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类别
土的类别划分

土的类别划分
土壤可以根据其形成条件和结构特征分为以下几类:
1. 砂类土壤:砂类土壤是由砂粒、砾石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弱的结构,容易受到风化和冲刷。
2. 泥类土壤:泥类土壤是由泥粒、砾石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结构,容易形成坚硬的层状结构。
3. 粉类土壤:粉类土壤是由粉粒、砾石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弱的结构,容易受到风化和溶解。
4. 淤泥类土壤:淤泥类土壤是由淤泥粒、砾石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结构,容易形成坚硬的层状结构。
5. 砾石类土壤:砾石类土壤是由砾石、砂粒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弱的结构,容易受到风化和冲刷。
6. 沙类土壤:沙类土壤是由沙粒、砾石和黏土组成的土壤,具有较强的结构,容易形成坚硬的层状结构。
关于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土壤质地英文名称:soil texture定义: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
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目录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其中,砂土抗土壤质地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1、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质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单粒;2、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3、粒级: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将土划分为若干组土壤中单粒的直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只是为了测定和划分的方便,进行了人为分组。
土壤的分类

大面积场地平整的土方量,通常釆用方格网法计算。即根据方格网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和实际釆用的设计标高,算出相应的角点填挖高度(施工高度),然后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这样便可求出整个场地的填、挖土方量。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1.06~1.09
1.11~1.15
1.10~1.20
1.20~1.30
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重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被水渗透的性质。表示为:
渗透系数K=渗透速度V/水力坡度I
一般用表格表示:
土壤渗透系数K
土壤的种类
K(m/d)
土壤的种类
K(m/d)
挖方部分土方量为;
(使用以上各式时,注意H1、H2、H3、H4系顺时针连续排列,第二种类型H1、H2同号,H3、H4同号,第三种类型中,H1、H2、H3同号,H4为异号)。
“零线”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先求出有关方格边线(此边线一端为挖,另一端为填)上的“零点”(即不填不挖的点),然后以相邻两个“零点”相连即为“零线”。如图所示;
设h1为填方角点的填方高度,h2为为挖方角点的挖方高度,0为零点位置。则可求得;
3、计算场地的填、挖土方量
场地土方量计算可釆用四方棱柱体法或三角棱柱体法。
土的分类:土的分类较多,为施工需要,工程中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类,称为土的工程分类(见表)。(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土的工程分类表
土的级别
土的类分
土的石名称
开挖方法
Ⅰ
一类土
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

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中国土壤种类繁多,既有各种自然土壤,又有大面积的人为土壤。
在自然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土壤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成土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原始成土过程、灰化过程、黏化过程、富铝化过程、钙积过程、盐化过程、碱化过程、潜育化过程、有机质累积过程、土壤熟化过程等。
土壤类别多根据反映主要成土过程强度、次要成土过程或次要控制因素的表现性质划分。
1.灰土灰土发育在寒冷湿润气候郁闭的针叶林下,具有灰化淀积层,它与发生分类中的灰化土和部分漂灰土大体相当。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长白山北坡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的垂直带中,台湾玉山也有分布。
2.淋溶土淋溶土的成土作用主要表现为黏化作用和腐殖质积累过程,由于黏粒向下迁移、淀积,在腐殖质层下形成次生黏土矿物积累。
质地黏重的黏化层是鉴别淋溶土的诊断层。
淋溶土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自然植被为不同类型的森林或森林灌丛。
根据土壤湿度和水分状况,淋溶土分为冷凉淋溶土、湿润淋溶土、常润淋溶土和干润淋溶土。
冷凉淋溶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是温带冷凉地区土壤,西部山区垂直带也有分布。
湿润淋溶土发育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自然植被以落叶林为主,土壤黏粒含量心土层高于表层,常呈微酸性反应。
常润淋溶土分布于具有常湿润水分状况的贵州高原及南方山地垂直带上,水热条件导致风化强度高,心土层黏粒聚积显著。
干润淋溶土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低山丘陵,具有半干润水分状况,土壤矿质风化淋溶作用较弱,土体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较高。
黄土性物质上还出现碳酸性积累现象,有机质积累量较低。
3.富铁土富铁土是指具有中度富铁化作用,矿质土表至125cm范围内的低活性富铁层,但无铁铝层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的红壤、赤红壤、黄壤等。
富铁土主要发育于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的低山丘陵地带。
4.铁铝土铁铝土在高温多雨地区,成土过程高度富铁铝化作用,在腐殖层下形成铁铝层,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的砖红壤、赤红壤,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南亚热带。
第六章 土壤分类

土石方工程中的土壤类别划分

土石方工程中的土壤类别划分土石方工程中的土壤类别划分清单编制时候,会发现很多项目在编制项目特征时候都涉及到土壤类别,那么简单说一下工程中的土壤类别划分。
二类土种类:粉土、砂土、粉质黏土、弱中盐渍土、软土、软塑红黏土、冲填土。
开挖方法:用铁锹、少许用镐、条锄开挖。
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者。
三类土种类:黏土、碎石土混合土、可塑红黏土、硬塑红黏土、强盐渍土、素填土、压实填土开挖方法: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开挖。
机械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者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者四类土种类:碎石土、坚硬红黏土、超盐渍土、杂填土。
开挖方法:全部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撬棍挖掘。
机械需普遍刨松方能铲挖满载者。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
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
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
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
第2章土壤的形成-土壤类型

产量相对 值
极显 著
314
257
144
124
123
118
109
106
103
100
不同熟化程度的红壤酸度( 据“中国土壤” )
交换性阳离子(厘摩尔/公斤) 土壤熟 化程度 层次 pH 值 有机质 (%) H+、Al3十 盐基总量 盐基饱和度 (%)
表土
荒 地 心土
47
4.6
1.37
0.71
6.25
6.54
①气候: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量1200~2500mm, 平均温度 16~22 ℃, ≥10℃的积温 5000-7000 ℃。雨热同季, 干湿季节明显。
②植被:常绿阔叶林,灌丛草类,次生林等。物产丰富,经 济作物多。 ③地形:多在低山丘陵盆地上,排水较好。 ④母质: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以及第四纪红色粘土等。
(三)成土过程
黄棕壤成土过程具有淋溶、粘化和弱富铝化的特点。 1.粘化:粘粒在剖面中的移动和淀积都很明显,常常有粘磐 层形成。 2.弱富铝化:原生矿物的风化迅速,不仅脱钾,也明显脱硅, 表现出弱的富铝化作用,铁锰多以胶膜形式包被于土粒或 土块表面,使土壤呈鲜棕或棕色,或形成铁锰结核。 3.淋溶作用:较强,可溶盐多已淋失,游离钙也多已淋失, 土壤呈微酸—酸性。 黄棕壤是黄壤与棕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它兼有黄壤棕壤的某 些特征。
B 层:淀积层,可达 4-5m 厚, 呈 均 匀 红 色 , 有 大 量 Fe, Mn结核,甚至有铁盘。 C 层:若为红色风化壳则为 红、棕红或橙红,并有灰 黄、白等杂质色的网纹。
2. 主要性质
有机质含量低,腐殖质品质差;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
(pH4.5-5.5),交换性酸较高,并含有大量的活性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类别:
一,定义: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定额分类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
下平均容
重
极限压碎
强度
用轻钻
孔机钻
进1m
开挖方法及工具紧固系数
Kg/m3 Kg/cm2 min f
一、二类土壤Ⅰ
砂1500
--用尖锹开挖0.5~0.6 砂壤土1600
腐殖土1200
泥炭600
Ⅱ
轻壤土和黄土类土1600
--
用锹开挖并少数
用镐开挖
0.6~0.8
潮湿而松散的黄土,
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1600
平均15MM以内的松
散而软的砾石
1700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殖
土
1400
--
用尖锹开挖并少
数用镐开挖
0.6~~0.8
含有直径在30MM以
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殖
土
1100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
屑的砂和腐殖土
1650
含有卵石、或碎石杂
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
1750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
筑料杂质的砂壤土
1900
三类土壤Ⅲ
肥粘土其中包括石炭
纪、侏罗纪的粘土和
冰粘土
1800
--
用尖锹并同时用
镐和撬棍开挖
(30%)
0.81~1.0
重壤土、粗砾石、粒
径为15-40MM的碎石
或卵石
1750
干黄土和掺有碎石或
卵石的自然含水量黄
土
1790
含有直径大于30MM
根类的腐殖土或泥炭
1400
掺有碎石或卵石和建
筑碎料的土壤
1900
定额分类普
氏
分
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
下平均容
重
极限压
碎强度
用轻钻
孔机钻
进1m
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Kg/m3 Kg/cm2 min f
四
类土壤Ⅳ
土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石
炭纪、侏罗纪的硬粘土
1950
--
用尖锹并
同时用镐
和撬棍开
挖
1.0~1.5
含有碎石、卵石、建筑碎料和
重达25kg的顽石(总体积10%
以内)等杂质的肥粘土和重壤
土
1950
冰碛粘土,含有重量在50kg
以内的巨砾,其含量为总体积
10%以内
2000
泥板岩2000
不含或含有重量达10kg的顽
石
1950
二,土壤类别的影响:
土方类别是基础土方的性质,影响到放坡和套用定额子目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