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检验标准
油流速动继电器检验标准

油流速动继电器检验标准
油流速动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保护油电变压器的装置。
检验油流速动继电器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划痕、变形等损坏。
2. 功能检查:测量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和动作时间,确保继电器能够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动作。
3. 灵敏度检查:通过向继电器施加不同强度的油流,检测继电器的触发阈值,确定其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
4. 稳定性检查:在规定的工作电压和工作时间下,检测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长期正常工作能力。
5. 防护性能检查:检测继电器的防护性能,包括防尘、防水、防震等能力。
6. 耐压测试: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继电器进行耐压测试,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绝缘性能。
7. 环境适应性检查:将继电器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条件下,检测其工作状态和适应性。
以上是一般的检验标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应
用和供应商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油流速动继电器的检验时,应参考产品说明书和相关的标准文件,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时间继电器检验标准

万用表
CR
来料型号、规格应与认证或备案内容相一致
与认证或备案不一致
目视
CR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超出公差范围影响性能
静态通断测试:端子15与18间不通,15与16间通。
通断与图纸不符
万用表
CR
延时通断测试:设定为通电延时模式、延时为5秒,在100%延时与50%延时两种状态下,通电测试。通电后电源指示灯亮起,运行状态指示灯正常,延时运行时端子15与18间通断相一致。
延时运行正常,指示正确。
目视
MI
金属零件不应有裂纹,麻点及镀层脱落。
塑料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气泡、裂纹及缺陷。
产品外观有缺陷。
目视
MA
标识
产品标签清晰,内容应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厂家等标识.
标识内容应与实物或需求不相符。
目视
MA
结构
尺寸
1、应能正常安装到标准导轨上,卡扣锁紧后,可滑动,但不松动。
2、各安装螺栓或螺孔应能与安装板/架的设计相匹配。
产品结构
(图示)
检验水平
全检
接收质量限(AQL)
CR=0(致命),MA=0.4(严重),MI=1.0(轻微)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缺陷描述
检验方法
判定
水准
外观
产品的说明书、合格证、相关装配件等应齐全。
产品相关附件不齐全。
目视
MI
包装上标识应与实物一致,且包装应能有效地保护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不损坏。
包装标识与实物不符,包装破损严重。
继电器作用及检测方法

继电器作用及检测方法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由输入电路、比较电路和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它主要用于控制系统,当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具体来说,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等)发生变化时,比较电路会进行比较,并控制开关的通断,从而控制电流的流向和大小,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目的。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测和功能检测。
外观检测主要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等情况;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测量继电器的输入输出参数、动作值、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等参数来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
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 外观检测:观察继电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松动等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修复或更换。
2. 输入输出参数检测: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继电器的输入输出参数,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3. 动作值检测:通过调节输入量,观察继电器的输出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
4. 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检测:使用可调电源和万用表等工具测量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5. 温升试验:通过加热或长时间工作等方式检测继电器的温升是否正常,以判断其热稳定性。
6. 寿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况,对继电器进行多次开关操作,检查其寿命是否符合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继电器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具体操作时应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同时,对于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等特殊参数的继电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
继电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流电阻检测法:使用万用表或电阻表测量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间的电阻值。
线圈的电阻值应在给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触点之间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确保触点不会发生短路。
2. 直流电压激励法:使用直流电源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激励,观察触点的动作情况。
正常情况下,线圈受到激励后,触点应该能够正常吸合或断开。
3. 直流电压释放法:使用直流电源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激励,然后断开电源,观察触点的动作情况。
正常情况下,线圈受到激励后,即使断开电源,触点也应该能够保持吸合或断开的状态。
4. 交流电压激励法:使用交流电源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激励,观察触点的动作情况。
正常情况下,线圈受到激励后,触点应该能够正常吸合或断开。
5. 交流电压释放法:使用交流电源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激励,然后断开电源,观察触点的动作情况。
正常情况下,线圈受到激励后,即使断开电源,触点也应该能够保持吸合或断开的状态。
在进行继电器检测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和安全措施,确保操作正确且安全。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继电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继电器。
3 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游标卡尺,锡炉,测力
计,浓度不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样品为标准:
3.4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继电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继电器。
3 规范内容:
3.1测试工量具及仪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游标卡尺,锡炉,测力
计,浓度不低于95%的酒精
3.2缺陷分类及定义: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3判定依据:抽样检验依样品为标准:
3.4 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

距离和固体绝缘的技术要求和试验导则。
注:继电器的绝缘是基本绝缘。然而 5 有设置较高绝缘水平(即附加、加强或双重绝缘)的要求。例 如,连接于调制解调器的通信端口可能要求双重绝缘。
[-. / 0 1#2!3"1—1224,定义 1"!"4] ! " 1<
过电压类别 *)’$)*5&%,’ =%&’,*$> 用数字表示的瞬态过电压条件。 [-. / 0 1#2!3"1—1224,定义 1"!"1<]
注:过电压类别用!、"、#、$级表示,见 ?"@"@"1。
!"1 1 宏观环境 :%=$* A ’6)5$*6:’6& 继电器安装或使用的房间或其他场所的环境。
)& *& $$& $%& #&+ ##& )&& )+& !!& %,% ,#& -*&
交流或直流
$#&
电源系统标称电压(
$#,
#)&
!&& !+& *&& +)& $ &&&
#!&
!$% %&& **&
额定绝缘电压.
*-& )# *) $#% $*& #&& #%& )#& !&& %&& *)&/ +&&/ $ &&&
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及标准

密度继电器校验方法及标准
密度继电器通常被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校验密度继电器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继电器类型和校验要求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验方法和标准:1. 校验方法:
- 使用标准试液: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标准试液进行校验。
通过将标准试液注入容器并调整密度继电器以使其测得的密度与试液的已知密度相匹配,来校验继电器的准确性。
- 校验测量系统:使用其他准确性已知的密度测量设备(如密度计)与密度继电器同时测量同一液体或气体样品,比较两者的测量结果,确定继电器的精确度。
- 使用实际流体:将密度继电器安装在实际流体系统中,测量实际流体的密度,与其他准确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以确定继电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校验标准:
- 国际标准:国际上常用的校验标准包括ISO 3171-4和ASTM D1250。
这些标准规定了密度继电器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其工作准确可靠。
-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可能有自己的校验标准和要求。
例如,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美国石油协会(API)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推荐做法(如API MPMS 14.4和API MPMS 11.1),用于密度继电器的校验和使用。
在进行密度继电器的校验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行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校验方法和标准,并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校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检验标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继电器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
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
4.1检验工具
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4.2术语
4.2.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4.2.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 表示。
4.2.3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 表示。
4.2.4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4.2.5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4.2.6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4.2.7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4.2.8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
4.2.9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
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4.3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3.1外观
4.3.1.1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4.3.1.2产品标签清晰,内容应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产品厂家等标识。
4.3.1.3继电器表面清洁,无破损、污脏、变形及其它机械损坏,颜色一致,并具有品牌、规格型号、触点容量、线圈额定电压、触点形式标识。
4.3.1.4触点镀厚均匀、光滑,无氧化发黑、受损、污物等不良现象;两触点接触时吻合良好,且吻合面积不低于整个面积三分之二,无缝隙、错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4.3.1.5继电器内连接导线与簧片不可有锈蚀、氧化、破损、断裂等现象;且连接方式若为焊接式其焊点应饱满、光泽,连接方式若为压接式其压接片完损、线芯不可折断及外露。
4.3.1.6引脚镀层均匀、光泽,无氧化、发黑、破损等不良现象。
4.3.2尺寸
4.3.2.1尺寸用卡尺检测。
用卡尺测量继电器外尺寸、引脚间距、引脚尺寸。
4.3.2.2试配。
与其对应的继电器座进行试配。
4.3.3特性
4.3.3.1引脚定义:根据《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用万用表做核对性判定其继电器引脚定义。
4.3.3.2触点形式:根据《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用万用表做核对性判定其继电器触点形式。
4.3.3.3线圈阻值:用万用表或TH2811B型LCR数字电桥对线圈测试其阻值。
4.3.3.4线圈额定功率:采用所测的线圈阻值,计算出线圈额定功率,线圈额定功率=(线圈额定电压)2/线圈阻值。
4.3.3.5吸合电压:根据继电器使用电源的类别,用相应的可调源对线圈两引脚加电压,再用万用表(蜂鸣档)两表笔接触任一组断开触点两引脚,调节电源使电压从0V慢慢上升,当万用表发声(蜂鸣声)时,并听到衔铁吸合声(咔声),此时表明继电器已进入吸合状态,该电压为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并且测试其吸合状态下各接触触点引脚的导通情况。
4.3.3.6释放电压:项目吸合电压测试完成后,再用万用表(蜂鸣档)两表笔接触吸合状态下的任一组断开触点两引脚,调节电源使电压慢慢下降,当万用表发声(蜂鸣声)时,并听到衔铁释放声(咔),此时表明继电器已转换为释放状态(初始状态),该电压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并且测试其释放状态下各接触触点引脚的导通情况。
4.3.3.7耐压:用耐压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其线圈—触点(简称线触间)、触点组—触点组(简称异组间)、同组触点—同组触点(简称同组间)等3个项目,测试频率为50Hz,通常测试时间为1min,漏电流≤1mA,测试时应无拉弧、冒火花等不良现象。
4.3.3.8绝缘电阻: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测试其线圈—触点(简称线触间)、触点组—触点组(简称异组间)、同组触点—同组触点(简称同组间)等3个项目,测试电压为500VDC。
4.3.3.9常温老化试验:用可调源将继电器线圈加线圈额定电压,再用CL302对其吸合状态下各组两导通触点引脚加触点容量所要求的交流电流,在常温下工作4小时,继电器无烧坏、破裂、变形等不良现象,每批老化4~5个。
4.3.3.10可焊性:用30W烙铁加0.8mm2锡线对继电器引脚(未配继电器座的)进行焊接,时间3~5S,要求浸锡覆盖面积≥95%,并无冷焊、假焊等不良现象。
4.3.3.11匹配互换性:采用相同型号规格的继电器座与其进行互换。
4.3.4注意事项
4.3.4.1继电器表面必须具有3C、UL、CSA等相关安全认证的一种或多种标识,否则拒收。
4.3.4.2若继电器尺寸未标注公差,按此规定执行:外形尺寸采用±2mm;引脚间距尺寸采用±0.5mm;引脚尺寸采用±0.1mm。
4.3.4.3对线圈应加相应的电源类型电压,且所加电压不可超出线圈额定电压的20%,以免烧坏线圈。
4.3.4.4继电器若配座一定要具有匹配互换性,否拒收。
4.4
4.5检验标准
4.5.1外观检验标准依本规范4.3.1、4.3.4、《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及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5.2尺寸检验标准依本规范4.3.2、4.3.4、《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及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5.3特性检验标准依本规范4.3.3、4.3.4、《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及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4.6记录
《进货检验报告》、《质量部试验报告》。
4.7说明
4.7.1继电器的检验项目可根据来料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增加或减少检验项目。
4.7.2《规格型号、性能参数表》作为本检验规范的附页,并可根据公司物料的增加作相应的增加,对于同类但因尺寸等类似差异的物料可以进行简化。
4.7.3继电器检验标准可包含:IQC检验标准、规格承认书、技术图纸、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样品及公司相关规定。
4.7.4报告中记录数据可为一部分数据或全部数据,并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