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方案规定(正式文件)

合集下载

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筑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修建性详细规划收费1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收费为8000~15000元/公顷,基价7万元。

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2 公共中心地区详细规划收费为12000~1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3 城市设计收费12000~1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地段提高25%收费。

4 景观规划收费为15000~18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5 交通枢纽地区详细规划收费8000~10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6 新区详细规划收费5000元/公顷,基价7万元。

7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保护收费为20000~25000元/公顷,基价10万元。

8 公园与绿地详细规划收费为6000~8000元/公顷,基价为6万元。

专类公园乘系数1.2~2.0。

绿地设计收费为工程总造价的4%~7% 建筑设计收费参照标准一. 住宅类收费1 按费率收费,为概算投资造价2.0~3.0%收取。

2 按面积收费则分类如下:(上限为采暖地区)3 多层住宅(含六跃七跃层):方案:3元/M2 2.5~5元/M2 扩初:7~12元/M2 施工图:16~25元/M24 小高层住宅(八~十一层,含十一跃十二跃层)4.5 方案: 4.5元/M2 3.5~8元/M2 扩初:10~16元/M2 施工图:22~32元/M25 高层住宅(十二~三十层)方案:6元/M2 5~10元/M2 扩初:14~19元/M2 施工图:30~38元/M26 超高层住宅(三十层以上)方案:8元/M2起扩初:17元/M2起施工图:38元/M2起7 别墅方案:12元/M2 8~20元/M2 扩初:20~40元/M2 施工图:40~80元/M2 说明:1.上述取费中扩初和施工图均为全过程收费。

2.上述取费已考虑一定的经验套用率,2.通常按小区规模作如下调整:总建筑面积<5万M2,系数为1.2;3.5万M2<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1.0; 总建筑面积>20万M2, 系数为0.95.4. 4.单栋或数栋别墅的收费单独另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第1页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资料编号:建设部(92)102号文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92)102号文第1章 总则第1.0.1条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各阶段设计文件要完整,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文件经过严格校审,避免“错、漏、碰、缺”。

第1.0.4条 在项目决策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

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前,应进行设计方案优选。

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第1.0.5条 在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搞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第1.0.6条 设计文件的内容与深度 一、初步设计1.初步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组成,其编排顺序为: (1)封面 (2)扉页(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图纸(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工程概算书第2页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资料编号:建设部(92)102号文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

建筑设计规章制度范本

建筑设计规章制度范本

建筑设计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设计工作,保证建筑项目的安全、美观和实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建筑设计单位、设计人员以及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技术规范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和工程安全。

第二章设计范围和要求第四条建筑设计应根据建筑项目的性质、功能、规模和地理环境等,合理确定设计范围。

第五条建筑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1.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等;2. 确保符合建筑施工和使用的安全、环保、节能要求;3. 保持设计与施工的联系,提供设计变更和技术指导。

第三章设计组织和管理第六条建筑设计单位应设立专业的设计部门或小组,负责建筑设计的组织和管理。

第七条设计组织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执业资格;2. 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标、任务和要求;3. 进行设计过程的横向和纵向协调,确保设计各环节的连贯性;4. 实行设计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改正设计中的问题;5. 加强设计文件的归档和管理,确保设计成果的可追溯性。

第四章设计文件和报告第八条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设计说明书:包括建筑功能、布置图、平面剖面图等;2. 结构设计图:包括构件尺寸、材料标号、施工节点等;3. 设备布置图:包括通风、给排水、电力等设备的布置情况;4. 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所需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材料;5. 建筑计算书:包括结构设计计算、安全性评估等。

第九条建筑设计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设计依据和设计要点的阐述;2. 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措施;3. 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改进意见;4. 对设计中的重要技术问题进行必要的论证;5. 涉及建筑施工和使用的特殊要求和建议。

第五章设计文件审核和备案第十条建筑设计文件的审核和备案应符合以下要求:1. 设计单位应进行设计文件的内部审核,确保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设计文件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3. 完成建筑施工后,设计单位应将设计文件及时备案,确保施工和设计的一致性。

建筑制图标准_GB50001-2010

建筑制图标准_GB50001-2010

第十一部分
计算机制图文件
工程图纸的编号
第十一部分
计算机制图文件
• 计算机制图文件的命名
第十一部分
计算机制图文件
协同设计与计算机制图文件
• 1 采用协同设计方式,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复杂程 度和专业需要,合理、有序地组织计算机制图文件,并据 此确定设计团队成员的任务分工; • 2 采用协同设计方式组织计算机制图文件,应以减少或避 免设计内容的重复创建和编辑为原则,条件许可时,宜使 用计算机制图文件参照方式; • 3 为满足专业之间协同设计的需要,可将计算机制图文件 划分为各专业共用的公共图纸文件、向其它专业提供的资 料文件和仅供本专业使用的图纸文件; • 4 为满足专业内部协同设计的需要,可将本专业的一个计 算机制图文件分解为若干零件图文件,并建立零件图文件 与组装图文件之间的联系。
材料 图例
第八部分 图样画法
投影法
视图 布置
分区绘制
分区绘制
分层剖切
第十部分
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2)尺寸排列 3)标高
第十部分
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2)尺寸排列 3)标高
第十部分
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形式(长度、半径、角度) 2)尺寸数字 3)标高
(单位:毫米)
图纸幅面及 图框尺寸
加长特殊图纸幅面
• 图纸的短边尺寸不应加长,A0~A3幅面长 边尺寸可加长
横式图纸
立式图纸
标题栏
图纸编排顺序
• 工程图纸应按专业顺序编排。应为图纸目 录、总图、建筑图、结构图、给水排水图、 暖通空调图、电气图等。 • 各专业的图纸,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 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排序。

建筑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1.2.方案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方案设计文件(1)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门内容;(2)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第2.3.3条);(3)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1)封面: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2)扉页: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

2.2 设计说明书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区域位置等;(4)简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

当城市规划等部门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5)简述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6)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包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室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应按其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实用、美观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其内容涉及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消防、节能等多个方面。

首先,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在建筑结构方面要求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抗震设计、防火设计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以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防火设计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建筑物必须具有防火墙、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设备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要求使用环保、节能、耐久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采光、隔音等环境因素必须符合相应标准,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另外,消防和安全设施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筑物必须配备消防水源、疏散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以保障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包括电气安全、结构安全、设备安全等,以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最后,在建筑外观和环境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

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风貌要求,保持城市的整体美观和风格统一。

同时,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设计和绿化也是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以提高建筑物的环境质量和周边的生活舒适度。

总之,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

d d
箍筋的弯钩:135°弯钩、直角弯钩
三、钢筋的弯起
根据受力要求,将构件下部钢筋弯到构件 上部,这种钢筋叫弯起筋。
四、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钢筋和混凝 土有良好的粘结力,以及放火的要求,钢 筋表面到构件表面必须有一定的混凝土保 护层叫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以及构件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7、当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时, 须对称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并以大写字 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当梁侧 面需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应以大 写字母N打头注写梁两侧的总配筋值。
8、井字梁用单粗虚线或单粗实线表示。 井字梁支座负筋长度应在原位标注,并 在其后面用括号加注延伸长度值。
梁平法施工图例(局部)
5、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 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统一说明。
6、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次底筋,支座负 筋则每种板号组合画一次。分布筋在结构 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应标出全部 构件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7、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可从支座边 伸至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板L0的 1/3 (活载大于三倍恒载)、 1/4(活载不大 于三倍恒载)、或1/5(端支座)。双向 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板 的跨中有可能出现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 直通。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5时 35分20.10.2505:35Oc tober 25,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5日星期 日5时35分29秒 05:35:2925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5时35分29秒 上午5时35分05:35:2920.10.25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导则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导则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导则1. 编制目的和依据为确保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规范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提高设计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编制。

3. 编制原则(1)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规范要求。

(2)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功能需求、经济效益、环境适应性、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3)注重建筑工程的安全、节能、环保、美观、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4)充分表达设计意图,确保设计文件清晰、准确、完整、一致。

4. 编制内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书:包括项目背景、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工程概述、设计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设计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细部图、结构图、设备图等。

(3)设计计算书:包括结构计算、设备计算、节能计算等。

(4)设计分析报告:包括项目分析、设计分析、技术创新、环保措施等。

(5)其他相关文件:包括设计合同、设计委托书、设计评审意见、设计变更记录等。

5. 编制要求(1)设计说明书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充分表达设计意图,确保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可执行性。

(2)设计图纸应严谨、清晰、美观,图面表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3)设计计算书应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过程应详细、完整,结果应准确。

(4)设计分析报告应结合工程实际,充分展示设计创新和环保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5)其他相关文件应完整、真实、有效,确保设计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

6. 审查和批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查程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图设计。

7. 修订和变更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在审查过程中或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如遇需要调整或变更的情况,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查程序进行修订或变更。

8. 编制深度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说明书应详细阐述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工程概述、设计内容等,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p.******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规定
1 目的
制订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工程有序地进行,并能保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质量。

2 范围
本规定设计的范围是本所承担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工程。

3 职责
3.1 标准设计工程负责人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编制设计技术条件、送审图、施工图。

3.2 室主任负责对工程的管理、编制人员调配、工作计划的督促检查。

3.3 设计人负责各阶段的设计工作。

3.4 校对人负责对各阶段设计图低的全面校对。

3.5 审核人负责对各阶段设计图低的审查校核。

4 设计准备
4.1 本所承担的标准设计编制工程,在接受工程后,由室主任确定工程设计负责人、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

4.2 设计负责人对设计工程要求进行研究,确定设计范围、予估设计工作量,与所商定编制费与设计进度,并参与评审和签订设计协议。

4.3 收集分析现有国内外资料,提出设计工作大纲。

工作大纲内容由该工程设计管理人认可后,即为工程编制内容,质量目标和要求,贯彻法规标准要求,编制人员分工和计划进度。

5 编制标准设计的要求
5.1 编制标准设计要尽量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5.2 要考虑标准设计的特点,符合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原则。

5.3 设计要符合国家设计、施工规范标准。

5.4 设计制图除了符合国家统一制图标准外,还要遵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图规定》
5.5 编制本专业标准设计,必须做好与相关专业之间协调和配合,包括技术和图面的协调一致。

6 编制设计技术条件
6.1 按工作大纲,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编制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要符合设计任务书、合同的要求,反映国内外先进技术,符合现行的规范标准。

6.2 技术条件文件一般包括:
a. 技术条件正文(需有本所技术负责人签字);
b. 编制说明;
c.调研报告;
d.试制实验报告,鉴定证书,试点工程总结;
注:协议中明确要提交c、d项的不可缺省。

6.3 技术条件应经工程管理人组织函审或专家委员会审查。

6.4 根据审查意见,收集补充资料,调整和完善技术条件。

7 编制送审图文件
7.1 设计负责人确定送审图编制方案,估计具体的工作量和图纸张数,明确具体分工,安排设计进度及配合时间。

7.2 编制送审图文件。

设计要精益求精。

设计深度参照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7.3 设计要认真自校,专人负责校对,审核人全面审查,室技术负责人审定。

7.4 标准设计校审记录卡采用标准所《设计校审记录表》(格式见《设计校审规定》(QDS- -2002)附录A),记录表随标准设计文件等一起归入技术档案。

7.5 送审图文件一般包括:
a. 送审图;
b. 编制说明;
c. 试制实验报告、鉴定书;
d. 试点工程总结。

注:协议中明确要提交c、d项的不可缺省。

7.6 送审图需经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审查。

8 编制施工图
根据审查意见,全面修改设计。

设计人要精心设计,认真自校。

校对人要认真校对。

设计负责人要对编制施工图全面负责,仔细研究审查意见,确定具体修改内容,对设计完成的修改,认真校核。

校审记录卡采用标准所《设计校审记录表》。

技术审定由本室技术负责人或所专业技术负责人承担,对施工图审定。

经各级主校审人员和负责人校审签字后,报标准所,由所技术负责人和所负责人审查签字,最后由所总工办将施工图报建设部审批颁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