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合集下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及作用机制研究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及作用机制研究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及作用机制研究姓名:付东所在学院:中医药学院所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年级:2015级学号:2015223790一、前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简称EEDs,又称环境激素、内分泌活性化合物、内分泌干扰化合物,所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系指一种外源性物质,该物质会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发生逆向健康影响,或使有机体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则是一种可能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内分泌紊乱的物质。

如今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开展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基础研究是科学与医学共同面对的课题。

在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化学污染占70%左右,其中以EEDs对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影响最广,危害最大。

EEDs表现出拟天然激素或抗天然激素的作用,通过干扰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引起中毒或在比较低的接触水平即对心、肺、肝、肾、性腺等器官产生危害,即通过内分泌系统改变人的内环境而致病.人和脊椎动物具有相同的内分泌系统,如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这些腺体分泌的物质仅在体内起作用,不排除体外,故称之为内分泌腺体,其分泌物称为激素,能调节生物体的成长、代谢、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激素在体内的水平非常低,但有极大的功效,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发生糖尿病,分泌过多则会发生低血糖。

EEDs正是通过改变激素在体内的正常水平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和危害的。

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相比,EED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以下显著特点:1.低剂量长期作用,具有慢性毒性效应;2.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产生影响,对后代影响影响巨大;;3.与人体各系统重大疾病有密切,危害巨大;4.采用常规的方法不易被筛选和检测。

因此,开展EEDs与人类健康的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类型1.干扰雌激素作用的类群:1)多氯联苯类化合物(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s)2)烷基酚类(Alkylphenol ,APs)3)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4)二苯烷烃类(Diphenylkanes)5)双酚化合物(Biphenols,BPs)6)有机氯杀虫剂7)除草剂8)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 PEs)、真菌雌激素9)某些重金属(铅、镍、汞)2.干扰睾酮作用的类群:1)氟他胺(Flutamide)2)利谷隆(Linuron)3)苯乙烯(Styrene)4)二硫化碳(Carbonsulfide)5)邻苯二甲酸酯(PAEs)6)林丹(lindane)7)铅3.干扰甲状腺素作用的类群:1)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ithiocarbamate, DCs)2)多卤芳烃类(Polyhalogenocarbons,PHAHs)4.干扰内源性激素代谢酶及激素转运功能的类群:有研究表明多卤芳烃类和多溴联苯能够影响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水平,并降低大鼠促甲状腺素对T3、T4的调节作用.5.干扰其他内分泌功能的类群:如铅、可卡因、二硫化碳等可以干扰儿茶酚胺的作用,升高动物或人血清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植物雌激素还能刺激催乳素合成与分泌等。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聚氧乙烯醚(APEOs),其中NPEOs占80% ,中国NPEOs的年 产量为4万。全世界每年NPEOs产量的60 %进入水体。
壬基酚(Nonylphenol,NP)在国外水体中的分布
部分国家和地区 地表水与沉积物 中的壬基酚浓度
NP对水生物的急性毒性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1~20))是典型内分泌干扰 物壬基酚(NP)的前驱物质,作为生产合成清洁剂、乳化 剂、润湿剂、分散剂和农用除草剂的原料被长期使用,是 目前全球商用第二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中分布 广泛。
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ors chemicals,EDCs
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正常
功能(激素的合成、储存、释放、运输、清除等环节)并产 生异常效应的物质。
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分类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内分泌干扰物的理化特性
有关国家河流中NP和NPEOs的浓度水平
饮用水与海水中NP与NPEOs的浓度(mg/L)
NPEOn的代谢过程
辛基酚(octylphenol,OP)
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除用于生产一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外,还可生产油溶性酚醛树脂、橡胶、硫化剂、印刷油 墨、涂料以及配制防锈剂等。全世界辛基酚的年产量为30 万吨左右,我国由于缺乏生产原料二异丁烯,辛基酚的年 产量仅为5000吨。
APnEO的生物降解
8种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的对数值及其结构参数
壬基酚(nonylphenol,NP)
分子式C15H24O,主要用于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 NPEO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洗涤剂、除草 剂、杀虫剂、塑料添加剂、乳化剂、润湿剂、涂料、化妆品、 纺织助剂和油田化学品中。全世界每年生产大约50万吨烷基酚

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内分泌干扰物概述

内分泌干扰物概述1. 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即EDCs),也称为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它们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而是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

这类物质会导致动物体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甚至灭绝。

2. 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及分类内分泌干扰物多为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物质。

我们使用的农药大约70%~80%属于内分泌干扰物;我们所使用的塑料,其中大部分的稳定剂和增塑剂也属于内分泌干扰物;日常人们所食用的肉类、饮料、罐头等食品中也都含有内分泌干扰物。

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有机锡、二乙基人造雌性激素、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二噁英(dioxin)、双酚A(Bisphenol A)与其衍生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Methomyl、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壬基酚(Nonyl phenol,NP)等,另外有研究指出环境污染物中的镉(Cd)、铅(Pb)和汞(Hg)等重金属产物亦为可疑的内分泌干扰物。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通常根据其干扰内分泌功能来划分,如雌激素干扰物、雄激素干扰物、甲状腺素干扰物、糖皮质激素干扰物、胰岛素干扰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干扰物、生长激素干扰物、植物雌激素等。

这样的分类,对同一化学物可能会重复出现,如PCBs既可能具有雌激素效应又具有干扰甲状腺素的效应。

如果以化学结构体系和对机体损伤效应终点来划分,不仅会遇到“重复”,更会失去干扰内分泌效应的特征。

化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

化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

化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化学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效应及其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科学。

它涉及到化学物质的来源、迁移、转化、毒性机制、风险评估和污染治理等方面。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包括激素类似物、激素拮抗剂和激素合成抑制剂等。

它们可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生态系统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化学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化学物质的来源和释放:研究化学物质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的来源和释放途径,以及突发事件(如事故、泄漏等)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化: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如水、土壤、空气)中的迁移规律和转化过程,以及生物体内外的代谢和积累机制。

3.化学物质的毒性机制: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生殖毒性等,以及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识别和评估: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特征、来源和效应,建立相应的检测和评估方法,以识别和评估环境中的潜在内分泌干扰物。

5.风险评估和污染治理:研究化学环境污染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污染程度和风险水平,并提出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策略。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内容包括: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和特征: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来源、特性及其与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和效应: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物效应,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分类,研究其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影响。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和评估:建立和完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开发相应的评估模型,以准确监测和评估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水平。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和释放:研究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释放途径和迁移规律,以揭示其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治理和预防:研究有效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治理技术,如降解、吸附、转化等,以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概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概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概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干扰激素的合成、释放、传递和降解,从而导致生物发育和生殖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进行概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空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中,同时也存在于工业生产、农业、医疗和家庭用品中。

这些物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如植物雌激素、动物睾丸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氯农药、阻燃剂和塑化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们可以干扰胚胎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曝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的胚胎和婴儿可能会出现生殖系统畸形、性别混乱和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会对生物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化学物质能够干扰雌性激素的正常功能,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此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可以干扰机体的代谢功能,引发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一种是通过消化道摄入,另一种是通过皮肤吸收。

在进入生物体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输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与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此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合成和降解的酶活性,改变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样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曝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的野生动物,如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可能会出现生殖异常和生育能力下降的现象。

这不仅对种群的维持和演化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这些化合物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分泌,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生殖系统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型污染源,本文将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药使用、塑料制品等多种渠道。

这些化合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激素分泌产生干扰作用。

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问题。

为了探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毒理学研究成为了关键。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等方法,以检测这些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损害。

在动物实验中,科学家通过给予受试动物不同剂量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观察其生理、生化及组织学等方面的变化。

体外实验则利用人体细胞或组织培养物,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细胞生长、凋亡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评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及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这些化合物与人体激素分子结构相似,能够与激素受体结合并激活或抑制其功能,进而影响激素调节的生理过程。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还可能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等过程,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靶点以及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还需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以揭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我们需要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只有通过深入探究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和作用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们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生态环境。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与健康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时国庆 北京科技大学化生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系
问题:
1. 什么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 什么是低剂量效应?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及野生动物的影 响有哪些? 4. 你认为应该怎样协调工农业新技术与潜在 环境风险的关系?
2004年7月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对美国杜邦公司提起行政 指控,称其隐瞒了其生产不粘锅涂料“特富龙” (Teflon)中的一种关键化合物PFOA(全氟辛酸铵)具 有潜在健康风险的事实,拟对其处以数亿美元的重罚。 7月14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就 “特富龙”事件发 表声明,表示将迅速组织专家就全氟辛酸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进行研讨和论证。
杀虫剂
杀线虫剂 工业化合物 重金属 树脂原料
铅、镉、汞 烷基酚、壬基酚、辛基酚、苯乙烯、双酚-A 、聚氯乙烯、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双(2- 乙基己基) 己二酸盐、双(2-乙基己基) 邻苯二甲酸盐。 他莫昔芬、己烯雌酚、溴萘酚、壬苯醇醚-9 壬基酚。 多氯联苯、阿罗可罗-1254、派兰诺油。
药物 绝缘油
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发行。书中阐述了滥 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对美国及世界其 他主要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1961-1971年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含二恶 英的枯叶剂——“橙剂(Agent Orange)”,总量达4000多 万升。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严重的二恶英污染事件,对 越南饱受脱叶剂危害地区的事后调查发现大量流产、死胎、 新生儿畸形等案例。
1962年,在《寂静的春 天》一书中,R. Carson用大量 的证据证明有机氯农药DDT是导 致游隼(peregrine falcon, Falco peregrinus)卵壳变薄 的元凶。

环境毒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毒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毒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坏蛋,偷偷摸摸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环境。

想象一下,你早上喝的那杯水,可能就是它的“杰作”。

这些内分泌干扰物,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能干扰我们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

它们就像是潜伏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激素水平,让我们整个人都觉得不对劲。

说到内分泌干扰物,你可能会想,嘿,我怎么会碰到这些东西呢?它们无处不在。

想想你用的护肤品,或者你吃的某些食物。

是的,很多化妆品和塑料制品都含有这些小家伙,它们一旦进入你的身体,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开始乱动乱跳,影响你的内分泌系统。

你是不是觉得,这听起来就像是某个科幻片的情节,实际上却是真实的噩梦。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内分泌干扰物那么可怕呢?好吧,先来看看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做了些什么。

它们可以让我们体重增加,皮肤变得干燥,甚至影响我们的生育能力。

听起来简直就是在跟我们开玩笑,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但是,当这些物质进入我们的血液时,它们会假装成我们的激素,玩起了“模仿秀”。

这可不是一般的模仿,而是让我们的身体搞得一团糟,很多时候你甚至都察觉不到。

再来聊聊这些坏家伙是怎么来的吧。

你可能会想,它们是从外星飞来的?其实不然,很多内分泌干扰物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

比如,工业废物、农药、甚至一些家用清洁剂,都是这些化学物质的“温床”。

当这些东西进入土壤和水源后,就开始了它们的“旅行”,最终来到我们的餐桌上。

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不就是给我们的人生加了一个“隐藏难度”吗?有时候我们也能做点什么来保护自己。

比如,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少用塑料制品,这些都是防止内分泌干扰物进入我们生活的小妙招。

关注那些成分列表,不要让那些难以发音的化学名字混入我们的生活中。

这就像是在打怪升级,时刻保持警惕才能顺利通关。

有些内分泌干扰物是可以被清除的。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甚至是定期做身体检查,都能帮助我们减少这些“坏蛋”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农药,如常用的氯丹、敌百虫、敌敌畏、乐果、 对硫磷、1605,五氯酚钠以及某些除草剂,可以通过 食入、吸入、皮肤渗入等多种方式进入人体

农药进入胚胎体内后,可引起细胞分裂障碍或死亡, 致使胚胎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异,轻者可
致胎儿畸形,重者可致胎儿流产或死亡

来源之二:塑料制品和化妆品 绝大多数塑料制品中会释放出一种叫做邻苯二甲酸 盐的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玩具、儿童用品、 PVC建筑材料、医疗器械以及服装等
PCB类物质:有200多种,多氯联苯-PCB 用于电器制
品绝缘,它的化学结构是由两个苯环组成,含有 1-10 个 氯离子,在环境中可以留存很长时间
烷基苯酚类: 主要用于塑料的粘合、表面活性剂,如
多氯溴苯、联苯酚A、苯乙烯(方便面容器材料)、DEP 与DEHP(塑料的可塑剂),等
农药类
约44种,占2/3

苯并(a)芘是石油、汽油等化石染料燃烧的副产品, 汽车尾气、烧烤油烟中都还有这种成分

是导致肝癌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之一

来源之五:日用家化产品
现代化学武器清洁用品中大多含有界面活性剂壬基
酚,科学研究发现,壬基酚可能是导致全世界河流中
鱼类性别紊乱的有毒物质之一,还可能引起皮肤病和 肝脏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男性乳腺增生, 青春期性发育异常

中国男性精子密度从每毫升1.03亿个,降至4000万
至6000万个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导致精液成分发生改变, 使附属性腺功能受到影响 目前已明确杀虫药二溴丙烷(DBCP)与人类不育有关 此比例还不到5%,20几年间上升1倍多


中国目前每八对夫妻就有一对不育不孕,而1984年
杀虫剂 25种(如 DDT
、六氯苯 、五氯酚、 六六六、
1605、、狄氏剂等)
除草剂 10 种(如
二氯苯氧乙酸、三氯苯氧乙酸、草不
绿、除草醚等)
杀菌剂9种(如代森锌、乙烯菌核利等)
DDT
积累在地球环境中的DDT已对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
的危害
同时,DDT在生态食物链中循环,并通过海洋和大气层

环境激素是近年来被逐渐认识的一类新的环境有害物质

目前,怀疑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为 200 多
种,现在能够证明或间接证明属于环境激素的物质有67种, 加上重金属汞、镉、铅共70种

其中,能够对生态与环境造成长久而危险的首推二恶英、 DDT、多氯联苯3种---世纪三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流传到其它禁止使用DDT的国家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
己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孕妇为了保胎都使用过DES
70年代以后,年轻女性阴道癌的发病率异常的高,其原
因是所有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服用过雌性激素 (DES)
DES通过胎盘对男性的影响是,睾丸不能产生正常数量
性增加
4、废物综合症 the wasting syndorm (消瘦 综合症)
毒性极强。与其他急性毒物不同的是使动物死亡时间 长达数周。特点是染毒几天内出现严重的体重下降,肌 肉的脂肪组织急剧减少直至死亡,故称之为消瘦综合症 。低于致死剂量也可引起体重减轻,而且呈剂量-效应 关系
机制:可能是通过下丘脑下垂体改变了体重设置点而 影响进食量

1943年5月~10月,美国洛杉矶市的大量汽车废气产生
的光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
呼吸道疾患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3. 美国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其它氧化物与大气烟尘共同作 用,生成硫酸烟雾,使大气严重污染,4天内42%的居 民患病,17人死亡
主要用途 塑料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 (副产品) 染料中间体 塑料增塑剂 医药中间体 染料 (副产品)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莠去津
草不绿 西马津 六六六 一六O五 西维因 氯丹 超九绿 DDT 开乐散
除草剂
除草剂 除草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8.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1955年到1968年,生活在日本富山平原地区的人们,
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
它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疹患者258人,其中
因此死亡者达207人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全球气候变暖
酸 雨
通常指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冰雹和雾。主
则、性行为异常、卵巢萎缩、流产、受孕率下降、性
器官和生殖道发病率增加等
对雄性生殖系统损害:阴茎短小、睾丸萎缩、隐睾、
尿道下裂、精子数量减少、异常精子数增多、精子质 量下降、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凋亡
EEDs 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引起精子质量和数量下降
引发生殖系统肿瘤:睾丸癌、前列腺癌 导致子代生殖系统畸形:隐睾、尿道下裂、小阴茎 性欲下降, 勃起功能障碍 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 使出生的男婴数减少
代森锌
福美锌 DPP DHP DprP 苯乙烯 丁基苯 己烯雌酚 羟基氯丹 DDE、DDD 联丙三氯丙 烷 三苯基锡 辛基苯酚 镉 铅 汞
杀菌剂
杀菌剂 塑料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 树脂原料 有机中间体 药物 氯丹代谢物 杀虫剂 杀虫剂 涂料 表面活性剂 镀金 蓄电池 温度计
EEDs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内分泌活性化合物(Endocrine active compounds, EACs)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EEDs)
EEDs的定义
改变健康生物及其子孙或者其群体的内分泌功能并对它 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 IPCS/OECD 干扰那些维持自身平衡、生殖、发育和行为的体内激素 的合成、分泌、传输、键合、作用或清除的外源性物 质——USEPA

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危害男婴的生殖器官,影 响性征发育,甚至引起生殖系统的癌症,还可能导致 女性患上乳腺癌

来源之三:人工合成药物
生长激素、口服避孕药和巳烯雌酚等人工合成药物, 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治疗孕期反应,但是现在发现此 类药物可残留在环境中,让人患上了癌症

来源之四:工业化学制品一些工 Nhomakorabea化学制品如多氯联苯、二氧芑和多环芳香 族碳氢化合物
毒性,其中小鼠对致畸性最敏感,低剂量处理不产生母体 毒性,却可使胎鼠产生腭裂和肾盂积水
二噁英的其他毒性
1、氯痤疮
皮肤发生增生或角化过度、色素沉着,以痤疮形式出现 临床上难与青春期痤疮相区分
2、肝中毒
以肝肿大、实质细胞增生与肥大为共同特征,严
重时导致死亡
3、卟啉合成异常
尿卟啉原脱羧酶活性降低和 δ-ALA合成酶活
从而导致血中雌二醇水平降低
另一机制可能是使雌激素受体减少
二噁英的生殖发育毒性
雄性雌性化:抗雄激素作用 引起睾丸形态发生改变,输精管中精母细胞和成熟精子 退化、精子数量下降、生精能力下降 这些改变与睾丸生产雄激素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清中雄 激素下降有关
发育毒性和致畸性 二噁英对几种动物有致畸性,也对啮齿类动物发育构成
6.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
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患聚
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7. 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1963年3月,在日本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业
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内,人
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有13000多人中毒, 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的精子或者是得睾丸癌等生殖器官异常病症
重金属类

镉 铅 汞

• 工业废水排放 • 多种形态存在:配合物
• 水生生物对Cd有很强的富集能力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苯菌灵
开蓬 代森锰锌 代森锰 代森联 草克净 二高甲基磷 戊酸酯 青戊酸酯 过甲基磷
杀菌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除草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杀虫剂
19
艾氏剂
杀虫剂
54
乙烯菌核利
杀菌剂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按来源分类
天然物质:
动物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植物雌
激素、真菌雌激素 人工合成物质:
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17α-乙炔基雌二醇
农药(有机氯农药)、表面活性剂(烷基酚)、绝 缘油(PCB)、树脂原料(双酚A)等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 二噁英
金属及非金属类:镉、 铅、汞
来源途径

来源之一:农药残留

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psychic factor)
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 害"
1.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 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 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 死亡
2. 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

人类生殖、内分泌障碍(包括激素水平改变、生殖器 畸形、精子活力降低或数量减少,发育异常及某些癌 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等)与环境内分泌有关

由于这些物质的亲脂性,可以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 集和生物放大,进入人体后也难以消除而发生聚集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