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习题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阎石-第五版第四章期末复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阎石-第五版第四章期末复习题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一、填空、选择1、8 线—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 的优先编码顺序是I7 、I6 、I5 、…、I0 ,输出A2 A1 A0 。

输入输出均为低电平有效。

当输入I7 I6 I5 …I0 为11010101时,输出A2 A1 A0为 。

2、3 线—8 线译码器74LS138 处于译码状态时,当输入A 2A 1A 0=001 时,输出Y 7~Y 0 = 。

3、组合逻辑电路任何时刻的输出信号,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 ,与电路以前的状态 。

4、在组合逻辑电路中,由于门电路的延时,当输入信号状态改变时,输出端可能出现虚假过渡干扰脉冲的现象称为 。

5、一位数值比较器,输入信号为两个要比较的一位二进制数A 、B ,输出信号为比较结果:Y(A >B)、Y(A =B)和Y(A <B),则Y(A >B)的逻辑表达式为 。

6、下列电路中,不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

(A )译码器 (B )全加器 (C )寄存器 (D )编码器 7、在二进制译码器中,若输入有4位代码,则输出有 个信号。

(A )2 (B )4 (C )8 (D )16 二、分析题4.1写出图所示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说明电路实现哪种逻辑门的功能。

习题4.1图4.2分析图所示电路,写出输出函数F 。

习题4.2图4.3已知图示电路及输入A 、B 的波形,试画出相应的输出波形F ,不计门的延迟.B A =1 =1 =1F习题4.3图4.4由与非门构成的某表决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A 、B 、C 、D 表示4个人,L=1时表示决议通过。

(1) 试分析电路,说明决议通过的情况有几种。

(2) 分析A 、B 、C 、D 四个人中,谁的权利最大。

4.5分析图所示逻辑电路,已知S 1﹑S 0为功能控制输入,A ﹑B 为输入信号,L 为输出,求电路所具有的功能。

习题4.5图4.6试分析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习题4.6图4.7已知某组合电路的输入A 、B 、C 和输出F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写出F 的最简与或表达式。

电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电路期末复习题(含答案)电路试题第⼀部分填空题1. 对于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但允许开路。

2. 当取关联参考⽅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般关系式为dtdu C i ?=。

3. 当取⾮关联参考⽅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u=-Ri 。

4. ⼀般情况下,电感的电流不能跃变,电容的电压不能跃变。

5.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等效可⾔。

当端⼦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0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s2s R I ;当端⼦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ss R U 2,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0 。

6.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路的电路,可列出n-1个独⽴的KCL ⽅程,可列出b-(n-1)个独⽴的KVL ⽅程。

7.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路电流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 理想电流源在某⼀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与端电压⽆关,端电压由外电路/负载来决定。

9. 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即保证端⼝的伏安特性/VCR 关系相同。

10.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ω1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和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性电流源。

12. 在⼀阶RC 电路中,若C 不变,R 越⼤,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长。

13.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CL ωω1-=0。

14. 在使⽤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于线性电路;在各分电路中,要把不作⽤的电源置零。

不作⽤的电压源⽤短路代替,不作⽤的电流源⽤开路/断路代替。

受控源不能单独作⽤;原电路中的受控源不能使⽤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个含有独⽴源、受控源和电阻的⼀端⼝,对外电路来说,可以⽤⼀个电流源和⼀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端⼝的电流,电导等于该⼀端⼝全部置零后的输⼊电导。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到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路原理第五版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所获得的能量,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电流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即从高电压到低电压。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V/R。

2.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定律(电流定律):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 第二定律(电压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1. 节点电流法:假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通过写出节点电流方程组,可以解得各个节点的电流值。

2. 支路电压法:假设电路中有m个支路,通过写出支路电压方程组,可以解得各个支路的电压值。

第四章电路元件1. 电阻:是最基本的电路元件之一,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

2. 电容: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元件,用来储存能量。

3. 电感:是一种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用来产生电磁感应。

4.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元件,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向。

5. 晶体管:是一种可以放大和控制电流的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第五章交流电路分析1.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2.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

3.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与相同功率的直流电所产生的热效应相同的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值。

第六章三相电路1. 三相电是指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交流电组成的电路。

2. 三相电路比单相电路更加稳定和高效,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

电路习题集(含问题详解邱关源第五版)

电路习题集(含问题详解邱关源第五版)

实用标准目 录附录一:电路试卷 ........................................................ 38 附录二:习题集部分答案 (58)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1. 电路理论分析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 ] .2. 欧姆定律可表示成 u R i =?, 也可表示成u R i =-?,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 ].3. 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 .4. 在电压近似不变的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减少。

[ ] .5.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因此流过它的电流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6. 电压源在电路中一定是发出功率的。

[ ] .7. 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因此它的端电压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8.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为零。

[ ] .9. 若某元件的伏安关系为u =2i+4,则该元件为线性元件。

[ ] .10. 一个二端元件的伏安关系完全是由它本身所确定的,与它所接的外电路毫无关系。

[ ] .11.元件短路时的电压为零,其中电流不一定为零。

元件开路时电流为零,其端电压不一定为零。

[ ] .12. 判别一个元件是负载还是电源,是根据该元件上的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是否一致(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该元件是负载,在吸收功率;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该元件是电源(含负电阻),在发出功率 [ ].13.在计算电路的功率时,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选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功率。

若选用的公式不同,其结果有时为吸收功率,有时为产生功率。

第五版邱关源《电路》习题答案汇编

第五版邱关源《电路》习题答案汇编

【题 7】:[解答]
答案及解析
118
(2 + 5 + 8)I + 4 × 5 + 2 × 8 = −18 ;解得 I = −3.6 A;U = −6.8 V。
【题 8】:[解答] 去掉10 Ω 支路,设网孔电流如图所示
− 3I a
+
I a = −4
(3 + 6)I b − 6I c
− 6I b + (6 + 6)I c =
【题 4】:[解答]
(2
−2
+ I1
2 + 2)I1 + (3 + 2
− +
2I2
1)I 2
+ +
4 2
= =
12 −6

I2
=
−1
A; P = 1
W
【题 5】:[解答]答案不唯一,有多解。
【题 6】:[解答] 设 4A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 ,各网孔电流为 I1 、 I 2 、 I 3 ,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题 14】: 3I + 1 × 2 = 3 ; I = 1 A 。 3
【题 15】: I4 = 3 A; I2 = −3 A; I3 = −1A; I5 = −4 A。
【题 16】: I = −7 A;U = −35V;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 −UI = −245 W。
【题 17】:由图可得U EB = 4 V;流过 2 Ω 电阻的电流 I EB = 2 A;由回路 ADEBCA 列 KVL 得
答案及解析
115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U AB = 5 V 可得: IAC = −2.5 A:U DB = 0 :US = 12.5V。

电路习题集(含问题详解邱关源第五版)

电路习题集(含问题详解邱关源第五版)

实用标准目 录附录一:电路试卷 ........................................................ 38 附录二:习题集部分答案 (58)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1. 电路理论分析的对象是电路模型而不是实际电路。

[ ] .2. 欧姆定律可表示成 u R i =?, 也可表示成u R i =-?,这与采用的参考方向有关。

[ ].3. 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 .4. 在电压近似不变的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减少。

[ ] .5.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因此流过它的电流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6. 电压源在电路中一定是发出功率的。

[ ] .7. 理想电流源中的电流是由它本身确定的,与外电路无关。

因此它的端电压则是一定的,也与外电路无关。

[ ] .8.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为零。

[ ] .9. 若某元件的伏安关系为u =2i+4,则该元件为线性元件。

[ ] .10. 一个二端元件的伏安关系完全是由它本身所确定的,与它所接的外电路毫无关系。

[ ] .11.元件短路时的电压为零,其中电流不一定为零。

元件开路时电流为零,其端电压不一定为零。

[ ] .12. 判别一个元件是负载还是电源,是根据该元件上的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是否一致(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该元件是负载,在吸收功率;当电压实际极性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该元件是电源(含负电阻),在发出功率 [ ].13.在计算电路的功率时,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选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功率。

若选用的公式不同,其结果有时为吸收功率,有时为产生功率。

电路-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电路-电路第五版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1、图3中所示的电流I为(C )。

A. —2AB. —1AC. 1AD. 2A图3 图42、图3中10V电压表的功率是(A)。

A. W30- B.10W C. W30 D. W403、图4所示,已知I=2A,u ab=6V, R=(A)。

A. 3ΩB. 6ΩC. 2ΩD. 4Ω4、如图5所示,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10:1,2U =(D )A. 100VB. —100VC. -10VD. 10V图5 图65、如图6所示,已知R=XL=XC,A1=10A,A2 ,A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B)A. 10A,10AB. 14.1A,10AC. 10A,14.1AD.10A,14A6、图7所示电压波形可用阶跃函数表示为(C )。

A. 2()(1)t tεε-+- B. 2()3(1)(3)t t tεεε-++-+C. 2()3(1)(3)t t tεεε-+--- D. 2()3(1)t tεε-+-图7 图87、图8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电路呈电阻性,则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呈(C)。

A.电阻性B.电感性C.电容性D.谐振状态8、图9示电路的时间常数为(B )。

A.2s B.0.5s C.4s D.0.25sSu+-R SC1L2L/s t/Vu2-11034V+-4ΩS4Ωt=1H图99、对于电感元件,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D )。

A .d d LL u i Lt = B .j L L I LU ω= C .j L L I LU ω= D .j L L U LI ω=10、正弦量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A )。

A .振幅、频率、周期;B 。

最大值、频率、相位;C .有效值、角频率、初相位;D 。

振幅、角频率、初相位。

1.图1所示电路中,若102u i =-,则ab 端外接2Ω电阻后的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B )。

A. 2.5A ,10VB. 2.5A ,5V C . 5A ,5VD. 10A ,10VS u +-Rabi u +-15V+-3A4Ω5Ω15Ωu +-图1 图2 2.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

电路第五版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电路第五版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 学年度第 (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 目:电路(上) (C )卷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系别: 自动化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四选一,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1. 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10ab U V = ,a 点电位为4a V ϕ=,则b 点电位b ϕ 为( B )。

A. 6VB. -6VC. 14VD. 10V 2. 下列理想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功率的是( C )。

A. 电源B. 电感C. 电阻D. 电容3.有三个电阻相串联,已知12R =Ω,25R =Ω,38R =Ω。

在3个串联电阻的端口上外加电压为30S U V =的电压源,则对应各电阻上的电压有效值分别为( C )。

A. 12316,10,4R R R U V U V U V === B. 1234,16,10R R R U V U V U V ===C. 1234,10,16R R R U V U V U V ===D. 12316,4,10R R R U V U V U V ===4.已知一个I S =4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一个R=10Ω的电阻相并联,则这个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可用( D )表示。

A. U S =40V 的理想电压源B. I S =4A 的理想电流源C. U S =0.4V 的理想电压源与R=10Ω的电阻相并联的电路D. U S =40V 的理想电压源与R=10Ω的电阻相串联的电路5.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它的KVL 独立方程数为( B )。

A. n-1 B.b-n+1 C. b-n D. b-n-16. 关于结点电压法法,下列叙述中( D )是错误的。

A. 自电导是结点所连接的所有电阻的电导之和,恒为正B. 互电导是结点之间的电阻的电导之和,恒为负C. 结点电压自动满足KVLD. 方程右边的i skk 为流出结点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7. 回路电流方程实质上是 的体现,而结点电压法实质上是 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1R1+i2R2+i3R3+us3=0
i4R4+i5R5-us3-i3R3=0
i2 i3 R1 ① i1
i4
i5
② R5 u s3 _
i6R6+i2R2+i4R4-us6=0
二、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R3 _ Ui + + I3 R4
US1_
R1
IS R2 _ I1 US2 +
I2
R5
回路电流方程式的列写。 * 引入电流源的端电压变量

t 2
iL 3 5e

0.5t
i I S iL 5 5e 0.5t A

A
A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长时间闭合,在t=0时将开关断开,求断 开开关后的电容电压uc(t)。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长时间闭合,在t=0时将开关断开,求断开开关后的电 容电压uc(t)。
uC (0 ) uC (0 ) 9V
5
5
+ I1 _ 2U +
5 2A 10
U
_
I2 + _20V
I3
10
(5+5+10)I1-10I2-5I3=-20-2U -10I1+(10+10+5)I2-10I3=20 I3=2 增补方程 5I2=U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 叠加定理 2、 戴维宁(诺顿)定理 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I
I4

A4 A2
j L
I2

A3
1 j C
I3


+
US
A1
设 U S U S 0
I 1 5 0 A I 2 20 90 j 20 A I 3 2590 j 25 A


参考相量
I1


R
I3 I4 o I2

I

US

I1

I I 1 I 4 5 j 5 7.0745 A
+
i 10k 10V iC
+
8V
-
-
0+等效电路
(换路后的瞬间) iC(0--)=0 iC(0+)
电感电路初始值求取练习: 1 4 例:
S 10V L
+ uL
iL
-
t = 0时闭合开关S , 求 uL(0+)。 (1)先求iL(0) 1 4 iL(0-)
L
10 i L (0 ) 2A 1 4
+ 10V –
4A
二、戴维宁(诺顿)定理
Uoc=u1 u1=R(I0+βu1) Uoc=RI0/1-βR
u=u1 +
R
i β u1
+ _
u
u1=R(i+βu1) u=Ri/1-βR
_
u1
Req=R/1-βR
三、最大功率
二 已知U=10V,R=10Ω,R1=8Ω, R2=2Ω,R3=1.4Ω,求负载 RL为多大时能产生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为多少?

1 R31 u31 i3 + –
+ i1Y
1– R1
R12uLeabharlann 2Yi2Y + R2
u31Y
R3 i3Y +
2
u23Y
3–
形电阻=
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Y 形不相邻电阻
Y 形电阻=
形相邻电阻的乘积 形电阻之和
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3R R 3R R R = 3RY
R
3R
( 外大内小 )
第一章
功率的计算和判断: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u, i 关联参考方向
u, i 非关联参考方向
+
i
p = ui P>0 P<0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吸收) (发出)
u

吸收正功率 吸收负功率
i
p = ui P>0 P<0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发出) (吸收)
+
u

发出正功率 发出负功率
1: U1=10V, U2=5V。 分别求电源、电阻的功率。
一、叠加定理
1.
+ 10V 求图中电压u。 –
6
+ 4 u –
4A
解:
(1)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4A电流源开路 u'=4V (2) 4A电流源单独作用,10V电压源短路 u"= -42.4= -9.6V
共同作用:u=u'+u"= 4+(- 9.6)= - 5.6V
6 6 + 4 u' – + 4 u'' –

I 4 I 2 I 3 j 5 590 A




4:
已知某一元件的端电压 u 100 cos2t 30 流经电流 i 5 cos(2t 60) A
两正弦量为关联参考方向,请判断它可能是 什么元件?元件的特性参数值为多少?
4: 已知某一元件的端电压 u 100 cos2t 30 流经电流 i 5 cos(2t 60) A 两正弦量为关联参考方向,请判断它可能是 什么元件?元件的特性参数值为多少? φ=90,电感。ωLIm=Um , L 10H
2: 已知:有效值I S 5 A, 103 rad / s,R 3 L 1 H,C 1F,求电压 uad 和ubd。
iS

a
R b
+ uR - + uL C

L
c

+ uC
IS


a
R b j L + UR -+ UL 1 j C


c


+ •d
UC

•d
设 I S 5 0 A
* * 设定三路回路电流,规定绕行方向,列回路方程
(R1+R2)I1-R2I2=US1+US2+Ui -R2I1+(R2+R4+R5)I2-R4I3=-US2 -R4I2+(R3+R4)I3=-Ui * * *增加回路电流和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 IS=I1-I3
用网孔电流法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U bd U L U C 0




1 UC I S 5000 90 V jC

ubd 0
3 u 15 2 cos( 10 t)V ad U ad U R U bd 150 V
3:

图示电路,电流表A1的读数为5A, A2的读数为20A, A3的读数为25A, 求电流表A和A4的读数。 A
630o V U 1 460o V U
2
U U 6 30 4 60 5 .19 j 3 2 j 3 .46 U 1 2 7.19 j 6.46 9 .64 41 .9 o V u (t ) u1 (t ) u 2 (t ) 9.64 2cos(314t 41.9 o ) V
_
12V
+
4A 10
10
i 5
+ _20V _ 7V +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网孔)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一、支路电流法 根据KCL对(n-1)个独立结点列写电流方程;
1:
i1+i6=i2 i2=i3+i4 i4=i5+i6
选取[b-(n-1)]个独立回路,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列 出用支路电流表示的KVL方程。 u R6 i6 s6 _ 1 R2 ③2 R4 R3 3
0
t
t0
2:
已知: t=0时闭合开关, 求 换路后的iL(t) 、i。 R
S(t=0)
a iL
i L(0+) = i L(0-) = -IS=-2A
us iL () - IS 3A R
i
L 2s Req=R=2Ω Req
uS _ 10V

Is
2A 4H
b
iL 3 (2 3)e
2:求图所示电路中受控电流源提供的功率P 。
6 0.2I1 I1
解得
I1 =5 A
U 3 I 1 1 5V P U 0 . 8I 1 6 0W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 等效变换 (—Y 变换)
+ i1
u12 – i2 + 2 R23 u23 3 –
稳态值 起始值 时间常数
(2)直流电源激励的全响应:
f ( t ) f ( ) [ f (0 ) f ( )]e 其中
t

( t 0)
ReqC

L / Req
1:
已知: t=0时闭合开关,
1A
2 + 3F-
求 换路后的uC(t) 。 uC 1
t
解:u ( t ) u () [u (0 ) u ()]e c c c c
R2 U oc U 2V R1 R2
R1
R3
Req R1 R2 R3 3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