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_徐庆华
含碘消毒剂适用范围

含碘消毒剂适用范围含碘消毒剂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自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以来,先后出现多种以碘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包括含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消毒制剂。
按生产工艺分为碘消毒剂与碘伏消毒剂。
碘消毒剂包含碘酊、碘水、碘甘油。
碘伏消毒剂分为:聚维酮碘、聚醇醚碘、十二烷胺三碘(阳离子型)、双十二烷基双季胺铵碘(阳离子型)、氨基酸碘。
碘酊工艺简单,易于制作,早期碘类消毒剂以碘酊为主,由于其刺激性与腐蚀性强,已逐渐被替代。
而碘伏则是近代研究的新的含碘消毒剂,碘伏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易溶于水而不用脱碘,性能稳定,有效浓度低、不刺激皮肤和黏膜等优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碘酊等游离碘消毒剂,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消毒。
(1)理化性质碘(iodine)是卤族元素,在常温下为灰黑色或蓝墨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或块状结晶,有明显的碘臭味,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临床上常用剂型有碘酊(一般有效碘含量为20g/l)、碘甘油(常用浓度为10~30g/l)等。
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其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
碘伏各种成分之间不是以化学键相连,是碘元素与载体以络合或包结的形式借助氢键和其他引力作用形成的分子大小不确定的络合物。
所以,碘伏不是化合物,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般以碘元素作为碘伏有效成分含量的计量标量。
(2)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碘类消毒剂作为一款中效消毒剂,具有杀菌广谱,消毒效果好等优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碘伏都高度敏感,抗酸杆菌,细菌芽孢、亲脂病毒及亲水病毒等都敏感。
研究表明。
用含有效碘2090mg/l与体积分数49%乙醇的碘酊作用0.5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
以含有效碘300mg/l 的碘伏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5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0min,杀灭对数值>4.00。
我国除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我国除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碘赋能是一种成熟的技术、用于提高原料材料能力的高效凝胶,它的主要功能有赋能处理、变性齐晶处理、湿性抛光和高效凝胶处理等,在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行业具有很高的
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我国在碘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赋能领域,
在useit微波法等技术的基础上,碘技术以更高效快捷的特性,更大程度提高材料性能,
正逐步替代其他传统的赋能技术,成为行业最新的赋能研究方向之一。
针对特定材料需求,碘技术也可以结合其它的技术,既能够进行赋能处理,又能完成变性
齐晶处理,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在汽车等行业非常常见。
此外,与传统的抛光处理不同,碘技术采用了湿性抛光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处理时间,使
抛光表面获得更为光滑饱满,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在船舶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自然环境中含碘量较低,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缺碘,相关政府部门鼓励开发碘零部件,及研究和应用技术,以期改善缺碘人群的健康状况,如碘技术应用于制备氟碘化物,
有效的提供微量碘补充,可以改善缺碘症病人的健康情况。
总之,随着不断增长的应用范围,碘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技术,是未来新材料开发和制
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我国在碘技术领域一定会走在世界研发前列。
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及效果

一、化学消毒剂的分类1、根据有效成分分类目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照其成分可以分为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类消毒剂、环氧乙烷、胍类消毒剂以及季铵盐类消毒剂9类。
2、根据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类根据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化学消毒剂主要可以分为低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以及高效消毒剂3类。
低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高效消毒剂均需要达到消毒剂的消毒要求。
其中,低效消毒剂指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以及亲脂病毒的消毒剂,如胍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与低效消毒剂相比,杀灭范围更广,除细菌繁殖体外,还可杀灭真菌、病毒、分枝杆菌等微生物,主要有含碘类消毒剂、乙醇;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孢子等微生物,甚至对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主要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等。
3、根据用途分类根据使用途径,化学消毒剂主要可以分为一般物体表面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水消毒剂、器具消毒剂、皮肤消毒剂等。
二、化学消毒剂的应用1、醇类消毒剂的应用醇类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手部消毒、皮肤消毒和器具表面消毒。
在日常生活中,含乙醇的消毒液或湿巾常被用于手部或普通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在医疗机构,乙醇常被用于皮肤消毒的脱碘处理、体温计的浸泡消毒、物表的擦拭消毒等。
近年来,醇类消毒剂已逐渐开始作为其他消毒溶液的助溶剂或增效剂被使用。
2、季铵盐类消毒剂的应用季铵盐类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因其无刺激性、稳定性强、对环境友好、杀菌能力弱而抑菌能力强、持久性好等特点,在工业、农业、医疗、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医疗行业中,常用于器具的物表消毒、伤口的冲洗消毒、皮肤的消毒处理等;在食品行业,用于食品加工用具的消毒处理;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手、物表的消毒处理等。
3、含氯消毒剂的应用含氯消毒剂应用广泛,在医疗行业中,用于医院环境的消毒、伤口的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在上海甲肝、SARS、新冠疫情等防控期间的消毒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食品加工领域,主要用于餐饮具、食品包装、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的消毒处理,以及水果、饮料、食品的保鲜和防腐处理;在水领域方面,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的消毒处理,以及水源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各类消毒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介绍

各类消毒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介绍(江晓波陈桦高柳滨供稿)针对目前存在的使用消毒剂不当造成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皮肤烧伤、爆炸等安全问题,我们通过对大量资料调研,对在抗击SARS中使用的主要消毒剂抗击SARS中主要使用的消毒剂有以下几种:通常浓度的丙酮、的甲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酒精和苯酚混合液、含碘消毒液的特点、消毒效能、使用范围、危害性、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对这些消毒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以便更好的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安全、有效地用好消毒剂。
1、乙醇(Alcohol)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但对肝炎病毒及芽胞无效。
特性:属中效消毒剂。
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其含量为95%(V/V)。
危害性小,多用于消毒皮肤,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
注意事项: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低于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
因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的消毒。
使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以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消毒皮肤。
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
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
具体步骤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浸泡沫:将待消毒的物品放人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 以上;对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
用75%乙醇棉球擦拭。
消毒用乙醇(约80%)人体使用毒性较少,适合于手指的消毒。
但是必须注意如果不用密封的容器来保存,乙醇会蒸发,浓度减少也意味着降低效果。
具有脱脂的效应,会使皮肤粗糙,因此保护皮肤很重要。
有粘膜面的物品不能使用。
作为酒精系的消毒液异丙醇(70%)可以使用,但和酒精相比对病毒的效果方面较为逊色。
2、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P.A.A.) 能产生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使细菌死亡,能杀灭细菌、真菌、芽胞、病菌。
含碘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碘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消毒液配制方法
1. 准备所需材料:碘酒、水、洗净的、手套和口罩。
2. 碘酒是主要的消毒剂。
根据所需的浓度,将适量的碘酒倒入中。
3. 添加适量的水,根据需求调整浓度。
注意不要过度稀释。
4. 使用手套和口罩进行混合,确保操作安全。
5. 混合均匀后,将配制好的含碘消毒液倒入清洁的中,并密封保存以防止蒸发和污染。
使用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含碘消毒液之前,先将手部彻底清洁,并确保没有污垢或异物。
2. 使用适量的含碘消毒液涂抹于需要消毒的表面或皮肤上。
3. 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具体的等待时间取决于所使
用的浓度和消毒的需求。
4. 避免将含碘消毒液接触到眼睛或口腔中,以免造成伤害。
5. 当使用含碘消毒液时,使用手套和口罩可确保个人安全。
6. 避免将含碘消毒液混合于其他清洁剂或化学物质中,以免产
生有害物质。
7. 将含碘消毒液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意外摄入。
注意事项提醒
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使用含碘消毒液时,请务必严格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和专业指导进行操作。
如有任何疑问或意外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一种新型复合碘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复合碘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e1ae55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30080.X(22)申请日 2015.01.21A01N 59/00(2006.01)A01N 25/22(2006.01)A01P 1/00(2006.01)A01P 3/00(2006.01)A61K 33/18(2006.01)A61P 31/04(2006.01)A61P 31/10(2006.01)A01N 33/12(2006.01)A61K 31/14(2006.01)(71)申请人成都科宏达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材24路(72)发明人白芸 吕亮 张豫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代理人高会会(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复合碘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碘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新型复合碘消毒剂,按重量百分数,由包含季铵盐、碘、碘酸钾、无机酸和水的原料制成的。
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季铵盐、无机酸和水搅拌混合加热并保温,再加入碘和碘酸钾,继续保温搅拌反应至碘完全溶解即可。
既具有碘类消毒剂的消毒速杀菌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又具有季铵盐类消毒剂杀菌抑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从而可以达到减少使用频率的效果。
制备方法简单,工艺过程简单,容易控制,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可以作为应用于主要组分制备的消毒杀菌产品,稳定性好,无毒无刺激。
也可以应用在畜牧业消毒和水产业的消毒中,杀菌和抑菌效果好。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604934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5.13C N 104604934A1.一种新型复合碘消毒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由包含5%~60%的季铵盐、0.1%~5%的碘、0~0.5%的碘酸钾、1%~25%的无机酸和余量水的原料制成的。
碘制剂临床应用及功效

碘制剂临床应用及功效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碘化合物在医学领域被广泛用作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与碘元素相关的疾病。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碘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和功效。
1. 碘酊(碘伏):碘酊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剂,其主要成分是碘和酒精。
它常用于皮肤创面消毒,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预防感染。
碘酊可以用于皮肤创面、烧伤、溃疡等外科手术后的消毒,还可以用于皮肤感染的治疗。
同时,碘酊也被广泛用于口腔消毒,如口腔溃疡、龋齿等口腔感染的治疗。
2. 碘酒:碘酒是一种含有碘和酒精的外用消毒剂,常用于伤口、灼伤等的消毒。
碘酒能够迅速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预防伤口感染。
它广泛应用于手术前消毒、伤口外用消毒等场合。
3. 碘甘油:碘甘油溶液是一种外用消毒药剂,常用于创面消毒。
碘甘油溶液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可以杀灭各类细菌、病毒和真菌。
碘甘油溶液应用于皮肤创面、烧伤、溃疡等外科手术后的消毒,还可以用于皮肤感染的治疗,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4. 碘化可的松:碘化可的松是一种非处方的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疥疮等。
碘化可的松主要通过杀死真菌和病毒来治疗疾病,能够起到抗菌、消炎、止痒等作用。
它适用于有病菌刺激的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
5. 碘胶:碘胶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剂,主要成分为碘和胶体。
碘胶适用于手术前消毒、创面护理等,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预防感染。
它对于创面护理有很好的效果,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
总的来说,碘制剂在医学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预防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
碘制剂具有消毒、抗菌、消炎、止痒等作用,适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
然而,使用碘制剂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引起皮肤敏感或其他不良反应。
另外,对于碘过敏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慎重使用碘制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析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

分析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摘要: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在售消毒剂中含碘消毒剂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以种类多、消毒能力强的特点在市场上受到青睐。
但是其中产品的质量却不尽相同,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本研究了解了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含碘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消毒相关性能的基础上,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含碘消毒剂质量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使其消毒能力达到要求,以促进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含碘消毒剂;应用;技术前言: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碘伏、复合碘制剂等,此类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
评定消毒剂质量的好坏,主要在于对其有效成分的测定,含碘消毒剂使用历史悠久,性能稳定,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含碘消毒剂具有易储存、使用方便、高效、消毒谱广等特点,对人畜危害较小,是人们在同等条件下首先选择的一种消毒剂。
也是可以广泛推广的一种消毒剂。
而且其受物质酸碱度腐蚀小,成本也较低。
1.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概况1.1含碘消毒剂的主要内容含碘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碘和以碘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各种消毒制剂,含碘消毒剂可以说是人类首先使用的消毒剂之一,自从碘作为单独元素被发现之后,其特性和应用被不断发掘,其可以用于消毒的特点更被广泛应用。
陆续出现了许多含碘成分的消毒杀菌剂,如碘的水溶液、碘的醇溶液(碘酊亦称碘酒)和碘伏等。
其杀菌效果很好,而且对人畜皮肤的伤害很小,医院中经常用碘伏药水用作外部伤口的清洁杀菌,其易挥发、易溶解,在医院和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碘这种元素易溶于很多溶剂,这种特性也被碘伏所继承,碘伏可以说是之前含碘消毒剂碘酊等的改良体。
碘伏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其不以化合物的身份存在,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碘和阴离子表面活性碘。
可以与水相融,可以稀释,颜色呈棕褐色,有碘的气味。
其活性会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1.2含碘消毒剂的杀菌机制由于碘元素具有活泼的特性,所以含碘消毒剂要比一般的消毒剂渗透性好,能快速穿过皮肤表层,直接在细胞上发生卤化作用,抑制其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快速使有害细胞失去生命力和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含碘消毒剂及其应用技术徐庆华(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合肥230061)关键词碘;碘伏;消毒剂;杀菌机理;消毒中图分类号:R1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658(2012)04-0316-03含碘消毒剂包括含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消毒制剂。
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自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以来,先后出现多种以碘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如碘的水溶液、碘的醇溶液(碘酊亦称碘酒)和碘伏等。
碘的水溶液、碘的醇溶液又称游离碘消毒剂,属于传统消毒剂,而碘伏则是近代研究的新的含碘消毒剂。
碘伏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易溶于水而不用脱碘,性能稳定,有效浓度低、不刺激皮肤和黏膜等优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碘酊等游离碘消毒剂,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消毒。
1理化性质及杀菌机制1.1碘1.1.1理化性质碘(iodine)是卤族元素,在常温下为灰黑色或蓝墨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或块状结晶,有明显的碘臭味,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25ħ只能溶解0.33g/L,在水中加入碘化钾可促进其溶解,碘的饱和溶液呈酸性。
临床上常用剂型有碘酊(一般有效碘含量为20g/L)、碘甘油(常用浓度为10 30 g/L)、碘仿粉及复配制剂等。
1.1.2杀菌机制元素碘活泼,具有一般消毒剂所没有的良好渗透性,碘对微生物的杀灭主要靠碘的沉淀作用和卤化作用,游离碘能迅速穿透细胞壁,与蛋白质氨基酸链上羟基、氨基、烃基、巯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发生卤化,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1.2碘伏1.2.1理化性质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碘化钾)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其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
碘伏各种成分之间不是以化学键相连,是碘元素与载体以络合或包结的形式借助氢键和其他引力作用形成的分子大小不确定的络合物。
所以,碘伏不是化合物,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般以碘元素作为碘伏有效成分含量的计量标量。
碘伏的载体大体可分成三类: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POP)、烷基酚聚乙烯脂肪醇醚(NP-I)、聚乙二醇(PEG)、聚乙稀醇(PVA)等。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络合而成的碘伏称之为聚醇醚碘,分别以缩写:PVP-I、POP-I、NP-I、PEG-I、PVA-I等表示。
大多数碘伏制剂,载体通常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此类碘伏性质稳定,应用最普遍,市场多数碘伏产品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型。
②阳离子表面活性碘,如十六烷基二甲基卞胺碘,此类碘伏性质稳定但使用较少;③阴离子表面活性碘,如烷基磺酸盐络合碘。
此类稳定性差,但去污作用好。
碘伏的化学成分随载体不同而异,但碘伏的基本物理性质极为相似,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出碘元素的特性。
碘伏产品原形有液体和固体两种,使用形产品主要是液体制剂,也有以碘伏为有效成分的乳剂、膏剂、栓剂。
碘伏易溶于水和醇,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有碘的气味,着色可用水洗掉。
碘伏溶液为红棕色至棕褐色;固体碘伏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无定形粉末;使用形碘伏溶液随稀释变稀,颜色逐渐变淡即由红变黄色、淡黄色,黏度由稠变稀,其稳定性亦下降。
1.2.2杀菌机制碘伏的杀菌原理为由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对细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菌质结合,其中80% 90%的结合碘可解聚成游离碘,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直接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活,而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
2杀菌作用及影响因素2.1碘·613·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2012;29(4)2.1.1杀菌作用①杀灭细菌繁殖体:赵勇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秩和比法对碘伏和碘酊的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在相同作用时间内达到同一杀灭率水平,碘酊(pH=5.18)以有效碘含量150mg/L,作用5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100%;碘伏以有效碘含量175mg/L,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100%。
②杀灭真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碘对真菌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但碘对藻类杀灭效果较差,不适合用于消除游泳池中的藻类。
碘在极低的浓度下可抑制真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实验室研究结果证明,有效碘含量300mg/L的碘酊,作用5 min,对大肠杆菌载体杀灭率达99.90%。
③灭活病毒:碘是一种良好的病毒灭活剂,它能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狂犬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碘伏对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也有灭活作用,含有效碘35mg/L的碘溶液作用2 min,30mg/L的碘溶液作用10min,可完全灭活艾滋病病毒。
2.1.2影响因素①酸碱度:试验证明,碘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受pH值影响。
pH值降低时,有利于游离碘的释出,溶液中的I2浓度增加;pH值增高时HOI浓度增加。
一般认为中性和酸性碘的活性较强,但在pH值2 7范围内杀菌效果变化不大。
②有机物: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物质等有机物可消耗大量的有效碘,因而影响杀菌效果。
但对于高浓度的碘,有机物对其的干扰作用不明显。
③温度:碘类消毒剂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当温度波动在10ħ 30ħ时,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温度超过40ħ时杀菌作用增强,但随之由于碘蒸汽的产生,使游离浓度下降,杀菌作用也减弱。
2.2碘伏2.2.1杀菌效果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及滴虫等。
碘伏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较弱,一般所需的有效剂量较高,不同载体的碘伏效果差异较大,其杀菌活性取决于游离碘的浓度。
①杀灭细菌繁殖体:用含有效碘50mg/L的碘液作用10 min,可杀灭一般的细菌繁殖体。
国内早期研究报道,用含有效碘10mg/L的碘伏溶液作用2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碘20 mg/L的碘伏溶液作用4min可杀灭大肠杆菌。
②杀灭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对碘伏的抵抗力较强,早期的实验证明,1000mg/L有效碘作用5min 可杀灭白色念珠菌99.99%以上,50mg/L有效碘对酵母菌仅有抑制作用。
含有效碘250mg/L的聚维酮碘消毒液作用5min或有效碘1000mg/L该消毒液作用1min,对龟分枝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大于5.00。
③灭活病毒:碘伏对各种病毒都有比较强的灭活作用,美国CDC曾推荐用碘伏作为肝炎病毒的消毒剂。
黄木杉(1994年)报道用含30mg/L有效碘的聚维酮碘溶液,作用10min,可将艾滋病病毒完全灭活。
徐燕报道,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消毒液作用60min,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杀灭对数值达4.00以上。
2.2.2影响因素:①有机物:有机物严重影响碘伏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在使用碘伏消毒时必须做好消毒前清洁。
②温度:和其他碘类消毒剂一样,碘伏的杀菌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当温度波动在10ħ 30ħ时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但随着温度升高,由于碘蒸气的产生,使游离碘浓度下降,杀菌作用也减弱。
③酸碱度:碘伏的杀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也较小。
当pH值降低时,杀菌效果的改变要视病原菌而异,一般认为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杀菌作用增强。
谈智、徐燕等(1996)对碘伏中加以5%冰醋酸,结果表明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能力明显提高。
3应用技术3.1碘传统的碘制剂就是将碘溶于可以分散的溶剂中的碘液,如碘水溶液、碘酊和碘甘油。
杀菌作用快速、高效,是比较好的消毒剂,但碘液有毒并易使消毒物品染黄,游离碘离子多。
由于制作简单,至今仍有使用。
3.1.1碘水溶液碘水溶液见光易失效,易使消毒物品染黄。
用于局部消毒或器械消毒。
浓度20g/L 的碘水制作方法为,称取20g精碘、24g碘化钾或碘化钠,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0ml,充分溶解即可。
在棕色瓶中储存。
3.1.2碘酊碘酊俗称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易使消毒物品染黄。
浓度20g/L的碘酊主要用于手术切口、注射、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用乙醇脱碘,对粘膜刺激性强,不适宜用于眼、口腔、阴道宫颈黏膜及新生儿皮肤黏膜的消毒。
浓度20g/L的碘酊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器械紧急消毒。
浓度20g/L的碘酊制作方法为,称取20g精碘、15g碘化钾,500ml 95%的酒精充分溶解,然后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1000ml即可。
碘酊因易挥发而不稳定。
在棕色瓶中储存。
3.1.3碘甘油碘甘油是碘的甘油溶液,主要用于鼻腔黏膜、口腔黏膜及婴幼儿皮肤的消毒和防感染,·713·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第29卷第4期使用浓度为10g/L。
浓度10g/L碘甘油制作方法为,称取1g精碘,加甘油至100ml,充分溶解即可。
在棕色瓶中储存。
3.2碘伏碘伏自20世纪50年代起用于临床,到了80年代,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碘伏的出现使含碘消毒剂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其克服了碘和碘酊难溶于水,不稳定,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大、着色不易褪色需要乙醇脱碘等缺点,保留了碘的良好杀菌作用。
碘伏原形制剂有液体和固体两种。
聚醇醚碘产品原形为液体,有效碘含量通常在60g/L左右;聚维酮碘原形制剂为固体,有效碘含量为质量分数9.0% 20%。
使用形式的碘伏液体产品有效碘浓度在2000 10000mg/L,乳剂有效碘浓度在5000 20000mg/L,膏剂有效碘浓度为质量分数0.85% 1.15%,栓剂有效碘含量在170 230mg/粒。
一般可采用浸泡、擦拭、冲洗、坐浴、含漱、喷雾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常用于手、皮肤、黏膜及创口的消毒和治疗,手术医疗器械、内镜及其他医疗卫生用品、器具的消毒,瓜果、蔬菜、餐具的消毒,公共场所、畜牧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的环境及器具的消毒等。
3.2.1聚维酮碘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目前已载入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药典。
以高分子聚合物一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络合而成,通过释放游离碘杀菌,载体本身无杀菌功能,抗有机物影响能力比碘酊溶液强,稳定,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小,主要用于人体皮肤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不适宜于环境消毒。
3.2.2聚醇醚碘此类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碘伏不仅体现了聚维酮碘的优良特性,而且表面活性强,有更好的去污能力,性能更稳定,对皮肤湿润性保护性更好。
3.2.3十二烷胺三碘(阳离子型)1985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以非离子烷基氧化胺为载体的碘伏,载体与碘结合成三碘氧化合物。
十二烷胺三碘氧化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稳定性好,通过释放三碘氧化合物来完成消毒过程,载体具有杀菌能力,抗有机物能力极强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洗涤功能,在对不良环境(如有机污染严重的水产养殖水体)消毒时,实际使用效果比常规碘高达几千倍甚至上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