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域性格特征
地域决定性格

地域决定性格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太野蛮;这是因为日本人居住的日本列岛地狱小和资源匮乏造成的,什么都少才会侵略别国。
你一定认为这个列岛上换一批居民日本人就不野蛮了吧,比如把这岛上的黄种人换成白种人或黑种人,可我认为无论换成哪种肤色的人类,这个列岛上的人同样野蛮和喜欢扩张。
因为无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在上面怎么定居,这个列岛地域狭小和资源匮乏的现状没有变,做为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肤色在列岛上居住,我想其内心一定会充满憋屈和不公平的,他们会想:“为什么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居民拥有这么多土地,而我们却只能在这四面环海的弹丸之地生存?这不公平,我们要打破这个不公平。
”所以他们打破不公平的方式就是侵略扩张,所以才会这么野蛮,这都是被他们所在的地域特点给逼出这种性格的。
中国幅员辽阔,无论哪种颜色的人在上面生活都不会有极强的侵略心,因为地方够大,再去侵略的话反而多出的地方会成为政府的负担,即便刚开始在中国生活的外来者有极强的侵略心,那么经过几代后这种心也荡然无存。
我们知道中国很大,但如果有一天中国的面积变得比日本还小,资源变得比日本还匮乏,我想中国人变得会比日本人还野蛮,会比日本人更善于扩张。
一个国家是在于其国民的性格,但是更在于其所处地域的现状,因为其地域特点对其民性格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地域决定性格。
全国各省人的性格分析: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6)

全国各省人的性格分析: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6)全国各省人的性格分析: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6)20、江西人:王勃笔下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省,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
历史上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陶渊明、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
在中国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禅宗佛学、老庄道学,要么发源于江西,要么在江西成型。
可以说,江西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江西大部分是客家人,又多为晋唐时代北方中原家族迁徙而来,是正统文化继承者,长期熏陶的封建儒家忠诚思想及道家的"无为"理念,使安于现状、中庸保守、忠诚守信的烙印很深,冒险意识较差;家族观念极强,江西族祠数量达 8994处,为全国第一,故吸纳新思想、新事物很困难;江西属于"吴头楚尾" ,加上是内陆城市,江西人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封闭、保守、自满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江西先民很多是因逃避战乱,为寻求安宁的环境才南迁而至,渴望和平、安居乐业的心态影响到后裔。
江西人可谓朴实厚道,内敛,含蓄,不张扬,也就不擅表达。
"人怕出名猪怕壮",江西人很善于"守弱守拙 ",这种处世之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杨柳青风,左右缝源,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同时这种观念的明显缺点,就是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识。
江西人的谨小慎微的风格,严重地阻碍了江西人出名。
江西妹子虽比不上隔壁的湘女风情万种,但却是贤淑良德,而且都能烧得一手好菜。
南昌虽然号称省会,却是中国的中部中型城市,城市比较乱,满大街违章的人群,动不动就吵架。
景德镇号称"瓷都" 已经徒有虚名,假冒伪劣盛行。
临川和吉安虽然是地处一隅,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之地。
奇怪的是抚州,那么偏远的小城市,居然有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家长,把孩子送这里来寄读,看来江西的文化氛围确实了得。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

中国人各省性格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这也使得各省的人们在性格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从北方、东北、华北、东部沿海、中部和西南六个区域来进行中国人各省性格的分析。
首先,北方地区的人们性格较为开朗、豪爽。
他们生活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环境相对艰苦,因此有着坚毅、勤劳的品质。
北方人善于劳动和奋斗,他们性格开放,喜欢交际和热闹。
例如,北京人喜欢热闹和社交活动,他们热情好客,待人友好;河北人重情义,善于交际社交,他们开朗大方,善于幽默;山西人勤劳节俭,性格朴实、豪爽,他们勤俭节约、不拘小节。
东北地区的人们性格直爽、豪放。
东北人崇尚真实和直接,他们性格豪放、大气。
辽宁人豪爽开朗,善于交际;吉林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黑龙江人性格坚毅,豪放直爽。
东北人性格开放直率,他们崇尚真实和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
华北地区的人们性格勤奋、务实。
华北人常年生活在干燥和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中,他们性格勤奋、兢兢业业。
北京人聪明睿智,他们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天津人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河北人勤于努力,稳重踏实。
华北人注重实际,做事踏实认真,是中国社会中的中堂力量。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放、进取。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与外界交流更为频繁,人们的性格也更加开放。
上海人注重实际,善于把握机遇,他们性格开放、灵活;浙江人勤劳勇敢,他们性格敢为人先、乐观自信;江苏人务实而进取,他们性格坚韧不拔。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放、进取,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创新。
中部地区的人们性格稳重、务实。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人们普遍性格稳重、踏实。
湖南人热情开朗,他们性格豪放、乐观;湖北人勤劳朴实,他们性格沉稳、务实;河南人勤于努力,性格坚毅、兢兢业业。
中部地区的人们性格稳重、务实,他们勤劳向上,追求稳定和进步。
最后,西南地区的人们性格开朗、乐观。
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也较为湿润,人们性格开朗、乐观。
浅谈兰州人的性格特征

浅谈兰州人的性格特征(一)城市就像人一样拥有复杂的性格,了解一个人不容易,而识城亦难于识人也。
虽然我本人是兰州人,生于兰州,且在这里生活多年,但是因为曾在外地生活、学习很长时间,所以我也不敢轻言这个城市的人与生活。
时至今日,我依旧是个缺乏阅历的学生,没有游历过大江南北,只是在甘肃省内接触过不同地方的男女老少,所以今次就凭借自己有限的阅历来简单谈谈兰州人的性格特点,如有不实之处,还请各位海涵,多多指教!很多人对兰州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
每天早上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马路边一个个蹲在面馆外吃牛肉面的人早已成为兰州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错,兰州人有着西北人的典型特征:豪放和粗犷。
蹲在街边吃早点对兰州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形象之类的问题,从来就不是问题。
在兰州,熟人在街上见面交谈向来都是兴高采烈,音量高亢,不论两个人交情如何,聊起来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总能制造出引人围观的动静,听不懂兰州方言的外地人很可能以为他们不是在聊天而是在吵架!除此之外,不管是在高档的餐厅,还是在广场的啤酒摊,不管是白天,还是在黑夜,震耳欲聋的划拳声总是很容易被捕捉到,只喝酒不划拳,似乎连酒也没了香味……兰州人就是这么豪放,安静似乎从来都不是兰州的味道。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兰州的姑娘身上少了几分腼腆和羞怯,更多地表现出爽朗和大方的气质,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很少表现得扭扭捏捏或是过分拘谨,也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过分计较,不卑不亢,豁达大方经常是她们除美貌以外赢得赞赏的重要原因。
我觉得兰州人的豪放与粗犷更多的是表现在形式上,涉及原则和规矩的事,兰州人还是很认真的,绝对不会马虎行事。
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也不会插手。
然而,兰州人虽然粗犷奔放,显得婉约不足,但豪放之余兰州人却并不缺乏细致。
不光是女人,男人也是如此。
兰州男人经常和朋友尽兴地喝酒划拳,在家也从来不做家务,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因为他们也能悠闲地陪女人坐在黄河边嗑一下午瓜子,喝一下午三泡台,也能主动陪爱人逛街,拎包,或者是在某个特殊的日子给爱人送上一份礼物,这些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北方汉子的偏颇见解。
浅谈兰州人的性格特征

浅道兰州人的性格个性之阳早格格创做皆市便像人一般拥有搀纯的性格,相识一部分阻挡易,而识乡亦易于识人也.虽然尔自己是兰州人,死于兰州,且正在那里死计多年,然而是果为曾正在中天死计、教习很万古间,所以尔也不敢沉止那个皆市的人取死计.时于今日,尔保持是个缺累阅历的教死,不游历过大江北北,不过正在苦肃省内交战太过歧场合的男女老少,所以今次便依据自己有限的阅历去简朴道道兰州人的性格个性,如有不真之处,还请诸位包涵,多多指教!很多人对于兰州皆有那样一个影像: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里启初的.每天早上太阳照例降起的时间,马路边一个个蹲正在里馆中吃牛肉里的人早已成为兰州市的一讲特殊的风景.不错,兰州人有着西北人的典型个性:豪搁战细犷.蹲正在街边吃早面对于兰州人去道早已是家常便饭,局里之类的问题,从去便不是问题.正在兰州,死人正在街上睹里接道背去皆是兴下采烈,音量下卑,不管二部分接情怎么样,聊起去皆像多年不睹的老伙伴一般,总能制制出引人围瞅的动静,听陌死兰州圆止的中天人很大概以为他们不是正在道天而是正在挨骂!除此除中,不管是正在下等的餐厅,仍旧正在广场的啤酒摊,不管是黑日,仍旧正在乌夜,振聋收聩的划拳声经常很简单被捕获到,只喝酒不划拳,好像连酒也出了香味……兰州人便是那样豪搁,宁静好像从去皆不是兰州的味讲.正在那种氛围的熏染下,兰州的女人身上少了几分大圆战羞怯,更多天表示出爽朗战大圆的气量,不管正在什么场合,她们很少表示得扭扭捏捏大概是太过拘谨,也不会果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战他人太过计算,不骄不躁,豪迈大圆时常是她们除好貌以中赢得赞扬的要害本果.尔感触兰州人的豪搁取细犷更多的是表示正在形式上,波及准则战端正的事,兰州人仍旧很认果然,千万于不会马虎止事.该干的事务,必须要干,不该干的事,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加入.然而,兰州人虽然细犷豪搁,隐得婉约缺累,然而豪搁之余兰州人却本去不缺累精致.不然而是女人,男人也是如许.兰州男人时常战伙伴纵情天喝酒划拳,正在家也从去不干家务,然而那本去不是他们的局部,果为他们也能悠忙天伴女人坐正在黄河边嗑一下午瓜子,喝一下午三泡台,也能主动伴爱人逛街,拎包,大概者是正在某个特殊的日子给爱人收上一份礼物,那些该当不妨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于北圆男人的公允睹解.“英雄不问出处”,那好像是兰州人心底深处的要害潜意识之一,果为正在兰州到处体现着兰州人的包涵取朴真.曾有那样一个调侃似的笑话:北京人瞅世界皆是基层,上海人瞅世界皆是乡下,广东人瞅世界皆是贫人,河北人瞅世界皆缺心眼……然而是兰州人对于所有人皆是不偏偏睹的.正在那个西北要害的接通枢纽死计着38个少量民族,死计着洪量的震动人心,不管您从哪里去,皆不必担心自己正在那个皆市会被排斥以至讽刺.正在那里,不人会模仿、并讥笑您的心音,也不商家会果为感触您购不起他的物品而怠缓您,兰州人有着一种天然的朴真战真正在的性格,沉视威宽、佳里子,然而是不太过真枯、制做.他们去得了星级大旅店,也吃得了街边小排档,能去咖啡厅喝几十块一杯的咖啡,也爱喝商场里二块钱一袋的浆火,爱吃牛肉里、羊肉串,也担当中国人的肯德基、必胜客.总之,有客去了便招待,有佳吃的便纵情吃,又佳喝的便关关肚子喝,既然喜欢,又有什么需要躲着掖着呢?那是兰州人的死计做风,也许也是兰州人的死计聪慧.其余,兰州人也很幽默.然而那种幽默的道话风格普遍时间体当前兰州圆止核心,大概阻挡易被中天人收觉,兰州圆止中有很多很有趣的俚语战歇后语,那些总能为兰州人的接流戴去很多高兴的气氛,然而是兰州人的幽默很多时间是一种热幽默,当它被用于表黑兰州人的各别不谦情绪时,经常正在搞笑之余让人体验到一丝不太惬意的感觉,痛并快乐着……兰州动做一座移民皆市的本量,战拥有稠密少量民族的个性以及被黄河一分为二的特殊天理环境制便了兰州人的特殊性格:豪搁然而不得精致,朴真且包涵、随战.不管已去怎么样,尔念兰州人皆市以自己的办法正在那座皆市里享受属于自己的悠忙死计.。
地理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西北豪放,东北的粗犷,中原的厚重,江南的细腻,西南的质朴另外一个是地域性格的差异,比如东北人、西北人。
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人两肋插刀,我认为你是朋友,我可以为你肝脑涂地,两肋插刀。
如果认为你是敌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南方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是地域原因,我们这里气候变化特别大,也把人的性格变的反差很大。
比如新疆,山顶上白雪,山下一片绿色,这样的变伏,使人要不这样,要不那样,就教育了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性格,要不冰凉,要不滚烫。
就像雷锋说的,对待朋友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这是地理环境导致的。
很多人不知道东北人为什么吵不了两句就打起来了,大家想想,他那里就没有春天和秋天,只有冬天和夏天。
上海人为什么吵吵就不吵了,因为四季不分明,不会出现这种行为。
所有人说东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汉人是即打又吵。
包括四川女人,说话像机关枪,干什么?散热,因为实在太热,没有办法,语速特别快,性格急的人语速比较快,因为热量比较充足。
还有那句话,人也是动物,我们老是忘了自己是动物,这要是时时强调我们也是动物,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这是环保的理念。
喝白酒的能杀能抢,喝糯米酒的能诈能骗。
东北有两类人,一类是打猎后裔,另外一般类是华北地区犯了事到东北去了。
江浙人个子这么矮这么小,打不过别人,就骗,就导致了犯罪的现象,从犯罪的角度来讲,不同公安局就考虑如何配备警力,就是这样的特点。
这都来自于地理环境,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个特点。
还有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方向感。
北方人多平原,北方人方向感强,白天看到太阳日出日落,晚上北斗星很亮,很容易定方向。
南方不一样,丘陵,看不到太阳从哪出来,从哪落下来,另外北斗星也看不到,山挡住了,所以南方人从哪走出来就从哪出去,而北方人非得整明白哪里东哪是北,导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强,南方人缺乏方向感。
碰见了绿灯看看再走,遇见红灯就不走了。
南方人见了绿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着走,所以南方人很富,北方人直来直去,不转弯,南方人见风使舵,转向快。
地理环境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不同地区别具特色的气候、地形、植被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由于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南方的地理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南方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如春,植被茂盛。
这种环境导致南方人性格开朗、热情、豁达。
在南方,气候潮湿,常年高温,人们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下。
炎热的天气促使南方人们更加开朗、乐观,他们习惯于享受生活,注重人际交往与社交活动。
南方人多数热情好客,善于交际,待人友善,容易与他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南方人还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容易相信他人,乐于助人,乐观向上。
南方地理环境的湿润和植被茂盛,使得南方人对自然生态保护有着更大的重视。
他们对环保的意识更加深刻,更注重绿色发展,拥抱自然大自然。
这也使得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越发谦虚、包容,以及对待问题更加圆融。
二、北方的地理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北方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干燥,季节变化明显,植被相对较少。
这种环境导致北方人性格内敛、坚毅、务实。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人们面临严寒寒冷和缺乏阳光的困扰。
这种环境使得北方人相对封闭内敛,更加注重实际和务实。
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勤劳朴实,勇往直前。
北方人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他们对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北方地理环境的干旱和植被相对较少,使得北方人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资源的利用。
他们更加重视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式更加务实慎重。
北方人的性格中还常常体现出勤俭节约和务实精神。
三、地理环境差异背后的原因地理环境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气候、植被、地形等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南方地理环境湿润,植被茂盛,人们生活在富饶的自然环境中。
而北方地理环境干旱,植被相对较少,人们在相对贫瘠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中国各地人的性格特征

中国各地人的性格特征
中国具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不同地区人的性格特征吧!
一、东北地区的人
东北地区的人大都是开朗活泼、勤劳节俭的北方人。
人们普遍拥有坚强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自尊心,富有进取精神,思维敏捷、勇于创新,能够灵活应对困难,较慷慨大方,有时也过度感情用事。
二、华北地区的人
华北地区的人大都性格温和沉稳,他们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刻苦努力的习惯,有较高的礼仪观念,也崇尚节俭,很多时候是较为沉默寡言,但偶尔也会表现出高调的情绪。
三、华东地区的人
华东地区的人性格开朗活泼、有激情、乐观向上。
他们有出色的抗压能力,乐观积极,待人友好,勇于进取,有很强的顽强毅力,善于奔赴,追求实现自我的计划。
四、华南地区的人
华南地区的人性格温柔温和,风度翩翩,雅致得体,对人友善,文明礼貌,慷慨大方,善于表达,擅于交际,有很强的外交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融入社会,具有良好的互助精神。
五、西北地区的人
西北地区的人大都认真负责,严谨踏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域性格特征性格特征的形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基因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生活环境,生平际遇不同;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里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归结性格特征与地域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地域性格。
地域性格地域性格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因地域环境、人文和经济发展不同,人的性格也会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但性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发展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对当地人的性格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不同地域的人。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地方才呈现出不同的性格。
影响因素地理特征山西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
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
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
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伸向黄河,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它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
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历史文化一个地区的人性格同一性,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形成的。
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
历代皇帝都很青睐江浙居民,因为他们对财政的贡献很大却从不造反。
这些历史渊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
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都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性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
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
生活方式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
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阳光的照射使人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的人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
”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人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食物和鱼,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可转化成大脑5-HT前体营养物质,所以江南太多人的大脑中5-HT水平较高。
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神经递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东北人的豪爽是公认的,但东北人好冲动,忍耐性无法与吴越人相比,但东北人外向、敢表观,又好幽默,爱开玩笑与逗趣,所以东北人出现艺术家的人明显多于其他地区。
东北人粗犷也与地理及气候有关,东北大多数地区土地宽广,山大林密,又处在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替区,因此性格豪爽。
另外,东北人喜欢吃肉,食用绿叶蔬菜和甜食明显不如江南人。
这肯定会影响东北人大脑中5-HT的水平和活动。
时代见解古人秦汉以前诸侯并立,秦汉之后分郡、分州乃至分省而治,加之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以及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形成中华民族内部各地风俗殊异,各地人具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尤其是南北差异。
自古至今都有人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总结。
早在子思所著的《中庸》里,就对民族性格的南北差异作了概括:“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广舆记》也比较了东南与西北人的个性气质:“西北之人直,其失也狠;东南之人诈,其失也易。
故西北之政宜以严致平,东南之政宜以宽为治。
”“西北之风浑,其失也悍;东南之俗偷,其得也和。
故西北以强胜而多失之乱,东南以治隆而多失之弱。
”“西北之兵劲,其失也肆;东南之兵嚣,其得也锐。
故西北之兵便于持久,东南之兵利于速战。
”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说:“秦人劲,晋人刚,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薄(轻浮不厚道),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之人壮,崆峒(今甘肃东部一带)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今甘肃西南一带)之人勇,韩魏(今河南一带)之人厚。
”今人鲁迅认为,“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北人与南人》)。
林语堂认为:北方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玩笑”,但比较保守;江浙人“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而最南端的广东人“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湖北人“信誓旦旦而又喜欢搞点阴谋”,真所谓“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南人“以勇武和坚韧闻名,是古代楚国武士后裔中较为使人喜欢的一些人”《北方与南方》)。
商业活动北方出皇帝,南方出文人。
中国文化的地域特点明显,也就决定了商人的地域性和“商道”的地域性。
北方宗法思想浓厚,商人严谨;南方相对宽松,商人灵动。
比如晋商,就更多地倾向于儒家和官家。
像乔家大院宫殿式的布局,富有中包含着对官位的推崇,他们希望通过经商的方式来“入世”。
但晋商又不张扬,深宅大院建在不为人所知的穷乡僻壤,经营方式上不显山不露水。
浙商是小农意识和近代商业意识的结合体,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尽管宁波五口通商早,但是给外地人感觉是气魄有些狭隘,有一元钱,只想八毛钱的事。
当然,控制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实际操作的精细在全国是第一流的,倒台的少。
徽商则不同。
安徽人历来重视扎实苦干,但又和浙商不一样。
浙商的扎实苦干里体现着一种精明,而徽商的扎实苦干就比较笃实。
比如,他们经营木材,顺江而下,挣的是一点一滴的血汗钱;在全国各地开设商铺,也是稳健经营。
齐商又不同,感觉大气,他们经营的企业,创出了不少国际知名的品牌。
战国时,田氏以“大斗出,小斗入”收买人心,气魄很大。
山东的资源、人才、交通都不错,发展潜力大。
湖南商人“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他们有一块钱,想的是一千元的事,比较浪漫,常常用诗人的方式办企业,思路开阔。
广东这地方的传统文化保存得甚至比内地还好,是近代变法思想的发源地,和现在商业文明也比较对路。
你帮广东人一个忙,他很快就会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回报你。
他们不存感情负担,这和东北人形成强烈对比。
东北人还没有形成规范、平和的商业心态和商业模式,其中少数等而下之的甚至会来点黑的,小品《卖车》和《卖拐》或许能说明点什么。
上海是一个独立的商埠,和内地区别较大。
它的巨大优势,是多年的商业积累形成了务实、开阔、较少束缚的特点。
缺点是形而上的东西少,太趋利,结果往往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四川商人在北京做大的很少,中等的也不多。
四川商人似乎有一种“盆地意识”。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
当年红军长征为什么不留在四川,一定要到陕北,是因为陕北地势居高临下,站在那看中原沃土,插一根杠子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同化在社会中,性格特征相对统一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会搬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生活)。
即使是那些一开始与当地普遍性格特质不同的人,慢慢也会被那些充满本地风格特色的习俗和社会制度同化。
云南人的性格特征在西南三省中,云南最富有边地色彩,省内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省会昆明四季如春,且风景秀丽,是不可多得的宜居之地。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丽江的纳西古乐,大理白族的歌舞,路南景颇族的传说,西双版纳傣族的民俗风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使云南魅力无限。
然而得天独厚是以封闭性为代价的。
地处西南边陲,偏安一隅,比之四川人和贵州人,云南人似乎更满足于自己的小圈子,想的只是云南自家的事情,很少想到国家大事。
正因为如此,云南人野心很小,再加上资源丰富,幅员辽阔(全国国土面积第八),既不需要朝廷扶贫,又不想干预朝政,遂有“家乡宝”性格也。
云南多大山(84%山地)。
群山连绵,多为植物覆盖,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山开垦即为地,地耕耘即为田,田地边即为抱团而居的村寨。
不像贵州岩石山那样地无三尺平;也不像西北那样黄土高坡,让人望而兴叹;还不象重庆、湖南那样的丘陵地带,散落而居,要大声吆喝邻人才听得见。
故,云南大山既阻隔了视野,打消了妄想,又因为可亲可近,而让云南人憨厚实在,声音低沉,视野狭窄。
历史上,云南的汉族或来自大军士兵戍边定居(元朝、明朝),或来自流放贵族举家迁徙(明朝),或来自小商小贩“游商”而居(从古自今),或周边省份农民开荒种地而来。
是故,云南汉人自觉谦卑,自觉流放,自觉惹不起躲得起,所以越来越偏安自娱。
同时,正因为大家都是“流民”,所以云南人特别开放,特别不排外,特别热情好客。
但是,从近代以来,云南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云南从边陲变为前沿。
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西抗战,还是法国殖民意图的滇越铁路,一直到21世纪的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都让云南人有了国家意识,有了国际意识。
二是云南生态环境变为旅游资源。
经济的落后,特别是工业的落后,使得云南相对保留了更多的生态环境,使得云南一不小心成为旅游大省。
对外开放和对外接待的增多,让云南人先是不知所措,继而开始自信,再而胡乱开发,精品不多,档次不够。
这可以视为云南人民间商业意识的真正觉醒。
三是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并且定居云南,让“云南人”重新定义。
现在,昆明城市居住人口中将近一半是外地人。
包括云南地州人和外省人。
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入,让昆明成为“类移民城市”,让云南人成为新一代“流民”的集居地。
所以,云南人不再只是传统的云南山人,而是兼容海洋文化、商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大山文化的新云南人。
这样的新云南人,应该是人才辈出的云南人,应该是兼容国家意识、国际意识、故乡意识的云南人,应该是可以和国内任何省份的文化抗衡的云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