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荧光探针
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95f5f9e8e9951e79a892711.png)
专利名称: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益丰,陈舒欣,秦思瑶,章世深,汪玲
申请号:CN201910802152.6
申请日:20190828
公开号:CN110487761A
公开日:
201911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利用氧杂蒽与苯炔构筑具有双光子发射的新型荧光体系,并在meso‑位螺环处直接引入汞离子设别部分,使其能对汞离子进行特异性响应。
探针本身共轭体系由于meso‑位硫代氨基脲的存在而被破坏,无荧光发射。
但当存在汞离子的条件下,由于汞离子促进的分子内脱硫环化反应,使得meso‑位螺环打开,探针分子发射出强的红色荧光。
本发明提供的氧杂蒽与苯炔构筑具有双光子性质的“开‑关”型汞离子探针对汞离子溶液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够实现对样品内微量汞离子的灵敏定量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响应灵敏,易于推广和应用等优点。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杨舟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DiI (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说明书

DiI (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包装 C1036DiI (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10mg产品简介:DiI 即DiIC 18(3),全称为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 ,是最常用的细胞膜荧光探针之一,呈现橙红色荧光。
DiI 是一种亲脂性膜染料,进入细胞膜后可以侧向扩散逐渐使整个细胞的细胞膜被染色。
DiI 在进入细胞膜之前荧光非常弱,仅当进入到细胞膜后才可以被激发出很强的荧光。
DiI 被激发后可以发出橙红色的荧光,DiI 和磷酯双层膜结合后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参考下图。
其中,最大激发波长为549nm ,最大发射波长为565nm 。
DiI 的分子式为C 59H 97ClN 2O 4,分子量为933.88,CAS number 为41085-99-8。
DiI 可以溶解于无水乙醇、DMSO 和DMF ,其中在DMSO 中的溶解度大于10mg/ml 。
发现较难溶解时可以适当加热,并用超声处理以促进溶解。
DiI 被广泛用于正向或逆向的,活的或固定的神经等细胞或组织的示踪剂或长期示踪剂(long-term tracer)。
DiI 通常不会影响细胞的生存力(viability)。
被DiI 标记的神经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存活长达4周,在体内可以长达一年。
DiI 在经过固定的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迁移速率为0.2-0.6mm/day ,在活的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的迁移速率为6mm/day 。
DiI 除了最简单的细胞膜荧光标记外,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的融合和粘附,检测发育或移植过程中细胞迁移,通过FRAP(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检测脂在细胞膜上的扩散,检测细胞毒性和标记脂蛋白等。
用于细胞膜荧光标记时,DiI 的常用浓度为1-25µM ,最常用的浓度为5-10µM 。
盐酸黄连素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第52卷第9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 9 2023年9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September,2023基金项目: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22JH2/101300113)。
收稿日期:2023-02-20盐酸黄连素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孙振华1,王国胜2*(1.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300; 2.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摘 要:介绍了盐酸黄连素的制取技术,包括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和化学合成技术;介绍了盐酸黄连素的药理作用、染色性能、荧光探针、传感器与电极、衍生物以及纳米给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化学合成方法的改进、盐酸黄连素中有关物质的确证以及结构特征与应用领域的开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 键 词:盐酸黄连素;制取技术;有关物质;应用领域中图分类号:TQ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09-1337-07盐酸黄连素( berberine) ,又名盐酸小檗碱,是黄色的针状结晶,分子式(不含结晶水)为 C 20H 18ClNO 4,分子量371.8,熔点145 ℃,工业品含有 2~5个分子结晶水,可溶于热水、乙醇,难溶于乙醚、苯。
常态下为淡黄色粉末,加热失水后为土黄色。
盐酸盐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热水,而硫酸盐则易溶于水。
黄连素是一种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且其具有氮三角的化学结构。
黄连素是小檗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黄色提取物,最早是在1830 年由 Buchner 与 Herberger 发现的[1]。
在 19 世纪 20 年代黄连素也被命名为牙买加菜树苦素和花椒树脂。
而黄连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便有收录,长期以来,中国将其用来抗菌、消炎、止泻等。
目前,发现其它中药材如黄柏、关黄柏、古山龙、三颗针、功劳木、白屈菜、伏牛花、南天竹、金印草、俄勒冈山葡萄、黄藤和树姜黄等数十种植物中也含有黄连素。
细胞活力研究检测指标

细胞活力研究检测指标细胞活力研究通常涉及多种检测指标,以评估细胞的生理状态、代谢活性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指标:1. 细胞增殖能力:1)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氮唑溴化物)试验:通过测量活细胞中线粒体脱氢酶的活性来评估细胞增殖。
2)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验:类似于MTT,但使用水溶性四唑盐WST-8,减少了实验步骤。
3)BrdU(5-溴脱氧尿苷)掺入试验:通过检测BrdU在DNA合成期的掺入来评估细胞增殖。
2. 细胞存活率:1)细胞计数:直接使用血球计数板或自动细胞计数器计算活细胞数量。
2)台盼蓝染色:排除法,活细胞不会吸收台盼蓝,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3. 细胞凋亡检测:1)Annexin V/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细胞膜完整性来识别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
2)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试验:检测DNA断裂,是细胞凋亡的标志。
4. 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仪:使用PI或Hoechst染料对DNA进行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5. 细胞代谢活性:1)ATP含量测定:ATP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
2)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衡量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损伤程度。
6. 氧化应激指标:1)ROS(活性氧物种)检测:使用荧光探针如DCFH-DA进行检测。
2)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
7. 蛋白质和基因表达:1)Western blot: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2)qPC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特定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8. 细胞信号通路活性:磷酸化蛋白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特定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评估信号通路的激活。
9. 细胞粘附和迁移能力:1)划痕试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
2)侵袭和迁移试验:使用Transwell小室评估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功能、基因组描绘、肿瘤和遗传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荧光探针与目标DNA碱基序列互补配对,使染色体或基因区域成为荧光标记物,从而实现对核酸序列的直接可视化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子探针技术。
1. FISH技术的发展历程FISH技术首次应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最初的技术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标记方法,如辣根过氧化酶结合(HRP)和碱性磷酸酶结合等,来识别DNA序列。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存在较大的检测误差和信号弱等问题。
随着荧光染料和显微镜方法的发展,荧光成为FISH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荧光标记FISH(Fluorescence-Labeled FISH,Fl-FISH)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蛋白质标记方法,成为目前FISH技术的主流。
2. FISH技术的原理FISH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标记分子与特定的目标DNA序列互补配对,使其可视化。
荧光探针主要包括含有荧光染料结构域和与目标DNA碱基序列相互作用结构域的寡核苷酸或单链DNA分子。
探针长度通常在15-30bp左右,越短的探针对于特异性检测越有利。
FISH技术的操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标本制备,如组织切片、细胞准备等。
(2)脱氧核糖核酸(DNA)变性,使之成为单链状态,以方便荧光探针与目标DNA碱基序列的互补配对。
(3)探针杂交,将荧光标记探针与目标DNA碱基序列杂交,或者将探针标记在载体DNA上,通过载体DNA与目标DNA 互补配对实现探针的标记。
(4)洗涤,去除杂交与未杂交的探针,防止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5)荧光染色,使探针与目标DNA形成的复合物发生荧光信号,从而能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
3. FISH技术的应用(1)研究染色体和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如染色体结构异常、基因扩增和缺失等病理变化的检测和评价。
浙江省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2024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2024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在真核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膜系统创造细胞微环境,利于提高新陈代谢效率B.核膜的存在使得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变慢C.细胞中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基本结构相同D.高尔基体边缘膨大脱落的小泡可以成为溶酶体2.不定根的形成是植物发育生物学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某团队研究不同浓度IAA对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实验材料为大豆品种主茎型和分枝型的下胚轴插条,实验处理是下胚轴插条浸在相应浓度IAA溶液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下胚轴,8天后测得不定根数目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IAA浓度对两个品种插条不定根形成均具有两重性B.在IAA浓度为300μlmol·L-1条件下,分枝型插条可能部分死亡C.随着IAA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形成不定根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D.IAA对不同品种的处理效果差异明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3.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
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4.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片树林中的黑色桦尺蠖和灰色桦尺蠖是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B.人们用农药处理作物上的害虫,经过该人工选择,害虫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增加C.抗青霉素的突变型细菌不可能是染色体畸变的结果D.在某个很大的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等于A频率的平方5.化疗药物长春碱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阻碍纺锤体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Fluo-3 AM_钙离子荧光探针_

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产品简介:Fluo-3 AM是最常用的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探针之一。
分子式为C51H50Cl2N2O23,分子量为1129.85。
Fluo-3和Fura-2相比,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被氩离子激光(argon-ion laser)的488nm激发光激发,便于检测;另一方面,Fluo-3和钙离子结合后荧光变化更强,即对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检测更加灵敏;同时,Fluo-3和钙离子的结合能力较弱,这样可以比Fura-2检测到细胞内更高浓度的钙离子水平;此外,对于细胞内的钙离子的即时变化反应得更加准确,减小了因为和钙离子解离速度慢而导致的荧光变化滞后。
本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 是配制于无水DMSO (anhydrous DMSO)中的储存液,浓度为5mM。
Fluo-3 AM是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
Fluo-3 AM的荧光非常弱,其荧光不会随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强。
Fluo-3 AM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剪切形成Fluo-3,从而被滞留在细胞内。
Fluo-3可以和钙离子结合,结合钙离子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为506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6nm。
实际检测时推荐使用的激发波长为488nm左右,发射波长为525-530nm。
Fluo-3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参考下图。
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时,Fluo-3 AM的常用浓度为0.5-5μM。
通常用含有0.5-5μM的Fluo-3 AM的适当溶液和细胞一起在20-37℃孵育15-60分钟进行荧光探针装载,随后适当洗涤,洗涤后可以考虑适当再孵育20-30分钟以确保Fluo-3 AM在细胞内完全转变成Fluo-3。
保存条件:-20℃避光保存,6个月有效。
注意事项:本Fluo-3 AM在4℃、冰浴等较低温度情况下会凝固而粘在离心管管底、管壁或管盖内,可以20-25℃水浴温育片刻至全部融解后使用。
荧光染料均存在淬灭问题,请尽量注意避光,以减缓荧光淬灭。
PCR技术培训教材(外传新人学习版本)

二、PCR 反应五要素 参加 PCR 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五种即引物、酶、dNTP、模板和 Mg2+。 (一) 引物
6
培训教材(201103)
(1)PCR 所扩增的靶序列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和长度是由引物限定的,引物的特异性对扩增产物起 决定作用。引物长度以 18—30bp 为宜,常用为 20bp 左右。 (2)引物扩增跨度(扩增片段长短) :扩增片段在普通 PCR 以 200—500bp 为宜,而实时荧光 PCR 则为 50—150bp。 (3)引物内部的二级结构:引物内部应避免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 3’端的 互补。 (4)引物的 G+C 比例及碱基:G+C 含量以 40%-60%为宜,G+C 比例太低扩增效果不佳,G+C 比 例太高易出现非特异条带。 (5)引物的 Tm 值:理想的引物的 Tm 值应在 55-60℃。引物对之间的 Tm 值差异不应超过 2-3℃. 引物的 Tm 值计算可按以下公式计算:Tm=2(A+T)+4(G+C) (6) 引物量: 引物浓度过高则导致错配和非特异性扩增,且可增加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机会。 (7)引物的 3’端碱基:引物的 3’端碱基尤其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配对。末端碱基 不配对易导致 PCR 失败。在引物的 3’端碱基,最好为 G 或 C。 (二)酶 用于 PCR 的耐热 DNA 聚合酶可分两类,一类为从水生嗜热菌中纯化的 TaqDNA 聚合酶,一类为 通过基因工程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酶。酶的浓度过高可导致非特异性扩增,过低则导致扩增效率低, 产物量减少。 (三)dNTP 四种碱基的浓度应相等,任何一种碱基的浓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引起错配。碱基的浓度过低则会降 低 PCR 产物的产量,过高则因为 dNTP 能于镁离子结合,使游离的镁离子降低,从而影响 TaqDNA 酶 的活性。 (四)模板 模板核酸的量与纯度也是 PCR 成败的关键环节。模板中若含有 PCR 反应的抑制物,如血红蛋白、 粘蛋白、重金属离子、肝素等,则会抑制 PCR 扩增。同时,模板核酸的量也不易过高,过高也会抑制 PCR 扩增。 (五)Mg2+ Mg2+是 TaqDNA 聚合酶的不可少的辅助因子。Mg2+浓度过高则易出现非特异性扩增,过低则降低 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一般在 1.5-3.0mmol/L 范围内。 三、PCR 反应特点 特异性强: PCR 反应的特异性决定因素为: ①引物与模板 DNA 特异正确的结合; ②碱基配对原则; ③Taq DNA 聚合酶合成反应的忠实性;④靶基因的特异性与保守性。其中引物与模板的正确结合是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47 Microtubules were labeled with mouse monoclonal anti– -tubulin antibody, biotin-XX goat anti–mouse IgG (H+L) antibody (B-2770) and Cascade Blue NeutrAvidin (A-2663).
荧光探针
朱
1
2
内容提要
• 探针的分类 • 探针的应用 • 探针的选择
3
动 物 细 胞 结 构 示 意 图
4
荧光探针的分类
按照荧光探针制作方式
化学荧光探针: 化学方法合成的 基因荧光探针: 可遗传、由DNA编码、蛋白质组成的
按照荧光探针功能来分
…….
5
基因荧光பைடு நூலகம்针
荧光基因探针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最 早 , 绿 色 荧 光 蛋 白 ( GFP ) 是 由 Shimomura等人在研究水母发光蛋白 时发现的,水母发光蛋白是从水母 Aequorea中得到的一种有生物活性发 光蛋白质。
39
化学荧光探针
笼锁化合物探针
笼锁化合物全称为光不稳定笼锁化合物,是人工使用掩蔽基团 修饰生物活性分子而合成的无荧光前体化合物。 当该物质被强光照射后,两基团之间的共价键解离而释放出活 性分子,这个过程称为解笼锁。 由于光化学反应的速度快,生物分子不需要经过弥散过程就可 以在光解部位发挥作用;当与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联用时,就 可以达到极高的时空分辨率(时间上可达毫秒级,空间上可达 到微米甚至更低);加上光解过程的强度、时间和范围均可控 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极易调节,从而为研究生理过程提供 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POPO-1 (P-3580), BOBO-1 (B-3582), YOYO-1 (Y-3601), TOTO-1 (T-3600), JOJO-1 (J-11372), POPO-3 (P-3582), LOLO-1 (L-11376), BOBO-3 (B-3586), YOYO-3 (Y-3606) TOTO-3 (T-3604)
化学荧光探针
内质网和线粒体同染
21 ER-Tracker Blue-White DPX (E-12353) MitoTracker Red CM-H2XRos (M-7513)
化学荧光探针
高尔基器
高尔基器将由粗 面内质网运来的 蛋白质类物质进 行加工、浓缩、 储存、运输,最 后形成分泌泡排 出体外。
凋 亡
细胞皱缩、凋亡小体 保持完整性 致 密 、 浓 缩 、 染色 质聚 边 被非随机切成180bp片段 完整,无崩解 形 成 凋 亡 小 体 被邻 近细 胞 吞 噬 , 不 引 起炎 症反 生理或非生理性刺激 应 数小时 涉及酶激活及酶促反应 新蛋白的合成与表达 能量依赖性 通 常 只 影 响 散 在单 个细 胞,组织结构不被破坏 溶解
42
43
SYTOX Blue nucleic acid stain (S-11348)
44
SYTO Live-Cell Nucleic Acid Stain Sampler Kit #1 (S-7572)
The chromosomes were stained with DAPI (D-1306). The cytoskeleton was detected with anti– 45 bovine -tubulin, mouse monoclonal 236-10501, biotin-XX conjugate (A-21371), which was then visualized with red-fluorescent Alexa Fluor 568 streptavidin (S-11226)
细胞骨架
细胞形态支撑与形态建成 细胞内的转运或运动 膜相差的性质和功能 吞噬作用 细胞运动
23
化学荧光探针
膜荧光探针
细胞膜基本成分:磷脂、 脂肪酸和固醇, 膜探针:非极性探针、两 性探针、膜流动性探针、 荧光标记的磷脂、脂肪酸 和固醇探针。 用途:测量膜的扩散、监 测病毒-细胞的融合、观 察膜流动性和研究膜表面 的分子组成。
18
化学荧光探针
溶酶体和线粒体同染
19 LysoTracker Red DND-99 (L-7528) MitoTracker Green FM (M-7514)
化学荧光探针
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主要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修饰和转运, 脂类合成,糖类代谢,解毒作用。
20
ER-Tracker Blue-White DPX (E-12353)
33
化学荧光探针
Fluo3
可见光激发: Ex:490nm, Em:525nm; 荧光变化最大: 增强50-250倍, 对pH、Mg2+等 相对不敏感;
34
化学荧光探针
35
化学荧光探针
海星卵受精诱导的钙波(5s)
36
Calcium Green-1 (C-3713)
化学荧光探针
pH探针
正常的情况下,胞浆为pH6.8~7.4, 溶酶体为pH4.5~6.0 胞内pH的影响:细胞代谢、细胞间通 讯 pH探针分为中性和偏酸性,均为疏水 性探针 中性探针:需使用其AM形式 偏酸性探针:细胞胞饮作用进入溶酶 体
37
化学荧光探针
活性氧探针
胞内活性氧影响细胞代谢 应用:毒理学 常用荧光探针有H2DCFDA ,荧 光强度与活性氧的浓度呈线性关 系。
38
化学荧光探针
免疫荧光探针
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是现代生物学中广 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特异性和敏性感。 FITC类:易光漂白,对pH值的变化较敏 感; Bodipy类:光稳定性好,发射带窄,易于 多重标记,pH稳定性好。
The cell cycle is an ordered series of events leading to the replication of cells
G0-G1 S # of Events
G2-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29
30
化学荧光探针
膜电位探针
快响应探针: 响应时间短于1ms;变化幅度:2%~10%/ 100mV;监测动 作电位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快速变化 慢响应探针: 反应速度较慢,为1~20s;变化幅度:1~2%/ 1mV
15
化学荧光探针
线粒体
是负责有氧代谢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丰度随细胞类型、代谢水 平、细胞所处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 异 用于标记线粒体活性、定位和丰 度,监测药理学试剂的药效
16
MitoTracker Red CMXRos (M-7512)
化学荧光探针
溶酶体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被的小体,内 含各种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弹 性蛋白酶、羧肽酶、蛋白酶、组 织蛋白酶及多种蛋白酶。 大都是利用荧光底物标记水解酶 的活性和pH变化来标记的。
24
DiIC18(3) (DiI; D-282, D-3911)
化学荧光探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主要方式:侧向扩散、旋转、伸缩 振动、翻转、摆动等。 侧向扩散的测量:荧光光漂白恢复 (FRAP) 旋转扩散的测量: 荧光偏振法
25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40
化学荧光探针
光解反应 激发光的强度和波长 消光系数和量子产率 激发态中间产物的寿命 光化学反应: 偶氮苯的光致同分异构作用 硝基甲苯的光致分解作用 根据生物活性分子的不同来分类:笼锁神 经递质、调质及配体;笼锁胞内第二信 使;笼锁钙;笼锁发光基团、笼锁酶。 应用:肌肉生理、递质释放、钙振荡、微 41 管和微丝动力学
RH 414 (T-1111) DM-BODIPY dihydropyridine (D-7443) Right: ratio of the middle image divided by 31 the left image
化学荧光探针
慢 响 应 探 针
32
化学荧光探针
钙离子探针
定性探针:由单波长激光激发,通过荧光 变化直接测量细胞内钙离子动态变化 定量探针:是双波长激发探针,利用双波 长激发和比率技术,来定量测定 这些探针本生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需要 使用其AM形式。
26
化学荧光探针
核酸探针
核酸是细胞生长、分化、 遗传的重要物质 用途:测定DNA和RNA的 形态和含量;研究细胞周 期和肿瘤的诊断、治疗和 预防
27
YOYO-1 (Y-3601)
化学荧光探针
人嗜中性粒细胞核染色
28
SYTO 13 live-cell nucleic acid stain (S-7575)
48 anti–bovine -tubulin, mouse monoclonal 136-10501, biotin-XX conjugate (A-21371) and Alexa Fluor 568 streptavidin (S-11226)
Texas Red-X phalloidin (T-7471), which labels F-actin, 49 mouse monoclonal anti– -tubulin IgG and fluorescein goat anti–mouse IgG (F-2761), which label microtubules
17 LysoTracker Yellow HCK-123 (L-12491) LysoTracker Red DND-99 (L-7528)
化学荧光探针
Responsible for degrading
certain cell components material internalized from the extracellular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