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3嵌入式系统设计师
嵌入式开发师岗位职责

嵌入式开发师岗位职责一、岗位简介嵌入式开发师是负责开发和维护嵌入式系统的专业人员,重要负责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和优化。
嵌入式开发师在公司中起到至关紧要的角色,其工作任务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程序开发、系统集成、调试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二、岗位职责1. 嵌入式系统设计•负责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包含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
•依据客户的需求和项目要求,订立嵌入式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
•参加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框架设计以及系统模块划分等工作。
•设计和选取适合的硬件平台,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2. 嵌入式软件开发•依据系统设计需求,负责嵌入式软件的开发、编程和测试工作。
•编写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代码,并进行代码审查和优化。
•实现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确保硬件与软件的良好搭配。
•参加软件测试、调试和性能优化工作,确保系统稳定性和高效性。
3. 系统集成和调试•负责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集成、调试和验证。
•协调各个模块的集成工作,解决系统集成过程中的问题。
•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对系统进行调试,解决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
4. 文档编写和维护•编写嵌入式开发相关的技术文档、用户手册和开发文档。
•维护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设计文档和版本掌控文档。
•为其他团队成员供应技术支持和培训,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5. 技术研究和学习•跟踪嵌入式领域的技术发展,研究并推广新的技术应用。
•学习新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和开发方法,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参加行业内的技术沟通和研讨会,拓展本身的技术视野。
三、任职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具备坚固结实的编程基础和良好的逻辑思维本领。
•熟识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相关的硬件知识。
•娴熟掌握C/C++等嵌入式开发语言及常用开发工具。
•熟识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
•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本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对新技术有猛烈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嵌入式设计师考试大纲

嵌入式设计师考试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A. 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
B. 系统的功耗与散热
C. 应用程序的兼容性
D. 实时性与可靠性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中,以下哪个步骤通常不是必需的?
A. 需求分析与规格制定
B. 系统架构设计与模块划分
C. 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
D. 测试与验证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A. 任务调度与管理
B. 内存分配与回收
C. 设备驱动与中断处理
D. 高级图形界面渲染
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设计中,以下哪种存储类型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A. RAM
B. Flash
C. EEPROM
D. SRAM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常用的通信接口?
A. UART
B. SPI
C. HDMI
D. I2C
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编程语言?
A. C语言
B. Python
C. Java
D. Verilog
以下哪个不是嵌入式系统调试中常用的工具?
A. JTAG调试器
B. 逻辑分析仪
C. 示波器
D. 集成开发环境(IDE)
在嵌入式系统的电源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A. 电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B. 电源的转换效率
C. 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
D. 电源的外观与尺寸。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IEEE定义2.国内定义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3.知识产权核三、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概述2.硬件层3.中间层4.系统软件层5.应用软件层四、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定义2.实时系统特点3.实时系统调度4.实时系统分类5.实时任务分类1.2 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一、冯诺依曼与哈佛结构1.冯诺依曼结构2.哈佛结构二、CISC与RISC1.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三、流水线技术1.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流水线技术的特点3.流水线结构的分类4.流水线处理机的主要指标四、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1.大端和小端存储法2.可移植性问题3.通信中的存储顺序问题4.数据格式的存储顺序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2.真值表3.布尔代数4.门电路5.译码器6.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二、时序逻辑电路1.时钟信号2.触发器3.寄存器与移位器4.计数器三、总线电路及信号驱动1.总线2.三态门3.总线的负载能力4.单向和双向总线驱动器5.总线复用6.总线通信协议7.总线仲裁四、电平转换电路1.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电平接口技术五、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1.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概述2.PLD的电路表示法3.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4.可编程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5.门阵列GA6.可编程程序门阵列PGA1.4嵌入式系统中信息表示和运算基础一、进位计数制与转换1.二进制2.十六进制3.数制表示4.数制转换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基本概念2.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三、非数值数据编码1.非数值数据定义2.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3.汉字的表示方法4.统一代码5.语音编码四、差错控制编码1.引入2.基本原理3.差错控制码分类4.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1.5嵌入式系统的性能评价一、质量项目1.性能指标2.可靠性与安全性3.可维护性4.可用性5.功耗6.环境适应性7.通用性8.安全性9.保密性10.可扩展性11.其他指标二、评价方法1.测量法2.模型法三、评估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主要指标1.MIPS测试基准2.Dhrystone3.EEMBC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接口知识2.1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一、嵌入式微处理器1.定义2.组成3.分类二、典型8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8位微处理器2.8051微处理器三、典型16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16位微处理器2.16位微处理器MC68HC912DG128A四、典型32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ARM处理器2.MIPS系列3.PowerPC五、DSP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2.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3.DSP的发展方向六、多核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1.多核处理器概述2.典型多核处理器介绍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一、存储器系统概述1.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2.高速缓存(cache)3.存储管理单元MMU二、嵌入式系统存储设备分类1.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2.存储器部件的分类3.存储器的组织和结构的描述三、RO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OM的种类2.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各自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四、Flash Memory的种类和选型1.Flash Memory的种类(NOR和NAND型)2.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五、RA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AM的种类(SRAM、DRAM、DDRAM)2.SRAM、DRAM、DDRAM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六、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和选型1.外存概述2.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3.光盘存储器4.标准存储卡(CF卡)5.安全数据卡(SD卡)2.3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一、嵌入式系统常用输入输出设备1.概述2.键盘、鼠标3.触摸屏4.显示器5.打印机6.图形图像摄影输入设备二、GPIO原理与结构1.原理2.结构三、AD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述2.AD转换方法3.AD转换的重要指标四、DA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DA转换的工作原理2.DA转换的主要指标五、键盘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键盘的分类2.用ARM芯片实现键盘接口六、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2.电致发光3.LCD种类4.LCD的设计方法5.其他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七、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触摸屏原理2.电阻触摸屏的有关技术3.触摸屏的控制4.触摸屏与显示屏的配合八、音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音频数据类型2.IIS音频接口总线2.4嵌入式系统总线接口一、串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串行通信的概念2.串行数据传送模式3.RS232串行接口4.RS422串行接口5.RS485串行总线接口二、并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并行接口的分类2.并行总线三、PCI总线1.概述2.特点3.32位PCI系统的引脚分类4.PCI总线进行读操作四、USB通用串行总线1.概念2.主要性能特点B系统描述4.物理接口B电压规范6.总线协议7.健壮性B接口工作原理五、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1.概念2.使用信号3.同外设进行连接以及原理4.工作模式六、IIC总线1.概念2.特点3.操作模式4.通用传输过程及格式5.工作原理七、PCMCIA接口1.内存卡的种类2.16位PCMCIA接口的规范与结构2.5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一、以太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以太网基础知识2.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法3.在嵌入式系统中主要处理的以太网协议4.网络编程接口二、CAN总线1.概念2.特点3.位时间的组成4.CAN总线的帧数据格式5.在嵌入式处理器上扩展CAN总线接口三、XDSL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念2.XDSL技术的分析3.各类XDSL的特点四、无线以太网基本原理与结构1.概念2.标准3.网络结构4.接口设计和调试五、蓝牙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蓝牙技术2.蓝牙技术的特点3.蓝牙接口的组成4.链路管理与控制5.蓝牙接口的主要应用六、1394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发展过程2.应用领域3.IEEE 1394的特点4.IEEE 1394的协议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一、电源接口技术1.AC电源2.电池3.稳压器二、电源管理技术1.电源管理技术2.降低功耗的设计技术2.7电子电路设计基础一、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原理2.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二、PCB电路设计1.PCB设计原理2.PCB设计方法(有效步骤)3.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布线的原则)4.PCB螯合剂中的可靠性知识三、电子设计1.电子设计原理四、电子电路测试1.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2.硬件抗干扰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一、嵌入式软件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定义2.嵌入式软件的特点二、嵌入式软件分类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3.支撑软件三、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1.无操作系统的情形2.有操作系统的情形四、设备驱动层1.板级支持包2.引导加载程序3.设备驱动程序五、嵌入式中间件1.定义2.基本思想3.分类3.2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1.概述2.功能3.特点4.组件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类型分类2.按响应时间分类3.按软件结构分类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1.Vxworks2.嵌入式linux3.Windows CE4.Uc/os-II5.Palm OS3.3任务管理一、单道程序技术和多道程序技术1.定义2.实例二、进程、线程和任务1.进程2.线程3.任务三、任务的实现1.任务的层次结构2.任务的创建与终止3.任务的状态4.任务控制块TCB5.任务切换6.任务队列四、任务调度1.任务调度概述2.先来先服务算法3.短作业优先算法4.时间片轮转算法5.优先级算法五、实时系统调度1.任务模型2.RMS算法(单调速率调度算法)3.EDF算法(最早期限优先调度算法)六、任务间的同步与互斥1.任务之间的关系2.任务互斥3.任务互斥的解决方案4.信号量5.任务同步6.死锁7.信号七、任务间通信1.概念2.分类3.共享内存4.消息传递5.管道3.4存储管理一、存储管理概述1.存储管理方式2.内存保护3.实时性要求二、存储管理方案的种类1.实模式方案2.保护模式方案三、分区存储管理1.概念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4.分区存储管理实例四、地址映射1.地址映射概述2.静态地址映射3.动态地址映射五、页式存储管理1.基本原理2.数据结构3.内存的分配与回收4.地址映射5.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特点六、虚拟存储管理1.程序局部性原理2.虚拟页式存储管理3.页面置换算法4.工作集模型3.5设备管理一、设备管理基础1.概述2.访问硬件寄存器的方法二、IO控制方式1.程序循环检测方式2.中断驱动方式3.直接内存访问方式(DMA)三、IO软件1.中断处理程序2.设备驱动程序3.设备独立的IO软件4.用户空间的IO软件3.6文件系统一、嵌入式文件系统概述1.基本概念2.嵌入式文件系统同桌面文件系统的区别3.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二、文件和目录1.文件的基本概念2.文件的使用3.目录三、文件系统的实现1.数据块2.文件的实现3.目录的实现4.空闲空间管理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4.1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一、嵌入式应用开发过程1.步骤2.与桌面系统开发的区别3.示例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1.需要交叉编译工具2.通过仿真手段调试3.开发板是中间目标机4.可利用的资源有限5.需要与硬件打交道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挑战1.软硬件协同设计2.嵌入式操作系统3.代码优化4.有限的IO功能4.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一、概述二、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2.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3.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4.程序语言的发展概述5.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三、汇编语言1.基本原理2.ARM汇编语言四、面向过程的语言1.基本概念2.数据成分3.运算成分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4.控制成分五、面向对象的语言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六、汇编、编译与解释程序的基本原理1.汇编程序基本原理2.编译程序基本原理3.解释程序基本原理4.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一、要求二、宿主机、目标机1.宿主机2.目标机3.宿主机与目标机的连接三、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1.软件开发阶段2.编辑器3.编译器4.调试及调试工具5.软件工程工具四、集成开发环境1.IDE的发展2.Tornado3.WindowsCE应用程序开发工具4.Linux环境下的集成开发环境4.4嵌入式软件开发一、嵌入式平台选型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阶段2.软硬件平台的选择二、软件设计1.软件设计的任务2.模块结构设计3.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4.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程序设计1.BootLoader设计2.设备驱动程序设计3.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四、编码1.编码过程2.编码准则3.编码技术五、测试1.软件测试2.测试的任务3.测试的方法和分类4.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步骤5.覆盖测试六、下载和运行1.TFTP2.编程器的固化4.5嵌入式软件移植一、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特点2.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的考虑3.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4.嵌入式软件的移植二、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基于层次化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设计三、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示例四、应用软件的移植1.应用软件实现涉及的两方面2.移植应用软件是需考虑的因素3.软件开发时需遵守的原则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5.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一、概述二、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1.常用开发模型1.1边做边修改模型1.2瀑布模型1.3快速原型模型1.4增量模型1.5螺旋模型1.6演化模型2.需求分析3.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2硬件子系统设计3.3软件子系统设计4.系统集成与测试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管理工具1.项目管理概述2.项目范围管理3.项目成本管理4.项目时间管理5.软件配置管理6.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四、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1.建模工具2.编程工具3.测试工具5.2系统分析基础知识一、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需求工程的概念2.相关术语二、用户需求1.概念2.关于Ada编程环境的需求示例3.编辑软件设计模型的CASE需求文档的示例4.特别的用户需求示例三、系统需求1.概念2.替代自然语言描述的系统分析方法四、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1.系统规格说明书2.书写用户需求应遵循的简单原则3.需求文档的可能用户以及使用文档的方式4.Heninger(1980)对软件需求文档提出的要求5.IEEE标准为需求文档提出的结构6.编写系统规格说明书应重点注意的内容5.3系统设计知识一、传统的设计方法1.瀑布模型的组成部分2.瀑布模型法的优缺点3.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4.软硬件协同设计二、实时系统分析与设计1.实时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2.实时系统的开发方法三、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1.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2.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流程3.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优点4.系统涉及到组成部分5.4系统实施基础一、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和概念二、系统详细设计1.系统详细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用到的设计方法概述三、系统测试1.系统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测试类型3.系统测试的策略5.5系统维护知识一、系统运行管理1.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运行管理内容3.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二、系统维护知识1.系统可维护性概念2.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三、系统评价知识1.系统评价的目的和任务2.系统评价的指标嵌入式系统设计6.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特点一、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软硬件协调并行开发2.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3.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样性RTOS4.与台式机相比,可利用资源很少5.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交叉开发环境6.嵌入式系统的程序需要固化7.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难度较大8.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9.其他方面6.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求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的阶段二、产品定义1.产品功能与产品性能2.产品定义三、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划分1.性能原则2.性价比原则3.资源利用率原则四、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1.概述2.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选择3.硬件功能模块划分4.硬件的可靠性五、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角色2.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方面六、系统集成和测试1.系统集成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运行测试程序2.嵌入式系统集成过程中的调试工具3.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测试的方法6.3设计示例:嵌入式数控系统一、嵌入式系统采用的设计方法1.传统设计方法2.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二、数控系统简介1.概述C系统构成三、需求分析1.功能要求2.非功能要求四、系统体系结构设计1.系统软硬件划分2.硬件系统划分3.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五、硬件设计1.板级设计2.芯片级硬件设计六、软件设计1.软件接口设计2.系统软件模块划分七、系统集成与测试1.功能干涉测试2.压力测试3.容量测试4.性能测试5.安全测试6.容错测试。
2014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系统架构师下午真题案例分析试题一:请详细阅读有关Web应用架构设计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某软件公司开发运维了一个社交网站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软件平台LAMP(Linux+Apache+MySQL+PHP)构建,运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用户数量及访问量的增加,系统在Web服务器负载、磁盘I/O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瓶颈,已不能满足大量客户端并发访问的要求,因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拟对系统架构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
目前系统采用了传统的三层结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问题1】(10分)针对目前出现的Web服务器负载过大问题,项目组决定在客户端与中间层Web服务器之间引入负载均衡器,通过中间层Web服务器集群来提高Web请求的并发处理能力。
在讨论拟采用的负载均衡机制时,王工提出采用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机制,而李工则认为应采用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机制,项目组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采用李工提出的方案。
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分别简要说明两个机制的基本原理;并从系统执行效率、安全性及简易性等方面将两种机制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填入下表中。
【问题2】(7分)针对并发数据库访问所带来的磁盘I/O瓶颈问题,项目组决定在数据层引入数据库扩展机制。
经过调研得知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主要数据为以用户标识为索引的社交网络数据,且系统运行时发生的大部分数据库操作为查询操作。
经过讨论,项目组决定引入数据库分区和MySQL主从复制两种扩展机制。
数据库分区可采用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两种方式,请用35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在本系统中应采用哪种方式及其原因,并分析引入主从复制机制给系统带来的好处。
【问题3】(8分)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项目组决定在中间层与数据层之间引入缓存机制。
赵工开始提出可直接使用MySQL的查询缓存(query cache)机制,但项目组经过分析好友动态显示等典型业务的操作需求,同时考虑已引入的数据库扩展机制,认为查询缓存尚不能很好地提升系统的查询操作效率,项目组最终决定在中间层与数据层之间引入Memcached分布式缓存机制。
2014年下半年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 案例分析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4年下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试卷I(考试时间13:30~15:00共90分钟)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纸1.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2.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3.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4.本试卷共5道题,试题一是必答题,试题二至试题五选答1道。
每题15分,满分75分。
5.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6.仿照下面例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例题2014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1)月(2)日。
因为正确的解答是“11月4日”,故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写上“11”和“4”(参看下表)。
例题解答栏(1)11(2)4试题一是必答题试题一【说明】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个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对管理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
公司的系统分析师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识别出如下3项核心需求:(a)目前需要管理的网络设备确定为10类20种,未来还将有新类别的网络设备纳入到该设备管理系统中;(b)不同类别的网络设备,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差异较大;同一类网络设备,监视和控制的内容相似,但不同厂商的实现方式(包括控制接口格式、编程语言等)差异较大;(c)网络管理员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终端之上实现对这些网络设备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操作。
针对上述需求,公司研发部门的架构师对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架构师王工认为该系统可以采用MVC架构风格实现,即对每种网络设备设计一个监控组件,组件通过调用网络设备厂商内置的编程接口对监控指令进行接收和处理;系统管理员通过管理模块向监控组件发送监控指令,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网络状态、监控结果等信息会在控制终端上进行展示。
针对不同网络设备的差异,王工认为可以对当前的20种网络设备接口进行调研与梳理,然后通过定义统一操作接口屏蔽设备差异。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资料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资料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是负责开发、设计和实施嵌入式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创建出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以下是嵌入式系统设计师可能拥有的资料和技能:1. 学历和背景:嵌入式系统设计师通常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或相关领域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他们应该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知识。
2. 编程技能:设计师应该具备熟练的编程技能,包括C、C++、Java等编程语言。
他们需要能够编写和调试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代码。
3. 硬件知识:嵌入式系统设计师需要了解电子电路和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他们应该熟悉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传感器、电源等硬件组件。
4. 操作系统:设计师需要掌握嵌入式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如Linux、RTOS等。
他们应该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便优化系统性能。
5. 驱动程序开发:设计师应该具备编写设备驱动程序的能力,以实现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
6. 调试和故障排除: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以解决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问题。
7. 项目管理:设计师可能需要参与多个项目,并与团队成员协作。
因此,他们应该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 领域知识:不同的行业领域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此,设计师应该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如汽车行业、医疗设备等。
9. 持续学习和更新: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不断发展和演变,设计师需要保持学习和更新的动力,以跟上技术的发展。
总之,嵌入式系统设计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知识,熟练掌握编程和硬件设计技能,并具备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持续学习和更新也是他们必备的特质。
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经典习题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
程师》经典习题及答案
尊敬的读者,以下是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的一些经典题和答案。
1. 题一
题目: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设计?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电子设备中,并以该设备的特定功能为目标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通常,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以满足设备的功能需求。
2. 题二
题目:请简要说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步骤。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集成与测试以及部署与维护。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
模块划分;硬件设计阶段设计硬件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软件设计阶
段编写嵌入式软件程序;集成与测试阶段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
进行系统测试;部署与维护阶段部署嵌入式系统并进行后期维护。
3. 题三
题目:请简述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开发工具。
答案: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开发工具包括开发板、集成开
发环境(IDE)、仿真器、调试器等。
开发板是嵌入式系统的硬件
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开发工具;IDE是用于编写、编译和调
试嵌入式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用于将软件加载到嵌入式系
统进行仿真和测试;调试器用于调试嵌入式程序,定位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一些2023年计算机软考《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经
典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
注意:本文中所提供的题及答案仅供参考,真实的考试内容以
官方发布为准。
嵌入式操作系统工程师(ROS)职位描述与岗位职责

嵌入式操作系统工程师(ROS)职位描述与岗位职责
嵌入式操作系统工程师(ROS)是负责开发嵌入式系统的专业人员。
该职位需要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和ROS系统开发技术,负
责嵌入式操作系统、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更高效
的系统运行和更可靠的硬件控制。
岗位职责:
1.参与ROS软件系统的规划、构建和优化工作,负责ROS系统
软硬件的集成以及常用专业驱动程序的掌握亦包括硬件开发等工作。
2.负责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核心算法实现和硬件驱动
等工作,提升系统性能及稳定性。
3.跟踪和分析行业内最新技术趋势,持续优化ROS系统的开发,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4.结合项目需求,设计并开发相应的嵌入式应用,实现系统的
完整性和实用性。
5.撰写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文档,包括技术方案、技术文档
及用户手册等。
6.与团队及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分享沟通、交流及问题解决。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相关专业。
2.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对嵌入式操作系统ROS有深入的理解
和开发经验;
3.熟练掌握C、C++、Python等编程语言,有良好的算法和数据
结构基础;
4.有嵌入式开发经验,熟练掌握Linux开发环境;熟练掌握Linux底层编程、驱动编写和网络编程等技术;
5.熟练掌握ARM芯片架构,有ARM芯片应用经验优先;
6.熟悉Git版本管理工具,或其他类似的工具,具有良好的代码规划和管理意识。
7.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式系统设计师2014年下半年试题上午综合试卷第1题: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总线系统由(1)组成。
A. CPU总线、内存总线和10总线B.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C. 系统总线、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D. 串⾏总线、并⾏总线和PCI总线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总线上传输的信息类型分为数据、地址和控制,因此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第2题:计筧机采⽤分级存储休系的主要⽬的是为了解决(2)的问题。
A. 主存容量不⾜B. 存储器读写可靠性C. 外设访问效率D. 存储容量、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盾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中,⾼速缓存⼀般采⽤SRAM,内存⼀般⾤⽤DRAM,外存⼀般采⽤磁存储器。
SRAM的集成度低、速度快、成本⾼;DRAM的集成度⾼,但是需要动态刷新;磁存储器速度慢、容量⼈,价格便宜。
因此,组成分级存储体系来解决存储容量、成本和速度之间的⽭盾。
第3题:属于CPU中算术逻辑申.元的部件是(3)。
A. 程序计数器B. 加法器C. 指令寄存器D. 指令译码器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杏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和指令译码器都是CPU中控制单元的部件,加法器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部件。
第4题:内存按字节编址从A5000H到DCFFFH的区域其存储容量为(4)。
A. 123KBB. 180KBC. 223KBD. 224KB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从地址A5000H到DCFFFH的存储单元数冃为37FFFH(即224*1024)个,由于是字节编址,从⽽得到存储容量为224KB。
第5题:以下关于RISC和CIS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5)。
A. RISC通常⽐CISC的指令系统更复杂B. RISC通常会⽐CISC配置更多的寄存器C. RISC编译器的⼦程序库通常要⽐CISC编译器的⼦程序库⼤得多D. RISC⽐CISC更加适合VLSI⼯艺的规整性要求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作时就是取指令和执⾏指令。
⼀条指令往往可以完成⼀串运算的动作,但却谣要多个时钟周期来执⾏。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设计的指令集越来越多,为⽀持这些新增的指令,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会越来越复杂,发展成CISC指令结构的计算机。
⽽在CISC指令集的各种指令中,其使⽤频率却相差悬殊,⼤约有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占整个程序代码的80%。
⽽余下的80%的指令却不经常使⽤,在程序中常⽤的只占20%。
显然,这种结构是不太合理的。
RISC和CISC在架构上的不同主要有:①在指令集的设计上,RISC指令格式和⻓度通常是固定的(如ARM是32位的指令)、且寻址⽅式少⽽简单、⼤多数指令在⼀个周期内就可以执⾏完毕;CISC构架下的指令⻓度通常是可变的、指令类型也很多、⼀条指令通常要若⼲周期才可以执⾏完。
由于指令集多少与复杂度上的差异,使RISC的处理器可以利⽤简单的硬件电路设计出指令解码功能,这样易于流⽔线的实现。
相对的CISC则需要通过只读存储器⾥的微码来进⾏解码,CISCW为指令功能与指令参数变化较⼤,执⾏流⽔线作业时有较多的限制。
②RISC架构中只有载⼊和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的内容进⾏操作。
为了加速程序的运算,RISC会设定多组的寄存器,并且指定特殊⽤途的寄存器。
CISC构架则允许数据处理指令对存储器进⾏操作,对寄存器的要求相对不⾼。
第6题:在CPU和主存之间设置“Cache”的作⽤是为了解决(6)的问题。
A. 主存容景不⾜B. 主存与辅助存储器速度不匹配C. 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D. 外设访问效率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硬件基础知识。
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Cache(即⾼速缓存)是为了解决相对较慢的主存与快速的CPU之间⼯作速度不匹配问题⽽引⼊的存储器。
Cache中存储的是主存内容的副本。
第7题:⽹络系统中,通常把(7)置于DMZ区。
A. ⽹络管理服务器B. Web服务器C. ⼊侵检测服务器D. 财务管理服务器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防⽕墙的基础知识。
DMZ是指⾮军事化区,也称周边⽹络,可以位于防⽕墙之外也可以位于防⽕墙之内。
⾮军事化区⼀般⽤来放置提供公共⽹络服务的设备。
这些设备由于必须被公共⽹络访问,所以⽆法提供与内部⽹络主机相等的安全性。
分析四个备选答案,Web服务器是为⼀种为公共⽹络提供Web访问的服务器,⽹络管理服务器和⼊侵检测服务器是管理企业内部⽹和对企业内部⽹络中的数据流进⾏分析的专⽤设备,⼀般不对外提供访问。
⽽财务服务器是⼀种仅针对财务部门内部访问和提供服务的设备,不提供对外的公共服务。
第8题:以下关于拒绝服务攻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8)。
A. 拒绝服务攻击的⽬的是使计算机或者⽹络⽆法提供正常的服务B. 拒绝服务攻击是不断向计算机发起请求来实现的C. 拒绝服务攻击会造成⽤户密码的泄漏D. DDoS是⼀种拒绝服务攻击形式参考答案:C解析:⽊题考査拒绝服务攻击的基础知识。
拒绝服务攻击是指不断对⽹络服务系统进⾏⼲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直⾄瘫痪,从⽽影响正常⽤户的使⽤。
当⽹络服务系统响应速度减慢或者瘫痪时,合法⽤户的正常请求将不被响应,从⽽实现⽤户不能进⼊计算机⽹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的⽬的。
DDoS是分布式拒绝服务的英⽂缩写。
分布式拒绝服务的攻击⽅式是通过远程控制⼤量的主机向⽬标主机发送⼤量的⼲扰消息的⼀种攻击⽅式。
第9题:(9)不是蠕⾍病毒。
A. 熊猫烧⾹B. 红⾊代码C. 冰河D. 爱⾍病毒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
“蠕⾍”(Worm)是⼀个程序或程序序列,它是利⽤⽹络进⾏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络、移动存储设备和电⼦邮件。
最初的蠕⾍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 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条类似⾍⼦的东⻄,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并将其改形,蠕⾍病毒因此⽽得名。
常⻅的蠕⾍病毒有红⾊代码、爱⾍病毒、熊猫烧⾹、Nimda病毒、爱丽兹病毒等。
冰河是⽊⻢软件,主要⽤于远程监控。
冰河⽊⻢后经其他⼈多次改写形成多种变种,并被⽤于⼊侵其他⽤户的计算机的⽊⻢程序。
第10题:甲公司接受⼄公司委托开发了⼀项应⽤软件,双⽅没有订⽴任何书⾯合同。
在此情形下,(10)亨有该软件的著作权。
A. 甲公司B. 甲、⼄公司共同C. ⼄公司D. 甲、⼄公司均不参考答案:A解析:委托开发软件著作权关系的建⽴,通常由委托⽅与受委托⽅订⽴合同⽽成⽴。
委托开发软件关系中,委托⽅的责任主要是提供资⾦、设备等物质条件,并不直接参与开发软件的创作开发活动。
受托⽅的主要责任是根据委托合同规定的⽬标开发出符合条件的软件。
关于委托开发软件著作权的归属,《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条规定:“受他⼈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者与受委托者签定书⾯协议约定,如⽆书⾯协议或者在协议中未作明确约定,其著作权属于受委托者。
”根据该条的规定,确定委托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应当掌握两条标准:①委托开发软件系根据委托⽅的要求,由委托⽅与受托⽅以合同确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开发的软件,因此软件著作权归属应当作为合同的重要条款予以明确约定。
对于当事⼈已经在合同中约定软件著作权归属关系的,如事后发⽣纠纷,软件著作权的归属仍应当根据委托开发软件的合同来确定。
②对于在委托开发软件活动中,委托者与受委托者没有签定书⾯协议,或者在协议中未对软件著作权归属作出明确的约定,其软件著作权属于受委托者,即属于实际完成软件的开发者。
第11题:甲、⼄软件公司于2013年9⽉12⽇就其财务软件产品分别申请“⼤堂”和“⼤唐”商标注册。
两财务软件相似,且经协商双⽅均不同意放弃使⽤其申请注册的商标标识。
此情形下,(11)获准注册。
A. “⼤堂”B. “⼤堂”与“⼤唐”都能C. “⼤唐”D. 由甲、⼄抽签结果确定谁能参考答案:D我国商标注册采取“申请在先”的审查原则,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在同⼀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时,商标主管机关根据申请时间的先后,决定商标权的归属,申请在先的⼈可以获得注册。
对于同⽇申请的情况,使⽤在先的⼈可以获得注册。
如果同⽇使⽤或均未使⽤,则采取申请⼈之间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各申请⼈抽签决定。
类似商标是指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作商标的⽂字、图形、读⾳、含义或⽂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上等要素⼤体相同的商标,即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误认的商标。
甲、⼄两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堂”与“⼤唐”读⾳相同、⽂字相近似,不能同时获准注册。
在协商不成的情形下,由甲、⼄公司抽签结果确定谁能获准注册。
第12题:以下媒体中,(12)是表⽰媒体,(13)是表现媒体。
A. 声⾳B. 声⾳编码C. 超声波D. 喇叭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基础知识。
传输媒体指传输表⽰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电磁波等;表⽰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如声⾳、图像等的中介媒体,即⽤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本编码、声⾳编码和图像编码等;表现媒体是指进⾏信息输⼊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标、话筒以及显⽰器、打印机、喇叭等:存储媒体指⽤于存储表⽰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等。
声⾳信号的两个基本参数是幅度和频率。
幅度是指声波的振幅,通常⽤动态范围表⽰,⼀般⽤分⻉(dB)为单位来计童。
频率是指声波每秒钟变化的次数,⽤Hz表⽰。
⼈们把频率⼩于20Hz声波信号称为亚⾳信号(也称次⾳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的声波信号称为⾳频信号;⾼于20kHz的信号称为超⾳频信号(也称超声波)。
第13题:以下媒体中,(12)是表⽰媒体,(13)是表现媒体。
B. 声⾳编码C. 超声波D. 喇叭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基础知识。
传输媒体指传输表⽰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电磁波等;表⽰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如声⾳、图像等的中介媒体,即⽤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本编码、声⾳编码和图像编码等;表现媒体是指进⾏信息输⼊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标、话筒以及显⽰器、打印机、喇叭等:存储媒体指⽤于存储表⽰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等。
声⾳信号的两个基本参数是幅度和频率。
幅度是指声波的振幅,通常⽤动态范围表⽰,⼀般⽤分⻉(dB)为单位来计童。
频率是指声波每秒钟变化的次数,⽤Hz表⽰。
⼈们把频率⼩于20Hz声波信号称为亚⾳信号(也称次⾳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的声波信号称为⾳频信号;⾼于20kHz的信号称为超⾳频信号(也称超声波)。
第14题:显⽰深度、图像深度是图像显⽰的重要指标。
当(14)时,显⽰器不能完全反映数字图像中使⽤的全部颜⾊。
A. 显⽰深度=图像深度B. 显⽰深度>图像深度C. 显⽰深度≥图像深度D. 显⽰深度<图像深度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