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的基本技术内容和要求

合集下载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
20
E17井生产动态分析
整理课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 E17井流压缓升,流温上 升,电流由15A降至14A, 从生产报表查得泵出口涨 了2MPA。产液量和产气 量均下降。该井管柱类型 为普通合采管柱,在20℃ 条件下,地面原油密度为 0.850g/cm3;在50℃条 件下,地面原油粘度8.55 MPa.s;胶质沥青质含量 6.55%; 含 蜡 量25.22%; 凝 固 点 30℃ ; 含 硫 量 0.09%。初步判断为油管 结蜡或堵塞。提频至 45HZ , 大 排 量 冲 洗 后 , 恢复正常。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产能变化原因分类
可对比井分类
不可对比井分类
产能下降 产能稳定 产能上升
原因分类
原因分类
汇总
汇总
措施井 措施分类
汇总
新井
非对比井 原因分类
汇总
区块单元对比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整理课件
11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含 水 对 比 分 析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变化原因分类
油井动态分析培训
培训人:
目录
一、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二、动态分析方法、资料和内容 三、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五、BZ34-1N台单井的动态分析
整理课件
2
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油、水井是注水开发油藏的基本单元。注水开发油田,注水井和 采油井不断地进行注水和采油,这就使得油层中的油、气、水始终处 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这些变化又不断地通过油水井的日常生产和录 取到的各项数据反映出来。这样,把不同范围内油、水井的动态变化 情况综合起来,就可以反映出井组、区块乃至整个油藏生产状况的变 化。通过这些动态变化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掌握开发过程中油、气、 水运动的规律及特点。

油田采油动态分析

油田采油动态分析

油田采油动态分析油田采油动态指的是开采动态,油田的开采状况和地下油气水分布运动变化态势。

在油田的开发战线上,从事油田采油动态分析研究工作的专业地质人员占到了九成,由此可以看出动态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在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专业人员通过运用各种监测方法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认识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和发展变化,及时地发现和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油田采油动态分析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观察油井生产变化的数据,分析判断地下油水变化的情况,不断摸索总结各类油层中的油水运动的规律,掌握油水变化的特点,通过观察到的这些客观规律,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油田开采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挖掘地下油层的潜力,努力保证油田开采的高产稳产。

标签:油田;采油;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油田开发中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工作。

动态这个词在许多行业都出现过,油田采油动态指的是开采动态,油田的开采状况和地下油气水分布运动变化态势。

在油田的开发战线上,从事油田采油动态分析研究工作的专业地质人员占到了九成,由此可以看出动态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在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专业人员通过运用各种监测方法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认识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和发展变化,及时地发现和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1.油田采油动态的基本常识一座油田在投入开发之前,油层都是出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从这座油田被开发以后,整个油藏就处在不停的变化当中。

随着开发过程的推进,油层内原始的储量不断地减少,特别是非均质、多油层的油田,注入量不断增多,各类油层的变化变得更加的复杂。

所以油田采油动态分析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观察油井生产变化的数据,分析判断地下油水变化的情况,不断摸索总结各类油层中的油水运动的规律,掌握油水变化的特点,通过观察到的这些客观规律,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油田开采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挖掘地下油层的潜力,努力保证油田开采的高产稳产。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

指标及计算方法1.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q ow-q or)/q ow8.核实产水量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水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

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

油田开发基本概念、指标计算、油藏动态分析

油田开发基本概念、指标计算、油藏动态分析
16
第二部分 开发指标计算及应用
17
一、生产类指标 二、技术类指标 三、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8
一、生产类指标
1、日产油水平 2、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3、单井日产油水平 4、单井日产油能力 5、综合含水 6、综合生产气油比 7、注采比 8、原油计量系统误差(输差)
19
一、生产类指标
日产油水平
8
开发工程名词
◆井网密度:每平方千米含油面积内所钻的开发井数。 ◆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注水方式:指注水井在油田上的分布位置及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比例 关系和排列形式。又称注采系统。 ◆注采井组:一口注水井和几口生产井构成一单元称注采井组。又称 注采单元。 ◆注水方式分类:边缘注水、边外注水、边内注水、面积注水、线状 注水、顶部注水、点状注水。 ◆面积注水分类:三点法、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九点法、反九 点法.
指一个油田或者区块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单位为吨/日。
日产油水平是衡量一个油田(或者区块)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的 重要指标。
日产油水平=
油田(
或区块) 月产油(吨) 当月日历天数
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指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所开油井实际生产天数开井数的 比值。参数符号qo,单位为吨/日。
由于数量众多,下面重点将与油藏动态分析关系紧密的开发工程 名词中常用的概念做一些介绍。
5
开发工程名词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状态下,油藏中油的总储藏量。地质储量按 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 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表外储量是 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 价格提高、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为表内储量。 ◆地质储量丰度:是指油藏单位含油面积范围内的地质储量(单位: 万吨),它是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分为:高丰度(﹥300)、 中丰度(100~300)、低丰度(﹤100)、特低丰度(﹤50)。 ◆单井控制储量:采油井单井控制面积内的地质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油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油量之差。

油水井管理及动态分析.

油水井管理及动态分析.

提出调整管理措 施
分析油井酸化、压裂、堵水、调层、补孔、调参、放差生产 后的产量、含水变化情况,是否需要对注水井进行调水;分析注 水井增注、调剖、调层后的吸水情况;分析油、水井措施后的增 产、增注效果;分析影响措施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今后的措施意 见。
5、分析井内技术状况
分析油井出砂、结盐、结膏、结蜡规律,提出油井掺水、热 洗、加药降粘、清蜡等工作管理制度;分析井下落物,管外串槽, 套管变形,分注、分采(堵水)井封隔器密封情况,并提出处理 意见。
注水、边水 含水上升 套漏或窜槽 工程调整
下 降
液量下降
井筒因素
地层堵塞
能量不足
二、单井动态分析
油井日常管理中的分析
油 井 液 量
油 井 油 量
含 掺 水 水 量
Cl含 砂
加 泵 泵 冲 冲 药 径 深 程 次 量 含 盐 根据油井供液情况 含 蜡
分析工作制度是否 合理,能否调整
动 液 面
示 静 功 液 图 面
500 气油比 (m3/t) 300
产量下降
随油嘴增大,产油、产气 迅速下降,含水快速上升。
含水上升
XXX321因地层压力下降,含水上升,水平段积液严重使日产 油量明显下降,对全油田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产生较大影响。
100 2000.06 2001.02 2001.10 2002.06 2003.02 2003.10 2004.06 2005.02 2005.10 2006.06 2007.02 2007.10 2008.06 2009.02
受官 922-7 层间及平面矛盾影响吗, 该井组含水升,产量降,因此需调剖治 理层间矛盾。
官922-7注入井组水驱速度表 与注水 初见示踪 初见浓 水驱速度 井 剂 井 号 天数 度 距离 日期 (m/d) (Bq/L) (m) 官9222012.5.2 128 40 134.7 3.2 3 0 官9222012.7.3 254 112 83.3 2.27 8 1 官922157 2012.8.4 116 70.3 1.35 6 官922230 4 注水井官922-7于2012年4月10日注入7居里 备 注3 H示踪剂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田开发分析一般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分析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井分析(油井、水井)、井排及排间(行列注水)分析、区块分析(不同构造部分的油藏或断块)及全油田分析。

不同类别的分析其目的、要求及所取资料是不尽相同的。

一、单井开采动态分析1、目的:为合理开发油田服务及更好的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具体要求:(1)、收集每口井的全部地质和技术资料,建立油水井井史档案;(2)、建立健全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产量、压力、检测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油水产出、注水账目等进行单井动态分析;(3)、根据油水井目前生产情况,结合全油藏特征,对油井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分析不同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变化,为配产配注提供依据;(4)、对未来油井生产动态进行预测;(5)、通过油井产状和试井资料,可以分析其周围井之间的连通情况,流层渗透率及渗流特征参数的计算;(6)根据生产特征判断油藏驱动类型,自然水驱及人工注水的必要性;(7)、为油田动态分析提供各项资料;3、油井分析所需资料油井产状分析是油田分析的基础(最小单元),也是做好油田开采工作的重要指标。

因为油井产状变化受到多项因素影响。

所以所涉及的资料也比较广泛。

下面列举油井分析所需各项资料:1)、基础井史资料(1)、井号(类型):(2)、开采层位及投产日期(曾经动用及目前动用);(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4)、完井方法记录:油套管规格、下入深度、射孔规格、曾射后封、卡层情况;(5)、必要的图幅:井位图、构造图、剖面图、连通图、井身结构图、单井开采曲线图;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1)、开采层岩石性质;(储油气岩石主要是砂岩和碳酸岩即都是沉积岩)、孔隙度(岩石孔隙的总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储油岩石具有流体通过的的能力)、饱和度(某流体体积占岩石空隙体积的百分数)(2)、开采层油层厚度(砂层、有效厚度);(3)、油层有效孔隙度;(4)、油层有效渗透率;(5)、油层原始油、水饱和度;3)、试油及原始压力资料(1)、开采层、油层原始压力;(2)、投产初期地层压力;(3)、初期试油成果:试油时间、方法、工作制度、参数产量、静压、油气比、原油性质、含砂等;(4)、压力恢复曲线及解释资料;(5)、投产后增产措施资料:压裂强度、压裂参数、压裂规模等,酸化液性质、配方、规模等。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引言油田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获取地下储层中的石油资源,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

油田开发方案是指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根据石油资源的地质特征和经济评价指标,制定的具体开发措施和实施计划的总称。

本文将介绍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1. 油田预测评价在正式开发油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油田的预测评价工作,以确定油藏资源量和油气产能。

油田预测评价主要包括:•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手段,如测井、地震勘探等,了解油藏的地质构造和特征,确定油藏规模及分布情况。

•油藏评价:通过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学等方法,分析油藏岩石和流体的性质,确定油藏储集性能和开发潜力。

•资源评估:利用勘探数据和评价结果,对油气储量、可采资源量进行估算,确定油田开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是制定具体的开发措施和实施计划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选址和布置: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和采油方案要求,确定油井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包括直井、斜井、水平井等。

•钻井和完井:确定钻井方案和井筒设计,包括井深、井眼直径、井壁稳定等,以及井下设备安装和固井工艺等。

•采油工艺:确定采油工艺流程,包括常规采油、增注采油、水驱采油等,以及注水、注气、注聚等辅助采油措施的选择和设计。

•管道输送:确定输送管道的布置和设计,包括主输油管道、支线管道、分配站等,以及油气调节和储存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噪音控制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油田开发实施在油田开发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钻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井作业,包括井孔钻进、井壁固井、套管下入等,以确保井筒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采油操作:根据采油工艺方案开展采油操作,包括油井开井、水驱注水、辅助采油措施的实施等,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管道安装:按照管道布置方案进行输送管道的安装和连接工作,以确保油气顺利输送到指定地点。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1、憋压情况:1分20秒3.0MPa/2.2MPa,5分钟后 降至0.4MPa。
2、功图结论:结合憋压情况认为该井略微漏失,且 目前供液略差。
3、液面状况:正常时556米,液量下降后520米, 液面略有上升,目前液面550米。
4、出砂状况:含砂量自上次作业后一直较高。
结论:该井井筒略有漏失,含砂量较高, 但目前供液略差,需从地层方面找问题。
2、单井动态分析流程图
油井产量、水井注水量出现变化 分析是否地面因素 分析是否井筒因素 分析地层因素




不是





不是

整 是措

3、容易出现的问题
地面问题
固定凡尔漏 依
游动凡尔漏 据
液量下降 井筒问题
油管漏 杆断脱

出砂影响等 图
能量不足

地层问题 地层堵塞

油稠

4、工作原理
抽油机运转带动光杆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下部连接的抽油杆将这种运动方式传递给 下端连接的柱塞做同样的运动;载荷传感器反应出运动过程中悬点所承受力的变化,通过 测试仪器显示出深井泵的工况。
油井动态分析 典型案例
刘文龙 2019年6月
动态分析
油田动态分析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分析油藏 在开发过程中各种变化,并把这种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解释 现象,发现规律,明确调整挖潜方向,对不符合开发规律和影响最 终开发效果的部分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 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目前 液量下降初期
正常
典型案例 地层状况分析:
1、油藏基本概况
A井井区为小砂体,两注两采的注 采井网。井区油层中深1231.8米,静压 12.14Mpa,地层能量保持较好,但因 砂体小水井会很快在油井上有所反应。 因此分析重点在水井和周围油井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失油层多,细分层系难度大。
作好注采动态分析,加强动态认识构造,新钻调
整井多测RFT。
初期注水见效井少,产量递减快。
二、储层物理性质
储 层 物 理 性 质
孔隙度、渗透率对注水开 发的影响
储层润湿性对注水开发的 影响 储层敏感性对注水开发的 影响
孔隙 度、 渗透 率对 注水 开发 的影 响
ø ¸ É Í Â Ê 34.6 180 119 39 2 149

¸ × ± ¢ ÷ Ã 1 ÷ Ã 36 ÷ Ã 1 ÷ Ã 49
É þ ³ ¶ Â Ï 2 ³ ¶ É þ Â Ï 3 ³ ¶ É þ Ï Â
5
÷ Ã 1 2
文中油田文10块沙三中7-10(文10-1)
ã Î ² » ³ È É ý Ð Ö
油藏类型
组 成 油 藏 地 质 因 素
几何形态及边界条件
储层物理性质 流体性质 埋藏深度 压力、温度
一、油藏几何形态及边界条件
几 何 形 态 及 边 界 条 件
块状砂岩油藏 多油层层状砂岩油藏
透镜体状砂岩油藏
小断块砂岩油藏
块状砂岩油藏
油层厚度大,面积与厚度的比值相对小。 油藏的顶底界与流体接触,顶界与气体接触(带气 顶),底边界与水接触(底水)。 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有统一的油气界面,有统一的 压力系统。 天然能量充足,开发过程易形成水锥和气锥。
小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
断块油藏一般是被断层复杂化了层状砂岩油藏
断 块 类 型
断层面倾向与地层倾向同向,形成 滚动背斜,或形成牙刷状断块油藏。
断层面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形成 反向屋脊油藏,该类断裂形成的油 藏比前者更复杂。
小断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
一口井纵向可钻遇各个断点,断点之间深度差值 小,断块面积小,油水井井数多。 油藏内部小断层认识时间长,注采井网只能逐步 完善。
储层润湿性大致分为亲油、亲水、近中性三种类型。 储层润湿性主要受流体性质、孔隙结构、流体 与岩石颗粒表面接触时间长短影响。 中性(润湿)大孔隙道含油,小孔隙道含水, 则形成大孔隙道亲油,小孔隙道亲水。
层状砂岩油藏
油层层数多,单层厚度相对小。 油层顶底界是不渗透的边界。 油藏的外边界是断层、边水、或岩性尖灭。 有油水边界、油气界面 ( 带气顶 ) ,油水过渡带宽 度与地层倾角有关。 (1)有统一的油气水界面,属同一压力系统。 (2) 无统一的油水界面。 有边水和气顶能量,气顶易形成气窜,层间水驱 动用不均。
ã Î ² » ³ Ò É » Ï Â ù · Ñ Æ º Å 14 21 48 116 ×Ï ¿ ¶ ¶ È 29.3 30 29.5 30.6 ø ¸ É Í Â Ê 864 558 1108 1223
濮1 沙二上1
ã Î ² » ³ ¶ É þ É Ï
1
ù · Ñ Æ º Å 1 3 8 18
³ È É ý Ö Ð
10
35 40 41 216 230 300 301
28.2 28.3 27.9 23.7 17.4 26.2 23.3
675 541 319 280 4.7 142 57.6
文13东块文13-85井长岩芯水驱油试验数据
岩样基础数据及实验条件
岩样号 1# 2# 3# 4#
实验油水 粘度比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的 基本技术内容和要求
二OO四年九月
油藏 开发 动态 分析 所涉 及的 技术 内容
油藏类型不同,地质条件不同
油藏类型
影响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不同
开发阶段
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开 发特征不同 调整治理内容不同
目录
一、油藏类型分析 二、油藏低含水开发阶段 三、中含水开发阶段 四、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五、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与趋势预测
层间非均质影响水驱动用状况
水退沉积的三角洲和河口坝,储层渗透率顶高 底低,注水开发过程由于重力作用,层内波及体积 大(初期不宜高速注水,后期周期注水)。 河流相沉积储层渗透率顶低底高,层内波及体 积小,平面上高渗带呈带状分布。 较大型的湖泊沉积,储层相对稳定,注水开发 效果比较好。
储层润湿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达西
渗透率高、低影响流 态
非达西
孔隙结构影响驱油效率
层间非均质影响水驱动用状况
孔隙半径均匀,孔喉比小
孔隙 结构 影响 驱油 效率
孔隙结构 均匀
压汞曲线呈粗歪度坐椅形
孔隙半径分布不均匀,孔喉比 大。
孔隙结构 不均匀
孔径大的孔隙占的容积百分数 小,对渗透率的贡献值大。
压汞曲线向右偏移呈细歪度
濮5-1 沙一下
透镜体状砂岩油藏
为岩性圈闭油藏,平面上储层分布不连续,分布面积小。 小透镜体形成独立的油气小系统,纵向多个透镜体叠加, 表现为油水关系复杂。 平面投影叠加连片,开发井均钻遇油层,但不连通,形不 成注采井网。 井距大有可能对比成假连通,把油藏类型搞错了。 难形成注采井网,主要靠天然能量开发(弹性、溶解气), 纵上油层多,最好不要一次性全射孔,采取逐层上返开发。 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
×Ï ¿ ¶ ¶ È 32.6 28 30.5 29.4
É Í ø ¸ Â Ê 275.4 80 119 406
文明寨沙二上、下(明1、36、49)
ã Î ² » ³ ¶ É þ É Ï ³ ¶ É þ É Ï ³ ¶ É þ Ï Â
2 5
2
ù · Ñ Æ º Å ¿ Ï × ¶ ¶ È 8 24.4 15 27.75 32-17/44 24.8 44 25 6/4/2014 21.5 51 16.62 69 27.18 87 20.1
7
ù Æ Ñ ·º Å
×Ï ¿ ¶ ¶ È
ø Í É ¸ Â Ê
ã Î ² » ³ È É ý Ö Ð
8
ù Æ Ñ ·º Å
×Ï ¿ ¶ ¶ È
ø Í É ¸ Â Ê
³ È É ý Ð Ö
9
13 14 133 135 148 171
26.3 24 20.4 22.7 21.6 24.5
133 93.2 101 135 22 175
岩芯 长度
渗透率 5.41 md 孔隙度 15.5 %
19.85 79.24 165.3 3.58 17.31 19.1 19.35 45cm
单注单采实验
样号 渗透率 md 孔隙度% 含水 98% 时采收率 % 1# 5.41 15.5 0 3# 1# 4#
19.85 79.24 165.3 17.31 31.32 19.1 40.7 19.35 34.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