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试题 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释词题)-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释词题)-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释词题)-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释词题(总题数:8,分数:46.0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分数:10.00)(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遂事:已为既成事实的事情。

)解析:(2).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旧。

)解析:(3).子適衛,冉有僕。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僕:驾车。

)解析:(4).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亟:屡次。

)解析:(5).誅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弔:抚恤,慰问。

)解析: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分数:4.00)(1).子罕置諸其裹,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A.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乎?C.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導)之。

2.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州-洲B.雜-襍C.雕-彫D.鐘-鍾3.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田末牧特B.魚本孟恭C.人上逐甦D.刀刃亦泪4.下列各组汉字,有相同意符的一组是()A.造徒徙近B.勝肺胡朝C.祈視祁禁D.閭聞閩閨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A.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B.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墻。

C.且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D.姜氏欲之,焉辟害?6.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無乃爾是過與?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7.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C.作状语D.作定语8.下列各句中,含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句子是()A.必将富之貴之,敬之譽之。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D.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9.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A.太后之色少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寡人之民不加多。

D.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0.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

2001年-200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2001年-200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分数:2.00)A.假借√B.轉注C.指事D.會意解析:解析: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组是( )(分数:2.00)A.子休問刃√B.臭從婆材C.月上飄圓D.彖旦編樹解析:解析:B项“臭”是会意字,从自从犬;“從”是会意字,从二人相随;“婆”是形声字,从女,波声;“材”是形声字,从木、才声。

C项“月”是象形字;“上”是指事字;“圓”是形声字,从口、员声;“飘”是形声字,从风、票声。

D项“眾.是会意字,从三人;“旦”是指事字,像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編”是形声字。

3.下列各句中,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分数:2.00)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B.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C.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同溪。

D.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解析:解析:A项“惰”通“修”。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一句是( )(分数:2.00)A.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B.張良出,要項伯。

√C.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

D.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解析:解析:“要”的本义是“求,有所依仗而要求”,这里“要”的意思是“约请”,因此用了假借义。

5.下列各组同义词,其词义差别属于感情色彩不同的一组是( )(分数:2.00)A.問一詢B.飢一餓C.恭一敬D.辱一耻√解析:解析:A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范围广狭方面的不同;B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程度轻重方面的不同;C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巾在侧重点方面的不同:6.我同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 )(分数:2.00)A.秦代小篆B.商代甲骨文√C.夏代的文字D.铭文解析:解析:商代甲骨文是我国最早形成系统的文字。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总分:100分题量:51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D.考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yú;KěhànB.Chányú;KěhànC.Chányú;KèhánD.Dānyú;Kèhán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D.美家库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2003-2004第一学期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2003-2004第一学期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2003-2004第一学期古代汉语试题答案一、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20分)1、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大王一定想长久地当汉中王,就没有什么用得着韩信的地方。

2、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您挖好壕沟,建高营垒,坚守大营不跟他打。

3、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

您之所以能暂且拖延到现在的原因,是因为项王还活着呀。

4、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

等到项梁渡过淮河,韩信只拿着一柄剑去投奔它,在他帐下,没有让人闻名的事迹。

5、《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也。

《孝经》流传下的经典教导说:君丧时说的话是步要文采的,所以知道君子平常说话不曾质朴无文。

6、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於淑姿。

铅粉黛石是用来装饰容貌的,但女子的动人神采产生于天生丽质。

7、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

学生们在学业上应担忧不能精通。

不要担忧主管官员不廉明。

8、沉浸濃郁,含英咀華。

深深地沉浸在纯正深厚的经典著作中,仔细品味那些优秀佳作。

9、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那位姑娘要出嫁,我要喂好我的马。

10、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做了多年小媳妇,家室操劳我不嫌。

二、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的词语(實詞要説明詞性、意義;虛詞還要説明其語法作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饭,动词,给……饭吃。

2、新喋.血阏与。

喋,动词,践踏、踩。

喋血指血战。

3、愿为假王便.。

便,形容词,便利,指对国家有利。

4、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动词,悬赏征求。

5、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死,动词,为……而死。

6、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

”疾,动词,痛恨。

7、行成于思,毁于随。

随,动词,指盲目地跟随他人。

8、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罅,名词,裂缝,指儒家学说中的缺点。

9、陛下第出伪游云梦第,副词,只,仅。

10、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三、填空(10分)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2、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精编文档).doc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 C.娶 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 C.示 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ú;KěhànB.Chán yú;Kě hànC.Chán yú;KèhánD.Dān y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 C.向陟门 D.美家库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 C.齐剂 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古代汉语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自考真题答案解析自考考试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学习方式,许多工作繁忙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可以通过自考来获得学位。

而古代汉语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科目,对于学习者来说往往是一大难题。

本文将针对古代汉语自考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准备考试。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示例题目:“僾,音異傍,挨近。

或云始,初生;或云奄,晚到。

”请问“僾”字通假与兼形射义应属于以下哪一类?A. 同源通假B. 同形异义C. 形声字D. 通假字答案:D. 通假字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词语的意思。

题目中的“僾”是一个古代汉字,意为“挨近”或“靠近”。

接下来,我们要看到题干中提到“音异傍”,这提示了我们“僾”的读音与另一个字形相似。

于是,我们就可以排除选项C(形声字)。

接着,题干中提到“通假与兼形射义”,这是一个关键点。

通假字是指具有多种读音和意义的字,而兼形射义是指一个字形代表多个同音字。

在这道题目中,根据“音异傍”这一提示,我们可以得出“僾”字的读音与另一个字形相似,因此它是一个通假字。

最后,我们需要在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选项A(同源通假)与题目信息不符,因为通假字通常并非同源字。

选项B(同形异义)也不符合,因为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没有提到“僾”字有多个意义。

选项D(通假字)符合题目要求,因此是正确答案。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语自考题目中的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义和与其他字形的关系,同时要考虑词语的读音和义项。

在应对这类题目时,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古代汉语基础和阅读能力。

此外,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强调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古代汉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科,要完全掌握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做题时,我们可以结合古代文献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古代汉语的认识。

另外,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可以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

同时,还可以积累一些常见的词语、成语和典故,以备考试时的应对之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11.下列句子中,介词“乎”用来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B.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
A.讲究B.精深
C.研究D.教授
1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的是()
A.故士者所以爲輔相承嗣也。
B.使治官府則盜竊,守城則倍畔。
C.田地肥廣,草木饒衍。
D.后世聖人易之所宫室。
19.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
A.數罟不入洿池。
B.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C.馮唐已老聽吹嘘。
13.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廪。
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14.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許子奚爲不自織?B.沛公安在?
C.且焉置土石?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A.田末牧特B.魚本孟恭
C.人上逐甦D.刀刃亦泪
4.下列各组汉字,有相同意符的一组是()
A.造徒徙近B.勝肺胡朝
C.祈視祁禁D.閭聞閩閨
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
A.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B.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墻。
C.且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
D.姜氏欲之,焉辟害?
A.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B.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C.嫂虵行匍伏。
D.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29.下列加重着号的古书旧注术语中,指明古书在抄写中误增文字的一项是()
A.“漢以爲池”,本或作“漢水以爲池”,“水”衍字。
B.“雖有粟,吾得而食諸?”皇本、高麗本“吾”下有“豈”字。疑今本“吾”下有脱字。C.“誦四方之傳道。”鄭注:“故書‘傳’作‘傅’,杜子春云‘傅’當作‘傳’。”
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
D.“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
2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所表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句是()
A.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B.資用乏絶,去秦而歸。
C.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余病矣!”
D.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26.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A.《說文解字》B.《康熙字典》
C.《辭海》D.《辭源》
27.近体诗李白《渡荆門送别》首联是“渡遠荆門外,来從楚國游”,由此推下去,其尾联对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A.平平平仄仄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D.平平仄仄平
2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叠韵联绵词的是()
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耻”为中性词,“辱”含贬义。
C.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耻”的程度较轻,“辱”的程度较重。
D.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耻”侧重用于事件,“辱”侧重用于人。
24.下列说法错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
A.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6.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無乃爾是過與?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D.客果有能也。
7.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
C.作状语D.作定语
8.下列各句中,含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句子是()
A.必将富之貴之,敬之譽之。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D.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9.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寡人之民不加多。
D.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0.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C.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
D.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
12.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15.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所殺大臣,多吕后力。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諾,恣君之所使之。D.大月氏王已爲胡所殺。
16.《祭十二郎文》中的“吾實爲之,其又何尤”的“尤”應解釋爲()
A.憂慮B.傷心
C.氣憤D.責怪
17.“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其中的“講”应解释为()
D.我决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2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为双音复合词的是()
A.以粟易械器者,不爲厲陶冶。
B.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C.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D.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爲天下得人難。
2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的不是本义的是()
A.若網在綱,有修而不紊。
B.以防止水。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乎?
C.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導)之。
2.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州——洲B.雜——襍
C.雕——彫D.鐘——鍾
3.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C.莊公寤生,驚姜氏。
D.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22.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23.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带动词性宾语,“辱”带名词性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