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指导性文章。

通过分析教材,我发现本篇文章具有以下特点:1.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便于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2.文章结构清晰,段落分明,有利于学生掌握段落构成和句子连接的方法。

3.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内容单一,缺乏想象力。

2.句子结构简单,缺乏丰富性。

3.段落划分不清,文章结构混乱。

针对以上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句子结构多样性,并学会合理划分段落。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通过模仿和创作,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段落的划分方法,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2.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合理划分段落,使文章结构清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模仿法:学生通过模仿《习作例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习作例文》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3.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解文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根据《习作例文》进行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写作。

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小学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

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

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片段1: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

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生。

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

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小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小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小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用排比手法来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相同或类似结构的词语进行排列,以达到加强表达的效果。

在写作中,排比可以帮助小学生丰富文章的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来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的方法。

首先,孩子可以通过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连续的描述,运用排比手法来增强描述的效果。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描述一片美丽的风景,可以写道:“湖面宽广,波光粼粼;山峰高耸,云雾缭绕;花草繁茂,香气扑鼻;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色点赞。

”通过排比手法的运用,孩子可以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风景,激发读者的共鸣。

其次,孩子还可以利用排比手法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通过对同一类事物进行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例如,如果孩子想要表达对环保的重视,可以写道:“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我们应该种树、保护动物、减少废气排放;我们应该垃圾分类、减少塑料袋使用……”通过排比的方式,孩子可以清晰地列举出自己的主张,并加强对读者的说服力。

此外,孩子还可以利用排比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或描述情感变化。

通过对同一类词汇进行排列,可以使文章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描绘一个勇敢的人物,可以写道:“他的眼神坚定,步伐稳健;他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勇往直前;他的心中燃烧着对梦想的热情,永不止步。

”这样的描述通过排比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变化和情感力量。

最后,孩子可以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揭示问题的严重性或优缺点的对比。

通过排比的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表达对课间操的重要性,可以写道:“课间操能够让我们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课间操能够让我们放松心情,增加精力;课间操能够让我们与同学们交流,增进友谊……”通过排比手法的运用,孩子可以清晰地列举出课间操的好处,并让读者对其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当我接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的教学工作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我深知,这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习作,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我决定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心跳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完成习作。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受心跳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我希望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受心跳的感觉,并能够将其表达出来。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习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感受心跳的感觉,并能够将其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细节和情感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创设情境,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观看和聆听中感受心跳的感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我展示了一些心跳的场景图片,如运动员比赛、学生考试等,让学生观看并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心跳感觉。

2. 情境体验:我播放了一首刺激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心跳的感觉,并将其记录下来。

5.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文进行展示,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感受心跳的感觉,并能够将其表达出来。

活动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细节和情感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这次教学活动。

我发现学生们在情境中很好地感受到了心跳的感觉,并能够将其表达出来。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具体的细节和情感描写还有待提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与教学反思(一)(含范文2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与教学反思(一)(含范文2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与教学反思(一)(含范文2篇)作:我和_____过一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故事。

2.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写具体。

3.学会抓住题眼,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重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难点通过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

教学策略1.抓住题眼,突出中心本次作的题目是《我和______过一天》,“谁”“过一天”是作的题眼。

因此,我们要确定好和谁过一天,在哪里过一天。

这样,我们才能确定中心,才不会出现文题不符的现象。

2.展开想象,表达感受这次作,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和喜欢的人物在一天之内,发生的有趣、难忘的事情。

神奇的想象,可以让人畅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做出一些有意义而难忘的事情,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3.情节完整,人物鲜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内容。

此外,还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生动具体地描写出来,刻画出精彩传神的人物形象。

学前准备1.预提纲(1)认真读题,根据题目确定自己写作的主题及人物。

(2)确定好写作主题后,搜集并整理作的相关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1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图片中的人物。

预设:第一幅图中的人物是XXX,他会七十二变,他翻一个跟头就有十万八千里,而且他疾恶如仇,专门降妖除魔,非常厉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张并介绍,这样设计既能引导学生挑选题材,又能磨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方法指导1.大家回答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作就与这些神话和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课件出示:我和___________过一天学生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眼,并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横线上的人物可以是XXX、XXX、白雪公主、葫芦娃等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课例设计思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

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

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兄点。

教学步骤:片段1:师: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片段2: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 希望是;希望是;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学生归纳出: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4: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难道友谊?难道友谊……生1 :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反思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设定合理:在四年级上学期,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3.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授、演示、示范、讨论、启发等多种灵活的方法。

在讲授课文时可以采用导读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词语运用和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练习法、操练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教学资源丰富利用: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课件、多媒体、教具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

还要注重利用课外资源,如文学作品、互联网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有效: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仅注重结果评价,还要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评价。

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参与性,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要注重定期评价和临时评价相结合,形成全面、多角度、动态的评价体系。

总之,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只有注重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的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自然流露的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一些感人的文章和片段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情打动人。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的涵义的呢?学生说。

1.真人真事。

2.亲身经历。

3.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

二、感受真情,师生互谈师: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也就是他的生活”可见在现生活,流露真情的重要。

下面给大家发几篇文章,请大家仔细阅读,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秋天的怀念》片段,《背影》的片段,两篇学生作文)学生说,教师总结。

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万事求实见真情直抒胸臆见真情(大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巧妙地安排结构(设置悬念线索安排欲扬先抑等手法)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师:大家说的棒极了,确实任何好的文章都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那么真情也需要我们用语言渲染和包装,才能达到感动人的效果。

下面给大家放映几段影片的片段,大家觉得是那些语言,那些动作,那些情节波动了你的心弦?(放录象 1.表现亲情的一则广告 2.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片段 3.歌曲《天亮》片段师旁白:大家即将听到的这首歌是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儿子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利用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感情课例设计思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

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结合本班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语言平淡,缺乏说服力的问题。

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片段1: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

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

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
作文中去呢?(出示课题)
(评论:导入直接入题,既节省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对一般的陈述句和排比句进行了比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处。

)片段2:
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大屏幕展示句子)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评论:用学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相应的精妙的句子应运而生。

无不另人为他们质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排比句写在作文本上,读着这和儿歌一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别有兴趣)
片段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

学生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片段4:
师: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吗?
……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评论:此过程通过对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辞手法的观察,让学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个架子,在这个框架内可以填充各种各样的内容。

学生在补充句子的同时,通过同学及老师赞许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觉,找到积极发言的快乐。

同时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乐趣。


片段5:
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
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

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

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FLASH韩红演唱的《天亮了》)
学生欣赏
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

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

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

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

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

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
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评论:写作本就是为生活的感悟而写。

它不应该被命令所挟持,被烦闷所压迫,被平淡所充斥。

弄清这个目的,再经由老师精心安排的场景再现,先带动学生情感。

此时,我看到了学生眼中有闪亮的泪花。

再鼓励学生用排比句安慰别人,情已至,话已满。

在此情形下写出的排比句就会少了干涩,多了感情。

少了幼稚,多了成熟。

水到渠成!另外也让学生明白“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道理。


教学反思:
一、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

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

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都是课程资源。

二、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

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

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填宋词。

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三、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

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的教育。

本课中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是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四、因时间关系,本课只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语言魅力。

还要靠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利用课程资源,增加练习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印象。

巩固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