 通 二 、 三 号 线 延伸 线 工 程 平 面 控 制 网 的布 设 为 工 程 建 设 提供 了统 一 的 空 间参 考 框 架 ,为 各项 测 量工 作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安全门.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安全门.

第十四篇安全门系统14.1工程概况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共设10座高架车站,分别为八公里站、祺龙站、九公里站、岔路口站、炒油场站、大山村站、学堂湾站、鱼胡路站、渔洞东站和渔洞站。

为保障候车乘客的安全和改善乘客的候车环境,本工程高架车站采用安全门系统。

其具体设置情况详表14-1。

车站形式和安全门设置表表14-1序号站名车站型式基本形式数量(侧)备注1 八公里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2 祺龙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3 九公里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4 岔路口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5 炒油场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6 大山村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7 学堂湾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8 鱼胡路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9 渔洞东站高架侧式安全门2侧10 渔洞站高架双岛式安全门4侧14.2主要设计标准及规范《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技术规程》(DG/TJ08-901-2004)《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236-2006)《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004)《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T8013-1987)《钢化玻璃》(GB/T9963-1998)《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02-2003)《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6-1994)《建筑物用安全平板玻璃及安全塑料的耐冲击性能要求规范》(BS6206-198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相关专业的其它标准和规范14.3基本要求14.3.1安全门系统设备均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拆装、调试和维护方便、质量稳定、外形美观、运营安全可靠的产品。

在满足系统功能的条件下应立足于设备国产化。

14.3.2安全门设置在站台边缘,并在车站纵向方向,以有效站台中心线为基准,两边对称布置,活动门与列车门一一对应。

重庆:地铁6号线和轻轨3号线延伸段提前到今年开工

重庆:地铁6号线和轻轨3号线延伸段提前到今年开工

重庆:地铁6号线和轻轨3号线延伸段提前到今年开工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08(30)3
【摘要】目前召开的重庆市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工作会上,市建委主任于学信称,重庆地铁6号线和轻轨3号线延伸段(二期工程),将提到今年开工建设。

据于学信介绍,未来5年重庆市将投资455亿元,完成轨道1、3、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

届时,重庆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16km。

【总页数】1页(P237-237)
【关键词】重庆市;延伸段;轻轨;地铁;一期工程建设;轨道交通;环保工作;建设管理【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1;U239.3
【相关文献】
1.重庆轻轨三号线南延伸段高架车站钢结构人行天桥的施工--以九公里车站左侧天桥为例 [J], 余小竹
2.重庆轻轨三号线南延伸段系统接口施工的探讨 [J], 余小竹
3.广州新客站开工建设/天津地铁1号线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连市将新建40km地铁/重庆轻轨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运行/西部铁路新线铺轨645.4km [J],
4.重庆轻轨3号线南延伸段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J], 浦贵安;刘东霞
5.重庆:今年将开工新建3条轨道线的延伸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导向系统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导向系统

第十七章导向系统17.1 概述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承接三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二塘站,向南沿渝南大道B段至八公里、麒龙、李九路口、红光大道,宗申大道立交以南的炒油场站,然后进入渝南大道A段,沿路中经过宗申大道、跨过花溪河,再下穿上界高速公路、经过龙海大道平交路口,学堂湾,往南行至鱼胡路口后进入渝南大道C段。

沿渝南大道C段向西经过云山路立交,剑河路立交后到达南延伸段的终点站鱼洞站。

线路上行线长16.130km下行线长16.299米,最大站间距为2557米,最大坡度为48‰,最大坡段长度为500米,全部为高架线路。

工程共设10座车站,全部为高架站。

在鱼胡路站附近设道角停车场,在大山村站预留轻轨用地内设一座主变站。

本工程与轨道交通路网中的八号线在九公里站换乘。

与二号线南延伸线在鱼洞站换乘。

17.2一般规定17.2.1 主要执行标准和相关规范《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GB/T 16900-1997)《标志用图形符号的视觉设计原则》(GB/T 14543-93)《图形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GB/T 15566-1995)《图形符号术语》(GB/T 15565-1995)《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 17.2.2标识牌平面布置图纸中所用编号如下2.2.1图纸中所用编号有DXP-XXY,QRP-XX,ZXP-XXY其中,编号中DXP、QRP、ZXP为每类型标识牌代号,XX为每类型标识牌规格的编号,Y为此规格标识牌的子类型,具体如下:DXP为:导向类标识牌;QRP为:确认类标识牌;ZXP为:资讯类标识牌。

2.2.2DXP-XXY中:DXP-XXC为出站闸机上方导向标识牌;DXP-XXJ进站闸机上方导向标识牌;DXP-XXS为双向闸机上方导向标识牌。

2.2.3ZXP-XXY 中:ZXP-XXQ为挂墙式资讯牌;ZXP-XXD为单面站立式资讯牌;ZXP-XXS为双面站立式资讯牌17.3 跨坐式单轨导向的功能和用途导向标志的本质在于它的功能性,通过设置系统化、标准化、准确、清晰的导向标识系统,引导疏散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乘客安全、顺利和迅速地完成整个进站、乘车和出站过程。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自动售检票系统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要求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十三篇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第一分册 AFC系统13.1设计范围本工程采用AFC系统方式计费,其设计范围主要包括:9座车站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及其与相关专业接口的设计。

13.2设计依据、设计标准及规范13. 2. 1设计依据《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初步设计》及专家审查意见13. 2. 2设计标准及规范国内标准: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CJ/T 166-2006);3、《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GB/T20907-2007);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1-2006);5、《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1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13、《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 31-2006);14、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相关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3、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4、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协会(CCITT)标准;5、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6、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7、国际电信联盟(ITU-R)标准;8、质量安全体系应符合ISO9001标准;9、环境管理体系应符合ISO14000标准;10、RIA标准(Railway Industry Association);11、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TA)标准;12、MIL-STD-189、471、781标准(原美国军方标准);13、欧洲标准(EN);14、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最新文件及其附件;15、欧盟(ROHS)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各位公众:您好!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正在筹建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向各位公示,以广泛征求受工程建设影响的公众、关心工程建设的公众、专家、组织对工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起到预防、减轻或消除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

您可以在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它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提交书面意见,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方式如下:建设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联系人:吴静联系电话:,023- 68002256环评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联系人:郭方琴联系电话: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附后。

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

(2)建设业主: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工程类别:交通运输。

(5)系统制式: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制式,采用轨道梁上刚性接触轨供电。

(6)工程总投资:三号线南延伸段总投资480336万元,平均经济指标为29458万元/正线公里。

资本金投入1978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1%。

国内商业银行贷款28248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

(7)项目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二塘站~鱼洞站,位于重庆市巴南区。

其中,二塘站~炒油场站全长6km,与三号线一期连接。

(8)主要工程内容从南岸区二塘站至巴南区渔洞站,线路全长16.3km,设车站10座,全为高架车站,平均站间距1.743km;设板田湾主变电站1座,设道角车辆段1个,控制中心设在两路口(一、二、三号线公用)。

1.2 工程线路走向线路从二塘站的站后折返线引出后,沿南岸区的学府大道南行。

进入巴南区后沿渝南大道B段向前延伸,行至凯恩国际家具名都附近设置高架侧式车站——八公里站;然后线路沿着路中隔离带继续前行,于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江南分所前设置高架侧式车站——麒龙站;出站后沿路中隔离带到达李九路口,跨过李九路口,在李九路南侧设置高架岛式车站——九公里站,在此处形成与规划八号线的换成关系,九公里站后设置折返线。

然后线路沿道路中心隔离带继续南行,通过岔路口立交后,在红光大道以南设置高架侧式车站——岔路口站。

出站后线路依次经过民主新街和另一处既有丁字路口,然后到达宗申集团。

过了宗申集团,线路进入渝南大道A段,线路在渝南大道A段沿即将实施的中央隔离带南行至规划的宗申大道立交南侧设置高架侧式车站——炒油场站。

从炒油场站出站后,在AK6+873处转向道路东侧,并在东侧平行渝南大道向南走行,于既有的磨滩河大桥东侧跨过花溪河,然后在里程AK7+800处重新转入路中隔离带走行,经通往上届高速公路的路口,继续南行。

下穿上界高速公路,在其南侧设置高架侧式车站——大山村站。

然后线路沿路中走行至龙海大道路口后约300m的距离设置高架岛式车站——学堂湾站。

学堂湾站站后引出出入场线接入道角停车场。

线路从学塘湾站引出后继续南行,经过祥龙大道路口,上跨一处规划道路后在鱼胡路转盘道北侧设置高架侧式车站——鱼胡路站。

此站以北有鱼洞加油站。

车站距离此加油站50m以外,符合消防安全距离的要求。

线路经过鱼胡路转盘道后右转西行,进入渝南大道C段范围。

此段公路中间有3米宽隔离带,线路沿既有隔离带西行经过龙洲大道路口并上跨一处规划道路后到达箭滩河大桥,此桥分两幅,两幅之间有7米的距离。

线路从箭滩河大桥两幅之间通过。

跨过江洲路立交后在江州路西侧的规划港湾式公交站处设置高架侧式车站——鱼洞东站,出站后线路沿道路中心隔离带跨过云山路、箭河路,在AK15+600处转向渝南大道北侧,并接入本次设计三号线南南延伸段的终点站——鱼洞站。

2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

根据项目初步计划,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延伸段工程总工期3年,2012年试运行。

2.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2.1.1 施工期噪声根据三号线南延伸段沿道路路中绿化带敷设的特点,其余沿线两侧多为未开发利用地,距道路150m范围内有噪声敏感建筑物较少,且因建筑物的隔声作用,可使施工噪声降低6~10dB(A),工程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为临街第一排建筑。

由于本工程均为高架线,以桥墩施工、车站施工和轨道梁架施工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动用堆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机具,且各段施工时间相对较短(施工机具累计连续作业时间短),在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情况下,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扰民较轻。

为防治施工期噪声影响,施工期治理噪声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问,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应尽量安排在上午8:00~12:00和下午14:00~18:00施工。

严格限制夜间进行有强噪声、振动的施工作业。

在沿线居民楼周围附近禁止当日22时至次日6时从事电锯、风镐等机械设备的施工;如需要进行连续施工,应征得环保部门的许可,作好当地居民的宣传工作,并将夜间施工许可证在施工场地显眼处公示。

在学校附近,应尽量避开考试及上课时间。

高、中考期间及之前15日内,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

(3)合理安排施工车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4)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5)做好宣传工作,倡导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

(6)加强环境管理,接受环保部门监督(7)施工单位需贯彻各项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噪声满足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在施工期应不定期地对沿线环境敏感点进行噪声、振动监测。

2.1.2施工期振动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道角车辆段平场的施工爆破产生的振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要求进行爆破作业。

工程爆破采用微差爆破方式,在满足爆破强度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一次爆破用药量。

同时爆破作业尽可能不在夜间进行,以减少爆破对居民的影响。

对敏感目标进行观察,发现房屋结构受损或者鱼塘水渗漏,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或补偿措施。

2.1.3 施工期水环境(1)施工营地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设施,生活污水可进入城市下水管道。

(2)轨道梁预制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悬浮物,经过沉淀处理后可回用。

(3)施工场地的含油废水应集中收集,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2.1.4施工期环境空气本工程的房屋拆迁、施工面开挖和运输等施工活动都将引发扬尘。

工程施工主要以燃油机械设备为主,施工作业时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含有CH、NO2、CO等。

施工期环境污染减缓措施必须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主城区2005年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和控制尘污染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4]9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等五部门关于运输易扬尘物质车辆改密闭式运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03〕228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2005〕188号)的要求执行。

2.1.5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工地生活垃圾以及少量危险废物。

(1)施工人员集中的生活营地,要设兼职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营区的生活垃圾集中统一回收,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材料库剩余材料、包装及时回收、清退。

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回收利用。

各类垃圾要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作到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3)施工期产生的废油漆涂料、废雷管导火索等危险废物,由重庆市专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收集、处置。

2.1.6施工期生态环境征地拆迁、开辟场地、土石方、路基填筑、站段修建以及房屋修建等各种工程行为将不同程度的占用土地、产生地表扰动、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影响城市景观。

特别是降雨期,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施工场地范围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占用土地。

对道路的占用更应谨慎,非占不可时,应报清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施工期车辆分流疏解方案,并通过媒体提前通告,减缓对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撤出占用场地.恢复原有道路。

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绿化条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相邻地带的树木绿地等植被,不得随意扩大施工作业带;施工结束后,对材料堆放场、施工便道等临时性设施破坏的植被应按绿化规定进行补种补栽。

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临时占用绿地要报批并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

2.2 营运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2.2.1 声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本工程运营期噪声主要包括列车运行噪声、道角车辆段噪声和板田湾主变电站噪声。

其中,道角车辆段设备噪声和板田湾主变电站在厂界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要求。

本工程列车运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遵循以下先后顺序:①强化噪声污染治理工程设计;②合理规划线路两侧区域及建筑物布局;③对受声点采取必要的隔声降噪或其它补偿措施。

鉴于本项目为新建工程的特点,噪声污染防治在结合现状背景噪声的基础上,遵循以下以下原则:①现状达标、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措施治理达标;②现状超标、预测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措施缓解其受污染状况,使得环境噪声维持现状。

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治理措施,运营期可以维持现状。

项目产生的噪声对环境未造成恶化影响。

2.2.2 振动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本工程车辆选用跨座式单轨列车,以橡胶轮为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同时又采用空气弹簧支撑车体,减弱了桥梁的结构振动。

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由轨道梁传递到桥墩,再经桥墩呈点式由周围的地表土壤介质传递到敏感点,有别于经钢轨通过扣件和道床传递到线路基础的地铁或地面线。

单轨跨座式列车振动取决于列车的重量、速度、轮轨条件、走行部分构造等。

本工程与二号线较新线采用的车辆、制式、运行速度相同,经过地段的岩性相似。

因此,采用《重庆市快速轨道交通较场口——新山村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较新线验收报告”)类比分析本工程运营期产生的振动影响。

由类比分析可知,除振动源0m最大值为70.8dB以外,其余点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居民文教区”昼间70dB、夜间67dB的标准。

本工程高架线布置在城市主干道中央隔离带中,与敏感点的距离均大于10m,列车运行振动贡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道路沿线居民造成环境振动影响。

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噪声及振动控制范围建议,跨座式单轨系统高架线中心线两侧15m设为环境保护控制范围。

在该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学校教学楼、实验室、居住楼、医院等对噪声、振动敏感的建、构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