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第三课 第一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合集下载

【红对勾】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高考]

【红对勾】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高考]

【红对勾】高中政治必修三习题: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高考]课时作业5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然而韩国、越南虽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点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吃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

由此可见()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中国、韩国、越南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不正确。

答案:D2.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优劣之分③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相容的④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可以交流、借鉴、融合的,因此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故应选C项。

答案:C3.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

这些传统节日()①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①③当选。

传统节日只有部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但都不属于自然遗产,④不选。

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文化交流,②不选。

答案:C4.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第一框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业布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第一框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业布置

一、选择题1.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因此②说法错误,①③④符合要求。

答案: C2.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

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新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

材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通过举办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进行旅游推介,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入选;在海外举行“欢乐春节”活动,是开展文化交流的体现,有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④入选;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 D3.哈尼先民自隋唐迁入现在的居住地以来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1 300多年中,哈尼族倾注了几十代人的心血,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垦殖梯田。

有专家说,哈尼梯田正是哈尼人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哈尼梯田也是目前为止,还在发挥着作用的世界遗产。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升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升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升训练及答案【基础达标】1.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①建筑艺术②民族节日③语言文字④文化遗产⑤民族服饰⑥文化艺术2.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 的多样性。

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如今的清明节,已逐渐演变为国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奠,以表达敬意和哀思。

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4.韩国歌曲《江南Style》描绘了韩国江南区的风土人情,以其简单、欢快的旋律和跳着模仿骑马动作的滑稽舞步,火速成为全球Style,被誉为2012年的“神曲”。

由此可见()A.文化只有削弱民族特色才能走向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D.世界各国文化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5.2014 年“两会”期间, 民进中央在《关于在城镇建设中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的提案》中指出,千城一面、万镇一面正在向农村蔓延, 极可能衍生为万村一面。

在城镇发展中的“建设性破坏”尤其值得重视。

建议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引下依法保护、分类保护、多元参与。

请简要阐述民进中央所提出的分类保护、多元参与的文化生活依据, 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能力提升】(30 分钟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2 •天津文综)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2.2014 年5月11日是母亲节。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基础达标】1.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是。

①建筑艺术②民族节日③语言文字④文化遗产⑤民族服饰⑥文化艺术2.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如今的清明节,已逐渐演变为国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奠,以表达敬意和哀思。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4.韩国歌曲《江南Style》描绘了韩国江南区的风土人情,以其简单、欢快的旋律和跳着模仿骑马动作的滑稽舞步,火速成为全球Style,被誉为2012年的“神曲”。

由此可见( )A.文化只有削弱民族特色才能走向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D.世界各国文化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5.2014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在《关于在城镇建设中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的提案》中指出,千城一面、万镇一面正在向农村蔓延,极可能衍生为万村一面。

在城镇发展中的“建设性破坏”尤其值得重视。

建议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引下依法保护、分类保护、多元参与。

请简要阐述民进中央所提出的分类保护、多元参与的文化生活依据,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2·天津文综)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2.2014年5月11日是母亲节。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4: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4: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练习题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1.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

2014年围绕端午节,各地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只有民族节日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④答案 C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不选;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错误。

①④是对民族节日的正确阐述,故选C。

2.中国和韩国都在农历新年这一天过春节,但两国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

这表明()①文化具有多样性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各国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④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中韩两国春节文化各具特色,这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项。

3.每到春节,我们贴对联、拜年、吃饺子;提起西方的圣诞节,我们会想到圣诞老人,想到圣诞树下亲朋好友互换礼物的美好场景;说起巴西的狂欢节,我们又会联想到狂欢的人群、鲜艳的服装、奔放的舞蹈……由此可见()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③透过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④各民族传统节日形式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和体现的风土人情相同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 D解析各民族传统节日形式不同,表达的情感和体现的风土人情也各不相同,通过各异的民族节日,可以领略世界文化的不同韵味,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选D项。

4.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课时训练:第3课(第1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基础达标】1.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是。

①建筑艺术②民族节日③语言文字④文化遗产⑤民族服饰⑥文化艺术2.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如今的清明节,已逐渐演变为国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奠,以表达敬意和哀思。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4.韩国歌曲《江南Style》描绘了韩国江南区的风土人情,以其简单、欢快的旋律和跳着模仿骑马动作的滑稽舞步,火速成为全球Style,被誉为2019年的“神曲”。

由此可见( )A.文化只有削弱民族特色才能走向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D.世界各国文化都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5.2019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在《关于在城镇建设中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的提案》中指出,千城一面、万镇一面正在向农村蔓延,极可能衍生为万村一面。

在城镇发展中的“建设性破坏”尤其值得重视。

建议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引下依法保护、分类保护、多元参与。

请简要阐述民进中央所提出的分类保护、多元参与的文化生活依据,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8·天津文综)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2.2019年5月11日是母亲节。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借文化遗产论坛,与世界对话2018年11月3—5日,“2018‘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①,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会议议题“全球视野的文化遗产”展开探讨,共同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同时,论坛与会学者发言还针对“文化遗产的国际视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演变”“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遗产”“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展开阐述。

通过文化遗产国际论坛的举办,我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尊重文化多样性,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②,展示和树立了中国文化的新形象,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

【思维导图】【创新演练】1.2018年7月2日,在巴林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省的梵净山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3个。

如此之多的世界遗产,又该如何守护历史文化记忆?为此,我们应该( )①开发文化旅游,打造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②留住文化记忆,创新世界遗产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③加强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世界遗产的国际影响力④把脉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民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随着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多,如何守护历史文化记忆成为新的课题,为此我们应该把脉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民族性,同时要加强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世界遗产的国际影响力,③④符合题意;对于文化遗产,应以守护历史文化记忆为主,而不是打造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①说法错误;世界遗产不是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方式,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答案:D2.简要说明通过举办文化遗产论坛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1)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举办文化遗产论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word版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word版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其蕴含的家国情怀、凝聚意识、道德风尚始终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滋养。

对民族节日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说法错误,民族节日并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A2.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

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④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中国文化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①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不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中国节日文化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气息,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3.一封家书,一段历史。

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

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解析: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A说法错误,排除;传统家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要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B项说法正确;C、D与题意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5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然而韩国、越南虽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点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吃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

由此可见()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中国、韩国、越南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不正确。

答案:D2.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优劣之分③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相容的④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可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感受到,但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可以交流、借鉴、融合的,因此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故应选C项。

答案:C3.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

这些传统节日()①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①③当选。

传统节日只有部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但都不属于自然遗产,④不选。

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文化交流,②不选。

答案:C4.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如果为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写报告,可用的观点有()①中轴线反映了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②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源泉③中轴线展示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④中轴线的保护将确保传统文化的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作为文化遗产,能够反映北京城市文明的演进,也有利于展示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性,①③符合题意;北京历史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源泉应是社会实践,②表述错误;④中“确保”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C5.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领导人开始向华人“拜年”,或者亲自参加庆祝活动;一些国际组织也举办迎春活动。

这表明() 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中国的春节成为其他国家民族庆祝的节日,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C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解析: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表现了民族文化的不同,这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在其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故选D。

答案:D7.每年的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的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

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

而在巴西乡村,人们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这些都表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体现了题意,应选。

故本题选D。

答案:D8.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说明()A.各民族文化都大同小异B.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D.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的历史不同造成的解析:各民族文化有同有异,而非大同小异,A观点错误。

文化多样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而并非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B观点错误。

题干说明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又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C正确。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造成的,D错误。

答案:C9.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D.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消除文化差异解析:材料阐明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C 项。

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不等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大民族主义就是典型代表,排除A项。

文化交流是为了张扬个性,而不是消除差异,故排除B、D两项。

答案:C10.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表明()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个性,①②符合题意。

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11.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的理念。

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就应该()A.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高度重视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析: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因此,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C、D不合题意。

答案:A1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态度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试题难度不大。

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②正确。

③④没有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要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A13.第34届法国巴黎“明日杂技节”,上海杂技团凭借意境空灵唯美的创意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

这是中国杂技首次以精湛动人的“艺术呈现”震撼了西方杂技界。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有时尚的也有经典的解析:本题以世界杂技节为命题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材料强调了中国杂技在世界上得到认可,反映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符合题意;A、D不符合材料主旨。

C错在“一致性”上。

答案:B14.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由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与《财富与人生》杂志共同组织发起的中法书画艺术交流峰会于2014年6月1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是一场中法文化与艺术的碰撞,共同见证了中法艺术文化的精髓。

中法两国“以文会友”已成为各国间相互学习借鉴的典范。

这表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任何国家都认同文化多样性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④文化交流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中法书画艺术交流峰会的开展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太绝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④观点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2分)15.(16分)翻开人类文化的历史,我们看到,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缺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的一切文化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都应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

我们认为,不同文化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什么主张?(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不同的文化?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主张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我国主张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①尊重不同的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不同的文化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共同要求。

不同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6.(16分)2014年12月26日,广东省顺德市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从2004年“中国厨师之乡”到2014年“世界美食之都”,10年时间,顺德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美食硬实力,让粤菜这个代表中国美食文化的符号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

顺德市“世界美食之都”的申报工作自2010年起由中国烹饪协会启动,历时四年多,终于成功。

这不仅是粤菜餐饮人的自豪,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烹饪协会推动中餐“走出去”的良好开端。

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①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饮食文化积淀深厚,由于我国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饮食上也形成了许多风味。

一样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的样式,一道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足见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我们要努力让中餐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