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个案论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个案论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个案论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本文将以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个案为例,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患者A,女性,50岁,已患糖尿病10年。

患者在就诊时表现为疲劳、口渴和多饮。

经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为12mmol/L,诊断为糖尿病。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神经病变和眼部病变。

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和疼痛,眼部病变表现为视力模糊。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护理团队制定了相应的护理计划。

首先,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其次,加强神经的保健护理,包括按摩、生物反馈和药物治疗。

最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病变。

在护理团队的努力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控制。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对疾病的控制也更加有信心。

总之,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且持久的工作,需要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指导,以便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症状和预防措施。

重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和运动量的管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血压和视力,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在护理中,护理团队还应该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因为长期的慢性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除此之外,护理团队还应该注意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定期的体检和检验,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此外,促进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需要综合的团队合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糖尿病论文1[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6(18):2711-2713.[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2(7):606-609.[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8(20):2368-2372.[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8(1):5-6.[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xx,10(10):74-75.[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0(10):728-731.[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1(2):154-156.[8]陆玲钦.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临床),20xx(03):118-119.[9]步红兵,刘艳艳,尹卫.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J].护理研究,20xx(35):3293-3294.[10]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xx(19):3-5.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xx,25(7):1095-1097.[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xx,34(8):1096-1097.[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1):231-232.[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30(22):143-143,145.[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1):95-96.[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xx,13(6):105-108.[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xx,35(30):6798-6799.[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34(15):48.[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xx,34(17):3482-3483.[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7(11):974-976.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张晓丽,赵洪霞.当议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06(06):174-176.[2]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句版),20xx,8(6):282.[3]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20xx,30(7):203-203.[4]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04(04):1895-1898.[5]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xx,04(04):94-95.[6]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7]杜虹,刘凯,陈有信,等.贫血相关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科杂志,20xx,51(10):789.糖尿病论文21资料与方法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延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血糖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WHO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约有3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的宣教内容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完全,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

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延伸性、开放性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教练式管理的护理模式,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2],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观察以探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18±3.54)岁;病程为1年~14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52±1.6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22.91±1.41)mmol/L。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

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糖尿病护理学术论文篇一糖尿病中医护理【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中医护理的方法来确定最适合糖尿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对30例糖尿病人的不同护理方法来进行临床试验。

结果中糖尿病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比一般护理的效果好很多。

结论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并详细记载了糖尿病的症状、合并症及治疗方法,所以中医是最适合的糖尿病人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的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的、慢性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一种损及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可继发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致使患者截肢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消除足部隐患,降低致残率,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1 一般资料30例慢性糖尿病人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1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或四肢酸痛、全身瘙痒等症状。

空腹血糖均在8.2mmol/L以上,尿糖(+H)。

2 方法把30例病人按男女平均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西医护理方案。

另外两组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均使用中医护理,其中中医护理的方案使用使用2个不同的验方单方。

实验组一组使用熟地黄60g,山茱萸30g,桑螵蛸20g,人参20g,白茯苓20g,枸杞子20g,远志20g,菟丝子20g,山药20g,益智仁lOg,附子(先煎)、肉桂各lOg。

水煎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大补肾阴;人参、茯苓益气助阳,益智仁、桑螵蛸、远志固肾涩精,附子、肉桂引火归原,共成阴阳双补、气津兼顾之剂。

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三多一少消失,化验检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内为治愈。

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的疾病,目前并未有治愈方式,只能通过长期的药物控制疾病的进展,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患者非常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本文分析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护理要点,希望配合临床治疗措施,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进展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的胰岛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患者体内对胰岛功能的控制减弱,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使得患者血糖升高[1]。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自身病情进展,糖尿病除了不能根治之外,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糖尿病足等,因此,临床需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造成影响,而且长期的用药过程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从而降低临床依从性,基于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服务,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一、院内护理院内护理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手段,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血糖水平,主要是通过口服降糖类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等方式,且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较长的病程和服药周期,非常容易导致患者临床依从性较差,因此,院内护理服务除了需要做好基础性的用药护理干预和并发症预防措施之外,还要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好院内指标监测工作。

(一)认知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良好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让患者具备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巧,从而提高自护能力[2]。

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要针对自我管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进展以及预后进行详细的宣教,让患者全面了解护理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科普视频、患者手册等方式告知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疾病预后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1)1、资料与方法1.1用药干预: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药物的作用有关,例如剂量、时间、不良反应等,同时也会受到患者自身认知程度的影响。

为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不会随意停药或减药。

在应用胰岛素的时候,指导正确的注射方法,掌握降糖机制和常见的不良反应;要对注射器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1.2并发症护理:①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体内糖含量高,会降低细胞的杀菌能力,容易滋生病原菌,出现感染。

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卫生清洁,经常换洗衣物,积极治疗毛囊炎。

②压疮护理。

患者体内蛋白的缺乏会增加水肿的发生,皮肤容易破损或压疮。

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协助患者翻身,时间间隔在2~4小时,保证动作轻柔。

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擦拭身体,及时清洗晾晒被褥,减少压疮的发生。

发生压疮的患者要加强日常监护,通过抬高肢体的形式促进静脉回流。

③足部护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管和神经末梢病变,从而导致血管栓塞,常见的就是足部溃疡、坏疽。

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保护足部,了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定期观察足部的肤色、弹性,防止发生水泡、划痕等。

加强足部功能锻炼,不要长时间盘腿坐立,或接触过冷过热的物品。

(4)低血糖。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低血糖征象,立即测定血糖值,补充甜食或注射葡萄糖,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1.3观察项目和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从环境设施、护理服务态度、技能水平、工作积极性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值(FBG)、尿素氮(BUN)、蛋白尿。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护理满意率、治疗依从性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生化指标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毕业论文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136例糖尿病患者为例,对糖尿病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笔者对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糖尿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预防对策、应急处理、全面立体预防三个方面对防止糖尿病发生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护士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护理工作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注意随时调整患者的食谱、餐量与餐数、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的结论。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饮食;运动;胰岛素Abst ractIn this paper 13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for 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diabetes care. The author analyzes reinforcement causes insul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place, from prevention, emergency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three aspects to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es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s some attentive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work of nurses, the nursing staff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pay attention to adjust the patients recipes, food quantity and number of me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emotional change.Keywords: diabetes; nursing; diet; exercise; insulin目录前言 (3)1 糖尿病的临床料 (3)1.1 病人临床资料 (3)1.2 发病时用药情况……………………………………………………………31.3 血糖监测 (3)2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3)2.1 降糖药物因素 (4)2.2 日常饮食因素 (4)2.3 患者年龄因素 (4)3 防止糖尿病发生的护理对策 (5)3.1 预防对策 (5)3.2 应急处理 (5)3.3 全面立体预防 (6)4 护士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4.1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 (8)4.2 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和采血方法 (8)4.3 血糖的监测 (8)4.4 胰岛素配置与保存 (8)4.5 微量泵运用中的护理 (8)4.6 预防并发症………………………………………………………………85 讨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83-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病人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人1-3亿,到 2025年将增加到 3亿[1]。

糖尿病病程较长,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如何指导患者坚持合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已成为当今护理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对dm护理综述如下。

1糖尿病的病因及分型
who于1999年提出了新的糖尿病分类标准,取消了iddm和niddm 的术语;用阿拉伯数字1、2取代了原来拉丁数字ⅰ、ⅱ;保留了妊娠糖尿病;取消了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

新方法主要将dm 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视力模糊;2型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多数病人起病隐性,无明显症状,以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围手术期发现血糖高;健康体检发现血糖高。

2.2并发症
2.2.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非酮症糖
尿病昏迷;感染。

2.2.2慢性并发症: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感染。

3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它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控制饮食中糖、脂肪的摄入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部分病人经饮食治疗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

3.1制定总热量: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理想体重=身高-105,成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热
lo5-125.5kj;轻体力劳动125.5~146kj;中体力劳动146~167kj;重体力劳动167kj。

3.2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嘱病人用粗质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必要时加餐,病情有变化时要及时改变膳食量。

3.3每餐热量合理分配:可按 1/5 、2/5 、2/5; 1/3 、 1/3 、1/3或按四餐分配 1/7 、2/7、2/7、2/7。

3.4食物的落实:将食品分为谷类、奶类、肉类、脂肪、水果和蔬莱共六类。

食物中应限制糖,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莱等,蔬莱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脂肪摄入以植物油为主。

3.5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表明,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对 d m 患者不会有问题[2],但糖尿病急性期应禁食,待血糖稳定后再吃,
宜选择梨、猕猴桃、柚子、苹果、桔子,不宜食用山楂、红枣、荔枝、柿子。

并且糖尿病饮食是平衡膳食、不是饥饿疗法[3]。

4运动疗法的护理
增加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轻、中度高血压;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减重;增强体力,增强病人良好的生活意识。

4.1合理运动:先做好医学检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力,制定一些锻炼方法,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

锻炼要循序渐进,长期有规律进行。

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患者应每日定时活动,以餐后60~90 min为宜,运动量和强度要中等。

4.2锻炼的注意事项:血糖>13.3 mmol/l或尿酮阳性者不宜做剧烈运动;活动要适量,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动作由易到难;运动中如感到头晕、无力、出汗等应立即停止活动;活动时避免受损伤;活动时随身携带甜点及写有姓名、家庭地址和病情的卡片,以应急需[4]。

5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