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对制药工艺用水的要求
GMP认证制药用水要求

GMP认证制药用水要求一:制药用水分类及水质标1、制药用水(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分类1)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又称原水,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按2000中国药典规定,饮用水不能直接用作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
2)纯化水(Purified Water):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非热处理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去离子水。
采用特殊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法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蒸馏水。
3)注射用水(Water for n):是以纯化水作为原水,经特殊设计的蒸馏器蒸馏,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的水。
打针用水可作为配制打针剂用的溶剂。
4)灭菌打针用水(XXX):为打针用水依照打针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的水。
灭菌打针用水用于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打针液的稀释剂。
2、制药用水的水质尺度1)饮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纯化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纯化水标准。
在制水工艺中通常采用在线检测纯化水的电阻率值的大小,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制药行业的纯化水的电阻率通常应≥0.5MΩ.CM/25℃,对于打针剂、滴眼液冲洗用的纯化水的电阻率应≥1MΩ.CM/25℃。
3)注射用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注射用水标准。
二:GMP对制药用水制备装置的要求1、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的尺度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
3、装备内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死角,容易清洗、灭菌。
零件表面应做镀铬等表面处置惩罚,以耐腐蚀,避免生锈。
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最新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工艺用水检查指南是一项对工艺水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指南。
工艺用水是在制药、食品和化妆品等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水源,其质量和纯度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最新的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的详细介绍,内容超过1200字。
第一部分:导言导言介绍了GMP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它强调了工艺用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整个检查指南的结构和内容概述。
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这一部分提供了与工艺用水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的解释。
这有助于确保在整个指南中使用相同的术语和理解,以提高指南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第三部分:工艺用水质量标准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
它列出了各种可能的污染物和限制值,如微生物、重金属、悬浮物、有机物等,并提供了相应的监测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工艺用水处理的常见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水源符合质量标准。
第四部分:工艺用水系统设计与维护这一部分讨论了工艺用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要求。
它包括了净水设备的选取和设计准则,如反渗透、离子交换、臭氧消毒等。
还强调了定期维护和监督,以确保工艺用水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性能。
第五部分:工艺用水系统验证这一部分介绍了工艺用水系统验证的原理和方法。
它详细描述了验证的步骤和程序,如验证计划、验证方案的编制、实施验证和验证报告的编写等。
此外,还讨论了验证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针对验证中的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六部分:工艺用水监测这一部分讨论了工艺用水系统的监测要求和方法。
它介绍了定期监测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监测频率和项目,如微生物监测、化学物质测定等。
此外,还讨论了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以及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变更管理和持续改进这一部分强调了工艺用水系统变更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它介绍了变更管理的步骤和程序,如变更评估、变更控制、记录和报告等。
GMP认证制药用水标准要求

GMP认证制药用水标准要求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 WFI)必须由蒸馏工艺制备这一局限早已被突破,技术更先进、更节能、品质更稳定可靠的高纯水(Highly Purified Water, HPW)及其制备工艺早在1975年已经得到正式确认(美国药典第19版:USP19);现在,美国药典已经在其连续7个版本中明确确认了以反渗透(RO)为基础的HPW 工艺可以作为制取注射用水的法定工艺,并且历经数十年的医药实践,HPW注射用水生产技术已被证明是最先进、可靠的方法之一,以至于在美国的药物专利25条中,反渗透方法是最常用的注射用水生产工艺,由于HPW符合甚至超过WFI的各项理化参数指标,自2002年6月起正式被欧洲认可为第三水质级别。
今天,以RO为基础的HPW已经为代表医药先进技术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所确认,成为医用纯化水的标准制备方法之一。
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我国药典亦对医药用水的法定制备方法进行了重新定义。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所收载的制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首次将过去的蒸馏水改为纯化水,并且对纯化水具体定义为“纯化水为采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实际上放弃了对生产工艺“必须为蒸馏法”的限定,为相关企业采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反渗透HPW方法制备纯化水奠定了法律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国家药典将注射用水定义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从而使RO技术进入注射用水制备过程成为可能。
2000年版国家药典在制约用水技术上朝国际先进领域迈进了一大步。
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较,以反渗透法为基础的联合了最新电去离子(EDI)技术的新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1.高效节能。
蒸馏法系历史最为悠久的医药用水制备工艺,主要有多级蒸馏、高压分级蒸馏和离心净化蒸馏几种工艺。
所有蒸馏方法均在120℃高温状态下进行,所以可以得到完全无菌的水。
GMP工艺用水的管理

目的:规范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饮用水及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与使用全过程。
责任:质量保证部、公用工程部、生产技术部负责实施。
内容:1.定义:工艺用水是指药品生产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其输水管道均直接通往相应岗位的贮水罐或用水点。
根据工艺要求企业制订有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用水标准,并按规定配备和使用。
2.工艺用水要求3. 饮用水3.1饮用水的制备由市政供水部门统一处理供应。
3.2一般饮用水每月检查部分项目一次,每年送卫生防疫部门作一次全检。
3.3如果出现水质不符合标准情况,应有再处理记录及处理后水质检测记录和报告。
取样部位为随机抽取。
3.纯化水4.1纯化水以饮用水为水源,经一级反渗透加混床处理制得。
纯化水每2小时在制水工序抽样检查部分理化项目,制水点及用水点每周全检一次,用水点可轮流取样,但需保证每个用水点每月不少于一次。
4.2取样部位应随机抽取贮水罐、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各使用点进行测试。
对出现水质不符合标准情况应有处理记录及处理后水质检测记录。
4.3 纯化水贮水罐、输水管道、管件阀门为304不锈钢制造,贮水罐密闭,排气口有无菌过滤装置,管线能防止滞留,管件用快速接头,易于拆洗、消毒。
5注射用水5.1注射用水是以纯化水为水源经蒸馏制得。
5.2注射用水的制备间应有有效的排水,排气设施。
5.3注射用水系统应每周用纯蒸汽进行一次灭菌,在制备过程中应随时对水质进行监测。
5.4对pH值、氯化物、电导率、水温等项目至少每二小时检测一次,有监测记录。
5.5注射用水至少每周作一次全检,结果应符合规定。
有检验记录和报告。
5.6取样部位应随机取蒸馏水机出口、贮罐出口、总送水口、总回水口、使用点各位置进行测试。
对水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有再处理的记录及检测报告。
6.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其它要求6.1纯化水在室温下用不锈钢罐密闭贮存,注射用水用316L优质低碳不锈钢储罐密闭贮存,并在80℃以上保温或65℃以上保温循环,贮水罐的通气口均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中国药典制药用水要求详解

中国药典制药用水要求详解中国药典中对GMP制药用水的要求非常严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源水质量、处理系统、水质监控和操作规范等。
下面将对这些要求进行详解。
首先,源水质量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源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例如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源水的硬度、总溶解固体、细菌等指标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经过处理后的水质符合GMP规定的标准。
其次,处理系统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处理系统应该使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水质符合GMP标准。
处理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处理系统应该包括预处理、反渗透(RO)或电离(DI)等水质处理工艺,以去除源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和离子等。
同时,处理系统还应设有适当的消毒装置,以保证制药用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会被污染。
第三,水质监控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质量必须经过严格的监控和检测。
监控方案应包括源水和处理水的定期监测,以及系统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
监控指标包括水质指标(如溶解氧、电导率、总溶解固体、细菌总数等)、温度、流量等。
同时,制药用水应进行定期的微生物监测,确保不会存在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最后,操作规范的要求。
制药用水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应该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包括工艺和设备的操作规范、生产记录的填写要求、设施和设备的清洁消毒规范等。
制药用水的输送和储存设施应有专门的管理和维护人员,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以及水质监控和检查等工作。
总之,中国药典对GMP制药用水的要求非常严格,主要包括源水质量、处理系统、水质监控和操作规范等方面。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稳定和安全,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制药企业在生产和使用制药用水时,需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GMP水质量要求

GMP水质量要求纯化水、注射用水储水罐与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储水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的纤维疏水性过滤除菌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和盲管。
应对原水与制药用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按照书面规程消毒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和其他相关供水管道。
操作规程还应详细规定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的警戒限度、纠偏限度和应采取的措施。
饮用水加氯杀菌(国标余氯大于0.3mg/l)自来水泵定期切换。
管道主管路要有千分之三的坡度,泵口为最低点管路中的水能在泵口处完全排掉。
回路上的阀门应45度安装。
纯化水呼吸器要采用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最好能电加热,呼吸器要定期测试更换。
紫外灯紫外灯杀菌灯的灯管要定期更换(纯化水),工作时间,紫外强度、灯管报警水管路要有流量计,恒压装置控制流速。
0.915m/s 3英尺/秒速度过低,有细菌滋生的危险回水控制温度、流速、电导率及TOC注射水系统要求生产用的注射水应在制备后6H内使用,制备后4H内灭菌72H内使用,后市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注射水管道、储罐316L 阀门选用隔膜阀要有适当的过滤器储罐呼吸器要采用疏水性,电加热避免潮湿,滤芯要做完整性实验。
容易出现的问题注射用水贮罐内的内表面未进行抛光处理或光洁度差无喷淋装置或保温装置管道设计部合理无法将管路中的积水排空。
制品配制所用注射用水的制备记录中未明确生产的时间与生产用水时间矛盾。
注射用水贮罐未安装疏水性过滤器;或是安装的疏水性过滤器的孔径不符合要求;或未制订清洗,消毒或更换周期注射用水的部分管道系统为非循环方式,回水温度低于70℃水系统设备档案中无贮罐和输送管道无材质证明。
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图和现场显示系统是存在管道的死角,盲管。
水系统的管道布局与实际的管道安装不一致。
清洗,消毒验证的周期与实际操作部一致水处理及配套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存在质量隐患,未对水处理及配套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无相关记录未制订水质警戒线无水系统循环取样示意图图示取样点与现场取样点不符合;现场标识不完善。
2023版gmp指南纯化水解读

2023版gmp指南纯化水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3 版 GMP 指南的背景和重要性2.纯化水的定义和作用3.2023 版 GMP 指南对纯化水的要求4.纯化水的质量控制方法5.纯化水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和案例6.结论和展望正文一、2023 版 GMP 指南的背景和重要性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指南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2023 版 GMP 指南是我国药品生产领域的重要指南,对药品生产企业具有严格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新版 GMP 指南中,纯化水的质量和管理要求被进一步强调,表明了纯化水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二、纯化水的定义和作用纯化水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去除水中杂质和污染物,使其符合制药工艺要求的水。
在制药过程中,纯化水被广泛应用于制剂、清洗、消毒等多个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2023 版 GMP 指南对纯化水的要求2023 版 GMP 指南对纯化水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化水的质量标准:指南要求纯化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2.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指南要求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计纯化水系统,并进行验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纯化水的质量控制:指南要求企业应建立纯化水质量控制体系,对纯化水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检验。
4.纯化水的记录和报告:指南要求企业应建立纯化水使用记录和报告制度,对纯化水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四、纯化水的质量控制方法纯化水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监测:通过定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浑浊度、PH 值等指标,确保纯化水符合质量标准。
2.系统验证:对纯化水系统进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设备维护:定期对纯化水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培训和考核:对企业员工进行纯化水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2023版gmp指南纯化水解读

2023版GMP指南纯化水解读在医药制造过程中,保障制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纯化水作为制药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纯度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对于纯化水的要求在GMP指南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
本篇文章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解读2023版GMP指南中对纯化水的要求,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内容。
一、深度解读1. 纯化水的定义和分类在2023版GMP指南中,纯化水是指去离子水或经纯化处理后的水,用于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用途。
根据纯净度和适用范围的不同,纯化水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包括注射用水、工艺用水等。
这些不同等级的纯化水在药品生产中有着不同的应用要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 纯化水的生产和储存GMP指南中对纯化水的生产和储存也有着详细的规定。
从水源的选择、制备过程的控制到储存条件的要求,都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纯化水的管道输送、消毒和监测等方面也有着具体的要求,以确保纯化水的质量及时可靠。
3. 纯化水系统的验证和监控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纯化水系统的验证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GMP指南中对于纯化水系统的设计、验证和持续监控都有着具体要求,包括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纯化水系统能够持续地满足药品生产的需要,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广度解读通过深度解读,我们对2023版GMP指南中关于纯化水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在广度上,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例如国际GMP对纯化水的统一要求、纯化水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纯化水在不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总结和回顾2023版GMP指南中对纯化水的要求作为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涵盖了纯化水的定义、分类、生产和储存、系统验证和监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解读,我们对纯化水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个人认为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GMP指南对纯化水的要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P对制药工艺用水的要求标准
一、简介
药品生产企业的工艺用水主要是指制剂生产中洗瓶、配料等工序以及原料药生产的精制、洗涤等工序所用的水。
水的名称应避免和水的制造过程有关,如去离子水、除盐水、蒸馏水这样的名称,即水的制造过程与其名称脱钩,而是从化学和微生物的角度根据质量指标对水进行分类(如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可以用三种不同方法制得,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好得方法)。
二、制取方法
注射用水一般用纯化水通过蒸馏法(还有反渗透法和超滤法)制得,化学纯度高达99.999%,无热原。
因纯蒸汽的制备过程与用蒸馏水制备注射用水的过程相同,可使用同一台多效蒸馏水机或单独的纯蒸汽发生器,
三、水质类别与要求
饮用水:
1、制备纯化水的水源;
2、口服剂瓶子初洗;
3、设备、容器的初洗;
4、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清洗、浸润和提取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纯化水:
1、制备注射用水(纯蒸汽)的水源;
2、非无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器具和包装材料最后一次洗涤用水;
3、注射剂、无菌药品瓶子的初洗;
4、非无菌药品的配料;
5、非无菌药品原料精制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注射用水:
1、无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用水;
2、注射剂、无菌冲洗剂配料;
3、无菌原料药精制;
4、无菌原料药直接接触无菌原料的包装材料的最后洗涤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纯蒸汽:
1、无菌药品物料、容器、设备、无菌衣或其他物品需进入无菌作业区的湿热无菌处理。
2、培养基的湿热灭菌纯蒸汽冷凝水应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标准。
四、总结
想要制取符合GMP的工艺用水那就少不了符合GMP标准的纯化水设备,也就是GMP纯化水设备,纯化水设备要GMP标准要从刚开始的设计、选材,到后来的制造、安装甚至是纯化水的运输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想要符合GMP要求的纯化水就要从纯化水设备抓起。
以上资料来自科瑞水处理,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