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过 新 年
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通用6篇)

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角色行为的转变经过与内在动因。
2.阅读画面呈现的丰富细节,了解过年的民俗风情。
活动准备1.虎头帽、虎头鞋、春联、年画等新年物品的图片。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1-6页。
3.PPT活动过程一、了解“新年”的来历。
1.翁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会知道新年是怎么来的。
教师逐张出示PPT,一边讲述,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从前有个怪物喜欢吓唬人,它的名字叫做“年”。
找找画面中的“年”在哪里。
听见响声,看见火光和红色的东西,“年”吓得逃走了。
3.“年”害怕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年”吓得逃跑的情状。
看到大家都讨厌自己,“年”心里很难过,为了让大家喜欢自己,“年”悄悄地给睡觉的小宝宝送去红包。
第二天早上,看见“年”送来的红包,大家知道“年”变好了,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新年”。
4.新的“年,和大家一起玩,再也不怕火光、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了。
5.看见“新年“和大家一起玩的这么开心,狮子和龙爷来一起玩。
老虎还带来了虎头帽、虎头鞋送给小朋友。
二、阅读“新年”故事。
1.幼儿阅读活动材料。
(1)书里还有那些红彤彤的东西?(2)红彤彤的东西你还在哪里看见过?(3)晚上,“年”悄悄地送红包,你们收到过红包吗?收到红包高兴吗?喜欢送红包的人吗?2.送给小娃娃鞋子、帽子。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孩子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就会像老虎那样威风、平平安安。
三、我知道的迎“新年”。
1.故事里的那些事情现在过年的时候还在做?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PPT的相应地方做标记。
3.两人一组,一边观察画面,一边讲述。
四、活动结束中班过新年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谈话,大胆发言。
幼儿园中班关于新年的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新年的教案(通用7篇)幼儿园中班关于新年的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关于新年的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新年的教案1一、设计理念:遵循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一基本概念,针对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出发,采用模仿,自主、探究、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自信中展现,激情中创造,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发展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和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的:(一)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二)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三)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五、教具准备: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目标:以谈话方式引入,在音画中感受、进入课题)1、放《小拜年》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节日?歌曲中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呢?2、师:那你们都是怎么过年的呢?生1:过年的时候,家里挂起了灯笼。
生2:还贴“福”字。
生3:我家还放鞭炮。
生4:包饺子。
生5:吃年夜饭。
(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咚锵》音乐(阶段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过节文化,让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围氛里)1、师:(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呀,过年的时候可真热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过新年》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过新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过新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了解过新年的一些基本习俗。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深入了解过新年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重点: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与人分享、团结合作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故事书、卡片、玩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熊过新年》,引导幼儿进入过新年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过新年的习俗。
(2)带领幼儿学习拜年、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过新年”主题画创作。
(2)引导幼儿互相分享画作,并交流过新年的感受。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过新年的手工作品。
(2)展示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
六、板书设计1. 《过新年》2. 内容:(1)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2)过新年的习俗:拜年、贴春联、放鞭炮等。
(3)与人分享、团结合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过新年的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过新年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过新年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过新年的传统文化。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过新年的手工作品。
(3)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增进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相符。
中班语言过新年的教案

中班语言过新年的教案中班语言过新年的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及新年的欢乐气氛。
2.增进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活动准备:1.与幼儿谈谈以往过新年的感受,激发过新年的兴趣与愿望。
2.学习拜年时人们之间应该说的话。
3.供幼儿作画时的图画纸,笔。
4.背景图一幅,太阳,雨水,微风,炮仗,溪流,许多小昆虫的贴绒。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说说图中所展现的气氛。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作品,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提问:1.不管是天上的太阳,空中的微风,还是地上的花朵,它们都在想什么?2.大家是怎么表现的?三.教师再次朗读作品,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
让幼儿了解新年到来后,各种事物发生的可喜的变化,让幼儿充分讨论,感知故事的喜庆气氛。
提问:1.太阳,白云是怎么迎新年的?2.雨水,炮仗花是怎么迎新年的?3.微风,溪流呢?4.许多小昆虫是怎么做的?四.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读作品,重点学习不同人物的语言。
1.教师用声音赋予故事中不同角色以不同的个性,烘托故事氛围。
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读作品时,要注意发好鼻音和翘舌音,读好人物的语言。
五.在挂历上标示新年的日期,和幼儿一起数一数,再过多久是新年?六.与幼儿一起讨论准备怎样迎新年?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贴在语言区。
中班语言过新年的教案2活动目标:⒈仔细观察画面,讲述各种摆脱年的方法。
⒉了解各种过年的习俗。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认识年⒈你们知道年吗?年到底是什么呢?(怪物、传说)⒉(出示图一)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瞧!这就是年,看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⒊年头长触角……它的样子十分的可怕。
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就悄悄地从山上冲下来,把那群孤独的人们通通吃掉!二、观察图片,了解摆脱年兽的方法⒈你们愿意就这么被年吃掉吗?(不愿意)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赶走年呢?(幼儿自由讲述)⒉那我们看看传说中人们是怎么摆脱年的呢。
(出示图片)⒊你看懂了了吗?你看懂了哪一幅图?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春节语言领域中班幼儿教案(整理15篇)

春节语言领域中班幼儿教案(整理15篇)篇1:春节语言领域中班幼儿教案一、活动前言略二、活动目标1、回忆和模仿春节人们互相拜年祝贺的话,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喜悦。
在快乐大拜年的活动中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2、愿意与老师和同伴大胆交往,说说自己过新年的趣事,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拜年2、材料准备: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乐,VCD动画影碟四、活动重难点1、重点:愿意大胆地说说讲讲2、难点:能与其他班级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动五、活动过程(一)入场(将幼儿领入小二班),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1、前些日子,我们刚过了一个中国人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呀?2、过了春节就代表我们大家又都长大一岁了,所以今天我们都特别地开心,因为过了年,我们好朋友又见面了,在这里,我们所有的老师祝小朋友:新年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一人一句)(三)互相拜年:1、你们有什么祝福的话要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说的呢?想一想,过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做客,大家见面是怎样说的?你是怎么说祝福的话的?2、同伴间互相拜年,或找老师拜年,手握手,说说祝福的话。
(新年音乐)(四)聊新年1、你们是怎样过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让你觉得最开心?(放烟火,放鞭炮,串门拜年,拿红包……)2、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边吃零食边聊聊自己过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师一起相互拜年;给厨房、老师拜年。
总结:过新年了,走亲戚,串朋友,这是许多的小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情,过年了,小朋友们也都长了一岁,成为“大孩子”了,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更多的事情了六、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篇2:春节语言领域中班幼儿教案设计意图《纲要》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因此,在《冬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我安排了《新年好》这一音乐活动,歌词表达的感情诚挚、亲切,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质朴。
中班新年教案(精选9篇)

中班新年教案〔精选9篇〕中班新年教案〔精选9篇〕中班新年教案1活动目的:1.感受诗歌中描绘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3.让幼儿理解新年的由来,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新年。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关于诗歌内容的彩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元旦〕对呀,再过几天就是元旦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
你们喜欢新年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1.师朗读诗歌一遍,问:你在诗歌里边听到了什么?〔幼儿答复自己在诗歌里听到的东西,畅所欲言〕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提问:〔1〕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
坐上飞船到天上去玩耍〕—老师一步步引导,最后出示挂图。
〔2〕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将星星、月亮、太阳的小图贴到大挂图上。
〔3〕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月亮说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太阳说新年是什么?〔快乐和进步〕—贴上对应的小图。
〔4〕你们知道什么叫“进步”吗?〔进步就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礼貌等等〕小朋友们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进步呢?三、学习诗歌朗读1.结合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的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读,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读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老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点和难点: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看今天咱教室像是过什么节日的呀?小朋友答:过年引出主题。
那小朋友互相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倾听故事《过年》,可结合音像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北方、南方过年的一些习俗趣事。
(二)进行部分1、教师提问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想想“过春节”了:(1)、自己和家里人是如何过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等。
(2)、春节里有哪些事自己最开心?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去长辈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评价:幼儿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启发幼儿有条理清楚的表达。
2、设置场景玩表演游戏:拜年。
(1)、幼儿边欣赏歌曲《拜年》,边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娃娃家是怎么过年的? 怎样拜年的?结束部分:咱们一起把你们制作的画贴在咱的教室。
活动自然结束。
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教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有条理的表达过年。
幼儿园中班春节主题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过新年中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

过新年中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过新年中班语言教案〔通用7篇〕过新年中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的:1.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4.参与节日游戏。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活动难点: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活动准备:课件、剪刀、纸、红包假设干个。
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歌曲表演《新年好》二、根本局部:1.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干些什么?2.理解过年的风俗和由来。
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老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互相交流〕4.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
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互相拜年。
第二组:包饺子。
第三组:剪窗花。
第四组:拼年画。
三、完毕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过新年中班语言教案2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可以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过新年》表现出新年喜庆热闹的情景。
2、认识小堂鼓、小镲、小锣,并能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设计出适宜的节奏来为歌曲进展伴奏。
3、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进步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兴趣与准确把握。
二、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用欢快的声音准确纯熟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上适宜的伴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锣、鼓、镲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首先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段画面,然后请大家来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新年
武汉市实验学校幼儿园汪敏
活动意图:中班的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运用时,总是词不达意,特别是量词的运用。
因此,针对我班幼儿对量词的学习需求,结合新年的到来,我设计了这节《过新年》的语言活动。
将量词渗透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量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运用量词,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了他们语言的迁移能力。
活动目的:
1:学习量词:双、条、顶、挂、……
2:学习正确运用量词,培养语言迁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及扩散思维。
活动准备:图片(一幅由六张小图组成的大图)、礼物若干。
活动进行:一、学习量词:
1:分组看六幅小图:幼儿自由探索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
2:请幼儿代表讲述看到什么及多少。
图一:一辆雪橇车、一个篮子、一个苹果、一个梨子、一挂香蕉、一把伞、一顶帽子、一辆小汽车、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3:引导探索:说每个东西有多少时,数字后面有一个词,如:一辆小汽车的“辆”、一双手套的“双”、……(这些词就是量词)。
每个物体不同,它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一把伞就不能说成一棵伞、一顶伞,说它们的时候要将量词分清楚。
4:师生一起运用量词讲述其它小图内容。
二、运用所学量词:
1:运用量词讲述六张小图拼成的大图。
重点理解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
2:根据大图的情节,转移到送礼物的活动。
(圣诞老人拉着雪橇车,给小朋友们送礼物)
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
量词的运用。
如:我准备了一双手套。
3:游戏:《换礼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儿园里真热闹,
你做伞,我做帽,互换礼物哈哈笑!
要求幼儿儿歌念完后,和好朋友换礼物时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给你一双手套。
伸延活动:找量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迁移能力。
启发幼儿观察和回忆周围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能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来。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
白色蜗牛一个。
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
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
(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
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
”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
”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
”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
”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
”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
”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
”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
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