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09绵阳)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存在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

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_ OE__方向射出。

2(09义乌)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20°(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填“反射角判断错误可得分”;只表达出“反射角测量错误”的不得分)

3(09潍坊)(4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3 (09安徽)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镜面不能在

4(09玉林)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12所示的实验。(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

(1)将纸板B向前(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2分)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分) (本题满分4分)

5(09湘西)右图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表明

A.反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B.入射角总是大于反射角

C.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

D.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1 (2010滨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1)重合不能(2)相等等于

2(2010广安12.(5分)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7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看清镜后的情况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2010北京)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能比较。蜡烛A的像的位置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重合

1(11舟山)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答案:D

2(11丹东市)40.(4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

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

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 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

(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

是。

答案:(1)分居法线(2)在同一平面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3(11铁岭)27.(5分)小义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和乙所示的实验。

(l)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 向后折,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3)小义又找来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等于(2)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玻璃板: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或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或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或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11长沙)34.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答案:(1)图略角度光线各占一分(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I (下) 基本知识问答 1指出下列情况中各会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采取什么方法避免? 答:(1)砝码被腐蚀: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2) 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 (3) 天平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4)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通过校正仪器消除。 (5) 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通过做空白试验消除。 (6)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偶然误差。 (7) 某人对终点颜色的观察偏深或偏浅:系统误差中的主观误差,通过严格训练,提高操作水平。 (8) 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9) 移液管移液后管尖残留量稍有不同:偶然误差。 (10) 灼烧SiO2沉淀时温度不到1000C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消除。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答: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仪器误差和主观误差。方法误差可 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消除;试剂误差可通过空白试验进行消除;仪器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来消除;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操作水平予以避免。 3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何区别?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怎样衡量准确度与精密度? 答: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再现性,而准确度则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精密度高不一 定准确度高,而准确度高,必然需要精密度也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 低,说明测定结果不可靠,也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土0.2mg,如果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称量 1.000g时,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答:称取试样的质量为0.05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4% 0.0500 称取试样的质量为1.000g,相对误差为: E 0.0002 100% 0.02% 1.000 这些数值说明对同一仪器来说,所称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5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土0.02mL ,如果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 2.50mL ,读数的相对误差是多少?如果滴定时用去25.00mL ,相对误差又是多少?相对误差的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0.02 答: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mL,相对误差为:E1 100% °8% 2.50 0.02 滴定用去标准滴定溶液25.00mL ,相对误差为:E2 亦亦100% °.08%这说明使用滴定管时,滴定所用体积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6 化验室常用的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通常采用何种浓度表示方式?如何配制? 答:普通试剂和指示剂溶液常采用质量浓度表示。有的指示剂用量较少,可以质量浓度的分倍数表示。由于它们对浓度的准确度要求不高,所以配制十分方便,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放入烧杯中以适量溶剂溶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 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 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 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 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 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 答:因为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实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注:我们书上只要求小于0.5 mg)s酸 碱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注意事项: 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 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 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不需要。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创新教育实验报告

创新教育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XXXXXXX 姓名(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XXXX

经过我们专业老师的一个星期的努力,五天时间,虽然不能够完全了解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但是给力我们创新动力,老师都分别针对专业内的方向向我们介绍了运筹学,物流学等相关知识,另一部分被老师给我们讲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以及人工智能的观念,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意识,下面是我在课堂中所感受的重要的观点。 一.现代物流与物流信息化 1.现代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现代物流基本功能: (1)运输 运输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它的目的是通过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流动,实现物的空间位移。 (2)储存 储存是指对物品、货物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 (3)装卸搬运 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活动。 (4)包装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及促进销售,而按一定技术方法所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5)流通加工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流通与加工的概念属于不同范畴。加工是改变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形成一定产品的活动,而流通则是改变物质的空间状态与时间状态。流通加工则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将这些加工活动放在物流过程中完成,而成为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流通加工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 (6)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分类、组配的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本质也是物品的位移,但与运输功能相比,配送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面向城区、区域内、短距离、多频率的商品送达服务。 (7)信息处理 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所谓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 2.物流系统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事务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时间和空间的经济效益。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1)物流系统子系统包括:输入,处理,输出

【推荐】香蕉皮12个功效 可治手足皲裂

香蕉皮12个功效可治手足皲裂 文章导读:在每次用热水擦手、足后,用香蕉皮的内侧在手上进行摩擦,可防止手、足的皮肤皲裂。如果已经有裂口了,可将香蕉皮直接在裂口处摩擦,一般连用数次即可治。其实香蕉皮还有如下妙用,你不妨试试 1、治口腔溃疡。 香蕉皮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其干品加上另一味中药名叫:火炭母(又叫火炭毛)的一起煲水,加适量红糖调味,喝了可以治口腔发炎,溃疡(俗称:灯盏凼);还有通便的作用。 2、治痔疮和便血。 将两条香蕉连皮放在火上烤,然后趁热吃,可改善痔疮及便血。 3、治皮肤瘙痒症。 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实验证明,由香蕉皮治疗因真菌或是细菌所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脚气病,效果很好。患者可以精选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脚癣,手癣,体癣等)反复摩擦,或捣成泥末,或是煎水洗,连用数日,即可奏效。 4、治瘊子。 用香蕉皮敷在疣(俗称瘊子)的表面,使其软化,并一点点地脱落,直至痊愈。用这个方法可将头及脸部的瘊子治好。用香蕉皮多次敷,用手指一点点捏掉,治好后再不复发。 5、巧防中风。 6、防治胃肠溃疡 香蕉中含有一种能预防胃溃疡的化学物质,它能刺激胃黏膜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产生更多

的黏膜来保护胃。一身黄金甲包裹着洁白的身躯,香甜、软滑的香蕉,不仅味美,药用价值也不少呢。特别是对长时间处在快节奏、高压力、久坐电脑前的白领们,由于不规律的饮食、不健康的坐姿和长时间缺乏运动,很多人都被胃肠疾病、皮肤疾病、便秘、痔疮等问题困扰,同时还可能会有心理方面的不适,抑郁、情绪低落等,心血管疾病也悄悄的盯上了白领们。而一根美味的香蕉,就能帮组你解决众多的不适。 文章导读:在每次用热水擦手、足后,用香蕉皮的内侧在手上进行摩擦,可防止手、足的皮肤皲裂。如果已经有裂口了,可将香蕉皮直接在裂口处摩擦,一般连用数次即可治。其实香蕉皮还有如下妙用,你不妨试试 7、可治疗便秘 香蕉富含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促进肠蠕动,使排便顺畅。坚持晚上睡觉前吃一根香蕉可以有效缓解习惯性便秘。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而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较适用于肠胃积热所致的热秘,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可于饭后1~2小时进食香蕉,每日1~2根为宜。 8、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往往钠多而钾少,而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 钾离子有抑制钠离子收缩血管和损坏心血管的作用。吃香蕉可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和酸碱平衡,使神经肌肉保持正常、心肌收缩协调,所以每日吃3~5根香蕉,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益。 9、降低胆固醇血清 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冠心病,香蕉的果柄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血清胆固醇过高者,可用香蕉果柄50克,洗净切片,用开水冲饮,连饮10~20天,即可降低胆固醇。 10、治疗忧郁症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doc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 考生:考试总分:100分考生选择题总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1.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B )。 A.对 B.错 2.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C ) A.量筒和烧杯 B.容量瓶和烧杯 C.锥形瓶和烧杯 D.容量瓶和锥形瓶 3.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B ) A.程量快速 B.减少玛瑙刀的磨损 C.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D.减少天平梁的弯曲 4.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中,基准物质的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 B )。 A.对 B.错 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A )。 A.对 B.错 6.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7314的是( C ): A.0.73146 B.0.731349 C.0.73145 D.0.731451

7.配制碘溶液时应先将碘溶于较浓的KI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A )。 A.对 B.错 8.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A )。 A.对 B.错 9.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B )。 A.对 B.错 10.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11.配制EDTA标准溶液用自来水,在直接滴定中将使测定结果( A ) A.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 D.大小不确定 12.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可以保存几天后继续使用( B )。 A.对 B.错 13.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A )。 A.HCl(AR) B.HCl(GR) C.HCl(LR) D.HCl(CP) 14.在实验室中浓碱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A )。 A.对 B.错 15.滴定管中装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即可读数,并应使滴定管保持垂直状态( B )。 A.对 B.错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总结

1.如果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此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时可用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 如果以 甲基橙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 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 ,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钙体积变大,结果偏大. 2.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多元酸能否用NaoH溶液滴定 答:看你要滴总酸还是分步滴定了.总酸肯定能滴,分步滴定的话要看这些酸的几个解离常数之间有没有差10的三次方以上. 3.Na2C2O4能否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答:不行.Na2C2O4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不易获得组分固定的晶体(都会带有数量不定的结晶水) 4.若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属于那类滴定?咋选择指示剂 答:酸碱滴定,指示剂可以选择酚酞,甲基橙,甲基红等。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一般选择甲基橙 5.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二氧化碳,为什么? 答: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将同时被滴定. 1. 在中和标准钙溶液中的盐酸时,能否用酚酞代替甲基红来指示?为什么? 答:不能。在缓冲剂NH3-NH4Cl环境下,pH=10,酚酞显红色,会干扰EBT由红色变为蓝色时的终点观察。而甲基红此时显黄色,可以被红色和蓝色掩盖,不会影响终点观察。 2. 简述Mg—EDTA提高终点敏锐度的原理 答:这是因为:测定钙(镁)等离子时,常用铬黑T(EBT)作指示剂,而Ca2+与EBT的反应显色不如Mg2+与EBT的反应显色敏锐(变色易观察)。所以测定时,常加入Mg2+-EDTA,这样,在含Ca2+的溶液中加了Mg2+-EDTA后,由于Ca2+-EDTA的稳定性比Mg2+-EDTA强,所以,Mg2+-EDTA中的微量Mg2+能被Ca2+取代出来,而Mg2+与铬黑T的稳定性又大于Ca2+与铬黑T的,所以,最终是Mg2+与铬黑T显色了,终点时,就变成了Mg2+与铬黑T 之间的变色了,更敏锐了。 3. 滴定为什么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答:控制PH,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指示剂显色也与PH有关。 自来水硬度的测定 1. 本实验中最好采用哪种基准物质来标定EDTA,为什么? 答:用碳酸钙,水硬度的分析是指水中钙镁的总量,基准物质与被测物质一致,相同的分析

基于某某BP神经网络地手写数字识别实验报告材料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写体数字图像识别 PT1700105 宁崇宇 PT1700106 陈玉磊 PT1700104 安传旭 摘要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光学字符识别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录入与信息转化的手段,其中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有着广泛地应用,如:邮政编码、统计报表、银行票据等等,因其广泛地应用范围,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利用BP神经网络对手写体数字数据集MNIST进行分析,作为机器学习课程的一次实践,熟悉了目前广泛使用的Matlab工具,深入理解了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结合该课题掌握了用神经网络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将深度学习与自身领域相结合打下了基础。

1 引言 从计算机发明之初,人们就希望它能够帮助甚至代替人类完成重复性劳作。利用巨大的存储空间和超高的运算速度,计算机已经可以非常轻易地完成一些对于人类非常困难的工作,然而,一些人类通过直觉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却很难通过计算机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等,它们就是人工智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要想人类一样完成更多的智能工作,就需要掌握关于这个世界的海量知识,很多早期的人工智能系统只能成功应用于相对特定的环境,在这些特定环

境下,计算机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容易被严格完整地定义。 为了使计算机更多地掌握开放环境下的知识,研究人员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其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个领域就是知识图库(Ontology),WordNet是在开放环境中建立的一个较大且有影响力的知识图库,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尝试将Wikipedia中的知识整理成知识图库,但是建立知识图库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知识图库方式明确定义的知识有限,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明确地定义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固定格式。很大一部分无法明确定义的知识,就是人类的经验,如何让计算机跟人类一样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取新的知识,这就是机器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Tom Michael Mitchell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书籍中将机器学习定义为“如果一个程序可以在任务T上,随着经验E的增加,效果P 也可以随之增加,则称这个程序可以从经验中学习”。逻辑提取算法可以从训练数据中计算出每个特征和预测结果的相关度,在大部分情况下,在训练数据达到一定数量之前,越多的训练数据可以使逻辑回归算法的判断越精确,但是逻辑回归算法有可能无法从数据中学习到好的特征表达,这也是很多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共同问题。 对机器学习问题来说,特征提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一些复杂问题上,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设计有效的特征集合,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整个领域数十年的研究投入。既然人工无法很好地抽取实体中的特征,那么是否有自动的方式呢?深度学习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自动地将简单的特征组合成更加复杂的特征,并使用这些特征解决问题。 因为深度学习的通用性,深度学习的研究者往往可以跨越多个研究方向,甚至同时活跃于数个研究方向。虽然深度学习受到了大脑工作原理的启发,但现代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并不拘泥于模拟人脑神经元和人脑的工作原理,各种广泛应用的机器学习框架也不是由神经网络启发而来的。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NIST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数据集,被广泛用作机器学习的入门样例,它包含了60000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10000张图片作为测试数据,每一张图片代表了0~9中的一个数字,图片的大小为28x28,且数字会出现在图片的正中间。本文以该数据集为例,基于Matlab来分析BP神经网络的性能。 2 运行环境 本设计在Windows 10 下进行设计、主要利用Matlab工具环境,进行模拟演示。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汇总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标定盐酸溶液浓度除了用Na 2CO 3 以外,还可以用哪几种基准物质为什么HCl 标准溶液配制后,一般要经过标定 答:可用硼酸。因为盐酸是瓶装的,在量取的时候是用量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所以浓度无法确定,一定要经过基准物质标定。 2.用Na 2CO 3 标定HCl溶液时,为什么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能否改用酚酞作指示 剂 答:用酸性溶液滴定碱性溶液时,如盐酸滴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突跃区间是(~),终点是酸性的所以选甲基橙(颜色由黄色到橙色(PH≈)。不能改用酚酞,因为不利于滴定重点的观察。 3.盛放Na 2CO 3 的锥形瓶是否需要预先烘干加入的水量是否需要准确 答:不需要烘干,加入的水不需要准确,加水只是起到溶解碳酸钠的作用而已,无需定量。 4.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做第二份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而继续往下滴定第二份为什么 答:不可以,滴定误差主要来源与读数误差,这样的操作方法会出现4次读数,比正常的方法多了两次读数误差。 混合碱的滴定 1、测定某一混合碱样品时,若分别出现V1V2、V1=0、V2=0等五种情况,说明各样品的组成有什么差别 答:若V1=0说明只有NaHCO3; 若V2=0说明只有NaOH; 若V1=V2说明只有Na2C03; 若V1V2说明是Na2CO3和NaOH混合碱。 2、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均需用操作溶液润洗,而滴定用的烧杯或锥形瓶为什么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 答:滴定管和移液管属于量器,本身已经考虑了挂壁液滴体积可能带来的误差,因此在不洁净或者不能保证完全洁净的情况下处于避免杂质防止污染的考虑可用待测溶液润洗,烧杯和锥形瓶属于容器,如果用待测溶液润洗,可能因为容器壁上挂有未知体积的待测液而影响滴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香蕉和香蕉皮的加工利用_闫文杰

香蕉果肉质地柔软,清香爽口,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据分析,在100g香蕉果肉中含有62g的水分、20g的碳水化合物、1.2g的蛋白质、0.6g的脂肪、472mg的钾、35mg的磷、10mg的钙、6mg的维生素C、0.8mg的铁、0.25mg的胡萝卜素、以及0.02mg的维生素B1,还含有微量的维生素B2、维生素B5、钠、锌等人体所需物质[1]。香蕉皮,占果实重量的30%左右。香蕉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胶、低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和脂肪,另外,钙、镁、铁、锌等的含量也比较多[2]。 香蕉和香蕉皮营养丰富,含有抑癌、抗癌等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研究开发香蕉和香蕉皮的系列产品,对香蕉和香蕉皮的深加工有重要意义。 1香蕉的加工利用 1.1香蕉汁1.1.1 工艺流程 果肉饮料:原料→剥皮(去除丝络)→切片浸泡→灭酶→冷却→打浆→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成品 澄清饮料:原料→剥皮(去除丝络)→切片浸泡→灭酶→冷却→打浆→过滤→离心→调配→杀菌→灌装→成品 1.1.2工艺技术要点 (1)原料:选用九成成熟度以上的香蕉,果实需饱满,果肉较软,有浓厚甜味和芳香味的新鲜香蕉为原料,不能选用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或腐烂的香蕉。 (2)剥皮:剥皮时剔除果肉表面丝络,香蕉内心 *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061D0502200297) 作者简介:闫文杰(1979~),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香蕉和香蕉皮的加工利用* 闫文杰1,李鸿玉1,艾秋实1,冯海静2 (1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 100011; 2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香蕉和香蕉皮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本文介绍了香蕉和香蕉皮的开发与利用,这对提高香蕉 的附加值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香蕉;香蕉皮;加工利用 的小黑籽可用不锈钢尖刀剔除。 (3)切片浸泡:把处理好的香蕉切成0.3~0.5cm的小片,迅速放入0.5%的柠檬酸护色液中,将护色器皿密封,防止褐变。 (4)灭酶:将香蕉从护色液中迅速沥出,用100℃的蒸汽对护色后的香蕉灭酶2~3min。 (5)打浆:此操作需迅速完成,打浆过程中加入0.1%的抗坏血酸,防止褐变。 (6)离心:对于澄清果汁,在3500r/min下离心20min,将渣汁分离。 (7)调配:加入0.02%的结冷胶来稳定体系;加0.02%的香蕉香精进行调香。 (8)灌装:香蕉汁杀菌同时,罐装容器也同时杀菌,趁热灌装。1.2香蕉粉1.2.1工艺流程 原料→去皮→打浆→亚硫酸钠溶液浸渍→过滤、离心→干燥→粉碎→成品1.2.2工艺技术要点 (1)原料:选用七成半成熟度的鲜香蕉,果实需饱满,果肉较软,有浓厚甜味和芳香味的新鲜香蕉为原料,可获得11%~15%的香蕉粉得率。 (2)打浆:加入0.1%维生素C或菠萝汁,防止褐变。 (3)亚硫酸钠溶液浸渍:将打浆完的香蕉置入pH4.0的亚硫酸钠溶液中进行浸泡,使SO2浸入香蕉中,防止果肉褐变。 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No.12,2008 2008年第12期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香蕉皮腐烂的研究报告

香蕉皮腐烂的研究报告 研究者:杜承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小学 指导教师:王芳 一.提出问题 今天我和妈妈在菜市场里买了一提香蕉。天气炎热,我想:如果把香蕉放在冰箱里冰一天,味道会如何呢?应该是凉爽的吧,正好可以解暑。想着我就做了起来,把一个香蕉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我把我的“壮举”告诉了爸爸,我本等着爸爸夸我聪明,可爸爸却笑着对我说:“你怎么能把香蕉放在冰箱里呢?会坏掉的。”我疑惑的打开冰箱,看到了一个发黑腐烂的香蕉。怎么会这样呢?我疑惑不解,决定好好研究一下香蕉皮腐烂的秘密。 二.分析问题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香蕉皮腐烂的更快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更好的保存香蕉呢? 我把三个香蕉皮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冰箱里,密封在盒子里和常温下,观察几天,看看在什么环境下更好地保存香蕉,并制作实验表格。 三.实验准备:香蕉皮纸盒冰箱 四.实验方法:

冰箱里的香蕉皮已经腐烂的 不行了,黑透了 放在常温下 放在冰箱里 密封在盒子里

香蕉皮已经大面积腐烂了放在潮湿的地方 三.实验发现

从这次的香蕉皮腐烂的实验中,我发现了:放在冰箱里的香蕉皮明显有了严重腐烂的痕迹,放在常温下的香蕉皮也有较重腐烂的痕迹,密封在盒子里的香蕉皮也会变黑腐烂,只有在潮湿的位置,香蕉皮才不会严重的腐烂,只有很轻微的腐烂痕迹。 四.得出结论 把香蕉放在冰箱里面冷藏,想更好吃是万万不行的,放在冰箱里最容易腐烂。密封在盒子里面,虽然没有放在冰箱里的香蕉皮腐烂的严重,但是过一天后也会腐烂。我们常常把香蕉皮放在常温下,如桌子上,塑料袋里,这样也是不可取的,也容易腐烂。把香蕉皮放在阴凉潮湿的位置是最好的,几天后也没有什么腐烂的痕迹,这样是最好保存香蕉的。

(推荐)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注:由于在一级、二级纯度的水中,难于测定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 值范围不做规定;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1.1.1 蒸馏水 通过蒸馏方法、除去水中非挥发性杂质而得到的纯水称为蒸馏水。同是蒸馏所得纯水,其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用玻璃蒸馏器蒸馏所得的水含有Na+和SiO2-等离子;而用铜蒸馏器所制得的纯水则可能含有Cu+离子。 1.1.2 去离子水

利用离子交换剂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杂质所得的纯水,称之为离子交换水或“去离子水”。未进行处理的去离子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杂质,使用时应注意。 1.1.3 纯水质量的检验 纯水的质量检验指标很多,分析化学实验室主要对实验用水的电阻率、酸碱度、钙镁离子、氯离子的含量等进行检测。 1.电阻率:选用适合测定纯水的电导率仪 (最小量程为0.02μS·cm-1)测定(见表1.1)。 2.酸碱度:要求pH值为6~7。检验方法如下: ① 简易法: 取2支试管,各加待测水样10 ml,其中一支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应不显红色;另一支试管加5滴0.1% 溴麝香草酚蓝(溴百里酚蓝)不显蓝色为合要求。 ② 仪器法: 用酸度计测量与大气相平衡的纯水的pH值,在6~7为合格。 3.钙镁离子:取50 ml待测水样,加入pH=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液1 ml和少许铬黑T(EBT)指示剂,不显红色(应显纯蓝色)。 4.氯离子:取10 ml待测水样,用2滴1 mol·L-1HNO3酸化,然后加入2滴10 g·L-1 AgNO3溶液,摇匀后不浑浊为合要求。 化学分析法中,除络合滴定必须用去离子水外,其它方法均可采用蒸馏水。分析实验用的纯水必须注意保持纯净、避免污染。通常采用以聚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载实验用纯水。 1.2 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根据所做试验的具体情况,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相应级别的试剂,在既能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试剂应合理保存,避免沾污和变质。 1.2.1 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思考题: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 直接滴定法? +的K a=5.6 ×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 直接滴定。 答:因NH 4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 基红作指示剂? 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 剂,用NaOH 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 值为 4.4,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铵盐 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 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3.NH 4HCO 3 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答:NH4HCO3 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 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 3 - 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HCl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1

(1)V1=0 V 2>0(2)V1>0 V2=0(3)V1>V 2(4)V 10 时,组成为:HCO 3 ②V1>0 V 2=0 时,组成为:OH - 2-+ OH- ③V1>V 2时,组成为:CO3 - +CO 32- ④V1

检索报告格式

专业(班级)档案学20141781 姓名练洪妹学号2014178126 检索报告(综合作业) 一、检索课题: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情报的发展与创新 二、检索数据库(选中外文数据库至少4个,至少有2个外文数据库,其中外文数据库必须 有一个二次文献数据库) 可选数据库(请在你选择的数据库号码上打钩或将检索的留下,检索时间尽量近几年):华工购买的数据库: 1、CNKI 中国知网2002-2016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6 3、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2012-2015 4、英国科学文摘Inspec 1969-2016 5、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1976-2016 三、关键词 中文外文 情报intelligence 大数据big data 科技情报技术工作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 科技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数据环境data environment 四、检索结果(每库不得少于1篇。每篇至少要显示题目、文献出处、文摘) 例: 1、CNKI 中国知网(2002-2016)

或:主题检索 选2篇文献如下: 科技情报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何葳; 【Author】HE Wei;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手段不断进步,科技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层出不穷,重复低效的科研开发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也会丧失或错过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海量信息和科技创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挑战,从新的角度对科技创新的科技情报技术需求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面向科技创新全过程的科技情报服务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从情报的定义出发,论述了我国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现状分析了我国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科技创新对科技情报的需求分析,文章最后提 出了创建新时期的科技情报技术工作的具体措施。更多还原

【食品添加剂论文】香蕉皮作为饲料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论文】香蕉皮作为饲料添加剂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香蕉皮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利用方式,香蕉皮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屠宰率等指标。同时,以香蕉皮为原料生产出饲料添加剂—微生物菌体蛋白。另外,以香蕉皮为原料,再添加其他一些辅物,可有效的提高饲料蛋白的含量。 关键词:香蕉皮;饲料添加剂;利用方式 Banana Peel as Feed Additives WANG Chaobi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Abstract: By looking a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banana peel as feed additive used ways, banana powder as feed additiv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daily gain of poultry feed intake, feed conversion rate, slaughter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banana peel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protein feed additives, microbial bacteria. In addition to a banana peel as raw material, add some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 can effectively raise the content of the feed protein. Key words: A banana peel; Feed additives; Using the way 香蕉属于多年生芭蕉科树状草本植物甘蕉的果实的一种,是典型的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主要生长于南北纬三十度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等地大范围种植。香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喜爱的热带水果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香蕉产量大增,与此同时产生了大量的香蕉皮。但人们只食果肉香蕉皮则随意丢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1-4]。实际上香蕉皮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肉鸡的饲料大有前途。 1.香蕉皮的基本特征 经研究发现,香蕉皮中主要含有酚类、油脂类、有机酸、缩合鞣质、蛋白质和糖类,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Ca、Mg、P、K的含量也非常丰富[5],而香蕉皮占果实重量的30%[6].香蕉皮细腻湿滑,纤维素含量虽然多但是并不是很坚韧,对于家畜、家禽来说是一种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比其他饲料的利用率要高得多[5.7]。 2.香蕉皮的几种利用方式 2.1直接饲用 首先,香蕉皮是一种比较好的家畜补充饲料。和玉米糠、麦麸等其他饲料相比,香蕉皮可以不经过蒸煮或者消毒直接作为猪食,可补充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其他营养物质。把香蕉皮作为一种特殊饲料,隔日饲喂肉鸡,可以使鸡肉嫩滑爽口,带有香味[8]。同时香蕉皮的易消化的特点,让家畜可以更容易吸收。具体做法是把香蕉皮切成3厘米的块状,每千克加入食盐25克进行混合拌匀,在猪吃食过后喂饲,大中小猪分别饲喂1000、500、250克依次减少,可以帮助消化,提高猪的食欲,肉猪生长速度加快,同时也可以减少肠道疾病。用香焦皮喂禽,可切碎成0.5座米块状,每千克拌和米糠50克,让禽类随意的采食,能够增强抗病力,提高生产性能和母禽产蛋率。用香焦皮喂鱼,可切碎成大概1厘米的块状,按照给鱼投料的l/3冲入到鱼塘的饵料区,鱼饲食后能够明显减少肠胃疾病,提高生产速度[14]。另外应该注意几点,绿色的香蕉皮中含有很多的活性丹宁,要等到香蕉皮完全变黄后才能作为饲料,因为这时的丹宁已经被结合成非活性形式[13]。活性丹宁会能与蛋白质和消化酶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影响食物的吸收消化,进而影响家畜的生产性能。 2.2进行磨粉处理

《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2015学年 实验一:数据收集、整理和展示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二.实验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1)设计“考试成绩影响因素调查表”,具体内容见教材P288—P289 (2)设计“某房地产中介的客户数据”,具体内容见教材P303—P304 2.某班数学考试成绩如下: 786397837966776573827794998156937260 7082 597985676084987492659976799588848689 8789 试根据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5分为中、76-89分为良、90-100为优的标准,将学生成绩进行分组,并制作频数分布表和柱形图 三.实验结果: 1.(1)

1.(2)

2.截图 频数分布表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主要考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前两个小实验是Excel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包括两个工作表,一个是问卷,另一个是问卷选择。问卷选择保存了问卷调查的结果。插入表单控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选框或者复选框,设置相应的控件命令,单元格链接等操作。注意分组框的应用,将属于一个组的选项按钮框放置在一个分组框里,不同题目的选项就不会混在一起了。 第三个小实验主要是对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涉及到的函数公式主要是FREQUENCY,还有插入图表功能的熟练使用。在设置上下线的时候要留意一些边界问题,不留心的话边界上的数据漏掉了。我采取了取小数边界,因为都是整数,所以小数边界左右的整数就不会遗漏了。 实验二:数据分布特征 一.实验目的: 使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二.实验内容: 已知3个学校学生的体重(单位:kg),使用函数和描述统计工具分别计算每个学校学生体重的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峰度、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