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

合集下载

精神病学重点名解含英文、大题

精神病学重点名解含英文、大题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幻觉hallucination: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

自知力insight: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差异,对异常表现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望和现在的表现哪些属于病态。

知觉consciousness对事物总体属性的反应。

定向力orientation: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的状态的认识能力。

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对自身状况的认识。

错构paramnesia:患者在回忆中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歪曲,并信以为真。

多见于老年期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虚构confabulation:是指病人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或经历,说成是亲身体验。

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性、中毒性精神病。

、焦虑anxiety:患者在缺乏明显的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自身健康和客观情况过分严重估计而内心不安。

常怀大祸临头或即将遭遇不幸的心境。

遗忘amnesia指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遗忘的经验。

一段时间的全部精力的丧失称为完全性遗忘,积极是对部分精力或事件不能回忆称作部分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 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的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精力。

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不能回忆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 又称柯萨可夫精神病Korsakov`s psychosis:多在酒依赖伴有营养缺乏的基础上缓慢起病,也可在震颤谵妄后发生。

临床以记忆缺失、虚构和错构等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

经久不愈,少数可恢复正常。

妄想decondary: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毫无事实根据,病人坚信不疑。

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谵妄谵妄状态是指在意识水平降低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生动、形象、带恐怖性质的错觉和幻觉。

病人多伴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和相应的兴奋不安、行为冲动、杂乱无章。

思维方面则表现为言语不连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及理解困难。

定向力丧失。

引起谵妄状态的常见原因:急性中毒,感染,脑外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

2.何谓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简叙其症状及病因又叫痴呆综合征,其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记忆减退,智能障碍,人格改变。

常见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脑炎,脑血管性疾患,代谢障碍,慢性中毒,缺氧与维生素缺乏。

3.试叙器质性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常见原因表现为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障碍,虚构症和顺行性遗忘症。

常见原因: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损伤,传染病,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精神病,脑肿瘤,中毒,内分泌疾病。

4.木僵可分为几类试叙临床常见木僵的特点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以下几类:⑴紧张性木僵:发生比较突然,轻者表现为少语少动,重者运动完全抑制,全身骨骼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缄默不语,不吃不喝,往往保持一固定的姿势,对任何刺激失去反应,口涎外流,大小便潴留,严重者尚可出现蜡样屈曲,空气枕头。

白天一般多卧床不起,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稍有活动或自进饮食。

病人意识清晰,木僵消失后能回忆当时的情况。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⑵心因性木僵:是一种在急遽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产生的反应状态。

表现为普遍的抑制状态:不语、不动、不饮不食,面无表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跳加速、瞳孔散大、颜面潮红或苍白、多汗等。

病人有轻度意识障碍,木僵消失后不能完全回忆。

见于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⑶抑郁性木僵:由急性抑郁引起。

患者可缺乏任何自主行动和要求,反应极端迟钝,以致呆坐不动,卧床不起,缄默不语。

症状常昼轻夜重。

⑷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瘤侵入第三脑室,以及癫痫、脑外伤及急性中毒等。

精神病学名解+解答

精神病学名解+解答

精神病学总结(名解+解答)By中南湘雅13级临五应小悦强迫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不合理或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痛苦体验。

可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

常伴有强迫动作。

多见于强迫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听:是一种虚幻的听觉,即患者听到了并不存在的声音。

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幻觉,患者听到声音可以是单调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

其中,言语性幻听最常见。

幻听的内容通常与患者有关且多对患者不利,患者常为之苦恼和不安。

幻听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Schizophrenia:a men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social behavior and failure to understand what is mon symptoms include false beliefs, unclear or confused thinking, hearing voices that others do not hear, reduced social engagement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a lack of motivation.妄想: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它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其特征包括:①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移;②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有利害关系;③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④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Delusion is a kind of irrational, unrealistic false belief which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 It includes the wrong judgments and logical reasoning. Even if the facts or theory has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in front of those who placed the delusion, it is difficult to shake his faith, delusion mostly happens in mental state, such as schizophrenia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能正确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解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解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预防和康复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illness):或称精神疾病,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3.Psychoses系:指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疾病自知力严重受损甚至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接触的一组情况。

4.精神症状:精神障碍通过精神活动异常表现出来,包括认知障碍、情绪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等。

这些不同类别障碍的特定而具体的临床表现,即为精神症状(symptoms of mental disorder)。

5.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6.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能感知,但对其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7.妄想(delusion):是在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8.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9.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0.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652475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652475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2.真性幻觉: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自己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3.Asperger综合症: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困难.兴趣和行为局限、刻板为临床特点,智力正常预后良好。

4.Rett综合症:主要发牛发牛于女性儿童.以运动技能和智力进行性衰退为临床特征,多数预后不良。

5.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6.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7.病理姓激情: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武158.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9.痴呆: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

10.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11 .错构」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回忆。

12.错觉:对客观事实歪曲的知觉°13.定向力: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14.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加°15.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16.感知觉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性状、颜色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精神病重点整理名词解释和答题.doc

精神病重点整理名词解释和答题.doc

精神病重点整理名词解释和答题2,木僵:指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3,家庭护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单位,把家庭看做一个整体并在特殊环境中进行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

4,澹妄:又称有害作用,指一种有悖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疗所需的间断或者不间断的自行使用精神活性物质。

5,戒断状态:指因减少或停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剂所致的综合征,由此引起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

6,精精神分裂症:指一组病因未明的重型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周围环境不协调,自身知情意不协调和人格解体等分裂症状。

7,1型精神分离症:也称阳性症状,指精神活动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行为冲动紊乱,情感不稳定且与环境不协调。

8,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

9,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里,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所致的精神障碍。

10,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障碍。

11,神经性厌食:是以患者对自身体象的感知有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12,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及有恐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13,睡惊症:是出现在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言语运动形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状态。

14,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缩短,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15,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指儿童与他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母亲,也可是祖父母,父亲,其他扶养者。

16,情感性精神障碍:也称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17,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组由生物,心里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前。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谵妄2.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痴呆综合征)3.试叙器质性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常见原因?4.木僵可分为几类试叙临床常见木僵的特点?5.简述不合作病人的精神状况检查?6.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特征性症状?7 .持续性心因性妄想与精神分裂症妄想型如何鉴别?8.精神分裂症早期出现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时,与神经衰弱如何鉴别?9.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有哪些?10.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哪些精神、神经障碍及躯体损害?11.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哪些?12 .试述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症候群的主要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处理。

13.试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

14.针对迟钝性抑郁,应选用何种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对激越性抑郁应选何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剂的主要副作用有哪些?15.简述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常见并发症。

16.试述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7.试述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理。

18.简述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

癫痫性精神障碍可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精神障碍两类。

发作性精神障碍可表现为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内脏及自主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及精神运动性发作、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发作性心境恶劣及短暂的精神分裂样发作等。

非发作性障碍可表现为慢性精神分裂样障碍,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等。

19.如何区别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20.列表比较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与偏执性精神病。

21.列表说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22.列表说明躁狂症和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点?23.列表说明癔症痉挛发作与癫痫大发作的鉴别要点/24.列表说明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鉴别要点25.试述MR的诊断标准。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谵妄谵妄状态是指在意识水平降低的基础上,出现大量生动、形象、带恐怖性质的错觉和幻觉。

病人多伴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和相应的兴奋不安、行为冲动、杂乱无章。

思维方面则表现为言语不连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及理解困难。

定向力丧失。

引起谵妄状态的常见原因:急性中毒,感染,脑外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

2.何谓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简叙其症状及病因?又叫痴呆综合征,其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记忆减退,智能障碍,人格改变。

常见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脑炎,脑血管性疾患,代谢障碍,慢性中毒,缺氧与维生素缺乏。

3.试叙器质性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常见原因?表现为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障碍,虚构症和顺行性遗忘症。

常见原因: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损伤,传染病,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精神病,脑肿瘤,中毒,内分泌疾病。

4.木僵可分为几类试叙临床常见木僵的特点?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以下几类:⑴紧张性木僵:发生比较突然,轻者表现为少语少动,重者运动完全抑制,全身骨骼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缄默不语,不吃不喝,往往保持一固定的姿势,对任何刺激失去反应,口涎外流,大小便潴留,严重者尚可出现蜡样屈曲,空气枕头。

白天一般多卧床不起,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稍有活动或自进饮食。

病人意识清晰,木僵消失后能回忆当时的情况。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⑵心因性木僵:是一种在急遽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产生的反应状态。

表现为普遍的抑制状态:不语、不动、不饮不食,面无表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跳加速、瞳孔散大、颜面潮红或苍白、多汗等。

病人有轻度意识障碍,木僵消失后不能完全回忆。

见于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⑶抑郁性木僵:由急性抑郁引起。

患者可缺乏任何自主行动和要求,反应极端迟钝,以致呆坐不动,卧床不起,缄默不语。

症状常昼轻夜重。

⑷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瘤侵入第三脑室,以及癫痫、脑外伤及急性中毒等。

表现为不语、不动、呼之不应,推之不动,面无表情,睁眼凝视或随外界事物转动眼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自己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思维的连贯性障碍,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的言语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状态。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现为不能理解,无法用既往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理活动解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虚构confabulation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为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错构paramnesia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回忆。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edation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只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痴呆dementia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

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开玩笑的感觉。

注意attention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

定向力orientation 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affection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绪emotion 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心境mood 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

情感倒错parathymia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

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

意志volition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自身状态感知的清晰程度及认识的反应能力。

自知力insight 又称领悟力或自省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disorders 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谵妄delirium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痴呆dementia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自动症epileptic automatisms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浑浊状态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指具有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识、行为和生理症候群滥用abuse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耐受性tolerance 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心理生理症候群脱毒detoxification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瓦解症候群disorganization symptoms包含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 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指由于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以生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总称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指在社会、心理因素及特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 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因素直接刺激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ASD 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发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 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 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 自杀suicide 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危机crisis 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对所遭遇的内外扰时的反应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 是治疗燥症以及预防双相障碍的燥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燥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简述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鉴别答:⑴真性幻觉:体验来自于客观空间,被认为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形象鲜明,清晰生动,不能随意志转移消长,会向外界“投射”。

其主观体验常不易与知觉区别,故而坚信不移,多支配行动。

⑵假性幻觉:体验来自于主观空间,而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形象不够鲜明,也不随意志消长,但不向外界“投射”,坚信程度则与真性幻觉一样,但很(1)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转换困难。

表现为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和反应迟缓,多见于抑郁发作。

(2)思维贫乏:指联想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感到脑子空空荡荡,没有什么思想,表现为寡言少语,谈话时言语内容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①持续一周以上的坚定信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②坚信的内容与现实相违背,与个人切身利害关系密切,总包含着“我”的核心判断。

③个人独特的、与文化背景不相干、非任何集体所共有的信念,但常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⒈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

⑴协调性兴奋:又称躁狂性兴奋,核心是情感的高涨影响并支配其行为。

认知、情感、意志各过程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协调。

目的明确,具有可理解性。

⑵不协调性兴奋:认知、情感、意志各心理活动过程之间互不协调,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乏目的意义,难以理解。

①青春性兴奋:表现出幼稚、愚蠢、装相、作态和戏谑等,让人无法理解。

常有本能意向增强的色情行为,见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②紧张性兴奋:常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具有冲动性,也可表现刻板单调或无端的攻击性行为。

无明显原因,无确切指向和目的性,可与紧张型木僵交替发作,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③器质性兴奋:存在不同程度智能、定向和意识障碍,下午或晚上有加重趋势,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⒉精神运动性抑制:言语、动作和行为的减少。

⑴木僵状态:①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抑郁引起,多见为亚木僵。

②心因性木僵:一般持续时间短,有轻度意识障碍,由突发严重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③紧张性木僵:意识清晰,木僵解除后能够回忆当时状况,表现为不同程度少动或完全不动。

严重木僵甚至含涎、大小便潴留。

④器质性木僵:存在意识和智能障碍,大小便失禁而非潴留,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⑵违拗症:拒绝执行且表现出相反动作为主动性(阳性)违拗,拒绝执行而不表现为相反动作称为被动性(阴性)违拗。

⑶缄默症:见于癔病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答:①自知力的丧失是诊断精神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与非精神疾病有所区别。

②自知力是判断精神障碍患者好转程度极其重要的标志。

⒈病理改变:脑重量常减轻,可有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大。

SP和NFT大量出现于大脑皮之中,是诊断AD 的两个主要病理依据。

⒉病程分期:①早期:一般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视空间定向障碍、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

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②中期:病程继续发展,智能与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神经系统可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统症状。

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③后期:呈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大小便失禁,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一)急性酒中毒:即普通醉酒,醉酒的严重程度与血液酒精浓度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冲动性行为、易激惹、判断力及社交功能受损,并有诸如口齿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色发红、呕吐等表现。

如果中毒较深.可致呼吸、心跳抑制,甚至生命危险。

{四步曲:轻声细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

}(二)戒断反应:长期大量饮酒者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

1.单纯性戒断反应:在停酒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等,少数病人可有短暂性幻觉或错觉。

2.震颤谵妄:大约在突然断酒48小时后出现震颤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分不清东西南北,不识亲人,不知时间,有大量的知觉异常。

另一重要的特征是全身肌肉粗大震颤。

3、癫痫样发作: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

(三)记忆及智力障碍1、柯萨可夫(Korsakoff)综合征: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病人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表现。

2、酒精性痴呆:指在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表现为短期、长期记忆障碍,抽象思及理解判断障碍,人格改变,部分病人有皮层功能受损表现,如失语、失认、失用等。

酒精性痴呆一般不可逆。

(四)其他精神障碍1、酒精性幻觉症: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后(一般在48小时后)出现器质性幻觉,表现为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

2、酒精性妄想症: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妄想状态,特别是嫉妒妄想。

3、人格改变:病人只对饮酒有兴趣,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

答:⑴偏执型:以妄想为主,伴有幻觉,以幻听较多见。

有三种特殊类型的语言幻听对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

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有不断泛化,荒谬离奇和不肯暴露三个特征。

⑵青春型:三乱(思维破裂、情感倒错和意向倒错);两症(行为怪异症、色情症状);一过性(是指患者的幻觉妄想是一过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