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汉语真题课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高亦心B:厷止力C:上血刃D:末下甘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A:动静关系B:时空关系C:礼俗关系D:相似关系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覆:覆盖)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货:财物)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前往)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D:业精於勤,荒於嬉.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 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B:而後乃今将图南.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D:天雨雪,武卧啮雪.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 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A:夫执舆者为谁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B: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C: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D: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12、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1分)A: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虽有高城深池,厉法重刑,犹不能禁也.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单纯词的一句是()(1分)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B: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D: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14、“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这种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A:互文B:变文C:连及D:婉曲1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1分)A: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逵.B: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遍)矣.C: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飞)又不鸣.D: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16、义疏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注释类型,它又称()(1分)A:补注B:集解C:音义D:正义17、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1分)A:岳一嶽B:村一邨C:讶一迓D:炮一砲1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弓本秉弛B:大又趾淮C:豕名启齒D:戈而朱哀19、下列句中,“乃”用作副词,表示“就是”意义的一句是()(1分)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以送覆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D:吕公女乃吕后也.20、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B: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C: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D: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雲.(1分)2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1分)23、有國有家者,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分)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1分)2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1分)26、“已行,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1分)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固,制海内.凌:(1分)28、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1分)29、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恣:(1分)30、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硕:(1分)31、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宥:(1分)32、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1分)33、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吾非至於子之门則殆矣.則:(1分)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輿?乎:(1分)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以:(1分)36、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1分)37、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说明会意字与形声字的特点.(6分)逐逹捨折伐佞钦吹38、结合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说明什么是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6分)(1)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39、归纳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类型,并说明每种类型宾语前置的条件.(8分)(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4)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5)无乃尔是过舆?40、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翻译下列加划线句子.(12分)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2分)(2)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分)(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2分)(4)见灵辄饿,问其病(2分)(5)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2分)(6)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2分)42、(重耳)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公弗听.(20分)(1)過:(1分)(2)相:(1分)(3)盍:(1分)(4)蚤:(1分)(5)亡:(1分)(6)图:(1分)(7)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4分)(8)翻译“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无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4分)(9)请解释“明贤”、“矜穷”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6分)13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指事答案:D解析: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末、下和甘都是在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构成新字的.2、【考点】相似关系答案:D解析:“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似关系.“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3、【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答案:B解析:《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聲.”此处用本义,义为罪.4、【考点】斗且廷见令尹子常答案:C解析:A项中的“覆”是放置的意思;B项中的“惮”害怕,这里指不忍;D项中的“来”使动用法,使······来.5、【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答案:B解析:汉代以前,“河”往往特指黄河.后来范围逐渐变宽,泛指河流.6、【考点】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答案:C解析: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式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即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为人所疑”意思是被人怀疑.故选C.7、【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D解析:文字承担着与它的字形相一致的本义,也承担着由本义引申出的引申义,这些都是文字的职能.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D项“辩”是“辨”的借字,分辨.8、【考点】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解析:C项中“西南”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西南其户”是指“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9、【考点】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答案:B解析:B项中的“而”连接主语“人”和谓语“無儀”,意思是人不如老鼠,居然沒有威仪.10、【考点】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答案:D解析:D项中的“為”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1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B解析:B项中“遇”《说文·辵部》:“遇,逢也.从辵,禺聲.”此处用本義,義为不期而遇、遭遇.12、【考点】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答案:A解析:B项表比喻关系;C项表示主谓之间的逻辑关系;D项表示同一关系.故选A13、【主考点】联绵词的结构特点【副考点】秋水时至答案:C解析:单纯词中,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一部分双音节的单纯词,即联绵词.“望洋”即是联绵词.C项中的“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陽”,意思是“仰视”.14、【考点】第二节互文答案:A解析:互文是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之一,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15、【考点】分化本义答案:A解析:A项中“然”的本义是“燃烧”.后来“然”字被借用去记录指示代词,本义另造“燃”字来分担,所以“然”与“燃”是分化字关系.B项中“徧”与“遍”是异体字关系.C项中“蜚”是“飛”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D项中“蚤”是“早”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16、【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义疏类是指既能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17、【考点】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答案:C解析:C项“訝”和“迓”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迎接”.后来这两个字职能产生分化,“迓”记录“迎接”义,“訝”记录“诧异”义.18、【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A解析:A项“弓”是象形字;“本”是指事字;“秉”是会意字;“弛”是形声字.故选A 项.19、【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D解析:“吕公女乃吕后也”意思是“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故答案选D.20、【考点】双宾语答案:A解析:A项中“假我道”是双宾语,“道”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鹏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解析: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22、【考点】虽有佳肴答案: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解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23、【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24、【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解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5、【考点】上兵伐谋答案:全旅为上,破旅次之解析: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26、【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解析: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考点】苏秦以连横说秦答案:淩:凌驾28、【考点】鸿门宴答案:讓:责备29、【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恣:听任30、【考点】圣王之制也答案:碩:大3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宥:原谅32、【考点】唯)答案:唯:语气词,强调希冀和期望的语气33、【考点】连接2个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面动作行为与后面动作行为时间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就答案:則:连词,表示承接.34、【主考点】夫子至于是邦也【副考点】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答案: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35、【考点】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36、【考点】夫答案: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37、【主考点】会意【副考点】形声字的类型答案:“逐、折、伐、吹”是会意字;“達、捨、佞、欽”是形声字.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38、【考点】词关系答案:异词同字是指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1)中的“歸”义为“赠送”,(2)中的“歸”义为“回家”,属于异词同字.异字同词是指一个词有不止一个字来记录.如(3)、(4)中的“悌”“弟”,都表示“孝悌”义,属于异字同词.39、【主考点】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副考点1】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2】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答案:第一类:(1)中的“歲不我興”,(4)中的“我未之見”;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前.第二类:(2)中的“客何好”;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位于动词前.第三类:(3)中的“何古之法”,(5)中的“爾是過”;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40、【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1)【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想要杀害他.(2)【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一边搏斗一边往外撤退.提弭明为赵盾而战死.(3)【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宣子在首山打猎,在翳桑休息(住宿).(4)【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看见灵辄饿得快不行了,问他生病的原因.(5)【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为他准备一筐饭与肉,把它们装在口袋里给他.(6)【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灵辄)调转戟来抵挡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免于祸难.42、(1)【考点】动词答案:過:经过(2)【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答案:相:辅佐(3)【考点】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有“盖”“殆”答案:盍:何不(4)【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蚤:通“早”(5)【考点】动词答案:亡:流亡,逃亡(6)【考点】名词答案:圖:考虑,谋划(7)【主考点】焉【副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作补语,相当于“于之”“于是”.(8)【主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答案: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恐怕不行吧?是:代词,作“难”的前置宾语.無乃······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9)【主考点】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副考点1】动词【副考点2】第三节实词的活用与兼类答案:明賢:推崇、尊重贤德之人.矜窮:同情处于困境的人.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在外,有三个人具有国卿之才,却一直跟随他,说明重耳是贤德之人.然而曹伯却轻视他,说明曹伯没有做到“明賢”.重耳流亡在外,正是处于困境的时候,然而曹伯却不同情他,不以礼相待,说明曹伯没有做到“矜窮”.。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库一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库一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库一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

A. 源字B. 分化字C. 本字D. 借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这句话中的“益”当为“溢”,二者是分化字关系,“益”为源字,“滋”为分化字。

2. 【单项选择题】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意”是会意字,从心从音。

3. 【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A. 绵一緜B. 昵一暱C. 禽一擒D. 錫一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禽”与“擒”是分化字关系,“禽”的本义为擒拿,后引中为擒拿的对象“鸟禽”,其本义后由“擒”承担。

A项,“绵”与“躲”是异体字关系,前者是从当从帛的会意字,后者是从帛从系的会意字。

B项,“昵”与“暖”是异体字关系,前者是从日、尼声的形声字,后者是从日、匿声的形声字。

D项,“錫”与“赐”是通假字关系。

4.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 犬騰伐本B. 豺嗎慧蚊C. 馬燕謂產D. 例劣眉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犬”是象形字,象犬之形;“腾”是形声字,从马、联声;“伐”是会意字,从人持戈;“本”是指事宇,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

B项,“豺”是形声字,从豸、才声;“嗎”王是形声字,从口、马声;“慧”是形声字,从心、彗声;“蚊”是形声字,从虫、文声。

C项,“馬”是象形字:“燕”是象形字;“謂”是形声字,从言、胃声;“座”是形声字,从产、生声。

D项,“例”是形声字,从人、列声;“劣”是会意字,从少从力;“眉”是象形字;“輛”是形声字,从车、两声。

5.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B. 《經傳釋詞》C. 《辭源》D. 《詞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B项,《经传释词》是按照中古声母喉、牙、舌、齿、唇排序的;C项,《辞源》是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的;D项,《词诠》书前没有按注音字母编排的音序目录和,按部首、笔画编排的部首目录。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2022.10)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10)1.[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2.[单选题] 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B.供恭戴C.劍銜錢D.聞問閩4.[单选题] 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龜,象龟之形,指事。

B.果,从田从木,会意。

C.社,从土示声,形声。

D.穎,从禾顷声,形声。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采椽不断。

C.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爱。

6.[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芣莒馳騁囹圄B.執事趑趄隳頹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7.[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8.[单选题] 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侧重于外貌。

9.[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

夫愈怒,不肯謝。

B.被有遺秉,此有滯穗。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00536古代汉语】2022年4月真题

【00536古代汉语】2022年4月真题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將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中,包括指事字的一组是A.家羴页B.傘项向C.水名彬D.一春妝【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P10.“上、下、一、二”都是指事字。

2.许慎《说文解字》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随體詰詘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象形;“視而可識,察而見義”是指事;“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是會意;“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是形聲。

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禽一擒B.豪一毫C.麤一粗D.溢一鎰【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P50.“禽”本义是“擒拿”,后来引申为擒拿的对象“鸟禽”。

后来“禽”记录引申义,另造“擒”字记录引申义,两者为分化字关系。

B选项“豪-毫”是通假字,C选项“麤一粗”是异体字;D选项“溢一鎰”是通假字关系。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捧)而獻之厲王。

B.卑而驕之,佚.(逸)而勞之。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嗜)食,和於身也。

D.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郤.(隙)也,故願望見太后。

【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A选项为分化字,来自文选《和氏之璧》,172页。

B选项为通假字,来自文选《兵者诡道》,149页。

C选项为通假字,来自文选《触龙说赵太后》,226页。

D选项为异体字关系,来自文选《触龙说赵太后》。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本义的一句是A.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B.子玉復治兵于蔿,终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

C.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

D.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A选项“寤”本义是睡醒,此处为通假字,通“牾”,逆生,也就是难产的意思;B选项此处用本义“耳朵”,这句话翻译为:子玉又在蔿地训练军队,练兵一天后,鞭打过七人,用箭贯穿了三个人的耳朵;C选项“振”为通假字,通“震”,并非本义;D选项“贱”本义为价格低,这里指卑贱,而且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B.行C.彳D.走E.足2.【单选题】“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3.【单选题】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4.【单选题】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多选题】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词诠B.康熙字典C.助字辨略D.经传释词E.经籍纂诂6.【单选题】“相”的本义是()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7.【单选题】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8.【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绝江有托于船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9.【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见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词典》D.《词诠》10.【单选题】“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A.结构助词“的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11.【单选题】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12.【单选题】下面的古注术语中,能够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B.之言C.之貌D.谓之13.【单选题】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B.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C.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D.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14.【单选题】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5【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5【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5【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1分)A:大篆B:籀文C:小篆D:秦隶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A: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遺以水.B: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C: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D:沃野千里,蓄積饒多.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1分)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焉?C: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B: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关卡)C:天柱折,地維絕.(断)D: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出发)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当时)B: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须发花白)C: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细心的人)D:使玉人爲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进攻)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1分)A: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爱也.”B: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C:會請先,不入,则子繼之.D: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7、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1分)A: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B:是不先恤民而後已之富乎?C: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D:家人車载欲往就醫.8、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1分)A:許子奚為不自織?B:豈不穀是稳?先君之好是繼.C: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D: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9、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1分)A:颍考叔為颍谷封人.B:方術不用,為人所疑.C:項王身亦被十馀創.D: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情态副词的一句是()(1分)A: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寶.B: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C:愛共叔段,欲立之.亟清於武公,公弗許.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其”属于指示代词的一句是()(1分) A:百姓皆聞其賢,未知其死也.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C: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D:若闕地及泉,隧而相兄,其誰曰不然?12、下列各组异体字,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1分)A:村——邨B:線一一綫C:泪一一淚D:迹一一蹟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舆”介绍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的一句是()(1分) A:陳涉少時,嘗舆人傭耕.B:殺人以梃舆刃,有以異乎?C:趙王舆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D:王使問禮於左師舆子產.1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1分)A:為酒甚美,縣(懸)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B:今子長八尺,迺(乃)為人僕御.C:趣(取)舍無定謂之無常.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15、下列古书注音术语,与“讀若”功能相同的一个是()(1分)A:讀圜B:讀如C:讀為D:如字1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1分)A: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门問而闚(窺).B:王速出兵,反其旄(耄)倪,止其重器.C: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殁).D: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7、章句类古注的主要内容是()(1分)A:汇集各家注解B:辨音释义C:补充订正前人旧注D:串讲文意18、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1分)A:亦血高B:朱刃息C:果弓又D:上月矢19、杜甫《潼關吏》“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中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 A:連及B:燮文C:婉曲D:互文20、下列句中,含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B: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C:晉侯钦趙盾酒,伏甲將攻之.D:家人車載欲往就醫.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 ?(1分)22、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1分)23、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孰知其極?(1分)24、凡用兵之法,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1分)25、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患安.蓋 ,安無傾.(1分)26、獻玉者曰:“ ,故敢獻之.”.(1分)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解释划线词的词义.宣子驟諫,公患之.驟:(1分)28、解释划线词的词义.聲振林木,響遏行雲.遏:(1分)29、解释划线词的词义.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勝:(1分)30、解释划线词的词义.急得其人,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佚:(1分)31、解释划线词的词义.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咎:(1分)32、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楚人生乎楚,長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乎:(1分)33、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彌子矯駕君車以出.以:(1分)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則:(1分)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唯:(1分)36、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吾知所過矣,将改之.矣:(1分)3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并据以说明各组词之间的差异属于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的哪种情况.(6分)(1)家有常業,雖飢不餓.(2)賓客主恭,祭祀主敬.(3)①乘彼垝垣,以望復關.②失時不雨,民且狼顧.3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并据以归纳名词活用的类型.(1)驢不勝怒,蹄之.(2)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舆處矣.(3)筑室百堵,西南其戶.(4)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5)孟嘗君客我.(6)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6分)39、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指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并据此说明怎样确定字的本义与引申义.(8分)(1)發:A.一發飲羽,狼失聲而逋.B.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2)解:A.胡盧益解.B.及入,宰夫將解黿.(3)道:A.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40、请将下面文言文抄到答题卡上,并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12分)昔者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見天道者非目能視乎千里之前非耳能聞乎千里之外以己之度度之也以己之情量之也己惡飢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聖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飢渴苦血氣寒暑動肌膚此四者民之大害也大害不除未可教御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舆我言於宋,於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嗣於孟子,然後行事.”然友之鄒,問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之未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日:“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驰馬試劎.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日:“然,是誠在我.”五月居盧,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帮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注释:①自盡:竭尽自己的心力.②齊疏之服,飦粥之食:指服丧期间的丧服与食物.③冢宰:官名.④盧:服丧的居所.(20分)(1)解释文中词语的意义(4分)薨雖然颜色吊(2)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或语序特点,并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也.(3)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语法功能.(4分)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然,是誠在我.(4)父兄百官起初不同意定为“三年之喪”,他们提出的理由是什么?根据世子对然友所说的话,说明世子自己认为父兄百官起初不同意定为“三年之喪”的原因是什么?(6分)42、翻译下列古文中的句子.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麈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達而無所至極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负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受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圍南.(12分)(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2分)(2)齊諧者,志怪者也.(2分)(3)鹏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2分)(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2分)(5)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2分)(6)而後乃今培風,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分)15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小篆答案:C解析: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规定采用的标准字体.得名于它的形体特点.“篆”书这个名词正反映了小篆逐渐脱离“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物性而走向符号化的形体特点.2、【考点】北冥有鱼答案:B解析:“莽苍”(mǎngcāng):叠韵联绵词,郊野的颜色,这里指近郊.3、【考点】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答案:B解析:从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到凝固成一个复合词,常常伴随着意义的变化.也就是说,复合词的意义不再像短语一样,是两个单音词的简单相加,而是另外有了专指义.社稷本指土地神与谷神.后来由于“社”“稷”是国家的重要标志,因而“社稷”结合起来,表示“国家”的意思.故“社稷”是复合词.4、【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答案:C解析:词的本义,理论上讲应该是词产生时的最早的意义.但是由于汉语的产生历史久远,原始汉语中某词最早的意义是什么,已经很难考察确定了.于是,传统汉语语言学上就把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所得出的词的义项叫做这个词的本义.A项及,本义是逮也,这里引申为“比得上”,用的引申义B项关,本义是关门,引申为“关卡,关口”,用的引申义.D项发,本义是射箭,引申为“发射,出发”.只有C项用的本义.5、【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B解析:“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中“頒白”指须发花白,半白半黑,此为借代的手法,指代老年人.这句话指百姓得到教化,尊老成为社会风尚,看不到老年人做重活的现象.6、【考点】子产论为政答案:A解析:A项“出涕”中“涕”指眼泪,今义说的是鼻涕,古今词义不同.7、【考点】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答案:D解析:D项“家人车载欲往就医.”“车载”是“用车载”,“车”,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8、【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答案:C解析: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这种前置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否定句,即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如“不、弗、勿、莫、未”等,二是宾语必须是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的规则并不严格,有些否定句中虽然代词充当宾语,但是不一定前置.C项“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为否定词,“己”为代词充当前置宾语.9、【考点】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答案:B解析: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式,又进一步发展,即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这种句式在战国时代的古书里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得到广泛应用.“为”和“所”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形式标志,“方术不用,为人所疑.”为人所疑”意思是被人怀疑.10、【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D解析: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D项“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译作“的确”.11、【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B解析:指示代词,是指用于指称或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主要分近指和远指两类,有“是、之、此、斯、兹、彼、夫、其”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其,这里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12、【考点】造字方法不同答案:C解析:“泪”是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淚”是从水戾声的形声字.这两个字造字方法不同.13、【考点】介绍出动作行为发出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行为是与谁共同完成的.可译为“和”“同”“跟”等答案:A解析: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这里“与人佣耕”,表示“为人佣耕”,“与”介绍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4、【主考点】分化本义【副考点】宋人有酤酒者答案:A解析:分化本义:有些字被常用的假借义或引申义占用后,会另造一个新字来承担它的本义.为酒甚美,县(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县,本义是悬挂,后来加形旁“心”造“悬”字,分化本义.而本字假借作县长的县.15、【考点】古代的注音方法答案:B解析:读若:在譬况法产生之前,古人对不认识的字词(或比较生僻的字词)采用了一套适合汉语和汉字特点的注音方法,即用读若(又说成读如、读似、读近、音如、音近、省相似)的术语为生僻字注音,这在东汉人的经注中以及《说文解字》这类小学专书中屡见.这种注音方式一般只注明其近似的读音,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注音.16、【考点】假借答案:B解析: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王速出兵,反其旄倪,止其重器.旄,“耄”的借字,八十、九十岁的老师称耄.17、【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章句类:是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它与传注类不同的是,传注类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章句类除了释词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一章的主题意旨.从形式上看,传注类言简意赅,章句类就有繁琐的特点.最有名的章句类注释专书是东汉时赵岐的《孟子章句》.18、【考点】象形答案:C解析: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果、弓、又”三字属于象形字.19、【考点】第二节互文答案:D解析: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例如“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意为:大大小小的城池都坚固且高大雄伟,而不是只有大城才坚固,小城才高大.20、【考点】双宾语答案:C解析: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出现两个宾语.其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一般情况下,间接宾语指人,直接宾语指物.“饮赵盾酒”:双宾语,“酒”是直接宾语,“赵盾”是间接宾语.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解析: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選自《戰國策·趙策》,課文題目《觸龍說趙太后》.22、【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斧斤以時入山林解析: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23、【考点】其政闷闷答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解析: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極?選自《老子》第四十一章.課文題目《其政悶悶》.24、【考点】上兵伐谋答案: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解析: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選自《孫子·謀攻》,課文題目《上兵伐謀》.25、【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均無贫,和無寡解析: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患安.蓋均無贫,和無寡,安無傾.(选自《季氏将伐颛臾》)26、【考点】宋人献玉答案: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實也解析: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實也,故敢獻之.”.(选自《宋人献玉》)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驟:多次.28、【考点】绕梁三日答案:遏:遏止、阻止.29、【考点】鸿门宴答案:勝:尽.30、【考点】有乱君无乱国答案:佚:安乐.31、【考点】哀公问社答案:咎:責备.32、【考点】乎答案:乎:介词;引进动作发生的处所.33、【考点】状态等答案: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34、【考点】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答案:则:连词;表示让步关系.35、【考点】唯)答案:唯:句首语气词;强调希冀、期望的语气.36、【考点】矣答案:矣:语气词;表示情况已经如何.解析:矣:语气词;表示情况已经如何.37、【考点】理性意义的差异答案:(1)饥:吃不饱,腹中空;餓: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没有进食.差异:程度轻重不同.(2)恭:外表有礼貌;敬:内心尊敬.差异:侧重点不同.(3)①望:向远处看;②顧:回头看.差异:性状情态不同.38、【主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副考点1】名词的使动用法【副考点2】名词的意动用法答案:类型1:名词用为一般动词.如(1)“蹄”,(6)“君”.类型2:名词的使动动法.如(3)“西南”(4)“宦”.类型3:名词的意动用法.如(2)“义”,(5)“客”.39、【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答案:(1)A.射箭,本义.B.打开,引申义.(2)A.松懈,引申义.B.分解、解剖,本义.(3)A.道路,本义.B.政令措施,引申义.本义是与字形相贴切的义项,与字形的关系密切.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出来的,与字形的关系相对疏远.40、【考点】北冥有鱼答案:昔者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見天道者,非目能視乎千里之前,非耳能聞乎千里之外,以己之度度之也,以已之情量之也.己惡飢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聖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飢渴苦血氣,寒暑動肌膚,此四者,民之大害也.大害不除,未可教御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1)【主考点】动词【副考点1】虽然【副考点2】名词答案:薨:死(指诸侯国国君去世).雖然:即使这样.颜色:面部表情.吊:吊唁,慰问.(2)【主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之连接主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宾状和判断句谓语或充当复句的分句答案:宾语前置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判断句,表示比喻关系.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就像草一样.(3)【主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副考点】焉答案:焉:兼词.作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诚:(情态)副词.作状语.(4)【主考点】名词【副考点】动词答案:父兄百官的理由是:在鲁国定为三年之丧没有先例,丧祭要依从先祖的做法.世子自已认为的原因是:他从前喜欢骑马舞剑,不学习诸侯之礼,父兄百官认为他的能力不足以担当此事.42、(1)【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鹏)鼓起翅膀奋飞,它的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2)【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3)【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鹏迁徙到南方大海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击打,激起三千里的波涛.(4)【考点】北冥有鱼答案:天空是深蓝色的,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吗?(5)【考点】北冥有鱼答案:在庭堂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小草也可以给它(杯水)当船.(6)【考点】北冥有鱼答案:然后就凭借风力(乘风)飞行,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各组字,全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厷 齒 矢 B.莫 鷄 眉 C.星 逐 鹿 D.齊 果 向
2.下列各组字,全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厷 齒 矢 B.莫 鷄 眉 C.星 逐 鹿 D.齊 果 向
【解析】A “厷”“齒”“矢”“鹿”“眉”“果”“向”“齊” 为象形字,“莫”“逐”为会意字,“星”“鷄”为形声字, 故选A。
【解析】 (1)信A:言语真实,本义;B:相信,引申义; 联系类型:因果关系; (2)道A:道路,本义;B:道理、规律,引申义; 联系类型:相似关系。
单选题(1704) 1. 下列句中,括号里的两个字是异体关系的一句是( )。 A.(矜)(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B.其(謌)(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 C.重爭土(橐)(託),非下也,權重也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1.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象形字,哪些是会意字;并以这些字为例, 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的区别。 丘向磊泪傘息果朙
【解析】“丘、向,傘、果”是象形字,其中“向、果”是合体 象形字;“磊、泪、息、朙”是会意字。合体象形字和会意字都 由两部分组合而成。其区别在于:会意字的两部分往往都能独立 成字;合体象形字的其中一部分往往不能独立成字。
【解析】C 許慎説:“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 也。”
6.“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指的是()。 A.会意 B.假借 C.转注 D.指事
6.“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指的是()。 A.会意 B.假借 C.转注 D.指事
【解析】B 許慎説:“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 事,令長是也。
简答题 1. 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象形字,哪些是会意字; 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的区别。 丘向磊泪傘息果朙
5. 许慎所举“考、老”两字,用来说明的“六书” 中的定义是()。
A.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B.畫成其物,随體詰詘 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
5. 许慎所举“考、老”两字,用来说明的“六书”中的定义 是()。 A.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B.畫成其物,随體詰詘 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
2.下列汉字哪些象形字?哪些是会意字?请说明各类 字的特点。
眉栗莫折血雙果閒
2.下列汉字哪些象形字?哪些是会意字?请说明各类字的特点。 眉栗莫折血雙果閒
解析:“眉”“栗”“血”“果”为象形字, “莫”“折”“雙”“閒”为会意字。象形的特点是描绘物体的轮 廓图形, 并且随着物体外部的轮廓而确定线条的直与曲。所以有 “物象”可“画”的具体实物多可以采用象形来造字。 会意的特点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合成—个新义的造字法。
答案B 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 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
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A 是通假字,C读音不同,槖tuó , D意思不同,组是()。 A.赴——訃 B.振——賑 C.斂——殮 D.谿——溪
2.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赴——訃 B.振——賑 C.斂——殮 D.谿——溪 【解析】D(P46)选项A为分化字。B和C项 为不同的字。
古代汉语习题课
单选题
1. 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亦 血 高 B.朱 刃 息 C.果 弓 又 D.上 月 矢
1. 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亦 血 高 B.朱 刃 息 C.果 弓 又 D.上 月 矢
答案为C(P9-P10)此题需要在理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汉字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能对与教材所举例字形体 结构相似的汉字予以正确分析。选项中”亦”“朱”“刃”“上” 为指事字,“血”“高” “果”“弓”“又”“月”“矢”为象形 字, “息”为会意字,故选C。
【解析】C A闚-窺是异体字;B脩-修是通假字;D嬌-驕是通假 字。
文字部分 关键词
3.下列各组字,全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鹿 朱 江 B.上 二 亦 C.仞 莫 从 D.臭 星 向
3.下列各组字,全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鹿 朱 江 B.上 二 亦 C.仞 莫 从 D.臭 星 向
【解析】B 选项中“鹿” “向”为象形字, “朱”“二”“上”“亦”为指事字, “莫”“从”“臭”为会意字, “江”“仞”“星”为形声字,故选B。
3.解释加黑的词的意义,说明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 义,并据以归纳引申义与本义联系的类型:
(1)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2)A.晉獻公欲假道於虞以伐虢; B.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解释括号里的词的意义,说明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并据以归纳引申 义与本义联系的类型: (1)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2)A.晉獻公欲假道於虞以伐虢;B.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下列句中加括号中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是()。 A.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窺)。 B.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C.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無以縮酒。 D.有求則卑辭,無欲則(嬌)(驕)嫚。
3.下列句中加括号中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是()。 A.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窺)。 B.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C.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無以縮酒。 D.有求則卑辭,無欲則(嬌)(驕)嫚。
4.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錦,从帛金声。形声 B.孟,从子从皿。会意 C.佞,从仁女声。形声 D.蝕,从食从虫。会意
4.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錦,从帛金声。形声 B.孟,从子从皿。会意 C.佞,从仁女声。形声 D.蝕,从食从虫。会意
【解析】A“孟”形声。从子,皿声。“佞”会意。从 女,信省。本义指用花言巧语谄媚。“蝕”会意。从 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指虫等蛀伤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