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归纳

.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

.

突破口.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1;(绿色);Cu2(OH)2CO3;Cu、Fe2O3(红色)Fe、C、

CuO、MnO2、Fe3O4(黑色)⑴固体颜色:。5H2O(蓝色)CuSO4·。Fe2(SO4)3(黄色)(浅绿色);FeCl3、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⑵

在空气中燃烧、CH4CO、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⑶(蓝色)。(红褐色)。Cu(OH)2(蓝色);Fe(OH)3、AgCl、CaCO3、BaCO3(白色);⑷沉淀颜色:BaSO4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CO2O2、CO、O2;无色气体有H2、N2、Cu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S;气体单质有H2、N2 H2O。、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CH4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C;高温(CaCO3分解,);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 。Fe2O3)、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4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⑴

。,固体是C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能使黑色⑵CuO变红(或红色Fe2O3;或N2,熄灭的气体是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CO2⑶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⑷能使白色无水Fe。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⑸等。C2H5OH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 。AgCl、BaSO4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5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O。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⑸。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⑹H2O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⑺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⑻。⑼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⑽

。⑾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H2O ⑿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解题方法

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中,物质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下面就这类题的型题及解法谈一点看法。

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

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

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

例1.(1997年河南省中考题)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由反应式(2)可知D为一种沉淀的硫酸盐。由干在硫酸盐中只有Ba2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故可推知D为BaSO4,同时还可推知C中一定含有Ba2+。由反应式(3)可推知C为Ba (NO3)2,同时又可推知E为BaCl2。再由反应式(2)

可推知A为HNO3,最后由反应式(1)可推知B是Ba (OH)2。

答案 A是HNO3,B是Ba (OH)2,C是Ba (NO3)2,D是BaSO4,E是BaCl2。

把以上答案放入原题,完全符合题意,说明所得答案正确。

例2.(1997年辽宁省中考题)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可采用顺推法求解。由实验(1)“得到白色沉淀”可推出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和氯化钡。同时由“上层清液为

无色”可推出一定不含有氯化铁。由实验(2)可推出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

答案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氯化铁。———————————————————————————————————————————

.

.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

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一、表格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

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

列表对照法解答。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E,C,DB例1(广州市中考题)有A,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和KCOH,HCl,MgSO,BaCl3224“—”表示观察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表1

的物质名称是:A~E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E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A________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这5~2)请从A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表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E为硫酸镁。D为碳酸钾,C为盐酸,为氢氧化钠,B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2(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SO,BaCl,NaOH,NaCO,Ca(OH)224223.

.

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1五种溶液和CO一种气体,有图2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图1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图2

,能发生3个化学反应,BaClSO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CO和Ca(OH)H24222个化学反应。NaOH和CO2NaOH条线,所以方框②中应填HSO,这是解答本题23能发生

的突破口。分析方框图,只有方框②是442条条连线)反应,在方框①,③,⑥中,虽均为2(4条连线)反应又能和CO(2既能和HSO224应填个反应的方框⑥相连,所以NaOH线相连,但只有方框③是跟能发生4个反应的方框②和发生2溶液反应填在方框⑥中。随之可判定BaCl应填在方框①中,能与BaCl在方框③中,CO222填在方框⑤中。CO的Na溶液应填在方框④中,最后应将Ca(OH)232三、图示式推断题

这类题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题型要以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依据,用逆推法由果求因,再用顺推法加以验证。(上海市中考题)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例3

3。种摩擦剂是一种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粉末。其生产过程如图3

生产流程3图)写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D的化学式;(2,B,C,A 试回答:(1)写出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化关系,属推断题。根据最终产物解析:本题所提供的信息是CaCO3这一条件,可用逆推法,按果索因。是CaCO3。再根据反应D为Ca(OH))可推出其反应物由反应③的生成物(CaCOC为CO,232。推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尚须代为CaCOC和,推出A②,推出B为CaO。最后由反应①的产物B3入关系图中验证,无误即为答案。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FY)〗CaO+CO①CaCO〖FY(=〗高温〖23②CaO+HO=Ca(OH)22=CaCO↓+HO+CO③Ca(OH)2223例4(重庆市中考题)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

.

.

物质的转化关系图4 )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式是________。(2(1)X 。

①________,②________

;由①;C为CaCOC可推出A为CO解析:由气体A与C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3

XCO;NaCO的生成物NaOH和沉淀C(即CaCO)可逆推出22与稀盐酸反应可顺为Na

为NaCl。最后验证,符合题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推出=2NaOH+CaCO32233B

↓①NaCO+Ca(OH)32232NaCl+CaCO↓CO②Na+CaCl=3322四、叙述式推断题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

。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KC(安徽省中考题)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CaCO5,KMnO,BaCl例234将固体混合物投入水中,(1)l,NaCO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取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32)往此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搅拌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一定不存在的是无味的气体。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_______ ,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还暗含,即肯定不含CaCO和KMnO1)步题眼在于“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解析:(4

;没有沉淀产生,则混合物中不同时有两两反应生成沉淀的“即BaCl和NaCO33不共存”

(2)步题眼在于22,说明原混合加入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但不能肯定是否存在KCl,从而得出正确结论。CO物中肯定含有Na进而说明无BaCl223五、其他形式推断题

不限制物质范围,给出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各未知物。此类题要以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为依据,上下联系,综合推理。灵活应用顺推法、逆推法和论证法快速解答。是酸,另一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五种物质,其中AD,E(浙江省中考题)A,B,C,例6 在医院用作诊断胃部疾病的药品,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种是碱,还有三种是盐,D O)A+B→C+H(1

(242→AgCl↓+C(3)E+AgNO3C________。

2→D↓+A)C+HSO

A________,B________,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2+;其次中含有Ba为BaSOD,从而可知C解析:首先从实验现象(2)和已知条件可知4-为,为BaClC)的生成物AgCl又可推导出反应物E中含有Cl,进而推断出E3由反应(2,,C为Ba(NO为HNO);最后根据2)Ba(NO;其次由反应()推出A为HNOA232333。再验证,可知以上推断结果完全符合题为Ba(OH)已知条件和反应①的生成物可综合推出B2意。

由此可见,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推断题,不管未知物有多少种,无论用何种方法推理,总可找到解.

.

题的“突破口”。为此,考生必须熟练地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实验现象,尤其要熟练地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才能准确、快速地解答。

----------------------------------------------------------------------------------------------------------------------------

. .

CaCO 。3

+

)酸的共性:(原因是酸溶液中的阳离子全是H

2

某物质是否是碱性 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剂反应

CO+HO 2NaOH +CO ①鉴别Ca(OH)和=Na 22232

↓CaCO+H2O CO =与非金Ca(OH) NaOH ──可用

CO +2NaOH +SO=NaSO 3232222

O

O

=Na Ca(OH)②NaOH 和-SO+HH 属氧化+2NaOH +SO

222423

的保──隔绝空气物反应 + 水 → 盐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Ca(OH)③──可用 2

--没相互交换成分)(该类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建筑业上 +2HCl= O Ca(OH) 利用这个性质:与酸反NaOH + HCl = NaCl + H 22

O +2H 应(中 Ca

Cl ①农业上中和酸性土22

=

SO=

②被氢氧化钠烧伤的2NaOH+H 和反SOCa(OH)+H 44222

O

Na 应)SO+2HO +2H 皮肤可用硼酸处理 CaSO

22244

化 酸 + 碱 水 盐 + →学性①配制农药波尔多=

Ca(OH)+CuSO + CuSO2NaOH =442

质+ [CuSO 液 SOCu(OH)↓+Na ↓+Cu(OH)Ca SO

422424

]

Ca(OH)与某些溶液也能与FeClCa(OH) = 3NaOH +223

盐的反利用这个性质: Fe(OH) 3NaCl ↓+ 溶液反应FeCl 33

.

.

(即纯①可制造NaOH 应 碱制烧碱)(不反应)+NaCO CO =Ca(OH)+NaNaOH 32232

和②鉴别

CaCO ↓+2NaOH Ca(OH)23NaOH

-

碱的共性:(原因是碱溶液中的阴离子全是OH )

盐的性质: (盐无共同的离子,故无共同的性质。但总的体现为下列的性质 水溶液的酸碱性各不同 化 ; + 不活泼金属 ①盐 + 活泼的金属→ 盐 学 ; + 新酸 + 酸 → 新盐②盐 性 质 + 新碱; (可溶的)碱 → 新盐③盐 + 。新的两种盐 + 某些盐 → ④盐2-

CO )的鉴别

──用盐酸和石灰水 碳酸盐(3

O + HOH )= CaCO ↓O + COKCO+ 2HCl = 2KCl + H ↑ CO+ Ca

(如:

2233 2 222

2-

盐 硫酸盐(SO )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4

的 (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即不溶于稀

硝酸)+ 2KCl 如:KSO+ BaCl= Ba SO ↓ 42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