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0905010197 09汉语言文学

摘要:

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标准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跟社会的发展、跟社会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可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而社会发展缓慢的缘故,汉语方言分歧较大。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方言分歧较大的语言之一。二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同地区的人民交往很少,造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为了交际,人们就要求有一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

关键词:

汉民族共同语方言“七区说”汉字改革汉字统一

主要内容:

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说过一个关于“普通话”的相声。其中说到有位北京人到上海,向旅馆服务员要“面汤”,结果服务员给他送来一盆洗脸水,闹了个大笑语。可见,如果不会说普通话,不但交往困难,还可能误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社会交际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的共同语。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口语,叫作“雅言”。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雅言。只是这种统一的口语当时没有在社会各地的方言也就长期保存了各自的差异性。但是,尽管方言分歧大而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是缓慢的发展),各方言区之间的交流还是逐渐增加的。为了交际,人们就要求有一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注[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一九六〇年版,第500页。)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汉语方言的形成当很久远。汉语存在复杂的方言,这是汉语发展的一个侧面,汉语发展的另一个侧面,是在汉语方言之上早已存在求同的趋向。“扬雄(方言)告诉我们,汉朝是有很多方言的,但是也有一种‘通语’,这种‘通语’和当时的书面语关系如何还有待于研究。”传世的扬雄撰写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根据扬雄《答刘歆》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等材料,可知周秦时期已有人采集方言。([M]《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76-77页)1955年,罗常培、罗叔湘在《现代汉语规范问题》一文中提出,“汉语方言还没有经过全面的调查。根据现在知道的情况,可以分成八大方言,每个方言内部包括许多小方言。”这八大方言是:北方话、江浙话、湖南话、江西话、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广东话。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汉语》增定版上册把现代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区,该教材认为“七区说”比较稳妥,七区说较之把江浙话归为吴方言([M]4-6页)。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学术界的意见不完全统一。比较通行的是“七区说”。“七区说”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个大区。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将山西、内蒙古(中南部)、陕西(北部)、河北(局部)有入声的方言划为晋语,皖南一带的徽州方言划为徽语,另外将广西的平语也单列一区,加上另七个方言共十个大区。1988年,在香港朗文出版公司出版的[M]《中国语言地图集》里,我国方言研究学者将汉语方言划分为十大区。在大区之下有的分区;在区之下分片或再分区;在片之下有的分小片。十大方言的划分是:

1、官话大区人口约66223万。其中:东北官话区约8200万人;北京官话区约1802万人;冀鲁官话区约8363万人;胶辽官话区约2883万人;中原官话区约16941万人;兰银官话区约1173万人;西南官话区话区约20000万人;江淮官话区约6725万人。

2、晋语区人口约4570万。

3、吴语区人口约6975万。

4、徽语区人口约312万。

5、赣语区人口约3127万。

6、湘语区人口约3085万。

7、闽语区人口约5507万。其中包括:闽南区、蒲仙区、闽东区、闽北区、闽中区、琼文区、雷州区、邵将区。

8、粤语区人口约4021万。

9、平语区人口约200万。

10、客家话区人口约3500万。

中国古代汉民族的经济政治中心是北方的中原地区,所以汉民族共同语就以中原地区的方言作为基础,以王朝京城所在地的地方话作为语音标准。比如先秦时期以“成周”(洛阳)方言为基础的“雅言”、秦和西汉时以关中方言“秦语”为基础的通语、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然而由于它们都主要是官方用语,只通行在官僚士大夫的圈子里,并没有向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推广,因此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汉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着古代汉语共同语。春秋时期,这种共同语称为“雅言”([M]《论语/述而》),汉代称为“通语”([M]杨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

要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可以从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谈。

一般认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当时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口语灵活多变,书面语保守,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口语和书面语脱节的情况,即“言文不一”的情况,嘴巴上说的和手上写的不是一回事了,如嘴巴上说“哎呀,我真是痛苦呀!”写下来却是“呜呼,痛哉!”这种言文不一的情况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代出现了一批注释家,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读不懂先秦时期的作品了),到了隋唐时期,言文不一的状况更加严重,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古人的作品,严重削弱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于是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形式就开始在民间产生了,这就是早期的白话文。宋元以后一直到五四,虽然文言文一直占据着书面语的统治地位,但较能反映口语的“白话文”一直在民间流传发展着,并最终走向成熟取代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唐宋时代,产生了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白话。白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宋元以来,由于印刷术的发展,用白话写的文学作品大大增加,话本、戏曲、小说等讲唱文学形式传播到各地,这样就推广了北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