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共34张PPT)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人口容量(人口增长,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咖喱
牛排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生活消费水平越高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案例1
因素2——科技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水平高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主要的因素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正相关
资 源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科 技
经 济
文化水平
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环境承载力
资源
人口合理容量
03
01-地球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
尽管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相当严峻,但“地球村”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地增长那么,地球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
(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长期保持在 700 左右的原因。(2)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长期保持在 700 左右的原因。
(2)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
面积小,资源不足,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是为了减轻人口过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其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的数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3、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自然资源的限制条件不一样。
土地资源—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不可替代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人口增长科技发展
水资源—人类必需,总量很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人口容量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02
社会经济 科技发展水平
03
人均消费水平
(1)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依赖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丰富程度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 境承载力的依据。 ■例如,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木桶效应
我们知道,当一个木桶的桶底 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 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 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 的“短板效应”。
木桶效应与区域环境承载力
1.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 “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道理:由于资源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承载力最 小的资源成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取决于数量 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 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和开发新的资 源、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提升保护 环境的意识等。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一、区域环境承载力
1、概念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 概 念 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最大人口数量(警戒值)
影响 因素
•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以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
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结论:人口数量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
5.提高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②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③发展科学技术
④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课堂练习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 盆地南部最高,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分析准噶尔 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意义
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 意义上的“生存”,是
一个警戒值
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 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学以致用】 1.(2017·南京市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1)~(3)题。
(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 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土壤盐碱化 (2)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 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 称为( )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自然资源的承载 力
生存
大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 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发展
小
共同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在不同的 人类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人类 生产水平高低不均,人口消费水平有巨大差 异,从而造就了人口容量的巨大变化。在一定 的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 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容量又是相
【答案】 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 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源。
【解析】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自然环境恶 劣,绿洲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因水资源短缺,本区 域环境承载力较低。
|课堂知识小结|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2022/4/132022/4/132022/4/13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132022/4/132022/4/134/1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32022/4/13April 1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PPT课件-1.2人口合理容量

(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2年 70亿 13年 60亿 14年 50亿 30年 40亿
(2)分析1830年以 来,世界人口的增 长趋势。
100年 30亿
20亿 10亿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2011
探究一:“人口爆炸”
人口的“J”型曲线增长
人口的指数增长
探究二:环境的限制性
[自主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 、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参考教材P11“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
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小结
“人口爆炸”
人
口 合
环境的限制性
理
三个概念及关系
容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量
人口容量的特点
谢谢
(2)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实际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多少才能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协调?如果超过将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3)单从区域资源来看,我国东部和西部单位面积人口容量一 样吗?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什么特点?
小结
思维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 的协调发展,人类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 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 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B)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持续供养人口数 2 100 800 320 1 020
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B )
A.180万
B.320万
C.1 000万
D.2 100万
解析: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 资源,并取决于最少的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而表中土地 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数都大于水资 源,因此该城市的人口容量就是最少的水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 人数即320万。
解析:科学技术与获取资源的数量密切相关,从渔猎时期 到工业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 增多,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大。
2.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 确定性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B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解析: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 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项。
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2_第1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2.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 图,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 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横坐标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图说考点
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世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 的不平衡性特点,分析解读时通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空间差异的分析内容及思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分析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状况 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 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 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 原因 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 和福利制度;③社会经 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 济、文化影响生育观 展、医疗进步
【典例1】► (2010· 海南地理)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 构成。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 )。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
)。
解析 本组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某国的人口问题。第 (1)题,如果控制人口增长,则2000年后新生儿人口数量减 少,在18年以后劳动力数量到达顶峰,劳动力人口负担最 轻,之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负担变重。当2000年出生 的人口成为被负担人口时,即2066年负担最重,此后由于 2000年后出生人口减少,被负担人口减少,劳动力负担开 始减轻。第(2)题,出生人口减少不会立刻对人口数量、 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形成影响,但是由于新生儿减少,包 括教育等职业受影响,职业构成发生变化。 答案 (1)A (2)B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1、.了掌解握区世域界资人源环口境分承布载特力点的和概规念和律衡,量了指解标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2、.理结解合影实响例区,域资分源析环自境然承因载素力和的因人素文,学因会素分对析人某口一分地布区资的源影环响境。承载 力3、的通大小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 人类3.掌活握动人的口影合响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载 力
3、人均消费水平
•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 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 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 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 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 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 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 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 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 比例的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 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了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 直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5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一)概念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科学家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 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粮食供给不足; 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③人民生活贫困化; ④人口素质偏低; 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 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B )
A.生育政策 B.城市化 C.育龄人口 D.资源状况
5.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D )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考点三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要点研析
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 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 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 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 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 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 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 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 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②特殊变化。
3.1980年我国执行计
划生育政策后( B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全持面续放增开加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在短期内会有所增 C.人口增速加开,生始但育减从政慢长策期不来变看,是人波口动自下然降增的长。速故度A项会错降误低。,但人 D.人口规模保口持总稳量定还放是开在单增独加二的孩。,故出B生项人错口误增。加,青少年儿童比重
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共34张PPT)
考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增长模式 考点二·人口问题 考点三·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考点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增长模式
考点图解
请
要点研析
点 击
相
题组精练
关 栏
目
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 量减少,水平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 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 度越快;曲线越缓,反 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 中,1925年到1950年, 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 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 而1875年到1900年, 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 生率变化小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 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 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 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 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 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 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 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 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 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 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 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 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 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请
点
击
相
题组精练
关 栏
目
1.曲线图的判读
一个转折点,划分为 两个阶段。如上图,以 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 划分为两个阶段; 则 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 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 死亡率接近,在1%附 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 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 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 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 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2016·天津文综)读图,回答下题。
3.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
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C )
2000~2014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 是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 1990长~率20相00对年平之稳间,人故口D数项量正是确逐。 年增长的,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 减少趋势,反映出1990~2000年 该省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2014·全国课标Ⅰ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 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
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
时段为( C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人口流动规模大
解决措施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 件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 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非 (意2105劳11~94动86·0福4年~岁建龄2)0文人人30综口口年数)数人我之与口国比劳2养口负抚少0。动2明老比不担养2儿05下年显年1下断加比年抚5图龄,人降上重是年后养示主口,升,指之,比要数也,劳后老是量就劳动,年人增是动力老抚口加新年逐年养寿所生龄渐抚比命致儿人不养上的,减口足比升增年少减。增,长龄,少长少,老,儿年社抚人会 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结。构读是图主要影响因素。 回答1~2题。
率为正值,说
根成据1~相2关题知。识,读图完1950~1970下年降人幅口度死最亡大率,从B2项6%错下误降到死明约亡出1率0生%误,率,A大项于错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约19%上升到约22%,D项正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确过程的表述,正确 Nhomakorabea是( D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量的变动态势是( B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上海市人 口增长率 一直大于0, 故上海人 口总量一 直呈上升 趋势。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考点二 人口问题
要点研析
请
点
击
相
关
题组精练
栏
目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原因
影响
措施 趋势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 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 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 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013·浙江文综)下图 为1950~2010年世界 及亚洲、欧洲、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 完成1~2题。
③人口自然 增长率较高, 应为北美洲
ABCD人....1口9根放力基缓先先快9增2据宽会数慢减增速年加左生逐大持 后 后 减以,新图育渐,续增减少后如出可政不大增出果生知策足量加生仍人,,,接的实口我并大纳人行会国适力外口严逐人度发来进格渐口延展移入的减老缓机民2生越婚0计少龄退器会育高1育3划。化休人加率,年年生严年产剧低我后龄育重龄业我于国我后政,;可国农人国,策为随以人村口城,缓着缓口,增市解我解压即长化老国劳力在速水龄出动,当度平化生力不时会大问人不符情越大题口足合况慢提,的的我下。升我减状国,,国少况国城而政,;情市城府我我。化市可国国水人能劳人平口会动口 4.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
4A..不全同面生放育开政二策孩可,能人对口我增增国加长放率未,速开总来可度单体人减将独上口缓持二是产或续孩下生降增,降的低加由的影老图,响龄示故是化可D(,项知C故错,C)误项未。正来确30。年人口出生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