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_透镜及其应用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B. 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C.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D. 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2.某透镜的形状如图所示,它属于()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一面为凸透镜,一面为凹透镜3.近年,森林火灾频发,有调查显示,一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装有水的瓶子。

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 平面镜B. 凸透镜C. 三棱镜D. 凹透镜4.(2020江苏淮安中考)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A. 平板玻璃B. 凸面镜C. 凸透镜D. 凹面镜5.(2021湖北武汉东西湖期末)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纸筒A和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这样就做成了微型照相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观察时,小明应选择暗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B. 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胶片上看到清晰的像D. 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凸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大6.(2021广西柳州期末)一只蚂蚁在平面镜中成像(其像记为M)。

透过放大镜观察这只蚂蚁,看到放大的像(记为M′)。

关于M和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实像B. 都是虚像C. M是实像,M′是虚像D. M是虚像,M′是实像7.(2020浙江杭州中考改编)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3.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③⑤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②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6.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 2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装有水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 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_。

4. 某小区楼道安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的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

5. 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 与焦距f 的关系是f <u <2f ,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像,最后,人眼通道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像(均选填“实”或“虚”)。

6. 小玲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_透镜。

7.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2021 年12 月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3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示:2.成像规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4.如图是初二年级某同学在光学特色实践作业中用手机、凸透镜、鞋盒自制的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实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应减小D.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5.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移到34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6.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丁7.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二、多选题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光斑的是近视镜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cm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三、填空题1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
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
而产生的。

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3.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

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
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像。

1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

(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 __。

16. 如图甲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

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2)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3)蜡烛放在点时,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4)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
(5)蜡烛放在点时,可观察到放大的像;
(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像距(选填“变大”或“变小”)。

17.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18.(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5分)
19.根据下图中经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和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0.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四、实验题(15分)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 调。

(3) 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
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⑷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

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5.C
6.A
7.A
8.B
9.D 10.D
二、填空题
11.折射
12.凸透会聚
13.倒立缩小
14.大放大正立虚
15.虚实远离投影仪
16. (1)A(2)BC(3)D(4)C远 (5)BCD (6)变大变大
17.前方发散凹缩小
18.(1)放大实放大镜(2)凸透实放大
三、作图题
19.如下图所示
20.
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1.(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上 (3)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4)右(5)B
五、综合能力题
22.(1)相同(2)焦距扁平(3)凹透凸透(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