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有趣的语言现象

合集下载

从文化的视角趣谈英语中的名祖词(eponym)

从文化的视角趣谈英语中的名祖词(eponym)

文0 李娜 ( 上海市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摘 要 :词 汇是 语 言 的基 础 ,是 语 言 中 最 活跃 的 因素 。 英 语 中 的名 祖 词 是 一 种 有 趣 的语 言 现 象 ,它 们 的起 源 与形 成 都 有各 自的 典 故 ,其 中 蕴 涵 了丰 富 的 文 化 内 涵 。 名 祖 词 在 日常 生 活 中 随 处 可 见 , 应 用 广 泛 ,涉 及 政 治 、 经 济 、 科 学 等 多种 领 域 。 关 键 词 :名 祖词 ; 文化 ;起 源 引 言 英语 中的名祖词 ( p n m )源于希 腊 e o y 语 e o Y 6s P n m ,意 为 “ 以… …命名 ” 。希 腊神 话 中 ,如 果 神 灵 看 中凡 人 身 上 的某 种 特征 ,就 把 他 的 名 字 变为 普 通 词 汇 ,使 其 要 么 流芳 百 世 ,要 么 遗 臭 万 年 。 实 际 上 ,名 祖 词 是 由专 有 名 词 (指 人 名 、地名 和商标 名 称 ) 化而 来的 词 汇 ,随 演 着语 言 的 发 展 ,这些 专 有 名 词 所 蕴 涵 的具 体意 义 扩 大 到泛 指一 类 人 或 事 物 或 者失 去 愿 意 变 成 普 通 名 词 、形 容 词 、副 词 甚 至 动 词 。 名 祖 词 是 英 语 中 一 种 有 趣 的 构 词 现 象 ,它 们 来 源 广泛 ,蕴 涵 了丰 富 的 文化 因 素 。随 着 英 语 在 世界 范 围 内的 流 行 ,名 祖 词 广 泛 应 用 于政 治 、 经济 、科 学 、 媒体 等 各种 领 域 。 二 . 名 祖 词 的 来 源 与 文 化 ( ) 人 名 一 很 多名 祖 词 来 源 于 人 名 , 既 可 以是 真 实 的 ,来 源 于生 活 中 的 人 物 ;也可 以是 虚 拟 的 ,来源 于 宗 教 、神 话 和 小说 等 文 艺 作 品 中的 人 物 。 首先 是 来 源 干 发 明 家 的名 字 。 在 科 学 领 域 ,为 了鼓 励 和 纪 念 对 社会 进 步 做 出 贡 献 的 科 学 家 ,往 往 由政 府 机 构规 定 把 他 们 的 名 字 转化 为他 们 所 发 明 事物 的名 称 ,这 是 科 学 家 最高 的 荣 誉 。 单 就 “ ” 的单 位 电 来说 就有很 多 。电 力单 位 W a t ( t 瓦特 )和 电压单位 vo t ( 特 )分 别以英 国科学 家 l 伏 J m s Wa t ( 7 6 1 ) a e t 1 3 l 9 和意大利科学家 8 A e a d o V l (75 12 ) lx n r ot 1 4 - 8 7命名 。派生 a 词 k lwa t( 瓦) i v l ( i o t 千 、kl ot 千伏 )都是 o 常 见的词 。电流强度的单位 a e e ( mp r 安培 ) 是 以法 国科学家 An r Ma i Amp r de re ee ( 7 —1 6 的姓 氏命名 的。 电阻的单位 1 5 3 ) 7 8 ohm ( 欧姆 )是 以德 国科学 家 Geor ge Sm n O m (77 l5 ) io h 1 8 - 8 4的姓 氏为名称的 。 英 国科学家 Miha l c e Fa a a ( r d y 法拉第

英文同音词大全

英文同音词大全

英文同音词大全在英语中,同音词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拼写不同的单词。

有时候,同音词可能会给人造成困惑,因为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却发出相同的音。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见的英文同音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们的奥秘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以"A"开头的同音词。

比如,“eight”(八)和“ate”(吃)就是典型的例子。

虽然这两个词的拼写完全不同,但它们的发音却是一样的。

另外,像“hair”(头发)和“hare”(野兔)也是同音词,尽管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以"B"开头的同音词。

比如,“be”(是)和“bee”(蜜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buy”(买)和“by”(靠近)也是同音词,尽管它们的拼写却不同。

除了以上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同音词。

比如,“sea”(海洋)和“see”(看见)、“two”(二)和“to”(向)、“right”(正确)和“write”(写)等等。

这些同音词虽然在拼写上有所不同,但在发音上却完全一致。

同音词在英语中并不罕见,它们给这门语言增添了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同音词而产生误解,但这也是学习语言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同音词。

总的来说,同音词是英语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它们让这门语言更加生动和多彩。

通过学习和掌握同音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流畅。

希望大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这些同音词,让我们一起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吧!。

话说英语的双关

话说英语的双关

话说英语的双关话说英语的双关(ENGLISH PUN)双关语(pun)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该修辞格巧妙利用词的谐音、词的多义或歧义等,使同一句话可同时表达不同意义,以造成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或嘲弄讥讽的修辞效果,使人读来忍俊不禁、英语中双关语的构成通常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即双重情境(double context)和多义词或同音异义词。

其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同音异义双关(谐音双关)指在一个语境中巧妙运用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同音或谐音达到讽刺或具诙谐意味的效果。

eg 1. 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七天不进水,人就会虚弱。

weak和week是同音异义词。

因此这句话听起来可以理解为: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ek.eg2. You earn your living and you urn your dead.生前劳碌奔命,死后化灰入土。

earn与urn(火化)同音异义,用在一起显得俏皮,别有趣味。

2)同词异义双关(多义词双关)指在同一语境中运用一个词语的两种意思巧妙地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使读之别有韵味。

eg1. A: What's the longest sentence in the world?世上最长的句子是什么?B: Prison for life. 无期徒刑。

sentence既有“句子”的意思,也有“刑期”的含义。

eg2. Women have a wonderfu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but little sense of right and left.女性对善恶感觉惊人,而对左右感觉麻木。

该句借用同词异义双关讽刺女性方向感差,开车左右不分。

eg3.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or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否则将一一被绞死。

英语语言学幽默话语论文

英语语言学幽默话语论文

英语语言学幽默话语论文摘要:当所处语言环境不一样时,我们所接收到的话语含义也会出现差异。

英语语言学中幽默话语的运用,可有有效的强化语言表述效果,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对于人们的接受与理解话语深层含义具有重要影响与意义。

一、英语语言学中幽默话语简述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幽默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幽默话语是通过语言这一渠道来得以实现与表达的,具体而言就是基于语言在某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下,用诙谐的表述方式将自身的想法传递给他人,同时起到让对方心情愉悦的效果。

在幽默话语表述的过程中,通常会体现出具有潜在含义的色彩特征,从侧面展示出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事物,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引人深思的功效。

但是就话语接收者而言,必须将话语内容与时下的语言环境加以融合,通过自身的理解,去读懂话语背后所隐藏的实际目的,才能最终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二、从合作原则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1、合作原则定义简述曾经有研究者称,幽默话语本身的定义就是语言各个要素进行变异与创造产生的一种表述形式。

当我们借助语言这一渠道进行交流活动时,彼此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比如说选择彼此都可以轻松驾驭的语言类型、彼此都感兴趣的谈话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极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交流要建立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

对于合作原则来说,主要涵盖了下面几个方面:数量、质量、关联性及渠道。

在基于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要确保交谈双方秉承正确的心态,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你来我往”,防止出现无话可说的冷场状况。

2、合作原则和幽默话语之间存在的关联作用(1)幽默话语与数量准则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谈的内容要包含适当的信息量。

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常常需要打破这一数量原则,来起到幽默话语的喜剧效果。

例如:Jack:“I saw Mr. Green having lunch with a woma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Eason:“Oh my god!Is she beautiful?”Jack:“Yes,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but also young.”Eason:“Does Mrs Green know about it?”Jack:“Of course. She was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在这段对话中,Eason理解的和Mr. Green共进午餐的年轻貌美的女人应该是除了Mrs Green以外的其他女人。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河南财经学院外语系丁静辉*摘要:幽默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

本文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话语,旨在探求语用规则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英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有助于英语交际和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幽默语用分析理解欣赏1. 引言幽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通常指那些不协调的、荒谬的以及令人发笑的语言。

它内容生动有趣,形式简短,反映面广,语言实用性强。

幽默有很多类型,Pocheplsov (1981)把英语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

幽默的产生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同时也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把特定的话语置于特定的语境中,来探索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从违反与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对幽默的产生进行了各种研究,本文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语言与幽默,旨在探究语用规律和幽默的关系,以期对英语交际和语言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2. 幽默产生的类型2.1指示语(Deixis)指示语指的是在言语活动中,尤其是在有一名说话人和至少一名听话人参与的典型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对参与者所谈及的人物、事物、事件、过程等动作做出确切的理解都必须把他们和某些语境要素(如交际空间、时间等)联系起来这一现象(何兆熊1999:56)。

指示语是语言和具体使用语言的语境的密切关系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

语用学中的指示语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

指示语使用得当,可使所指信息明白无疑,如使用不当或语境不明,就会使语言项目的指代关系发生歧义,从而使语义变得令人费解,甚至引出矛盾和误会。

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就是人们利用语言的这一特征制造出来的。

下面这段对话正是因为用错了人称指示语才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浅析英语中的隐喻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隐喻现象

第16卷 第6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Vol 116 No 16 2006年11月JOURNAL OF CHANGCHUN UN I V ERSI TYNov 12006 文章编号:1009-3907(2006)06-0047-03收稿日期:2006-08-31作者简介:孔令宇(1978-),女,吉林省洮南市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浅析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孔令宇(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隐喻的解读过程,即通过联想给喻体指派一个与喻体相关的特征的过程。

在解读隐喻时,听者应假定言者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激活认知语境,推理出合理的喻义。

隐喻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隐喻;解读;直译;换喻;明喻;意译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隐喻是语言中最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之一,现代快速发展的英语与汉语也得益于隐喻的广泛应用。

西方对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当今,隐喻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修辞学扩展到哲学、语言学、符号学、语用学、语义学、阐释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

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中西方学者都一致认识到:隐喻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

Lakoff 和Johns on [1]指出,隐喻是“语言和社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和基本的方式。

”1 关于隐喻的基本认识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的词汇大部分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我们说话或写东西的时候就在使用隐喻,虽然在使用时,很可能并非处于自觉[2]。

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过了从狭义到广义、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

19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

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者之一是语言学家Lakoff 。

英语幽默的认知研究

英语幽默的认知研究

英语幽默的认知研究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认知赏析以关联理论与不和谐——消解理论为视角英语言语幽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涉及到语言、文化、认知等多个方面。

本文以关联理论和不和谐——消解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言语幽默进行语用认知赏析。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者通过明示手段向听话者传达信息,而听话者则通过推理来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

在英语言语幽默中,关联理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言语幽默常常利用语言和文化中的关联进行双关或隐喻。

例如,在英语中,“green”可以表示“缺乏经验”或“嫉妒”,而“greenhorn”则可以表示“新手”或“容易上当的人”。

因此,在英语笑话中,人们常常将这两个词汇起来,利用双关语来制造幽默效果。

英语言语幽默也常常利用语境来进行关联。

例如,英语笑话中常常会提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然后在语境的转折中制造幽默效果。

这种幽默方式常常需要听话者对语境进行推理,才能够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

而不和谐——消解理论则是另一种重要的语用理论,认为言语交际中的不和谐是一种常见现象,而这种不和谐可以被消解。

在英语言语幽默中,不和谐——消解理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言语幽默常常利用语言和文化中的不和谐来制造幽默效果。

例如,在英语中,“mad”可以表示“疯狂”或“生气”,而在一些口语表达中,“mad as a hatter”则可以表示“非常疯狂”,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含义。

这种利用语言和文化中的不和谐来制造幽默效果的方式,需要听话者对语言进行消解和推理,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幽默之处。

英语言语幽默也常常利用语境中的不和谐来制造幽默效果。

例如,英语笑话中常常会提到一些荒诞的事情或场景,然后在语境的转折中揭示出其中的幽默之处。

这种幽默方式需要听话者对语境进行消解和推理,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幽默之处。

关联理论和不和谐——消解理论为英语言语幽默的赏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语用认知视角。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

探究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作者:马志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摘要“花园小径”现象作为语言处理中的特殊语言歧义,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其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本文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方面来实例分析英语中的“花园小径”现象以便排除“花园小径”句中的歧义。

关键词“花园小径”现象暂时性歧义归因分析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歧义作为语言中的经常性问题,是一个词语或语句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及其以上的含义,造成意义上的模糊不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典型歧义(刘国辉,石锡书,2005):一类是永久性歧义,如 Mary saw the man with binoculars through the telescope.另一类是暂时性歧义,研究者形象地称之为“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 phenomenon,简称GP),如 The girl told the story cried.蒋祖康(2000)将此种语言现象描述为“就像在花园中走错了路,折回头再寻路径”。

1“花园小径”现状研究“花园小径”现象是语言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歧义现象,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局部歧义”(蒋祖康,2000),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是“非局部歧义”(杜家利,2006)。

由于“花园小径”句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歧义,只有一种正确解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花园小径”现象定义为认知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种误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中“花园小径”现象引起了心理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的广泛关注。

早期的学者,如Bever(1970),Kimball(1973)主要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20世纪80年代起,Pritchett,Weinberg Frazier 和Clifton, Sturt 和Crocker(蒋祖康,2000)等学者多将语法分析与功能结构解析相结合,从语法角度成功地解决了心理语言学难以破解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声演员表演时,常用颠倒词序进行逗哏,收到的表演效果奇好,往往令 听众捧腹。有个相声小段,叫“倒装句”,就深得词序倒装之妙。甲: “我是你大哥。”乙:“你大哥是我。”说着说着“包袱”抖了出来: “我回家吃饭”,“饭回家吃我”;“我是狗尾巴花”,“花尾巴狗是 我”。于右任先生是(1878---1964)是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他在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时,见一些公务员在院内的墙角小便,臭气熏 天,便写了条警示性的标语,让事务员贴在墙上。标语是:“不可随处小 便”
You have missed all my history lectures, and were caught lighting a fire in the quad. Having wasted two terms, you will leave by the next down train. You have hissed all my mystery lectures, and were caught fighting a liar in the quad. Having tasted two worms, you will leave by the next town drain.
汉语中有趣的语言易位现象
江西、湖南、四川三省的人爱吃辣椒,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 厉 害,所以人们就说: 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 在以上的话中,三个字的位置互换后,意思就发生了微 妙的变 化,多么巧妙。这种形式叫“易位”。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有一段名言,表白了自己与众不同 的思 想。他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 做,我是 做了不一定说。 “说”与“做”,这两个字易位马上反映了两种截然不 同的态度,让人回味无穷。
智拍案叫绝。
二、谐音

谐音词指那些发音相似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词汇,如:fiscally— physically, red—read,这种现象也是产生幽默的常见手段。谐音双关 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可使同一句话可同时表达不同意义,以造成语 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或嘲弄讥讽的修辞效果,使人读来忍俊不禁。
下面是最广为流传的首音误置例子
斯普纳想对某位学生说: You have missed all my history lectures, and were caught lighting a fire in the quad. Having wasted two terms, you will leave by the next down train. (我的历史课你总是缺席,你在院子里放火 被抓。你已经浪费了两个学期,先生,你赶 紧乘下一趟下行火车离开牛津吧。)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是,由于斯普纳现象的作用,这句话听上去就 变味了:
You have hissed all my mystery lectures, and were caught fighting a liar in the quad. Having tasted two worms, you will leave by the next town drain. (你 在我每节的神话课上都发出嘘嘘声,你在院子里和说谎者打 架被抓。先生,你已经吃了两条虫子,你赶紧从城市下水道 里离开牛津吧。)
1.仿词 ‘草木皆冰”和“草木皆兵” “名义测验”和“民意测验” 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
哑巴亏——喇叭亏(因说大话、图虚名而吃亏), 红颜知己——蓝颜知己(帅气有风度的男子),托 儿所——托老所(照管老年人的场所)
除了仿词,还有仿句
如仿白岩松《痛,并快乐着》的句子: 累,并快乐着(班主任工作) 笑,并可耻着(小偷得手之后) 哭,并兴奋着(女子出嫁时) 痛,并希望着(中国足球) 仿张宇的歌《都是月亮惹的祸》的句子: 都是太阳惹的祸(黑皮肤的牢骚) 都是酒精惹的祸(肇事司机的理由) 都是眼睛惹的祸(好色之徒撞了电杆)
贴标语的事务员知道于右任的“墨宝”值钱,很多大官和富商 请他题字他都不肯,这真是天赐良机。因此,他到书画店请 人把这几个字裱起来,挂在客厅。但在裱字时,他把语序改 变成:“小处不可随便”。经他这样一改,语义全新,一条 普通的警示性标语则成为一则颇具哲理性的格言,有着深刻 的思想教育意义。
汉语有趣的语言现象
(二)同音异形异义 在 现代 英语的词汇中,同音而异义的词数量很大,为 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例如rain和reign,sighs 和size等,它们发音完全相同,只是拼写和意思不同。由同 音异形异义触发的幽默句子屡见不鲜。
例子:
“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asks him, “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the customer replies. long time no see是久 别的朋友见面时所用的寒暄语,顾客利用see和sea这对同音异义词,巧 妙地指出了餐桌上的鱼不新鲜,叫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为这一顾客的机
仿语体 仿刘禹锡《陋室铭》所创新文: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 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 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 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秃子打 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She receives a long-distance call person to person for Mrs. I.A.Pologize. intoned the operator. 这是个温馨的小故事,丈夫同妻子吵架后乘飞 机到外地,途中后悔自己伤害了妻子,于是打长途 电话回家道歉。这位聪明的丈夫想出一个既能道歉 又不失面子的好办法。他特意编造了一个姓名 I.A.Pologize,通过接线员略加拖长的诵读,再加上 person-to-person就等于说I apologize person to person(我亲自道歉)
三、音渡 音渡也叫连音,是音节或单词之间的停顿或连 接。“音渡是美国结构学派语言学家在分析 英语 语音系统时认为可以区分词与词的界限,因而也可 以影响语义的一种特征”(桂灿昆)。音节可以不 带停顿地密切相连称为闭连音(close juncture)或 者也可以松散地相连称为开连音(open juncture), 由于存在着开连音与闭连音的区别,有时会出现同 一个读音可以有开连音与闭连音两种不同理解而产 生歧义的情况。例如: 。 I scream ['ai+skri: m]我尖叫 ice cream ['ais+ kri: m]冰淇淋 Why choose [hwai+ tFu:z]为什么选择 white shoes [hwait+Fu:z]白鞋子
有趣的语言现象
初探英语幽默的语音成因
一、同音异义
(一)同音同形异义 英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词,它们的拼写及读音一样,但是它们并不
是同一个词,所以意思或词性都不尽相同。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产生幽默
例子: A:What do lawyers do after their death?
B:They lie still. “躺着”与“撒谎”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拼为 lie,此处利用了这一对同形同音异义词生动地揭露 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律师欺骗撒谎的本性是不可改 变的。
斯普纳现象
斯普纳现象(Spoonerism),又称斯普纳首音误置现 象。 通俗来说,首音误置现象由英语中单词的辅音交 错互换而成,类似于汉语中“枫叶红了”被说成“红叶疯了” 的说法(尽管这不是一个很贴切的类比)。 这种现象 由威廉•阿奇博尔德•斯普纳(William Archibald Spooner, 1844-1930)创造。 斯普纳曾任牛津新学院院长和学监, 教授历史、哲学和神学。他经常把若干单词的辅音部分交错 发音,说出十分有趣的句子。直到现在,牛津新学院还有一 个房间被命名为“斯普纳房” (The Spooner Room)来纪念 这位有趣的老人。不同的是,这个房间名也用首音误置方法 加以“改造”,称为The Rooner Spoom,听上去十分奇 怪。
例子: One evening a woman who lived in the country telephoned to her doctor to ask advice on reducing her husband’s high fever. The doctor told her to put some ice on her husband’s forehead , the next day when the doctor came to inquire about husband, the woman said that the fever had gone down , only that all mice were dead. 幽默产生的原因在于这位妻子将医生所说的 some ice理解为 some mice 即:将闭连音[sEm+ aIs]错误 地理解为开连音[sEm + maIs],留下了用老鼠退烧 的笑柄。
1 This is the pun fart. 2 Eye ball 3 Fight in your race 4 No tails 5 Hiss and lear 6 Three cheers for our queer old dean 7 Son, it is now kisstomary to cuss the bride 8 Chipping the flannel on T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