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5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5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指导学生学习小说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2.思想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义。
这种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贾宝玉的分析完成的。
3.《红楼梦》的开头四回是全书的序幕,为后面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作了铺垫。
教师简要介绍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4.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
教学时数:1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教师简要介绍作者、作品、《红楼梦》开头四回的主要内容;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2.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1.《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的一篇重要的精读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训练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重点篇目。
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拟重点说明两点: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和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②《林黛玉进贾府》重在研讨环境、人物表现艺术。
〔二〕教学目标我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A、知识教育点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B、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C、德育渗透点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二、说教法及依据1、拓展知识,构建愉快教学法国外有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主要特点是从学科特点出发,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创设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为目标,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状态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2、直观展示法:第一红楼梦人物众多,错综复杂,搞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人物性格征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贾府建筑的规模即黛玉进贾府的路线是引导学生读小说的主要线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人物关系和贾府建筑制作成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小说内容。
3、研究性学习法第一步:学生通过看电视片段、预习、自主探究。
结合老师简介的《红楼梦》的基本情节,领会其内涵。
第二步:合作探究。
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精选3篇)

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 Frown at itand it frowns at you; smile, and it smiles too.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精选3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1一、教学目的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1.本课,首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使学生对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了解,引发他们读全书愿望。
其次根据课文特点,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难点则在于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
2.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__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4.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5.安排四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一)导言。
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学标出:《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然后补充介绍如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
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通过多本文的学习,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重点: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以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逐步领会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和步骤:导入:如果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出一部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充分表现封建社会历史、能被誉为“金字塔”式的作品,你会首选什么?——《红楼梦》。
它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你了解曹雪芹吗?你看过《红楼梦》吗?一。
曹雪芹与《红楼梦》简介曹雪芹: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两个姑姑都被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人生经历:十三岁前: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其后: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晚年:在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死亡:四十多岁,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痛苦地离开了人间。
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写作经历:写于凄凉困苦的晚年。
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2篇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4一、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的一讲读课文,本单元三课文都是中长小说的节选,作为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课文,单元说明和课文提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两点:一是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二是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带的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她们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课外阅读量小,但是借助影视媒介对《红楼梦》有一定了解,教学中要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策略分析我将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用具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把本班32个学生分成8个小组,因材施教,合作探究,为此设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和见闻,掌握本文和前五回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树立把节选文本放到整部作品中整体把握作品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体验封建等级制度对个性自由的扼杀。
2、教学重点:探究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掌握本文和前五回的作用。
3、教学难点:树立节选文本整体把握的文本理念,正确体验封建等级制度对个性自由的扼杀.说明:对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这个环节,许多说课者放在教材分析中讲解,我认为文本是固定的,但是学情是不断变化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文本要求不同,加之对同一个文本解读的角度不同,放在教学策略中更合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1、为了落实中职语文“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我采用了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的教法以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用具和多媒体组合运用上,我注重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应用,把传统纸质媒体和网络搜索、网络通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交流各种资料,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生终身发展。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12
说教学过程
5.巩固练习
七、说作业设计
任选一位本文中出现过的其他人物,分 析概括其人物形象。
2022/9/1
14
八、说板书设计
侧面描写
王夫人语 林母的话
贾
英俊多情
宝
肖像描写
叛逆不肖
玉 正面描写 《西江月》词
摔玉情节
拒绝邢夫人留饭
林 黛
王夫人房中让座 贾母房中用饭让座
细心多虑
玉
有关读书回答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
谢谢!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三
1 林黛玉进贾府
说课人:
1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 目标
说教学 重难点
说学法
说教学 过程
说作业 设计
说板书 设计
2
一、说教材
• 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改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重要 讲读课。
• 课文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 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 府的大致情况。课文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 性格特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以林黛玉 行径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条理清楚。
9
说教学过程
2.合作学习、分析人物 (1)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2)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10
说教学过程
3.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宝玉:生性多情,叛逆不羁 黛玉:谨小慎微,敏感多疑 凤姐:精明能干,生性泼辣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一:说学生我们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刚在第四册的第一单元学了现代中外小说,对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对学习小说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藏族学生由于文言基础薄弱,学习文言小说在语言上存在一定语言障碍,因此在藏族班上课我们首先要给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其次藏族学生高考文言文是不做要求的,因此我们不要求学生掌握本文文言词语,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需把本文中的文言词语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给学生听。
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品味语言的魅力。
二、说教材人教版教材编者把《红楼梦》选文放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在学生已拥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文学的基础上学习名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古典小说的兴趣。
三:说学习的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曹雪芹家世生平;2、了解《红楼梦》的基本内容与价值;3、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1、掌握并运用刻画人物人物形象的方法;2、体会人物出场的方式;3、把握人物形象,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4、了解本文的环境描写及作用;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批注评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味宝黛纯洁的爱情,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爱情观;2、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3、感受并学习曹雪芹在困境中依然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说学习的重难点重点:1、文学常识及字词的积累;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并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批注法的学习和运用。
难点:品昧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热爱汉语言。
五:说教法学法2010年秋季新课改将在西藏全面铺开,在教法学法上我们必须做好全面准备。
教学上主要采取批注评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批注评点法:是指读者在接触一篇新的文章时,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里行间释词释义,把理解、感悟随时随地记在书的空白处的一种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中国古代小说。
学习重点是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初中学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学生对作家作品并不陌生。
从课文本身看,《林黛玉进贾府》主要写贾府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的顺序安排极具匠心,不是大呼隆一起上,而是有先有后,把王熙凤安排在贾母等人之后,把贾宝玉又安排在最后,让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主要人物,先后在聚光灯下一展风采。
另外,作者写人物出场,描写详略得当,虚实并用,笔墨轻重也各有不同。
其中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浓墨重彩,着意渲染,写得特别精彩。
教学重点是通过比较研究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来鉴赏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分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实用文章和诗歌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二阶段,学习中外文学作品,继续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三阶段,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社科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鉴赏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形象,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能力2、欣赏课文人物出场描写的艺术,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三、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习”“比较分析”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习和比较分析,把握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品味曹雪芹表现人物的高超技艺;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由于课文较长,阅读时也有一定的语言难度,所以我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思考一些问题,熟悉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
下面,我将从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的描写,交代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经典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篇小说,因而重心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主题上。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默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3.准确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林黛玉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