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合集下载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

文学常识中外常见文学流派1、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提倡客观的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具精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如《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便是其代表作品。

2、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塑造形象。

如我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

3、古典主义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

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以法国发展最为完备,他们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代表作家法国的拉辛、莫里哀等。

4、批判现实主义欧洲19世纪30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

它注重研究社会问题,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扩大了真实反映现实的生活面,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揭示了贵族阶级没落和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揭示了社会生活的一些本质方面,有些作品还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还丰富了艺术技巧和手法。

其代表作家由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5、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实用美术的性质,有些甚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一般地说,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实用美术追求的一般标准。
8: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把造型艺术和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也就是使工业化产品艺术化。配合工业生产,创造出大量的既有先进的技术又有新颖美观的形式的产品,就是他的目标和任务。
19世纪西方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新事物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缺乏美感,只有工业技术和美术设计结合起来才可以产出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20世纪中期,这种主张的到了广泛的响应,随后风靡世界思潮,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
(2) 从艺术家角度来看,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多自我的超越;
(3) 从革新的程度来看,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04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04
16: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新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各自的性质,在这种配合之下,各种艺术的地位一般不是平等的,而有主次之分。(配合)
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的独立价值。这种结合的方式不能理解为几种不同的艺术类型的想加,而是几种艺术要素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性的艺术品种。(结合)
1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他包含两方面:
(1) 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艺术概论 第四章

艺术概论 第四章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P198—206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P212—218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叫"准艺术”、”史前艺术"。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

是“准艺术”的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准艺术”的衰落.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3.什么是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答: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条:(1)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

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③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4)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在理论上划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可能,但在实践中,两者 却时常是糅合在一起的。在中外文学史上,既不存在纯而又纯的现 实主义作家和作品,也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浪漫主义作家和作品。实 际生活中的理想和现实不能分割,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同样不能分割。正如郭沫若所说:‚认真地说,文艺上的浪漫主 义和现实主义,在精神实质上,有时是很难分别的‛。高尔基也曾 经说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的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 象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的作品以现实主义 为基础,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成分;有的作品又是以浪漫主义为基础, 融合了现实主义的成分。前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 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基础上,又包含有直接的感情的倾吐和理想的抒 发;后者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其基本精神倾向于浪漫主义, 但又不乏现实主义对生活的真实描绘。
对于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 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 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浪漫 主义文学创作要运用浪漫手法,首先你要有丰富的思想情感 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你可以以蒙太奇的效果表现。想像 十分重要,并且对环境描写要得当,通过不同环境表现不同 情境,不同人的心里感受。就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用夸 张但符合意境的手法。再如,郭沫若这部借古喻今、以古鉴 今的历史剧《屈原》,展现了浓烈的抒情浪漫主义。作者不 拘泥于现实,而是驰骋浪漫主义想象,以艺术的概括和虚构 来反映历史的本质和基本面貌。大胆运用‚失事求似‛的方 法,达到历史、现实与虚构三者的统一。

另外,在对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上,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同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过程 中,现实和理想是不能分割的。一定的理想必定产生在一 定的现实的基础上,而一定的现实又必然导向一定的理想。 因此,以再现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也要有理想的描写;以 表现理想为主的浪漫主义同样也离不开对现实的描绘。不 同的是,现实主义是把理想融注在对整个现实环境的描写 之中,而浪漫主义则是通过艺术地创造一个假想的世界来 抒发理想;在描写现实方面,浪漫主义是把笔触直接伸向 现实所指向的未来,把理想化的生活当作现实来描写,而 现实主义则是真实地再现现在的现实,对未来现实的向往 是通过对现在的现实的如实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欧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潮流的艺术特征

欧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潮流的艺术特征

论欧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潮流的艺术特征十九世纪的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过渡,资本主义也由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是带来了文学思潮的新旧更替与发展,给欧美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更是标志了欧洲文学的成熟。

尤其以最早出现在英国紧接着形成一股文学思潮席卷欧美大陆的浪漫主义和科学发展推动引发的现实主义两大思潮为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繁荣了欧洲文学。

启蒙文学思潮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哲学和社会学说的影响,加之原有的浪漫主义传统的承继与发扬,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基本成型并得到广泛传播,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人的生存环境有了重大改变,人们在社会中求生存,激起了人们的自我意识。

在文学中以诗歌的表现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借历史题材来表现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批判,抨击社会的罪恶现象,从个人出发,深入挖掘人内心的感性世界,充分释放自然纯真的“自我”。

期间,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逐渐现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具有典型性的文学作品。

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英国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及他笔下塑造的艺术典型—“拜伦式英雄”,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雨果及其《悲惨世界》。

这两个文学家典型的生平及其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正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在文学上的再现。

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拥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并且着重发展了民间文学和诗体小说两种文学形式,惯用夸张和对比手法发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忧郁感伤浪漫主义的主基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矛盾激化;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客观冷峻的态度、分析研究的方法来解剖社会;哲学基础催化了现实主义的分析批判精神;文学的历史传统承继等等这些原因使得现实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并且在文学上以小说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来揭示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在文学创作中以人物的经历来反映整个时代的画面,以人道主义为武器,揭露和批判社会,企图改造社会,赋予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同样也关注人的生存,人的命运和前途。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1、艺术典型,⾼度真实和⾼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2、艺术直觉,⼈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种不假思索⽽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

3、艺术流派,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4、艺术风格,艺术创作的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5、艺术真实,艺术家真切的⼈⽣体验基础上通过艺术的创造i,以虚幻的形式揭⽰出来的实际⽣活的本质与真谛。

6、形象思维,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成艺术想象的思维过程。

7、创作⽅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规则。

8、艺术题材,(1)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2)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的基本资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9、艺术主题,透过题材所暗⽰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10、艺术结构,指艺术作品的组织⽅式和内部构造,是使艺术作品成形的⼀种重要的艺术⼿段。

11、艺术语⾔,⼜称艺术语汇。

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的材料和⼯具。

艺术语⾔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12、艺术意境,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能够蕴含和昭⽰深刻的⼈⽣哲理及宇宙意识的⾄⾼境界。

13、艺术风格,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作风、格调和⽓派。

14、艺术世界,15、现实主义创作⽅法,利⽤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活本来的⾯⽬的创作⽅法。

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的创作⽅法之⼀,具有较强的⽣命⼒与较⼤的包容性,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在表现⽅法上利⽤朴素的艺术语⾔,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物和事件,从⽽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艺术设计史试题 附答案

艺术设计史试题 附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与课后题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与课后题

一、填空:1.艺术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心理映射说。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

(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与统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在艺 术描写对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两 者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作为贯穿文学发展始终的两 种基本创作方法,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既对立, 又统一。文学是主情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表现作 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情感体验。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 浪漫主义,都离不开文学创作的这一根本目的。区别只 是在于,现实主义是通过真实地描写引起自己情感体验 本身来间接地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感情,而浪漫主义则是 直接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抒发出来。一个是直接的,一个 是间接的,目的却是相同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 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 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 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 义的外部特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鲁迅先 生的《狂人日记》就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暗示等现实主 义表现手法,实写人物、狂人心理,虚写寓意,从肉体 上升为礼教,深刻的揭示出吃人社会的本质。现实主义 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是利用典型的 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具有 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在我们学过的《文选》 中,30年代‚乡土文学‛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就是 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对于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 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 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浪漫 主义文学创作要运用浪漫手法,首先你要有丰富的思想情感 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你可以以蒙太奇的效果表现。想像 十分重要,并且对环境描写要得当,通过不同环境表现不同 情境,不同人的心里感受。就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用夸 张但符合意境的手法。再如,郭沫若这部借古喻今、以古鉴 今的历史剧《屈原》,展现了浓烈的抒情浪漫主义。作者不 拘泥于现实,而是驰骋浪漫主义想象,以艺术的概括和虚构 来反映历史的本质和基本面貌。大胆运用‚失事求似‛的方 法,达到历史、现实与虚构三者的统一。
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时指出: ‚《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 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 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 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 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称赞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 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我国著名作家鲁 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同样具有这种价 值,从它们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和社会的深刻矛 盾。这种对现实生活作如实的反映,正是现实主义 最基本的特点。
我认为,较之浪漫主义而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更注重细 节的描写。生活是有无数细节构成,细节失真艺术形象就会失 真,想象与虚构也要符合生活逻辑。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潘先 生在难中》,就是严格的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冷静观察、 客观描写。用幽默讽刺的笔调,鲜明的显露了潘先生双重人格 的性格特点。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 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以 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 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 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 方式。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就是其中 典型的代表。诗中引火自焚、火中更生的凤凰形象寄寓了诗人 要求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在毁灭中创造的辩证思想。此 诗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意境新奇、激情喷发的艺术风格体现 了‚五四‛时期要求破坏旧世界、勇敢创造新世界的时代精神。

在理论上划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可能,但在实践中,两者 却时常是糅合在一起的。在中外文学史上,既不存在纯而又纯的现 实主义作家和作品,也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浪漫主义作家和作品。实 际生活中的理想和现实不能分割,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同样不能分割。正如郭沫若所说:‚认真地说,文艺上的浪漫主 义和现实主义,在精神实质上,有时是很难分别的‛。高尔基也曾 经说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的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 象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的作品以现实主义 为基础,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成分;有的作品又是以浪漫主义为基础, 融合了现实主义的成分。前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 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基础上,又包含有直接的感情的倾吐和理想的抒 发;后者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其基本精神倾向于浪漫主义, 但又不乏现实主义对生活的真实描绘。

另外,在对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上,现实主义和浪漫 主义同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过程 中,现实和理想是不能分割的。一定的理想必定产生在一 定的现实的基础上,而一定的现实又必然导向一定的理想。 因此,以再现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也要有理想的描写;以 表现理想为主的浪漫主义同样也离不开对现实的描绘。不 同的是,现实主义是把理想融注在对整个现实环境的描写 之中,而浪漫主义则是通过艺术地创造一个假想的世界来 抒发理想;在描写现实方面,浪漫主义是把笔触直接伸向 现实所指向的未来,把理想化的生活当作现实来描写,而 现实主义则是真实地再现现在的现实,对未来现实的向往 是通过对现在的现实的如实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2.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富于幻想性,充满着对理想的热烈 追求。
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乔治· 桑指出:浪漫主义艺 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 追求‛。浪漫主义作品描写的往往不是人类已经有的生 活,而是人类应该有的理想的生活。《诗经· 硕鼠》中的 ‚乐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拜伦的《解放了 的普罗米修斯》中所描写的‚令人厌恶的假面具已经撕 下,人之上/已没有王,人人自由,不受限制,/人人平 等,不分阶级、种族、国家,/没有畏惧、崇拜、地位和 头上的君主,/人是公正的、温和的、有智能的……”, 都不是彼时彼地的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是作家理想的生 活,是人类应该有的生活。

现实主义所要求的提炼、概括,对于小说、和戏 剧一类的文学作品来讲,主要是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高尔基就认为,现实主义要从对生活的 描写中,塑造出‚人物典型‛。恩格斯更是明确地指 出: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常常是以他们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彪炳千秋的。莎 士比亚、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鲁迅、茅 盾,是同他们笔下的文学典型一道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的。可以说,能否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 现实主义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等类作品成败优劣 的一个重要标志。

3.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多采用大 胆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 为了表现作者的理想,为了塑造出奇特超人的 艺术形象,就必须运用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浪漫主 义的作品大都气势宏伟,想象奇特,语言瑰丽。读 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 《天狗》,诗中雄伟瑰丽、气势如虹的艺术形象常 常引起我们的激动和震颤,这正是幻想和夸张的手 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在如实地反映生活的同 时,还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和概括。
现实主义所追求的真实不是生活表面的真实,而是更高的本质的真 实。为了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绘去表现更高的本质意蕴,现实主义作家 需要对生活现象进行提炼和加工。正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说:‚现实主义 艺术一方面认为它的描写对象是本来面目的生活本身,另一方面认为现 实主义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奴隶似的摄影师和‘自然主义者’,它可以说 是用删除,抹掉一系列不需要的细节的方法,突出现实中的典型特征, 对这个现实进行加工‛。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来讲,细节的真实固然 重要,但不能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要通过提炼、选择、在真实地描写 生活细节的基础上,概括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质的真实。这是现实主义同 自然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现实主义在典型化的过程中,但现实主义的 虚构和夸张,不同于浪漫主义,它忠实于生活本身的面貌和规律,是实 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而不象后者可以是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甚至是 充满幻想的。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各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 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2.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与统一 4.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 是艺术史的主流
现实主义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 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偏重于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如 实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 家巴尔扎克说:‚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 书记。‛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科夫也曾说过: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直率的真实。‛高尔基说得更加明确: 现实主义就是‚客观地描写现实‛。对生活如实的反映使 得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往往具有一种历史资料的价值。
3.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用精雕 细刻的写实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按照生活的 实际样子来反映生活,描绘细腻,叙述客观, 刻画冷静,语言朴素准确,结构周密完整。
浪漫主义
1.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抒发自己强烈奔放的主观感情,着重描 写自己对事物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 同现实主义直接再现客观存在的实际生活不同,浪漫主义作家往 往把笔触直接伸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对事物的审美评价,作 品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正因为如此,有人曾经把浪漫主义说成是 ‚抒情主义‛。当然,现实主义作家也要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但是, 现实主义作家是把自己的感情融汇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之中,通过情 节和场面自然地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作家却是直接把自己的感情抒 发出来。如果说现实主义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的话,浪漫主义则是 由情生象,以象抒情。为了抒发自己强烈奔放的主观感情,浪漫主义 作家常常要突破生活本身的限制,凭借想象的翅膀,对现实生活进行 大胆的创造和变形,通过塑造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 界来纵情抒发自己炽热的主观感情。如郭沫若的《女神》,这部我国 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作,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诗中所 描写的火中自焚的凤凰,创造新太阳的女神,囊括宇宙的天狗,在现 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强烈地抒发了个人 心中的感愤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