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讲解

合集下载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空气的排除:
蒸汽把积存在管道和散热器中的空气赶到凝水管,然后 经凝水箱排入大气。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5
4、主要设备、附件
(1)疏水器
作用:a. 阻止蒸汽泄漏;
b. 排除设备及管道凝水
C. 排除系统中积存的空气
第二篇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第一章 供暖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第1节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
热源、热网、热媒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
1、按热媒分类:
(1)热水供暖系统 (2)蒸汽供暖系统 (3)热风供暖系统
2、按设备相对位置分类:
(1)局部供暖系统(分散供暖系统) (2)集中供暖系统 (3)区域供暖
(2)对热损失大的底层房间,由于底层供水温度高,底层散 热器的面积减少 ,便于布置;
(3)当采用高温水采暖系统时,由于供水干管设在底层,可 以降低防止高温水气化所需的水箱标高,减少布置高架水 箱困难。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4
机械循环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5
供水干管按水流方向设置上升坡度,使气泡随 水流方向流动汇集到最高点,通过集气罐排除。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5
2、常用型式
(1)上供下回式
I 、II双管上供下回式
缺点:上层房间温度偏高,下层房间温度偏低。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7
III单管顺流式: 优点:形式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 缺点:不能进行局部调节 IV单管跨越式 适用于房间温度要求严格,并需要进行局部调节

采暖季节如何进行室内通风

采暖季节如何进行室内通风

采暖季节如何进行室内通风室内通风是在采暖季节中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适当的通风,可以有效排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采暖季节如何进行室内通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在采暖季节,我们可以选择早晨、傍晚或晴天的时候进行室内通风。

此时室外温度相对较低,空气相对较清新,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对流和置换。

通风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打开窗户、门窗间隙、使用机械通风设备等方式实现。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通风方式,保证通风效果。

二、注意通风时间和频率通风时间不宜过长,通风频率因地区及室内环境而异。

一般来说,每次通风15-30分钟即可达到预期效果。

通风频率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活动情况确定,但最好保持每日通风2-3次,或每小时通风一次。

三、确保室内外气流流线畅通通风时应确保室内外气流流线畅通。

在打开窗户或门窗间隙时,可以选择相对位置合理的窗户进行通风,形成室内外气流的有效对流,提高通风效果。

四、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采暖季节,通风可能导致室内温度下降。

在通风过程中,可将采暖设备关闭,以防止能量的浪费。

通风结束后,适时开启采暖设备,恢复室内舒适温度。

五、应尽量避免大风天气通风在大风天气中,通风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被外界污染物污染,且室内外温差较大,不利于室内空气的热量保持。

因此,在大风天气中应尽量避免通风,以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舒适度。

六、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通风时应注意防护,以避免外界灰尘、异味、噪音等物质的侵入。

可选择安装窗纱、门窗密封条,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加强室内环境的净化和过滤。

总之,采暖季节进行室内通风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注意通风时间和频率、确保气流流线畅通、适度调节室内温度、避免大风天气通风以及采取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在采暖季节中享受清新、健康的室内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吧!。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空气调节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空气调节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空气调节【1】一般规定1、符合下列要求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1)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人体舒适或机电设备等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或条件不允许、不经济时;(2)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时;(3)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时;(4)对保证身体健康、促进康复有显著效果时。

2、高大空间仅下部为人员活动区时,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

3、工艺性空气调节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减少空气调节区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

4、空气调节区内的空气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1)舒适性空气调节区宜保持一定的正压。

一般舒适性空气调节的室内正压值宜取5Pa,最大不应超过50Pa。

(2)工艺性空气调节区按工艺要求确定。

5、舒适性空气调节的建筑热工设计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符合相关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6、工艺性空调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7.1.6 中规定的数值,并应符合相关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7、工艺性空调区,当室温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时,其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不应小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7.1.7 的规定。

8、工艺性空调区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7.1.8 的要求。

9、工艺性空调区的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温波动范围大于±1.0℃时,外窗宜设置在北向;(2)室温波动范围为±1.0℃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3)室温波动范围为±0.5℃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应设置在北向。

10、工艺性空调区的门和门斗,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7.1.10 的要求。

舒适性空调区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门、旋转门或弹簧门等,必要时设置空气幕。

工艺性空调区的门和门斗(1)室温波动范围(℃):±0.1~0.21)外门和门斗:不应设外门2)内门和门斗:内门不宜通向室温基数不同或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的邻室(2)室温波动范围(℃):±0.51)外门和门斗:不应设外门,必须设外门时,必须设门斗2)内门和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3℃时,宜设门斗(3)室温波动范围(℃):≥±1.01)外门和门斗:不宜设外门,如有经常开启的外门,应设门斗2)内门和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7℃时,宜设门斗11、功能复杂、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方案设计时,宜通过全年能耗分析和投资及运行费用等的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规范。

首先是供暖方面。

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室内舒适的温度需求,并保证供热效果良好。

设计时应该考虑建筑的热工性能,如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采暖系统的供热负荷等因素。

供暖系统应该采用节能型设备,减少能耗。

同时,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出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其次是通风方面。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保证室内新鲜空气的供应,以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通风系统的类型和通风量。

通风系统应该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并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通风系统的风速应该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产生不舒适感。

最后是空气调节方面。

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和参数。

空气调节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节能性能,能够实现逐渐调节和控制室内空气的温湿度。

此外,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的热工性能、使用要求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合理、经济、节能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以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并且,设计师还应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16.1概述为排除厂房内余热、余湿、有害气体以及蒸气、粉尘等,维持工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卫生要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产品质量,本系统全范围进行设计,包括辅助生产区、工艺装置区、产品储罐区等,设计范围及要求如下:1、按照各车间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各车间通风设施;2、按照各房间空气调节的设计参数,提出对空调的要求;相关空调的设计、安装由空调提供方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6.2设计规范和标准表16-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标准表16.3设计范围及目标16.3.1设计范围按照各车间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各车间通风设施。

按照各房间空气调节的设计参数,提出对空调的要求;相关空调的设计、安装由空调提供方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成品储存设施中配电站、消防站、空气站、维修楼、中控室、行政楼等各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调的初步设计。

在生产车间内部设置了事故通风系统,当空气质量不能达标,自动启动事故通风系统。

维修站、化验室等由于空气质量较差且人流密集,均需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16.3.2设计目标设计要达到三个基本目标:1、保证有足够的室内风速和气流量;2、房间内要有合理的气流通路,即气流应当经过需要换气和降温的地方;3、要保证有良好的气流质量,即进入厂房的应该是低温洁净的空气。

16.4厂址所在地气候16.4.1气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16.4.2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3.0℃,高温极值40.9℃,低温极值-18.3℃。

16.4.3降水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

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

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

关于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知识分享

关于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知识分享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维护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以及促进建筑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相关知识,并共享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经验。

一、供暖系统1. 供暖系统的种类及工作原理供暖系统主要分为集中式供热和分户式供热两种。

集中式供热是通过锅炉或热水循环系统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各个部位,而分户式供热则是通过独立的暖气片或地暖系统为每个房间提供热量。

不同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热能传递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2. 供暖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洗和维护供暖设备对于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冬季使用供暖系统时要注意通风透气,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超标。

3. 供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供暖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新型供暖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将逐渐应用到建筑供暖中,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通风系统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用途通风系统主要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依靠风力或自然气流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而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或换气设备来强制实现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

通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室内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新鲜。

2. 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清洁通风系统的定期清洁和维护对于保证通风效果和室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堵塞的通风管道和风口将影响空气流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细菌滋生。

3. 通风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通风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智能化控制。

新型通风设备将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智能的控制功能,以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和调节。

三、空气调节系统1. 空气调节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空气调节系统是通过调节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和洁净度,保持室内舒适的环境条件。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_绪论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_绪论

2015/12/29
7
§1-2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一、工作原理
• 1、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公共建筑) • 图1-1(表示对民用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图) 得热:人体、照明、电器、太阳辐射、室内外温差。 得湿:洗涤、晾衣物、烹饪 热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向建筑物提供的 热量 冷负荷:为维持室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所排走的热量。 湿负荷:为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湿度,所排走的湿量。 暖通空调任务:向室内提供冷量、热量、加湿或减湿,稀 释室内的污染物,保证室内具有适宜的冷热舒适条件和良 好的空气品质。
2015/12/29
12
二、按承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介质 分类
• 分为五大类 (1)全水系统:——系统中全部用水承担室内的冷、热 负荷,介质为热水时,向室内提供热量,如热水供暖,为 冷水时,(常称冷冻水)向室内提供冷量,承担室内冷负 荷和湿负荷,风机盘管系统。 (2)蒸汽系统:——以蒸汽为介质向建筑物供应热量, 蒸汽供暖系统,暖风机系统,也可用于空气处理机中加热, 加湿空气,加热全水系统的水,热水供应的水。 (3)全空气系统——以空气为介质,向室内提供热量或 冷量。如全空气空调系统,向室内提供处理后冷空气以除 去室内显热冷负荷和潜热冷负荷。
2015/12/29
20Leabharlann 五、以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的分类
• (一)按用途分类
(1)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治理生产过程和人员活动 所产生的污染物为目标的通风系统。 (2)建筑防烟类和排烟——控制建筑火灾烟气系统,创 造无烟的人员疏散通道或安全区的通风系统。应急 通风。 (3)事故通风——排除突发事件产生的有燃烧,爆炸危 害或有毒害的气体,蒸气的通风系统,一般设于机 房。

中低速铁路客车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介绍

中低速铁路客车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介绍

中低速铁路客车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介绍摘要:介绍了中低速客车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的作用、组成、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制冷;采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B 文章编号:0.引言随着轨道车辆装备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对乘车环境舒适性需求的提高,新造中低速客车均设置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其主要功能包括:供应新风、排放废气、采暖、制冷、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新风及回风的过滤,以实现调节车内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微风速、洁净度等舒适度参数的目的。

1.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结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装置一般由采暖装置、送风装置、回风装置、排风装置、空调装置等构成。

车辆运行时车内控制装置获取温度传感器监测的内温及外温信号,根据设定程序控制各部件动作,从而对车内环境参数进行控制。

1.1.采暖装置采暖装置用于冬季客室采暖,一般由客室电取暖装置及空气预热器构成。

客室电取暖器布置在客室侧墙两侧及卫生间、通过台等区域,分为自然通风电取暖器及强制通风电取暖器,电取暖器性能符合TB/T 2704-2016《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电取暖器》相关要求。

自然通风电取暖器根据安装形式可分为单元式自然通风电取暖器和带状整体式自然通风电取暖器。

自然通风电取暖器主要由电取暖元件(电热板、电热管或PTC加热元件等)面罩、底板、电线电缆、超温保护器与电源接线盒等组成。

强制通风电取暖器主要由电取暖元件(电热板、电热管或PTC 加热元件等)、面罩、底板、电线电缆、超温保护器、电源接线盒(或连接器)和风扇组成。

空气预热器集成于空调机组内部,用于混合风的加热。

目前25G型客车大多设置单元式自然通风电取暖器,25T型客车及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拖车大多设置带状整体式自然通风电取暖器。

其中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拖车端部区域设置强制通风电取暖器。

1.2.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用于输送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一般由主风道、软风道、出风口组成,主风道布置于内装顶板与车体顶板之间,出风口布置于内装顶板,二者通过软风道或支风道相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16.1概述为排除厂房内余热、余湿、有害气体以及蒸气、粉尘等,维持工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卫生要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产品质量,本系统全范围进行设计,包括辅助生产区、工艺装置区、产品储罐区等,设计范围及要求如下:1、按照各车间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各车间通风设施;2、按照各房间空气调节的设计参数,提出对空调的要求;相关空调的设计、安装由空调提供方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16.2设计规范和标准表16-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标准表16.3设计范围及目标16.3.1设计范围按照各车间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各车间通风设施。

按照各房间空气调节的设计参数,提出对空调的要求;相关空调的设计、安装由空调提供方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成品储存设施中配电站、消防站、空气站、维修楼、中控室、行政楼等各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调的初步设计。

在生产车间内部设置了事故通风系统,当空气质量不能达标,自动启动事故通风系统。

维修站、化验室等由于空气质量较差且人流密集,均需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16.3.2设计目标设计要达到三个基本目标:1、保证有足够的室内风速和气流量;2、房间内要有合理的气流通路,即气流应当经过需要换气和降温的地方;3、要保证有良好的气流质量,即进入厂房的应该是低温洁净的空气。

16.4厂址所在地气候16.4.1气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16.4.2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3.0℃,高温极值40.9℃,低温极值-18.3℃。

16.4.3降水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

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

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

春季则因降水少,气温升高,往往发生春旱。

16.4.4风速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

16.4.5灾害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

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暴雨、风暴潮、扬沙暴等。

16.4.6霜降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

16.4.7日照时间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16.5设计参数表16-2 设计参数表16.6采暖设计方案16.6.1采暖设计概述由于本系统所建装置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集中在控制室内,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故本集系统生产厂房内不设采暖。

生产管理房间、办公楼区域(除特殊房间)等房间,员工滞留时间长,且放置多种精密仪器设备,故需安装采暖设备。

16.6.2采暖标准采暖就是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提供热量以调节生产车间或活动室的温度,达到生产工艺和卫生标准要求,使生产能正常进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1)过采暖,室内温度应达到采暖标准。

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9,通天生产厂房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应符合表15-4的规定。

表16-3 冬季生产厂房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2) 层高大于4m 的工业建筑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屋顶下的温度可按下式计算:)2(-∆+=H t t t H g d式中:d t—屋顶下的温度,℃;gt —工作地点温度,℃;H t ∆—温度梯度,℃/m; H —房间高度,m 。

室内平均温度应按下式计算:2gd np t t t +=此外,在工作时间内,如生产厂房的室温必须保持在 0℃以上时,一般按 5℃考虑值班采暖;当生产对室温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生产要求而定。

施工建设及生产工作时,应按以上标准,根据各生产区的面积和人员比例,对不同的生产区采用采暖能力各异的采暖设备,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在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尽可能地节约设备及操作成本。

16.6.3采暖介质生活区的采暖热媒采用热水。

热水由厂区提供蒸汽,在生活区设立热交换站供应。

热水的平均温度为95℃,采用单管系统。

化工厂大多采用集中采暖。

按照传热介质可分为热水、蒸汽、热风三种,其中蒸汽采暖最为方便。

本厂采暖不仅利用园区内的天然气发电场产生的蒸汽,还可以利用换热网络副产的余热,为取暖提供了便利。

16.6.4采暖方案根据厂区内不同车间、房间和生产工序的特点,遵照《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全厂采用热水辐射采暖、电采暖、散热器采暖三种方式对工厂进行保暖。

下面简略介绍厂区内三采暖方式:一、热水辐射采暖: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换热网络中还有一部分余热被利用,可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加热采暖系统的工作用水,对行政楼、医务室等生活区建筑进行室内保暖,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节能。

二、电采暖电采暖是将清洁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优质舒适环保的采暖方式。

电采暖具有能源清洁可再生、效率高、环保、舒适、和经济的优势。

由于冬季生产区保暖所须热量大,热水辐射采暖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生活区的热量需要,此时用电采暖予以补给。

三、散热器采暖散热器是用来传导、释放热量的一系列装置的统称。

热源为锅炉房,通过热传导、辐射、对流把热量散热出来,让居室的温度得到提升。

在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1)放散粉尘的厂房和仓库采用表面光滑的散热器;(2)散热器布置离开带压缩气瓶、储液瓶及存液管道。

16.7通风设计方案16.7.1通风设计概述由于本系统生产装置中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因此在有害介质有可能泄漏的房间以及有粉尘产生的生产厂房内设置通风机械进行强制通风,预防事故发生。

16.7.2通风设计要求通风时,设备布置的几个要求:(1)空气中含有易燃或爆炸危险物质的厂房、库房,其送、排风系统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并设有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排除有爆炸或燃烧危险的气体、蒸汽的排风管不暗设,直接通道室外的安全处;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水平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的向上坡度敷设。

(3)当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通过贵重设备,如合成塔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厂房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

(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16.7.3通风设计方案搞好通风设计,形成合理的室内气流组织,提高厂房内部环境质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足够的室内风速和气流量2、合理的气流通路,即气流应当经过需要换气和降温的地方,即进入厂房的应是低温洁净的空气。

本厂的同分系统主要按通风动力划分,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同时以事故通风、局部通风、通风柜进行辅助通风设计。

(一)、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密度差以及空气流动是的压力差来进行的自然交换,根据乌鲁木齐米东地区常年的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风力等设置房间的窗、天窗和通风孔。

本厂生活区的通风方式以自然通风为主,根据各做楼的通风条件不同,安排不同型号和不同大小的空调等通风设备辅助房间通风。

(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的条件下设置的通风方式,设置在公用工程、生产车间、罐区等主要生产干线上,机械通风系统采用机械进行送风和排风或是两种方式相结合对车间进行通风换气。

厂区内的自然通风系统与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器联锁,一旦生产车间或罐区内的有机物的挥发浓度达到预先设定量之后,机械通风系统自动启动,降低车间内易燃气体的浓度。

厂区内的机械排风系统全部进行除静电接地措施,由于原料而活产品都是甲类危险物质,因此通风系统采用防爆的通风设备。

与相比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的优点:(1)进入室内的空气,可预先进行处理(加热、冷却、于燥、加湿),使温湿度符合卫生要求。

(2)排出车间的空气,可进行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净化,回收贵重原料,且减少污染。

(3)可将新鲜空气按工艺布置特点分送到各个特定地点,并可按需要分配空气量,还可将废气从工作地点直接排出室外。

由于机械通风所需设备和维修费用较大,因此,必须在尽量利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风,而且首先应考虑采用局部机械通风。

(三)、局部通风由于生产车间相对独立,故在每个车间内设计局部通风系统,吸风口设在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物质散发量最大的或聚集最多的地点,排风口避免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通行的地点,并距机械送风进风口20m以上,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必须高于进风口6m以上,如果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和蒸气时,排风口应距可能火花溅落点20m以外。

事故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手动开关。

(四)、通风柜与生活区、生产区的通风设计不同,研发室和化验室采用专门的通风柜进行通风,并安装小型的通风设备。

设置通风柜的最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中长生的有害气体,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通风柜的设置要求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优越的操作性。

16.8空气调节16.8.1空气调节概述控制室、化验室等处有精密仪器的房间,为保证仪表、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室内需恒温恒湿,因此上述房间设置空调。

现场休息室由于比较分散,故考虑设置空调。

现场休息室由于比较分散,故考虑设置空调。

16.8.2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方式的送风温差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贴附等因素确定。

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增大送风温差。

工艺性空气调节的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宜按表16-4、表16-5采用。

表16-4 生产厂房空气调节的送风温差室温允许波动范围/℃送风温差/℃>±1.0≤15±1.06-9±0.53-6±0.1-±0.22-3表16-5 生产厂房空气调节换气次数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每小时换气次数附注±1.05高大空间除外±0.58±0.1-±0.212工作时间不送风除外16.8.3空气调节冷热源空气调节热源优先考虑厂区余热或城市、区域供热。

本项目空调冷负荷较大,且用户较集中,因此采用集中制冷站供冷。

制冷和供热机房内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有温度要求的危险场所使用的空调冷热源都采用备用,保证安全生产要求。

冷冻机房内设备布置应满足日常操作和维护要求,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设备距墙不小于1m,设备之间净距不小于1.2m。

.16.8.4防爆空调对本项目中的储存车间,应安装防爆空调,并标明防爆等级。

空调系统安装的防火阀、调节阀等配件必须符合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产品,设备及管道系统均需按规范要求接地。

对于处于爆炸危险区域内面积比较小的本身没有易燃易爆物产生的房间,采用防爆空调机组。

16.8.5空调节能本项目空调可采取以下措施节能:(1) 对于高大空间的空调区域,上部空间温湿度无严格要求时,采用分层空气调节。

(2) 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