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微创除技术ppt课件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重点之一是血肿的 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也是微创术的难点, 总结近八年来宽广医务人员运用较广,穿 刺胜利最高、既简捷,又方便运用的方法: A. 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B. CT片定位 法;C. 二点定位法等三种。为了确保穿刺 胜利,做到一针见血,积大家的临床阅历, 我们特别强调还有条件的单位,都应优先 思索采用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因该定 位方法既顺应于颅内任何部位的血肿,操 作又简便,穿刺胜利率高,下面详细引见 血肿定位的相关知识和这三种定位方法。
〔3〕双侧脑室呈铸型血肿,采用双针同时 穿刺双侧脑室前角或侧脑室三角区。
〔4〕基底节、丘脑、小脑出血并血肿破入 脑室,靶点可直接选择在基底节、丘脑、 小脑血肿中心位,凡破入脑室血肿引起脑 脊液循环梗阻者,都要另加打一微创针在 积血较多的一侧脑室,如血肿量过大,破 入双侧脑室,且呈双侧脑室铸型血肿,病 情非常危重,那么应采用三针治疗,双侧 脑室都要各加打一微创针,以尽快排空血 肿,挽救患者生命。
〔1〕确定血肿穿刺平面N、头 表穿刺点G、 穿刺靶点H方法同上〔略〕 〔2〕确定穿刺描准点L 〔3〕在头表确定穿刺描准点L的位置
〔4〕划线 按照CT下直接定位法和CT片定 位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患者头表分别划 出血肿穿刺平面标志线,并在此标志线上划 出头表穿刺点G和穿刺描准点P的准确方位。
〔5〕在患者头表确定头表穿刺点
按以下三步进展:
a.在头表划出正中矢状线,在前额部 正 中矢状线与血肿穿刺层面线必有一交汇点 P〔此点与CT片中P点同位〕;
b.用不断角尺摆放在患者头表血肿穿 刺层面线上标志,要求其中直角尺一条直尺 摆放在患者前冠状线方位上,另一条直尺摆 放在最外侧线方位上,两直尺都要摆放在血 肿穿刺层面头表标志线上,两直尺内侧沿的 交点相当于CT片上O点;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ppt课件

②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监护患者意识、瞳孔、脉搏、 呼吸、血压、体温、尿量,及时 发现异常变化,尽早处理。 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液体平衡:尿量+500ml, 体温升1℃+300ml,电解质、酸碱 平衡失调,及时纠正。
④脱水剂使用: 指征:病情严重或有一侧瞳孔散大。 首次清除血肿不满意 颅内压过高或CT示脑水肿明显 CT示中线移位,环池结构不清 方法:20%甘露醇液125m,Bid、ivgtt, 或与速尿(甘油果糖)交替使用,5-7d, 建议:除占位效应明显,病情危重外, 6h内,酌情慎用高渗脱水剂,以减少继 续出血的危险。
缺点: 1、不是直视手术 2、血肿清除欠完全。 应用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伤性颅 内血肿(硬外、硬下)、脑室、 小脑、丘脑出血等。
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 • • • • • • • • • • • 1、治疗原则: 2、急诊处理要点: 3、适应证: 4、禁忌证: 5、手术时机: 6、术前准备: 7、手术方案选择: 8、手术操作方法 9、常见血肿治疗要点 10、术后处理: 11、再出血处理: 12、预后分析:
4、适应证广: 微创除多脏器功能衰竭、 脑干衰竭外,均可实施,广州177医院做97 岁,30天婴儿均成功。 5、费用低: 2000.7全国24省、144家医 院统计结果:微创一次费用3500元左右。 其它6800元左右。 6、安全快捷: 微创,因此对脑组织损作 小,避免了开颅创伤大的危险,其次应用冲 洗,液化,引流,不易造成再出血,加重病 情,手术非常安全。手术时间仅需20-40分 钟即可完成。
94年,北京朝阳医院贾保祥教授完 成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研究。 于1997年5月在全国推广,2000年被卫 生部定为“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得到 了全国认可。该技术使用特制穿刺针具, 直径3.0mm,具有正压粉碎技术,结合 血肿液化技术,使血肿排出体外。 优点:创伤小、操作简便、适应症广、 生存率高。 缺点:不能直视。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占据了我国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地位。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手术技术在脑出血治疗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就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创伤、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原理及技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除颅内出血引起的血肿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局部麻醉下,经皮或经鼻进入颅内,利用微创治疗设备将血肿进行清除,手术创面较小,创伤轻微。
该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短。
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适应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对具有一定条件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该技术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1. 年龄较大的脑出血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差,传统手术的手术风险较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为了治疗的首选方法。
2. 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脑出血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这些疾病可能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3. 颅内血肿较小的患者,传统手术可能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微创手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脑组织,降低手术风险。
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注意事项虽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进行这项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术后出现问题:1. 术前全面评估。
在进行微创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符合该项手术的适应症。
2. 术中严格掌握手术技巧。
微创手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掌握手术的操作技巧,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创伤。
3.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超早期手术的理论依据: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后血肿的机械压迫、各种血 肿成分的浸润、局部压力的增加,使周围脑组织内发 生小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红 细胞外漏,使周围脑组织坏死层逐渐出现,组织坏死 则其功能丧失为不可逆,因坏死层多在6小时后出现, 所以早期清除血肿阻止坏死层的出现或增大是神经机 能恢复的前提。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多在出血后7~8 小时左右出现,24~48小时达到高峰。超早期清除血 肿,可显著减少脑水肿的形成和范围,减少出血量大 的患者因脑疝形成而死亡或产生严重并发症时病情迁 延,超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轻,脑压相 对低,血肿清除过程中受颅内压影响小,液化剂、止 血剂分散易,作用充分,血肿清除容易。此外,超早 期手术可减少或防止血肿成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沈洪波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理论基础:
(1)利用本方法的唯一专利器械YL—1型一次性使用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做为小创伤一次性快速进取血肿的 工具,快速建立起清除颅内血肿的工作通道,由于该针 具的特殊设计, 使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需受一次性 微小针道创伤即可进入血肿, 不但避免了脑组织再损 伤和再出血的发生,而且利用了颅骨自锁固定技术, 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快速建立起的工作通道,能 马上排出颅内液态、半固态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 为降低死亡率、残废率,提高生存质量打下了基础。 并且该针具还具有连续冲洗清除血肿的能力,可在治疗 中保持颅内压力平稳,这点对治疗高龄患者至为重要, 如广州177医院李主任就曾用此方法救治了一位98岁的 患者;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适应症及步骤

1.适应证
(1)高血压性脑出血 ①脑叶出血≥30ml;②基 底节区出血≥30ml;③丘脑出血≥10ml;④小脑 出血≥10ml;⑤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 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⑥颅内血肿出血量 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重 神经功能障碍者。
(2)外伤性颅内血肿 ①急性硬脑膜外、硬膜 下血肿,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血肿量 ≥10ml,病情较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脑 疝者;②亚急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③脑内 血肿参照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处理;
2)浅反射的检查 浅反射包括睫毛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腹壁反 射及提睾反射等,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浅反射检查。浅反射的检查结果, 临床上以正常、减弱或消失记录。单侧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对上运动 神经元瘫痪诊断的定位有较大意义。
二、体格检查
3)病理反射的检查 病理反射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 出现或没有的反射,只有中枢神经系统的锥体束 受到损伤时,才会出现阳性病理征。在临床上, 常用的病理反射检查有:①弹指试验(Hoffmann征): 在正常人当中约2~4%发生双侧弹指试验阳性, 因此,弹指试验的检查,以单侧阳性的表现才具 有临床意义。②Babinski征;③划足外缘试验 (Chaddock征);④推胫试验 (Oppenheim征);⑤腓肠肌 挤压试验(Gordon征)。在这些病理反射中,以 Babinski征与Chaddock征更常用
一、微创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与开颅手术比较,微创清除术采用局麻, 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对脑深部血肿、丘 脑尤其适合,特别是对年老体弱、一般情 况差的患者非常适用,因此,适应证广。 2002年11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全国研究 与推广协作组在第二届全国颅内血肿微创 清除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制订了以下的适 应证和禁忌证。
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发表时间:2018-02-09T15:52:19.5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作者:周慎[导读] 由于术中清除部分血肿,术后可不用或少用脱水剂,减少了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庆163712关键词:脑出血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其死残率均较高。
虽然以往的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我院自2012年3月~2016年3月应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巨大血肿脑出血46例,手术收到较好效果,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5~77岁,平均57.4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35例,均未系统治疗,11例否认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正常2例,其余患者血压210~158/143~98mmHg。
活动中起病29例,安静中起病4例,激动后起病13例。
意识清楚7例,嗜睡19例,浅昏迷17例,深昏迷3例。
双瞳孔不等大30例,眼球凝视15例。
偏瘫46例,颈强直16例,病理征46例。
46 例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并按多田氏法计算脑出血量(不含脑室内血肿)。
46例患者中,基底节34例,血肿量35~75ml,平均56.3ml;丘脑2例,血肿量15~20ml,平均17.5ml;脑叶10例,血肿量48~88ml,平均65ml。
破入脑室10例,中线结构移位36例(移位2~12mm,平均5.7mm)。
发病距手术时间:3~6h者8例,7~24h者24例,25~72h者14例。
1.2 治疗方法 46例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
以手术前CT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中心部位为穿刺靶点,避开头皮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在电钻驱动下,将特制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北京万特福科技公司产品)钻透颅骨,置入血肿腔内,在颅骨上自锁固定,拔除针芯,放上橡胶圈,抽吸血肿(抽出计算血肿量的30%~4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关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病例三 穿刺道出血
患者,男,42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 活动不灵3小时入院。查体:BP210/140mmHg, 浅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 2.5mm,对光反应均迟钝,四肢肌张力高,腱反 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CT右侧基底节区出 血(外侧型)破入脑室。入院后即行微创穿刺 术。穿刺点偏下,方向不佳(且穿刺道出血), 血肿清除慢,十天后血肿清除,但病人程去大 脑强直状态,一月后家属放弃近一步治疗,自
• 2、临床表现:术中患者出现局限或全身 癫痫发作,有的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 3、处理:暂停手术,用速效抗惊厥药及 早控制发作,如安定,必要时用硫喷妥钠。
三、颅内积气
• 1、原因:抽吸过多,颅内压迅速下降,操作过程中进 入气体;长时间低位引流。
• 2、临床表现:少量积气可无症状。较大量积气可有轻 度或中度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及神经症状体征恢复缓慢。CT显示血肿腔、脑室内、脑 沟脑池、硬膜下均可见气体聚积。
• 3、处理:及时复查CT,对症治疗,症状即可好转
五、穿刺孔脑脊液漏
• 由于穿刺针位于脑室内或与脑室相通的血肿腔内,每日引 流出较多量的脑脊液,当脑脊液循环尚未恢复通畅时或颅 内压仍较高时拔针,易引起脑脊液漏,导致伤口不愈合。
• 1、临床表现:拔针后第2~3天,仍见敷料浸湿,伤口水 肿、不愈合,有脑脊液渗出。
谢谢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关的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2000年,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被卫生部 科教司批准为“十年百项”技术推广项目 之一。2001年底这项技术又被国家科委选 定为“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的规 范化治疗”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迄今为 止,该项技术在全国已完成近十万例。在 应用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与微创术有关的 并发症,少数病人由于并发症死亡,故应 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常见并发症的表现 与处理总结如下: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讲课课件

01
02
03
04
微创
该技术创口小,对脑组织损伤 小,术后恢复快。
定位精确
利用影像设备进行精确的定位 ,提高手术成功率。
安全性高
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 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安全性更高
,并发症更少。
适应症广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颅内 血肿,特别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和外伤性颅内血肿。
技术应用范围与限制
应用范围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讲课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引言 • 颅内血肿概述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介绍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操作流程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临床效果与 评价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典型病例分 享
01
引言
课程背效的治疗以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 。
病理
颅内血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压迫脑 组织,导致脑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血肿的症状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偏瘫等。
诊断
通过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内血肿,同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 进行综合诊断。
0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介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优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已成为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手段 。
课程目标
01
掌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02
了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技术的手术操作流程和 技术要点。
03
掌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技术的术后护理和康复 指导。
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