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课题以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项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09、10、11级武术专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武术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特点,并提出预防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运动损伤武术运动学生预防措施

武术具有一定的攻防技击性,这就要求学生的身体条件良好,专项身体素质强,但是在实际的演练中往往会出现运动损伤,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与训练目标,也会让武术教学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最重要的是长期的运动损伤会伤害学员的信心,打击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这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不利冲击。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项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数理统计法

普通大学生长跑锻炼者的运动损伤调查【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体育教育 普通大学生长跑锻炼者的运动损伤调查 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查阅,本文总结了与长跑有关的运动损伤详细信息,包括损伤发生率,损伤种类,损伤原因以及预防受伤的建议。 慢跑目前在欧美和国内都有着非常大的运动参与量。但是慢跑中发生的损伤也很多。 Mechelen(1992)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跑步者的损伤率约为37%-56%。而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Clement et al.1981;Maughan,1983)显示,膝关节是跑步运动最常见的损伤部位,而髌骨软化和髌骨表面疼痛是最常见的膝损伤。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跑步中人体下肢和双脚在不同硬度的运动表面不断完成蹬地、离地、触地等一系列连贯的技术动作,承受着慢跑触地时带来的各种振动冲击。 张笑昆经调查研究得知,年轻运动员的损伤概率为40.16%,要远高于年龄高一些运动员的27.42%。这应该是年轻运动员缺乏训练的经验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等原因造成的。而通过运动员损伤时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肖梅,张毅经研究总结出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些原因。1. 思想麻痹,对运动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2.准备活动不充分。3.学生身体素质差。4. 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赵国云,人体在跑步过程中人体需反复承受1-3倍于自身体重的地面冲击力(Nigg B.M. & Wakeling,2001)。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这重复的冲击力是导致运动损伤一个主要原因,这种大强度和重复性的应力会使人体在跑步过程中因冲击产生过劳损伤,因而运动表面在这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让我们不能忽视。60年代后期,合成的塑胶表面就被认为是造成田径损伤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之后为了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冲击负荷,研究者们提出通过改良和设计运动表面(包括运动鞋)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效果,希望能够藉此来减少并预防运动损伤。 王乃茹,黄辉,研究发现,在整个马拉松比赛过程中, 腿抽筋(肌肉痉挛) 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脚底起泡,原因可能与马拉松的跑程长、持续时间久、能量消耗大的项目特点有关, 与比赛时鞋袜的舒适度和赛道的路面硬度等也有关。而肌肉拉伤和皮肤摩擦伤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马拉松比赛持续时间久, 对比赛服装的要求也较高,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导语:不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是,即运动损伤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他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同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 因此,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一) 运动损伤的概念: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他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 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 新伤和旧伤; 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4、按性质分类: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体育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南方某高校体育馆建筑设计 系别:建筑工程系 专业年级:07级建筑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南方某高校体育馆文献综述 前言 体育馆,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的建筑。体育馆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馆和练习馆两类;按体育项目可分为篮球馆、冰球馆、田径馆等;按体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一般按观众席位多少划分,中国现把观众席超过8000个的称为大型体育馆,少于3000个的称为小型体育馆,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体育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是美国密歇根州的庞蒂亚克体育馆,可容观众 8万人。中国目前最大的体育馆是1968年建成的北京首都体育馆和1975年建成的上海体育馆,均可容观众18000人。1961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可容观众15000人。1975年建成的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可容观众10000人。国际上著名的体育馆有:1960年建成的罗马大体育馆和罗马小体育宫;1964年建成的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72年建成的联邦德国慕尼黑体育中心的体育馆。2008年建成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体育馆大多兼作群众集会、文艺演出和杂技表演用。 世界著名体育馆 一、渴望体育馆(Aspire sports club) 渴望体育馆(Aspire Sports Club),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占地29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场。由法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塔利伯特先生设计建造而成,并于2005年11月正式启用。渴望体育馆拥有一座可以容纳5000名观众的室内足球场以及一座符合奥运会标准的游泳、跳水馆,此外,它还拥有还有七个多功能体育馆。

二、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体育馆(Olympic Stadium) 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体育馆(Olympic Stadium)是197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点,这座设计独特的体育馆以及旁边倾斜的塔楼己成为当今蒙特利尔的一个象徵。体育馆可容纳八万人,尽管其最后竣工是在奥运会结束14年之后,中间又因技术问题在1998年将屋顶全部更换,但屡经波折之后的体育馆现在以其广大宽敞的活动空间,现代化的设计建筑,崭新的设备以及声名远播的名气让参观过奥林匹克体育馆的游客流连忘返。体育馆内照明极佳且音响效果出类拔萃,另外这里也显示出蒙特利尔法语城市的突出特征:记分牌及场内广播都使用英法两种语言。体育馆内除看台外,还有棒球酒吧、游戏中心、以美国一流职业棒球队联盟的著名投手为画面的击球机器,以及可制作自己的棒球卡的服务区,各类娱乐设施非常有趣和齐全。除了大型棒球比赛与足球比赛外,蒙特利尔博览会及许多音乐会也在此体育馆举行。 三、天顶体育馆 从多伦多电视塔CN TOWER就可俯瞰到这座白色屋顶的圆顶体育馆,它位于CN TOWER的旁边,因此时常一起被拍摄入镜,成为多伦多明信片上最迷人的风景之一。 这座球场于1989年启用,是世界上第一座屋顶可自由开闭的建筑物。这里每年举行多场比赛,可容纳观众5至7万,这里也是多伦多著名职业棒球队BLUE JAYS的主场。除了职业棒球赛和职业足球赛外,许多大型的表演、音乐会以及商品展示会也时常在此举行。 圆顶体育馆最引以骄傲的是场内还设有一家酒店,从酒店的房间里就能看到比赛。酒店共有346个房间,约半数房间朝向体育馆园顶内侧,以便客人在房间里就可以悠闲地观赏比赛。酒店整体设计豪华气派,园顶的一侧全部采用玻璃结构。酒店内部的房间也设计得简单而别致,处处为观赛着想。房间里还专门配有观赛用的椅子,可供五人同时观赛使用。并配有小型酒吧,可以一边喝酒一边看比赛。 圆顶体育馆里除了球场,还有多家餐厅,在餐厅中也可以看到体育馆中的比赛。一边吃晚餐一边看比赛,也是很不错的享受。另外体育馆还专门有与旁边的CN TOWER相连的通道,以及特色商品店,游艺厅等娱乐设施。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体育馆的设施,可参加体育馆为时一小时的游览活动(SKYDOME TOUR EXPERIENCE),内容包括体育馆的历史及设施导览。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⒉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⒊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

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 棍术、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20分1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 于1分10秒。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对练不得少于50秒。集体项目为3—4分钟。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 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 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6) 比赛器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7)比赛设备: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 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二)评分标准与办法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3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 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 1、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裁判员

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运动训练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专项 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1、立定跳 远 10分 2、劈 叉 20分 3、专项技术能力:拳术35分、器械35分,共7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1、立定跳远: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2、劈叉(左右腿前后纵劈叉):在地板或地毯上完成,用尺测量胯部与地面的距离。要求腿、臀部及髋部全部着地,脚尖膝盖伸直,前后腿成一条直线,姿态准确。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3、专项技术能力 (1)测试内容:拳术、器械各一套。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传统拳等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在自选器械、传统器械中任选一种器械进行考试。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完成整套的时间规定: ①拳术类套路:长拳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3—4分钟;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②器械类套路:自选类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3)成绩评定: ①由4名(或6名)考评员组成,其中2名(或3名)考评员对动作规格进行评分,另2名(或3名)考评员对演练水平进行评分。 ②4名(或6名)考评员,公开示分。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动作规格分;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演练水平分。 ③拳术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由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两组考评员进行评定,满分为35分,按10分制评分(既动作规格5分和演练水平5分)后进行换算。

④器械的成绩评定:同拳术。 三、评分标准 1、定量测试内容评分表 2、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

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跆拳道运动损伤文献综述 (专业:体育教育姓名:韩杰学号:110111092) 摘要:目前跆拳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各健身俱乐部都开设跆拳道运动项目,各大高校体育专项也有跆拳道项目的学习。跆拳道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身体接触,并且属于竞技运动项目,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的运动,以击打对方为目的对抗性运动,从而不可避免的发生运动损伤,研究发现,损伤部位以足部,关节部位为多见;损伤性质多为软组织损伤,韧带撕伤,肌肉拉伤;最严重的是肾脏损伤及会阴部损伤,损伤原因主要是缺乏准备活动,思想麻痹及报复心理。通过文章初步了解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治疗。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损伤预防 引言 跆拳道运动最初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以脚为主,以手为辅极具观赏性和激烈竞争性的体育项目,它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现如今各大高校都以开设有跆拳道选修课,此项运动的特点是动作刚劲有力,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属于竞技运动项目。虽然选修课中是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但由于跆拳道大量采用腰部和下肢进行较大运动量的练习和训练,肌肉和关节运动幅度加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该项目运动在各高校的正常开展。所以研究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非常重要。

1.损伤部位 从表1可以看到头躯干、上肢、下肢和其他部位的损伤分别13.7%、22.3%、58.8%和52.2%损伤部位中足、膝、肘关节尤为突出,分别为47、41、36人次,占调查受伤人数的20.2%、17.6%和15.5%。[1] (1)不同练习年限的损伤发生情况。练习年限不同,其损作的发生率也不同,按年限的长短长短依次为19.3%、33.3%、30.3%和17.1% 基本符合练习者的心理和练习的实际情况。初学者往往练习简单的基本动作,且自己也担心受伤,而在练习中更外小心谨慎,而练习2~3 年者,实战练习明显增加,且心理上对防护有所放松。 (2)损伤部位发生情况调查显示:损伤发生部位较广,但以踝膝关节损伤较多见,约占调查人数的45%,其次是肘关节约占12%,再次是头部损约占10% 以上损伤与他人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未曾有会阴阴囊和肾受伤的报道,此次调查发现会阴及阴囊受伤约占2%,肾脏挫裂伤住院治疗的有1例,其损伤特点与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特点要求其吻合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损伤部位发生频度与练习年限有关练习在1 ~2年内者损伤相对较少,且没有明显明显差别,而3 年者最多,可能是由于初学者,动作技术不太熟练,在练习过程中,不敢用全力,而4年者,动作技术娴熟,能够做出收自如,点到为止会阴、阴囊损伤多见1年的初学者,由于对护裆不太适应,而

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

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 伤及处理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 在中学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的意外损伤大致有: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治疗原则:保护伤口、及时止血,然后再处理伤口,有必要时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缝合术,,以防止感染、预防破伤风。 1、擦伤 处理:创口较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擦以红汞或紫药水,无需包扎。但面部擦伤,最好不用紫药水,关节附近擦伤经消毒处理后,一般不采用暴露疗法,因为干裂易影响关节运动,一旦发生感染,也易波及关节。因此,关节附近多采用消炎软膏或多种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对于出血比较严重的还要进行止血处理。 2、撕裂伤 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若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粘膏或创可贴粘合即可。撕裂创口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若伤情和污染较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 3、刺伤和切伤 多见于武术、击剑、田径运动中钉鞋,标枪滑冰的冰刀等。处理方法:①将创部及其周围的皮肤用新洁尔灭液消毒后,用敷料覆盖,然后适当加压包扎,必须是进行彻底清创,以预防感染和破伤风。②如果被生锈铁钉感染,因刺伤的伤口小而深,应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除去异物,再进行消毒包扎,。若出血过多,应立即进行临时止血,注射破伤风针。③合并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损伤者,应立即护送至医院治疗。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临床表现特点是伤部组织出血、肿胀,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急救原则主要是止血、消肿、制动、止痛,采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切忌上后马上搓揉伤部或用热水浸泡伤处、用电烤灯烤伤处。

武术的健身价值 文献综述(英文文献)

武术的健身价值 文献综述 前言 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流派繁多,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具有技击、强身健体、医疗保健和观赏娱乐等多种功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独具中华特色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汇了易学、哲学、美学、中医学、兵学、内工学等多种文化理念,注重内外兼修,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 随着国务院号召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步深入,武术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起到了扩大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作用。在网上浏览了相关文献后,我们了解到武术在不同科学领域下展现出的健身价值。 【一】Groen, B.E.; Weerdesteyn, V.; Duysens, J.在Martial arts fall techniques decrease the impact forces at the hip during sideways falling一文中论述了武术摔跤术(Martial arts fall techniques)对降低中老年人的髋部骨折风险的效果。 跌倒、髋部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发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一种武术摔跤术(Martial arts fall techniques【试译】)(简称MA)培训对防止老人髋部骨折可能是有用的。一些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武术摔跤术可以减少髋关节的冲击力,不过相关机制不明。该文研究的一部分是深入了解髋关节所受的冲击力,了解冲击速度,以及和对躯干方向的作用。同时该文还试图研究并确定,老年个体是否可以学习武术摔跤术,是否能通过武术摔跤术使横盘下跌过程中减少髋关节的冲击力。 六个经验丰富的柔道运动员从跪姿高度使用三个武术摔跤术:用手臂阻挡(control)、用手臂打断下跌的武术摔跤术(MA-a)、不用手臂的武术摔跤术(MA-na)。结果表明,MA-a和MA-na技术分别减小了27.5%和30%的冲击力。在武术摔跤术中的冲击速度明显降低。MA-a的下跌中主干方向显著减少了垂直性。同时MA技术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在髋关节的冲击力的减少与较低的冲击速度和较少的垂直主干方向相关联。在冲击后滚动是MA下跌的特征之一,

武术套路专项课

讲一讲武术套路专项课 1小时完全地描述每一部分; 部分的展开就是一个一个的课题了; 在这里我根据目前我教研室的现状及我的体会,谈一点我的理解; 作重有针对性就某一部分展开; 武术人才:技术好 理论基础扎实 两者不可一 武术是一个技术至前,理论至后的一项运动项目或文化,实践是很重要的部分,技术与理论是两条腿,要想健康成长一定是两条腿都健全; 智慧重于知识; 经验重于智慧; 关健是如何掌握运用 上好一节专项课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

课:教师、大纲、学生新教学内容的课 复习教学内容的课课的效果: 课的目的:

一、老师 (一) 尊重; 信任; 换位思考; 思维影响行为:老师要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推出他们的思维方式的不足再进行教育。 一定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与学生及时的交流,让学生理解你的教育方式,达到共识。(如:14级专项课第一次课,学生说老师太严,有些倒霉分到这个组,一个严字讲了二节课,我是站在学生毕业的角度去讲严的好处,吴猛同学本来是学打考过来的,不自信因自己学习套路时间短而决定转项,我的第一课改变他学习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接受老师教育的兴趣。我说,分到我这个班,你们就着快乐。 微笑的严历; 表扬加批评(表扬多于批评,批评要就事论事) 生活与工作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课就是一个平台需要老师在这个平台上去观察:台面:大纲 平台背后的东西:学习态度 专心的程度 观察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教研室老师的现状 (三)重点讨论的几个问题: 1、教师示范的过少:(如:教育部第一比教学质量的武术学院唯一的武术套路专项课:学生的水平质疑,课的每一分钟计算到位,各内容的环节,教案;郭至于(上海)一节课后,让的示范劈挂掌的一段,完成后,) (如:10年在法国杨立勤,四十二式的全套示范领做练习,我要求一段一段的领做练习); 2、手机的问题:我从不,前二年在体育馆里上课时,因关于出国签证要及时取得联系接过没超过三次的手机,还必须向学生道歉说明原由。老师的自律也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3、服装、鞋:特别是鞋,有些不像有功夫的人。 4、老师认真上课是你的工作本分不应该有质疑:老师做事、一课的言传身教最大的受益者你的孩子;你所教育的学生,这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二、大纲 弹性提出要求; 灵活地安排比重; 三、学生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体育舞蹈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2 9:46:06 点击:2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美的动作、华丽的舞姿而备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正确、动作失误、思想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经常会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极大的影响着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对体育舞蹈中常见的损伤以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力量素质训练、准备活动、正确技术的掌握、疲劳的消除等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前言: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融合体育与艺术的体育项目,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之为国际舞。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技巧,在展示舞蹈技艺的同时,也散发着诱人的艺术美感。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体育舞蹈事业也走向了新的高度。如今体育舞蹈成为了高校内一项重要的体育教育科目,备受广大师生喜爱。然而令人困扰的是,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训练中经常会造成机体的损伤,给学生带来身体的痛苦,同时也影响着体育舞蹈的发展。 1体育舞蹈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体育舞蹈运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常见的有骨折、挫伤、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性别所发生的运动算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女子损伤的机率要大于男子,年龄越小出现损伤的机率越高。在学习摩登舞的学生中,出现损伤最多的是肌肉拉伤问题,学习拉丁舞的学生出现皮肤擦伤较多。此外,丁舞和摩登舞在出现损伤的部位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学习拉丁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上下肢也腰腹部,常见的损伤有大腿肌肉拉伤、腹直肌劳损以及踱趾关节劳损等损伤,并且大部分主要是急性损伤。 学习摩登舞的学生损伤部位主要体现在胸部、颈部以及上肢,常见的损伤有肩三角肌拉伤、裸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大腿内收肌拉伤等,损伤大多为慢性损伤。 2体育舞蹈运动损伤原因分析2.1训练因素体育舞蹈学习中学生出现损伤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便是来自训练方面,这里又涵盖主观和客观两个具体的小方面。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机体素质、思想注意力等内容。体育舞蹈运动得以实现优美的舞姿华丽的动作无不需要身体的力量以及耐力作为基础,如果学生身体素质薄弱的话,那么其身体肌群力量也不会强大,无法支撑复杂动作的完成,从而在学习和练习中造成损伤;其次,由于技术动作不到位,容易造成身体的失去平衡引发损伤;另外,学生自身的思想注意力如果不集中,会容易造成动作的偏差,给身体带来损害。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训练场地、训练方法等内容。恶劣的场地条件过滑、过硬都很容易造成多发性的损伤,而训练方法如果不能够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训练内容过强超过学生的身体条件,又或者是训练方法单一,增加了身体局部的负荷量。

武术教学国外研究综述综述

武术教学外文文献综述 1.0武术的英语翻译 在英语中,武术一般有两种翻译:“Martial Art”及“Wushu”,非正式翻译“Kongfu”。从维基百科查询,可以得知在英语中,“Martial Art”的定义与概念大于“Wushu”。后者是前者的分类之一。定义解释如下: “Martial Art”通常是广义的武术,指经过整理传承的搏击训练体系,通常可以防身、参与竞技、身体健康、娱乐甚至帮助人类进行精神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亦可以为技击艺术。如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在欧洲,武术传统(技击艺术)可以追溯故罗马。当时代表性的运动为拳击、摔跤及古希腊式搏击[1]。 “Wushu”②是狭义的武术,属于技击艺术的一种,指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全接触式的中国传统技击艺术。也可以非正式的“Kongfu”代替。在中国又被称为国术,竞技性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因此又可以翻译为“Chinese martial Art" [2] 2.0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以“Martial Art”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搜索,得到35481条记录;以“Wushu”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中搜索,得到3697条记录。 查看前30篇,50%左右只有信息记录,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无法展开全文,从文章类型看,20%左右为无关文章,60%以上皆为报道性文章,原刊登在一些文化、时政类报刊中。主要关于武术的分类、历史、传播、功能等。 关于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Meir Shahar, 在《明代少林武术》一文得序言中提到“二十世纪见证了令人激动地文化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搏击技术开始在西方受欢迎起来。这种搏击技术以其独特的军事性、治疗性及宗教性目标为特色,少林的威名也通过武术得以广泛流传。”[3]

武术套路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

武术套路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 套路是中国武术中一种独特形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技术特征。然而,好些亚洲其他地区的武术(例如空手道、跆拳道等)其实也有套路的练习。 其实不论地域和流派,但凡武术,除了体能、力量、速度、反应、准确度的锻炼外,更重要的是一些临敌攻防时的拆解技巧,这是任何种类的武术都不缺的。不过似乎只有亚洲武术(特别是中国武术)有把这些技巧凝固为“招式”,并且把一连串攻防常用的招式串连为“套路”,供纪录及平素操练时使用的习惯。 对于中国武术套路形成的原因,还缺少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1]套路的产生原因是为了提到士兵身体素质,增强战斗力;或者是为了表演而加强艺术性的成分。但是也有人认为[2]套路是为了保存武术的技击动作,作为武术的基本训练手段。还有人从中国传统的礼仪出发,认为武术套路的产生是出于礼节性的需要。 [编辑]作用 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渐进的,初学者和资深者,练习的套路也不一样。 传统武术中,套路练习初期多是分开来一招一招练的,让学习者体会运气使力,攻防技击的含义。而这种练习反复不断地进行,正是为了在实战中能够条件反射式的使出相应的招式,也可以仔细体会招式的功效。例如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对敌总是使用一个招式崩拳,而且严格来说只是半个招式,但是却足以击败对手。 [编辑]影响 武术的传习,不外乎“形”、“法”和“功”──“形”是动作的模仿;“法”是动作在实战上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功”包括对体能、力量、速度、反应、准确度的要求,以及对“法”的应用的娴熟程度,甚至对拳种的风格、风味的掌握和流露。 套路对技击技巧的“形”,的确有保存、纪录的作用(特别是在不擅使用图画、文字的社群中)。不过初学者以套路作为武术基本训练时,往往只是以套路作为

武术(套路)教学方案

武术(套路)教学方案 教师简介: 马子理,男,山东聊城莘县人。2003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修武术套路。国家一级武术裁判,舞龙舞狮教练员,裁判员。参编了《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发表《“念动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 焦安村:男,助教,山东日照人。2003年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 课程简介: 武术(套路)选修课是以我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形式为主要练习手段的体育课程。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套路做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内容。通过学习和练习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攻守进退、动静结合、刚柔虚实等运动的变化规律形成练习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弹、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按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大学生体质。本着“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开设武术专选课。通过武术专项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内容和分类以及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等基本概况;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套路及武术攻防实用动作,达到能够自我练习、锻炼的目的,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学前准备及学习方法: (1)学前准备:安学生意愿自由选修武术(套路)课程,体育教研室根据学校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8-04-24T17:09:34.7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作者:林子棵1郝世才2 [导读] 随着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日益提升, 林子棵1郝世才2 1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300130 2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265300 作者简介:林子棵,1987.07。男。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助理讲师作者简介:郝世才1980.11.8男,汉散打教练,一级教练大学本科摘要:随着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日益提升,但由于训练强度的加大和竞赛的激烈程度提高,散打运动员也常常出现运动损伤,成为困扰运动员的长期问题,也是影响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的阻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 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探讨了背后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一、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分析 武术散打运动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十分明显,因此,运动员往往会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成为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巨大困扰。武术散打运动员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身体四肢、头部和面部,其中,急性损伤发生率多于慢性劳损【1】。下面就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 (一)头部、面部的运动损伤 武术散打运动主要就是通过踢、打、摔等动作进行对抗的徒手格斗运动。运动员的头部和面部损伤是武术散打运动中最常出现损伤,这是由于头部和面部主要暴露在外部,没有保护的工具。另一方面,运动员击打头部和面部是获得评分的主要手段,这也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二)手腕和踝关节的运动损伤 手腕和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出现较普遍的问题,主要由于手腕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不足,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引起的。同时,技术要领掌握不扎实、技术动作不灵活也容易造成手腕和踝关节的损伤(三)小腿和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由于小腿活动较为灵活多变等原因,在散打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多倾向于攻击小腿,这有可能会导致小腿前侧受伤,横踢或者前扫腿时也会造成小腿前侧或内侧软组织损伤。 膝关节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动作力度过大,或者技术运用的不规范、防范意识不足等,同时,由于运动员摔倒也可能会导致膝关节损伤。 二、武术散打运动员损伤的原因探讨 (一)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不够 在真正开始训练之前,运动员就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运动损伤知识,比如人体的薄弱点和力量差、易损伤的部位,以及相应的保护手段,但由于运动员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关键时刻就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保护措施,从而造成身体的损伤。(二)运动员身体素质不高 目前,许多教练和运动员过于重视武术散打技术上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各项要求。只应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却不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会造成一种失衡状态,身体灵敏度下降,协调性不足,抗击打能力减弱,为身体损伤创造了条件。(三)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 适当的准备活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和韧带之间的粘滞性,不充分的准备活动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运动员身体内脏器官活性不够,运动的应激能力也提高缓慢【2】。 除了以上原因,运动员遭受的运动损伤还可能来自于教练教学方式的不合理、运动员身体过于疲劳,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如场地、器材)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分析,找出针对武术散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措施。 三、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一)全面提高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素质是提升比赛成绩、避免运动损伤的基础保证,因此需要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就要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锻炼,针对身高体重、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不同的运动员,通过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成绩,提高注意力,为后续高强度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降低引发运动损伤的各种可能性。(二)提倡武术散打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 为了更好、更快地进入运动状态,需要不断向运动员强调和要求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以提高身体的应激水平和活力。在准备活动中,运动员可以结合具体项目,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保证关节、韧带和肌肉群的活动到位,提高整体性的代谢能力和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更好地发挥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3】。(三)武术散打运动员要合理控制运动量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也要注意合理地控制运动量。一方面,过量运动到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水平降低,影响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过量运动还会导致膝关节劳损、腰背肌慢性劳损等伤害。因此,教练和运动员都要重视合理控制运动量,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技计划,保证训练内容和程度合理,不让运动员有长期的疲劳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是预防运动员身体损伤的有效措施。(四)武术散打运动员要加强专项力量的训练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办法 一、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我们常说的“腿抽筋”,它是一种强直性肌肉收缩,不能缓解放松的现象。 引发原因:冬季或清晨运动时,由于气温较低而多发;运动前未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容易引起抽筋;或小腿肌肉受到冷的刺激,均会引起肌肉痉挛,抽筋。 处理措施:如果大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肌肉抽筋千万不要慌,应该逐渐减慢运动速度,停靠在路边或跑道边,不要在路或跑道中休息,以免影响其他运动者的运动。抽筋时,用手握住抽筋一侧的脚趾,用力向腿部方向按压,另一手向下压住膝盖,使腿伸直,重复动作,待疼痛消失时对抽筋部位肌肉进行按摩。 温馨提示:在跑步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尽可能减少抽筋的风险。 二、肌肉酸痛 运动一段时间后,通常都会感到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酸痛僵硬,尤其在隔天疼痛感最强。肌肉酸痛,属于运动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氧气供应不足,乳酸堆积,将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发生原因: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或者是运动后没

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拉伸放松,使得疲惫的肌肉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 处理措施:运动中如果发生肌肉酸疼,可以适当的减小运动量,慢慢的降低运动的速度,拉伸或按摩发生酸疼的肌肉。(肌肉的拉伸方法我们在之前的康佰瑞课堂中都教过大家了哦!) 温馨提示: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是预防肌肉酸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哦。 三、脚踝扭伤 常见的是在跑步时跌倒、滑倒而致的脚踝扭伤,扭伤时,脚踝发生剧烈疼痛。 发生原因:多发于一些运动姿势不正确的人群中。另外因为运动前热身不够全面容易引发脚踝扭伤;或者是运动场地不平整以及运动鞋不合适等都会引起脚踝的扭伤。 处理措施:一般来说,脚踝扭伤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如果扭伤后能够对脚踝及时进行正确处理,能够大大改善损伤的严重性,缩短恢复期的时间。 脚踝扭伤处理措施遵循一个RICE原则: 1.R(Rest)休息:脚踝扭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2.I(Ice)冰敷:损伤后应该及时根据所处的环境,寻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研究文献综述 韩诗琪 20132114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竞赛规程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项目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 (一)团体 1.男子枪术 2.男子剑术 3.男子三人徒手对练 4.女子刀术 5.女子棍术 6.女子二人器械(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二)男子个人全能 1.长拳、刀术、棍术全能 2.南拳、南刀、南棍全能 3.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三)女子个人全能 1.长拳、剑术、枪术全能 2.南拳、南刀、南棍全能 3.太极拳、太极剑全能 二、运动员资格 (一)符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代表资格规定》(体竞字〔2018〕128号)的有关要求。 (二)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1

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19〕121号)和《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补充规定的通知》(体竞字〔2020〕168号)的有关规定。 (三)符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配合做好全军专业体育力量调整改革工作的通知》(体竞字〔2020〕176号)的有关规定。 三、参加办法 (一)资格赛 各单位最多可报男运动员9名,女运动员8名。 1.男子赛区 各单位最多可报领队、医生各1名,教练员2名,运动员6名。 2.女子、团体赛区 (1)各单位最多可报领队、医生各1名,教练员3名,女子全能项目运动员6名,团体项目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3名。替补队员男、女各1名。 (2)参加团体单练和对练的运动员不能互兼项目。 3. 每项全能每队不得超过2人。 4. 参加团体项目的运动员可兼报各全能项目。 (二)决赛 2

1.获得资格赛男、女各项全能前12名的运动员和团体前12名的运动队均可报名。 2.报名时,如获团体决赛资格的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赛,可由预先报名的作为本队团体项目的替补运动员顶替报名参赛。 3.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运动员直接获得决赛资格,不占决赛运动员(队)数配额。最多可报男运动员9名,女运动员8名。每项全能报名不得超过2人。 4.运动队官员按照《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19〕121号)第三条第(三)项规定,由代表团统一分配确定。 四、竞赛办法 (一)资格赛、决赛均为个人和团体赛。 (二)参加资格赛的运动员赛前须进行体能测试,由组委会统一组织。体能测试达标者方可参加资格赛(体能测试方案详见附件1)。 (三)遵循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2)及有关补充规定。 (四)有关套路内容规定 1.A级难度只能选报一种。 2.C级难度(含动作难度或动作难度+连接难度,在难度2.0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