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你”?A. 吾B. 尔C. 己D. 彼答案:B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B. 民风C. 诗风D. 古风答案:A3. 在古代汉语中,“之乎者也”被称为什么?A. 虚词B. 助词C. 叹词D. 连词答案:A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是什么意思?A. 苗条B. 美丽C. 贤淑D. 温柔答案:C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大学答案:C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8.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儒家学者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选择老师的重要性C. 集体的力量D. 谦虚的态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答案:生当作人杰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低头思故乡13.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张九龄的《_________》。
答案:望月怀远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15. “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
答案:日出江花红胜火16. “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2022.10)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10)1.[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2.[单选题] 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B.供恭戴C.劍銜錢D.聞問閩4.[单选题] 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龜,象龟之形,指事。
B.果,从田从木,会意。
C.社,从土示声,形声。
D.穎,从禾顷声,形声。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采椽不断。
C.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爱。
6.[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芣莒馳騁囹圄B.執事趑趄隳頹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7.[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8.[单选题] 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侧重于外貌。
9.[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
夫愈怒,不肯謝。
B.被有遺秉,此有滯穗。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最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最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之”字的用法?A. 代词B. 动词C. 介词D. 连词答案:C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答案:A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指的是什么?A. 骑马的人B. 骑兵C. 马车D. 驿站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与“破釜沉舟”意义相近?A. 背水一战B. 纸上谈兵C. 明哲保身D. 隔岸观火答案:A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努力就不会成功C. 不学习就不会进步D. 不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答案:A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茂盛的样子B. 枯萎的样子C. 凋谢的样子D. 凋零的样子答案:A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8. “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什么?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低头思故乡答案:D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什么?A. 法律规章B. 行为准则C. 几何工具D. 社会道德答案:B10. “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至察则无徒B. 人至贱则无敌C. 人至高则无友D. 人至善则无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意指人应该在生前尽力做好事,直到生命终结。
答案:生有益于人12. “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名言,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13. “_________,白露为霜”是《诗经·蒹葭》中的名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答案:蒹葭苍苍14. “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告诫子女要淡泊明志。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___。
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娶。
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宀。
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戒尖舟。
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ān yú;___。
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森相肉。
7.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8.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今欲并天下……制海内,___,臣诸侯,非兵不可。
9.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0.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吾有老父,身死___也。
11.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是皆秦之罪也。
12.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13.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是以後世?___:“然。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者,___?”___:“吾欲得天下而治之。
”曰:“何谓治天下?”___:“使天下无事,吾自得其乐也。
”曰:“为之奈何?”___:“吾欲得贤士而与之治。
”曰:“何谓贤士?”___:“能使天下无事者。
”55.___笑而不言?答:不知道对方所指的是什么。
56.___的大欲是什么?答:___的大欲是想要得到天下并治理它。
57.___如何才能实现治理天下的目标?答:___得到贤士来治理天下。
59.使用动词使动用法,让……归服。
三)60.“服”字有异体字,“暖”为正体字。
61.“采”字为古字,现在用“彩”字代替。
62.“辟”字为古字,现在用什么字代替不确定。
63.“反”字为古字,现在用“返”字代替。
64.“诉”字有异体字,“诉”为正体字。
四)65.我怎么能对这样的行为感到快乐呢?我是要满足我的最大欲望。
66.您想要开辟国土,让___等国来朝贡,统治整个天下,同时安抚周围的外族。
2023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试题

2023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试题一、以下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常作为句末语气词使用?A. 之B. 也C. 者D. 乎(答案)B二、古代汉语中,“六书”指的是汉字的六种造字和用字方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书”?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假借(答案)D三、《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它的作者是?A. 许慎B. 段玉裁C. 王念孙D. 郑樵(答案)A四、古代汉语中,“之”字常用作代词,以下哪个句子中的“之”不是代词用法?A. 吾欲之南海。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D.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答案)D五、以下哪个成语中的字,在古代汉语中包含了使动用法?A. 完璧归赵B. 亡羊补牢C. 举一反三D. 退避三舍(答案)D六、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连词,可以表示多种关系,以下哪个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任重而道远。
C. 吾从而师之。
D. 蟹六跪而二螯。
(答案)B七、以下哪部著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A. 《尔雅》B. 《说文解字注》C. 《马氏文通》D. 《广雅疏证》(答案)C八、古代汉语中,判断句常常通过特定的句式或词语来表示,以下哪个句子是判断句?A. 夫晋,何厌之有?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刘备,天下枭雄。
D. 渺渺兮予怀。
(答案)C。
自考古代汉语上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用法?A. 代词B. 动词C. 介词D. 连词答案:C2. “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A. 三种不同的诗歌形式B. 三种不同的诗歌主题C. 三种不同的诗歌作者D. 三种不同的诗歌朝代答案:A3. 下列哪个词组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A. 之乎者也B. 天涯海角C. 一言难尽D. 明日黄花答案:D4. “左传”是解释哪部古代典籍的著作?A. 《尚书》B. 《周易》C. 《春秋》D. 《礼记》答案:C5. “赋”、“比”、“兴”是古代哪种文学体裁的三种表现手法?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答案:A6. “子曰诗云”中的“子”指的是谁?A. 孔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A7.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个成语出自哪部古代文献?A. 《左传》B. 《论语》C. 《孟子》D. 《尚书》答案:A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C. 不付出努力,就不会成功D. 不经历困难,就不会有成就答案:A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是什么意思?A. 苗条B. 美丽C. 贤淑D. 温柔答案:C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什么?A. 桃花盛开的样子B. 桃树生长茂盛C. 桃子成熟的样子D. 桃叶繁茂的样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古代汉语中的“六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的________篇。
答案:关雎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________的名言。
答案:孔子1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 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 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 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 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ú;Kě hànB.Chán yú;Kě hànC.Chán yú;Kè hánD.Dān y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 D.美家库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 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A.其是之谓乎?B.是皆秦之罪也。
C.是?元和四年也。
D.是以後世?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14.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A.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C.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D.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15.下面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A.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
B.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D.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16.“干”的本义是()A.触犯B.战争C.冲撞D.盾牌17.下面各句,“济”用本义的是()A.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B.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C.杀黑龙以济冀州。
D.(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18.下面各句,“诛”用本义的是()A.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B.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C.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D.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9.“相”的本义是()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20.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21.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
B.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C.陈文子有马十乘。
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22.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2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A.《左传。
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
齐桓公伐楚》25.“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A.《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从》B.《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C.《国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D.《战国策。
郭隗说燕王求士》26.下面的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B.之言C.之貌 D.谓之27.下面各句,没用复合偏义修辞方式的有()A.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到成败B.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C.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D.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28.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词典》D.《词诠》29.下列各组字,形符全相同的有()A.神视福禄B.恭慢思慕C.然燕烹焉D.郎都陵阳30.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面各组字,全为会意字的有()A.步戒走比B.得见新符C.众示保监D.徙固阿分E.冠莫删析32.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B.行C.彳D.走E.足33.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A.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E.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34.一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仄平平平仄仄C.平仄仄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平仄E.平仄仄平仄平仄35.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词诠B.康熙字典C.助字辨略D.经传释词E.经籍纂诂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
3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堪:37.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
绌:38.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慢:39.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如:40.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令:(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4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其:42.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
或:43.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相:44.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于:45.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4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哪几种识别方法?(4分)47.具有什么关系的一对或一组字才是古今字?(3分)48.指出下列各组汉字哪些是严格意义的异体字(用△标出),并说明判断其他几组不是异体字的理由及严格意义异体字必须具备的条件。
(3分)修—杯——野??—率??—烟雕—??帷?巍?[村—御—驭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则资皮,冬则资,(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国语。
越语》)49.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译文:50.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译文:5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文:52.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译文:53.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文:六、古文标点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54.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者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而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王曰:“否。
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
梁惠王上》)(一)解释下列各句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3分)55.朝秦楚,莅中国莅:56.殆有甚焉殆:57.欲辟土地辟:(二)指出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和意义:(2分)58.朝秦楚,莅中国朝:59.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异体字或古字,指出其相应的本字、正体字和今字:(5分)60.轻不足于体与61.采色不足视于目与6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63.盖亦反其本矣64.皆欲赴于王(四)把下面几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65.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译文:6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6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