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系列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二次供水系列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卫生安全应急预案二次供水是指自来水经过居民家庭的水喉进入家庭的水管网络,再次供水到各个使用点,满足人们的饮水、洗漱等需求。
二次供水的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非常重要,确保供水的卫生安全对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建立应急预案,能够应对供水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是二次供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二次供水系列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和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一、二次供水系列管理制度卫生管理1.管理制度建立为了规范二次供水的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制定并落实二次供水的相关管理规定,包括水质要求、设备维护保养、日常清洁消毒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提高供水的卫生安全水平。
2.定期水样检测定期进行二次供水的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重金属含量等,确保供水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并建立水质检测档案,及时跟进检测结果,针对不合格的水质进行处理和改善,以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3.设备维护保养二次供水的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定期对供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如水泵、水箱、过滤器等。
并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防止水质污染。
4.日常清洁消毒1.事故预警机制建立二次供水卫生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监测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
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定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单位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供水的安全可靠。
3.信息发布和沟通协调建立二次供水卫生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向相关单位和居民发布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并与居民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七篇)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一、二次供水设施及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____)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____)。
二、二次供水设施必须建立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三、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源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工作。
五、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二次供水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六、二次供水水池或水箱应封盖加锁,并保持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的环境卫生,二次供水各级水池的排气孔溢流管孔应加装砂网,水箱周围2m内不得设有污水管及污染源。
七、二次供水的管线不得与市政管线直接接通,不得与非饮用水管直接连通,不得与大便器、小便斗直接连接。
水池的排气管和溢流管可是同一管,但不得与其他管相连,不得与排水池相连,应离地面50cm以上。
八、水池至少每年清洗消毒一次。
从事清洗消毒单位人员必须取得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及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请专业水池清洗队清洗水池,必须要求其出具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清洗人员的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证明。
九、当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管理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怀化湘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二)以下是一种可能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的框架:1. 设施管理责任:确定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部门或个人,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2. 设施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设施,包括水源、水质监测、管道与储水器的清洗和消毒,及时排除设施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和细菌。
医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医院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三、职责分工1. 医院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本制度;2. 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巡查、清洗、消毒等工作;3. 医院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维修、更换及应急处理。
四、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要求1. 二次供水设施必须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2. 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查,发现设施损坏、漏水等问题,应及时维修;3. 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无污染源,距离污染源(如化粪池、垃圾堆放点等)至少10米;4. 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安全;5. 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由专业清洗队伍负责,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两次;6.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后,应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五、二次供水设施巡查要求1. 每天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巡查内容包括设施外观、连接管道、设备运行情况等;2.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卫生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3. 巡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巡查时间、巡查人员、巡查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
六、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要求1.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由专业清洗队伍负责,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两次;2. 清洗、消毒工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清洗、消毒效果;3. 清洗、消毒后,应做好记录,包括清洗、消毒时间、清洗、消毒人员、清洗、消毒方法等。
七、突发事件处理1. 发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水质安全;2. 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3. 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八、监督与检查1. 医院卫生管理部门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设施运行正常、水质符合标准;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医院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和卫生规范

医院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和卫生规范(一)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由后勤服务中心指定,经相关培训后方能上岗。
2.管理人员应定期维护保养供水设施,随时掌握及查询供水设备、仪表运行情况,了解水箱及配套管道、阀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处汇报,并协助维修人员维修。
3.管理人员负责供水设施房间的管理,保持供水设施周围环境卫生,制止闲杂人等靠近,保证正常供水。
4.根据水箱清洗记录档案,及时通知水处理公司进行水箱清洗。
5.消毒,取得水质检测合格证明。
在水质污染高发期,根据需要,增加水箱清洗次数,并定期投加消毒剂。
6.后勤服务中心对供水管理员实施监督、配合清洗消毒过程,监督水质取样人员现场采取进、出水样。
7.做好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记录和水箱清洗消毒记录并存档。
(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卫生要求按时对《卫生许可证》进行审核和换证。
2.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水箱清洗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才能上岗,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健康带菌者,均应调离从事管水工作岗位,并做好记录。
3.二次供水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4.二次供水水箱内壁应光滑,便于清洗,顶部有盖,并设换气孔套上纱网,周围有防护措施。
5.二次供水设施能正常运转,设备整洁,地面干净,储水箱应加盖上锁,每年必须用符合标准的消毒药剂彻底清洗消毒一次,水质由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质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方可饮用。
6.在水箱周围半径20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等存在,不得堆放有害物质,水箱周围应干净。
7.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水箱的水管应高于下水道最高水位并有防污染设施。
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做好供水设施、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确保周围30米内无污染和污染因素。
三、配备余氯比色计,随时对供水进行检测,发现余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补充。
四、加强供水设施卫生安全防护,蓄水设施应加盖加锁,进水孔、溢水孔、排污孔等有密封防护设施。
五、供水设施建设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每年两次,建立清洗消毒记录。
六、供水设施专人负责管理,从事管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
七、新建二次供水单位应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所用的涉水产品必须取得有效的产品批件。
八、发现饮用水被污染或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二次供水是指将水源经过一次处理后,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终端进行二次处理后供给使用的水,也被称为室内管道供水系统。
由于二次供水直接接触用户,卫生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水质安全十分重要。
一、水源保护措施:1.确保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源符合卫生标准,建立并执行水源保护区域。
2.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对水源周边环境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建筑工地、污水排放口等可能污染水源的因素。
3.定期检测水源水质,包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二、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1.建立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洁规范,包括管道的安装、维护、检修等方面。
2.定期清洗二次供水设施,包括水箱、水管等,以去除附着物和积垢。
3.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消毒措施,定期对水箱和水管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卫生。
三、水质检测与监测:1.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与监测体系,对二次供水的水质进行定期抽样分析,包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2.包括对管网环境、水箱、水泵等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3.检测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用户,确保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应急处理机制:1.建立二次供水的应急处理机制,包括水质突变、水源污染等各种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2.加强对二次供水设备和管网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应急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3.建立并进行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用户的责任与义务:1.用户应按照相关规定合法使用供水设备,不得私接、私改水管等。
2.用户应定期清洗配套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3.用户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掌握基本的二次供水管理知识,提高用水安全意识。
六、监督与管理:1.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二次供水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包括水源水质监测、设备维护和日常巡查等。
2.监管部门应定期对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抽检和复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3.用户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总之,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水源保护措施、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水质检测与监测、应急处理机制、用户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监督与管理等各个方面,以确保二次供水系统的水源安全和水质安全。
医院二次供水管理制度

医院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确保医院内二次供水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制定本医院二次供水管理制度,以规范医院内二次供水的使用和管理。
二、二次供水管理责任1.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对二次供水管理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医院设备部门负责二次供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新。
3.医院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对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医院员工和患者应当遵守二次供水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二次供水的使用和管理。
三、二次供水设备管理1.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二次供水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安装验收报告、维护记录等。
2.二次供水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对于发现问题的二次供水设备,应当及时修理或更换。
4.医院应当定期进行二次供水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二次供水质量管理1.医院应当成立二次供水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二次供水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2.医院应当定期对二次供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对于二次供水中发现的水质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医院管理部门和环境卫生部门。
4.医院应当定期对二次供水管网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管道的卫生。
五、二次供水节约管理1.医院应当制定二次供水节约管理方案,通过优化供水设备和管网的设计,减少供水损失和浪费。
2.医院应当加强对二次供水设备的节能管理,如合理设置供水压力、优化供水温度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医院应当加强对二次供水使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和患者的节水意识和节约意识。
六、二次供水安全管理1.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二次供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供水的安全性。
2.对于二次供水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医院管理部门和环境卫生部门。
3.对于医院内二次供水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4.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二次供水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医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医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为了保障患者、员工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需要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二次供水系统的卫生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并提供清洁、健康的饮用水。
2. 二次供水系统概述2.1 二次供水系统是指从水源到终端用户之间进行输送水的系统,包括:水源、水处理设备、供水管网、水质监测设备等组成部分。
2.2 二次供水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满足医院内各个区域和终端用户的用水需求。
2.3 二次供水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卫生要求。
3. 二次供水系统卫生管理责任3.1 总体责任医院二次供水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由医院行政负责人负总责,具体划分和落实责任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3.2 相关部门责任 3.2.1 医院环境与工程部门负责二次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
3.2.2 医院维修部门负责二次供水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漏水等问题。
3.2.3 医院水质监测部门负责二次供水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和分析,确保水质合格。
3.3 相关人员责任 3.3.1 医院行政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做好组织协调与监督工作,确保二次供水系统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3.2 监测人员应按时按质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记录和报送工作,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3.3.3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供水设备和管网进行检修和清洁,确保正常运行和无漏水现象。
4. 二次供水系统卫生管理流程4.1 监测流程 4.1.1 设定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溶解氧、浑浊度、PH值等。
4.1.2 定期采集供水水样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4.1.3 对异常水质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追踪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修复。
4.2 维护流程 4.2.1 定期对供水设备和管网进行巡检和维护,清除管道内污垢和沉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全院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二次供水设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每天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巡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四、二次供水设施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五、当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对本院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坚守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