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第二单元检测卷.doc

合集下载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莂班级姓名座号蝿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 分× 15=30 分)罿题膆螃蒀螈膆膄羈薆芆芀蚀莅莆蚁膈日123456789101112131415莈答案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肂 A.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袀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 )膇 A.空气 B .二氧化锰 C .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D .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薅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蒃A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芈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袆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蚅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蚀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羀通电点燃蚅 A .水——氧气 +氢气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蚅点燃点燃肁C.铝 +氧气——氧化铝D.石蜡 +氧气——二氧化碳 +水蒈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蚈 A .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螅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蒂 A.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腿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蒇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袅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袂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蚇A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芅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羅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芃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荿 8、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芈 A B C D肅 9、给3mL 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莀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肁 A. 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 ②④⑥⑦肇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膅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瓷器破碎B、白磷自燃、火药爆炸C、干冰升华、电灯发光D、钢铁生锈、冰雪融化2.关于空气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杂质0.03%B、稀有气体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C、组成中各成分气体及其含量总是固定不变的D、汽车发动机排放出的气体是城市空气污染物3.存入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A、瓶口朝上,不盖上玻璃片B、瓶口朝下,不盖上玻璃片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D、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C,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5.下列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2 B,可以用嘴吹灭火焰A,加入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3C,不用时需盖上灯帽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6.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下列操作: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④试管外壁有水⑤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的导管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7.下列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生成大量白色气体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D把盛有干燥硫粉的燃烧匙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立即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8.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带回家中 B随意倒在水槽中C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试剂瓶中9.某学生欲量取8毫升的水,把水倒入量筒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毫升,则实际量取的水是()A,大于8毫升 B,等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以上都不对10.硫、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A都有气体生成 B都有蓝色火焰C都能发光发热 D都有烟雾产生1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减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考试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考试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题)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

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6.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B.铁C.氧气D.氢气【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评卷人得分7.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试管C、烧瓶D、烧杯【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8.图是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A BC D【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9.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冰水混合物C、碘酒D、空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原子C.具有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11.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A.氢气+氧气水B.水氧气+氢气C.碳酸水+二氧化碳D.氢气+氧化铁铁+水【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12.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1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水的沸点是100 ℃B.氢气能够燃烧C.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B.臭氧C.过滤后的矿泉水D.自来水【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使用明矾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17.下列对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和原子均不显电性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8.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D.CO 【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9.如右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 生成的物质中含有化合物C. 其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 其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A.B.C.D.【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21.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2 单元复习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2 单元复习检测卷附答案

单元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稀释酒精C.碘溶于酒精D.酒精消毒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B.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C.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将量筒平放,用正确方法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约为(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判断5.《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6.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要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试剂的安全,试剂安全是指操作应避免造成试剂的污染或变质。

下列操作要求中不是从试剂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不能用未经清洗的非专用胶头滴管吸取别的试剂B.从试剂瓶倒完试液后,应立即盖紧瓶塞C.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用药匙取用一种药品后,取另一药品前必须擦拭干净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碘酒作消毒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碳酸钙作补钙剂8.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 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9.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灭火器扑灭B.用泥沙扑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后的胶头滴管既不能平放也不能倒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洗涤的玻璃仪器很透明了,就洗干净了11.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集气瓶盛满水后,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气体集满后,先将集气瓶拿出水面,再盖上玻璃片D.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O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对该图12.已知某蜡烛在一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2的分析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B.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名称或主题: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测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内容:绪言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温馨提醒: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单选)1. 下列做法中,跟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利用CO冶炼金属B.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C.将CaO放入食品包装袋作食品干燥剂D.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和白醋2.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大米发生霉变(物理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潮湿的衣服晒干了(物理变化)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O2只在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B.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C.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D.空气中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4.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空气属于化合物B.矿泉水是混合物C.氧气属于纯净物D.二氧化硫是氧化物5.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B.读取液体体积C.倾倒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6. 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B.利用煤燃烧发电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D.利用水力发电7.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8. 实验室里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安全重于泰山”。

你建议在实验室酒精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2.(2023·泉州南安期中)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精雕细琢B.火烧赤壁C.刻舟求剑D.滴水成冰3.(2022·云南中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的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A.N2B.O2C.CO2D.Ne4.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2023·福州长乐区期中)下列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PM2.5C.NO2D.SO2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二氧化碳+水碳酸7.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2023·福州仓山区质检)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2022年的主题是“我们共享的空气”。

福州市当日空气质量指数为48,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的78%B.质量级别越大,空气状况越差C.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D.树木吸收二氧化硫,减弱温室效应9.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大量白雾B.铁丝:火星四射C.木炭:发出红光D.硫粉:生成二氧化硫10.(2023·福州闽侯期中)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

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蜡烛火焰熄灭B.玻璃杯内水面上升C.玻璃杯内含有难溶性的气体D.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粮食酿酒D.蜡烛燃烧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烛炬成灰C.花香四溢D.滴水成冰3.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触及容器内壁.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为了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纯净物的是A.硬水B.自来水 C .汽水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6.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沸点 B.硬度 C.氧化性 D.溶解性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11.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12.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13.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25×2分,共50分)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2. 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干B. 瓷碗破碎C. 食物变馊D. 石蜡熔化3.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BC D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A. 红磷B. 铁丝C. 木炭D. 氢气5. 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俯视读数为15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A.>10 mL B.<10 mL C.=10 mL D.无法确定6.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木炭燃烧B、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C、铜制品在潮湿环境里生成“铜绿” D.铁丝燃烧7.8.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9. “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化合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无法判断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密度(g/L)0.0899 1.977 2.716溶解度( g )0.0001603 O.1688 11.28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C.冶炼铁矿石后得到的生铁D.加热高锰酸钾反应后的剩余物1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天然气C.含碘盐D.蒸馏水13..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14.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5.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1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2、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供人呼吸
B 、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 、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3、下列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 、含硫煤不充分燃烧B、焚烧生活垃圾产生有害气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D、建筑工地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③⑤⑥
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没有毒性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二氧化碳不与水反应
7、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身体有害
C、经常食用腌制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
D、经常使用染发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读液体体积检验装置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取用固体粉末
A B C 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物质和氧气反应都只能生成一种化合物
C、其中含有两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含氧化合物
10、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空气C、氧气D、氢气
11、下列粒子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H2B、2H C、 2H2D、2H+
12、下列是几位同学使用滴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他处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器壁
13、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14、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D.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15、下列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B. 可以用嘴吹灭火焰
C. 不用时须盖上灯帽
D.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6、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二氧化碳含量高
B、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水蒸气的含量高
C、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氧气的含量高
D、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氧气的含量低
17、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18、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
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19、由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 装入药品并固定在铁夹上;② 加
热;③ 收集氧气;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⑥停止加热。

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 ②③①④⑥⑤
B. ④①⑤⑥②③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④①②③⑤⑥
20.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A.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
B.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
D. 在集气瓶口闻气味
二、填空题
2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10 分)
氢硼氧氯硫镁铝氟氦氩
铁锰碘银钠氮钙磷铜硅
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0 分)
氢气氧气臭氧氮气水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镁氧化铝
四氧化三铁
29、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5 分)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5)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3、某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
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右图 )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
a、b 或 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填“外焰”、“内焰”
或“焰心”)层温度最高。

(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和。

9、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a,b,
c,d,
e,f。

(2)按要求在横线上填空:
①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标号为
d的仪器内,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
宜时刻是。

②停止加热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③收集方法除本图中所用方法外,还可用收集,检验此法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④标号 b 的仪器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
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