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吃鱼的讲究
2023过年吃鱼的吉祥寓意

2023过年吃鱼的吉祥寓意中国人为什么过年吃鱼过年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在古代的汉朝,画在门叩上的鱼在降魔中赋予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唐朝,鱼的图案会出现在门把上,大门上,柜子门,箱子门上,以便驱走鬼怪。
所以门把手设计鱼这一观念对中国人在新年里吃鱼有很大的影响。
降妖除鬼则被慢慢的淡忘。
同时把作为最后一道菜的鱼不吃干净,则是迷信于年年有余的说法。
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春节吃鱼的讲究春节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
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过年吃什么鱼1、鲤鱼逢年过节,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取其“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之意,增添喜庆气氛。
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2、鲫鱼过年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
河鱼里的鲫鱼,是春季食补的佳品。
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
3、鲢鱼过年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鲢鱼味甘、性平而稍温,入脾、胃经。
有健脾补气、温中暖胃、乌发养颜、通乳化湿的功效。
4、鳜鱼过年吃鳜鱼,有“富贵有余”的意头,所以鳜鱼也是年菜的重要选择之一。
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这是因为鳜鱼肉质细嫩丰满,无胆少刺,为春季淡水鱼之上品。
吃鱼的讲究

做鱼。聪明的主人大都知道厨师的绝活儿,也总能“揣摩”出客人的口味,从清蒸、红烧、生煎、火烤等工艺中捕捉绝配,功夫了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切记别被客人的“随便”所忽悠,因为“随便”正是不“随便”的意思,领会有误,就上了贼船。
评鱼。能坐“上岗子”的一般是领导,大都有批讲“鱼文化”的雅兴,让你听得长学问,笑得脸生疼,你还得拍手称快,不然你就得坐冷板凳。
吃鱼。倘若领导只是点着让吃鱼,你千万别大显身手,你先吃到鱼就犯了忌,轻则罚酒,重则穿小鞋儿。鱼头酒下肚,官大表准,不管是“头三尾四脊梁七,对着肚皮喝十一”,还是“脊五肚六”,你都得照单全收,喝了没事儿。遇到领导突发奇想,给你夹个鱼眼、鱼唇、鱼翅、鱼肚什么的一定得喝。因为这是高看一眼、唇齿相依、展翅高飞、推心置腹的意思,领导都这样了,你想不吃鱼、不喝酒说得过去吗?除非是猪啊。夹鱼的眼睛给异性,表示爱意。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别人先动筷子,否则千万别先去吃鱼。
宴席上鱼的出场,可比戏到高潮。一般多料宴(相对于全鱼、全羊、全素等席而言)往往于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后,才见鱼亮相,而山东菜系则请鱼唱大轴戏——一是怕客人早尝了鱼鲜,舌尖上的味蕾对其他食物的味觉失去敏感;二是按北方人宴规,客套程序三圈酒已毕,而酒意未阑,很有必要借鱼助兴,劝君更进几杯酒,此所谓“鱼者,酒之媒也”在山东一带更有上两条鱼的,除了寓意年年有余外,与以上的解说有几分同意境。
1、鱼眼给领导,叫高看一眼、
2、鱼樑(鱼脊)给贵客,叫中流砥柱、
饮食礼仪:家宴上菜顺序的讲究(标准版)

编号:YB-JH-0843( 演讲稿)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饮食礼仪:家宴上菜顺序的讲究(标准版)The speech drafts have the functions of propaganda, agitation, education and appreciation, making them convinced and empathizing in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饮食礼仪:家宴上菜顺序的讲究(标准版)本演讲稿作用为: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家宴上菜顺序的合理与否,事关宴会的气氛、客人的食兴,它可以体现主人的文化素质和对客人的尊重。
家宴的上菜顺序不仅要依当地风俗习惯进行,而且还要视客人情况适当调整,一般次序是冷菜、热炒或大菜、甜菜、点心,质量高的头菜在较前面上席。
根据设计好的菜单安排,冷菜最先上桌,然后再上头菜,如鱼翅、海参、燕菜等。
随后是热炒,上热炒菜应根据烹调方法的不同,品味的差别、荤素菜的区分等合理间隔上桌。
然后陆续上大菜,其间也可上一道咸点,最后再上甜菜,甜点心等。
注意甜汤和甜点同上,咸汤与咸点一起上,大菜上完后也可上一些饭菜、小碟,主要是以咸菜、酱菜为主。
上菜的一般原则是先淡后浓,先轻后重(指咸味)。
质优的菜肴先上,清口、鲜嫩菜肴先上,而肥厚、汁浓、味重的菜肴应后上。
虾仁与鱼卷应间隔上桌,不宜同上;有特殊鲜味的菜肴,如蟹粉、甜味菜等应后上,否则会使其它菜肴乏味。
西餐宴会礼仪最新知识

西餐宴会礼仪最新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西餐宴会礼仪最新知识一个宴请,有时候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次筵席,甚至可以影响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通用6篇)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餐桌上的礼仪知识(通用6篇)吃饭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中国是礼仪之邦,餐桌上的礼仪也很有讲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餐桌上的礼仪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篇1【做客时】1、忌主动要求添菜添饭;2、忌移转酒樽或将酒洒出来,从风水上讲,这代表日后会有讼诤之事发生;3、吃鱼时忌主动把鱼翻转过来,俗谓“客不翻鱼”;4、忌站起身夹远处的菜;5、菜盘忌食空食光;6、席间忌脱衣松裤带;7、忌谈论饭菜不好;8、忌不道别就离席而去。
餐桌上的礼仪知识篇2饭桌上的文化,就是“饮馔文化”的通俗叫法。
在老北京,不一样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构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众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家宴”、“宾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我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宾宴是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饭。
老北京饭桌上各种礼仪十分讲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构筑了具有“礼”、“孝”、“德”、“教”为资料的饭桌文化。
“礼”是指饮馔的礼节和礼仪。
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构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
家宴、便宴要以“长”(家长、长辈)为主,宾宴要以“客”为主。
因此,就构成了许多规矩约束家人,尤其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格。
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
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取、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对待家境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顾,主人在席间与其交流的时光要长些,敬酒次数要多些,并有意识地向客人介绍他们的“绝活”如棋艺、书法、唱功,以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尊重。
同时严格要求管家和仆人不准慢待这些人。
虽然每次宴请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取上是有区别的,但绝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
吃鱼的礼仪禁忌

吃鱼的礼仪禁忌鱼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吃鱼的礼仪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吉祥、团圆等美好的寓意,因此在吃鱼时需要注意一些礼仪禁忌,以表达对食物和文化的尊重。
一、不要翻鱼身在吃鱼时,千万不能将鱼翻过来,因为这会让鱼的肉容易散开,也会让人感觉不卫生,显得不雅观。
如果需要取鱼肉,应该用鱼叉或鱼刀将鱼肉切下来,而不是将整条鱼翻过来。
二、不要吐鱼骨在吃鱼时,如果不小心咽下了鱼骨,应该慢慢咽下去,而不是吐出来。
因为吐鱼骨会让人感觉不雅观,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食欲。
如果实在无法咽下去,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将鱼骨取出来,然后放在自己的餐盘上。
三、不要乱抓鱼肉在吃鱼时,应该用鱼叉或鱼刀将鱼肉切下来,而不是用手直接抓取。
因为用手抓取鱼肉会让人感觉不卫生,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食欲。
如果需要用手取鱼肉,应该先用餐巾擦干净手,然后再取。
四、不要浪费食物在吃鱼时,应该尽量不浪费食物。
如果鱼头和鱼骨还有一些肉,可以用鱼汤煮成鱼汤,或者用来做鱼丸、鱼饺等其他菜品。
在中国文化中,浪费食物是不被人们所认同的,因为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五、不要剩余鱼刺在吃鱼时,应该尽量将鱼刺取出来,避免留在鱼肉中。
如果不小心留下了鱼刺,应该及时取出来,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食欲。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食物和其他人的食欲是非常重要的。
六、不要随便吃鱼头在中国文化中,鱼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象征着吉祥、团圆等美好的寓意。
因此,在吃鱼时,应该将鱼头留给年长者或者重要的客人,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如果自己想吃鱼头,应该先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七、不要让鱼骨碰到碗在吃鱼时,应该尽量避免让鱼骨碰到碗,因为这会让人感觉不雅观,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食欲。
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应该用餐巾将鱼骨取出来,然后放在自己的餐盘上。
总之,在吃鱼时,应该尽量遵守礼仪禁忌,以表达对食物和文化的尊重和敬意。
同时,也应该注重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让自己和家人朋友都能够健康地享受美食。
卤青鱼的做法

卤青鱼的做法卤制食物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烹饪方法。
大家平常都吃过卤煮或者是其他卤制品。
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卤青鱼吗?在北方,卤青鱼并不常见,但是在一些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卤青鱼。
那么,卤青鱼如何制作呢?其实很简单的。
即使大家第一次制作,也能做出美味的青鱼。
吃鱼的历史源远流长,所以吃鱼流传下来不少讲究。
鱼头朝东,鱼肚朝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鱼作为在席上较为主场的菜品,自然要客人优先,把鱼头朝向东是对客人的尊敬与祝福。
平时家里吃饭鱼头则应对准长辈一筷定乾坤,二筷开阡陌:箸就是筷子。
在餐桌上主人不动筷吃鱼,其他人是不能先动的。
鱼头不能吃:高规格宴席上除了专门做的鱼头,其他情况下鱼头是不吃的,即便尊贵的客人也不会吃鱼头,把鱼头剩下代表吉祥不能翻鱼:很多时候上面的鱼吃完了,下面的还没吃,这时候不要去翻鱼,用筷子把下面的鱼肉抠出来就好了。
翻鱼代表会出不好的事情。
不能动的鱼部位:除了鱼头是不能动的,还有这样的口诀——鱼眼给领导,叫高看一眼鱼梁给贵客,叫中流砥柱鱼嘴给好友,叫唇齿相依鱼尾给下属,叫委以重任鱼鳍给后辈,叫展翅高飞鱼肚给新识,叫推心置腹鱼臀给失意者,叫定有后福鱼肉随意吃,叫年年有余这些讲究你记住了吗,下面我们动手开始做鱼吧!注意事项:腌制时酱油适量,过量会导致鱼肉色泽过深;旺火高油温快速炸鱼,久炸会使鱼失水过多肉质板实,做不到外酥里嫩特点:外酥内嫩,酸甜适口取青鱼中段部分500克洗净,沿鱼脊背骨横切成两半,切成较小鱼块,晾干水分,取一个碗加入姜片、葱段、精盐、少许酱油拌匀,放入鱼块腌制10分钟,一定不能少姜片、葱段,这是去腥的关键倒较多油入锅,旺火烧至八成热,放入均匀炸成金黄色,待鱼块浮出油面,关火漏勺取出鱼块沥油原锅油倒出,剩少量油,旺火放入葱、姜末爆香,加入100克左右清水,加白糖、酱油、醋烧至沸腾,再次倒入鱼块,转中火,颠锅翻炒3-5分钟后收干卤汁,出锅装盘,淋上麻油撒点五香粉即可享用你闻到香味了吗,马上就要溢香出屏幕咯,赶快回家动手做吧,保证饭菜吃得香,营养又健康!。
年夜饭餐桌上的鱼

年夜饭餐桌上的鱼文/小西 图片来源/网络“无鱼不成席”,在大年三十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鱼这道菜。
因为鱼和余谐音,又是吉祥的象征,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过年食鱼的习俗,长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起来的活鲤鱼与豆腐、宽粉条炖在一锅,鱼肉又肥又嫩,不腥不腻。
这汤里浓浓冻豆腐、粉条,中小火慢炖 30分钟。
美味是有声音的,浓稠的汤汁咕嘟起来,鱼肉在沸水中充分舒展,每道纹理之中都浸入汤汁,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隔着锅盖都能撺掇得人喉头颤动。
上海·本帮熏鱼在上海,家家户户年夜饭桌上都少不了的肯定有本帮熏鱼。
熏鱼也算是浓油赤酱的另一种形式,甜脆酥的外皮吃在嘴里总能再挤出酱油汁来。
熏鱼虽然有个熏字,其实并不是熏制的,而是先油炸最后浸入卤汁入味的。
浙江杭州·元宝鱼元宝鱼,即红烧鱼尾。
由于两头大中间小,放在盘里,两头翘起,像极了元宝而得名。
元宝鱼以三五斤重的胖头鱼为宜,也有用其它鱼如鲫鱼的。
按老杭州习俗,元宝鱼不是用来吃的。
大年三十把鱼烧好,会一直摆到正月十五,寓意年年有余。
旧时穷人家吃不起鱼,就用木头雕出元宝鱼的形状来代替。
浙江舟山·风鳗在舟山有“无鳗不成宴”之说,因为风鳗谐音“丰满”,意思是丰满圆满,所以无论是婚庆宴、满月席还是逢年过节的团圆饭,必有“风鳗鱼”的一席之地。
风鳗风鳗,顾名思义就是靠自然风来吹干(风鳗忌南风,忌曝),剖制完毕的鳗鱼放通风处晾干,应挂在朝北的屋檐下,气温越冷越好,任凭西北风吹干,一般挂上二三天就可以了,风干至七成的风鳗味道特别鲜美。
江苏·松鼠鳜鱼松鼠鳜鱼,又名松鼠桂鱼,为苏帮菜中色香味兼具的代表之作。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炸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后名扬苏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宴席上鱼的出场,可比戏到高潮。
一般多料宴(相对于全鱼、全羊、全素等席而言)往往于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后,才见鱼盘亮相,而鲁苏皖沪等菜系则请鱼唱大轴戏———一是怕客人早尝了鱼鲜,舌尖上的味蕾对其他食物的味觉失去敏感;二是按北人宴规,客套程序三圈酒已毕,而酒意未阑,很有必要借鱼助兴,劝君更进几杯酒,此所谓“鱼者,酒之媒也”。
一身酱染的风采、披挂姜末葱段的整鱼闪亮登场了。
拿出怎样一个方案“解决”掉这条鱼的问题,就摆到了桌面上。
时下常规之法,是服务生特意将鱼头瞄准右上座,这样鱼头、鱼尾自然连带出主宾和陪客两位,共进一杯酒,然后双双分别以箸按住头尾,请坐中各位共同“剪彩”食用。
此方案的妙在于,主宾和陪宾中各有代表一人在礼仪上优先受到敬重,而受此殊荣者则要把食鱼的优先权转让给大家。
这就于彬彬有礼中包含一种现代游戏规则。
沪上食客的看法则与我不同,说鱼之美味恰在头与尾,此时却被二位用筷子按住,别人自然不便下筷。
等到鱼身上的“彩”被别人三下五除二剪光,徒剩之头尾非他俩莫属,会偷着乐。
若是碰上讲究秩序的官宴或求人办事请客者,解决鱼的方案就会无趣无味至极。
整鱼上桌,主陪者先要拿起公用筷子把鱼身上最好的部位(江南人视为鱼头,江北则为肚当)夹到主宾桌前的私盘里。
这位爷一边当仁不让地享用,一边招呼:大家都吃,大家都吃。
一条鱼便被慢慢地消灭掉半壁江山。
在沿海或滨湖城乡,鱼的另外一面是不吃的,怕“翻”,剩下的拿去氽汤。
有野史记载,清朝生意人和官场客意在一帆风顺,鱼的一面吃完了也忌说“翻”,讳称“调(音掉)向”。
朋友见面或文人雅聚,上述种种吃鱼的规则就落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应友人之邀赴“千湖之省”的荆楚之地,有幸享用一代名厨黄昌祥设计定谱、排菜达36道的全鱼大宴。
见当地决定吃鱼优先权的方案是比试学问:每上一道名贵、稀异的鱼菜,客人不论上席末座,能以唐宋诗家或现代伟人所咏之句破出鱼名者,领衔下箸灭掉这条鱼。
记得其中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和鲈鱼二道,几乎人人诵得出相关诗句,如“鲂鱼肥美知第一”(杜甫),“秋来倍忆武昌鱼”(岑参)。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难分伯仲。
不料点睛之菜,竟是一只栩栩如生的“松鼠”活跃盘中,无人能识。
只好请主人揭秘:“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原来是用特殊的刀工塑型变幻的一尾鳜鱼。
全体认罚喝酒。
此种游戏,雅趣和热闹并彰,历久难忘。
内陆人也有谓鱼为“哑口菜”者,惧其有刺,易伤喉,相戒临食不语,专心细品美味,也备一格。
眼下滥捕酷渔之害,弄一条好鱼已舍不得快吃,就慢慢地演变成“酒媒子”了。
坐在头、尾、腹、背方向的四人先喝第一轮上鱼酒,且要“头三尾四腹五背六”,这就一口气先灭掉了18个酒。
然后做东者夹出鱼眼珠,敬给居左的上宾(右上宾已在第一轮中饮过),说“高看一眼”,上宾谢过,也灭掉了一盅酒。
然后下一位接受鱼鳃,说法是“给个面子”(或“赏个脸”),又灭掉一盅。
直至鱼翅、鱼脬乃至残存之鳞都奉送完了,最后便夹起鱼尾巴上的鳍条,放到末位客人的小盘内,请饮一大杯,这位朋友,“委(尾)曲求全”了!
那条鱼很幸运,边角略伤,玉身未破,坐客往往已皆醉不能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