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常见疾病,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让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也逐年递增,不仅影响母婴身体健康,同时也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症状,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
本文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研究进展前言: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孕妇会表现血糖升高,如果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容易出现巨大儿、畸形儿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影响母婴安全。
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尽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
为了探究现阶段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心理护理罗向红等[1]在研究中指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血糖水平与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通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怕影响胎儿健康,因此容易产生很大心理压力与负担,进而焦虑、抑郁等情绪也较为显著。
因此,心理护理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
通过护理人员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让患者打开心结,并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建立治疗信心,用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有积极意义[2-4]。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能够让患者转移注意力,平稳患者情绪,并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减少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并得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2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科学饮食以及运动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可以满足患者妊娠期营养需求的同时,将热量摄入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控制血糖有良好作用[5-7]。
在运动护理的应用下,能够让患者结合自身情况有效开展相应的运动,例如游泳、散步以及瑜伽等,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促进患者正常分娩,改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糖尿病足延续护理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足延续护理研究新进展延续护理是指患者由医院向家庭、社区转移过程中照护服务的延续,可以有效的为患者解决过渡期的健康照护问题,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轻患者精神、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该文将从糖尿病足延续护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常用随访形式、随访时限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延续护理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糖尿病足;延续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由于居民饮食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9 840万,发病总人数位居全球首位[1]。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约49.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2]。
1 延续护理概念、意义美国老年病协会将延续护理定义为一种帮助患者顺利完成不同健康照顾场所(如医院至家庭)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如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转移的健康服务,该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3]。
在延续护理实施的过程中,随访人员通过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给患者及家属良好的院外指导,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2 延续护理的起源及发展1989年美国开创性的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显示延续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和医疗费用[4]。
该小组经过20余年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延续护理有利于多种慢性疾病患者的预后。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较早引入延续护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5]。
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及其团队将奥马哈系统翻译、汉化应用于冠心病、糖尿病、晚期肾病等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延续护理服务当中,并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6]。
黄金月教授在对延续护理的不断研究过程中提出了“4C”延续护理模式,“4C”模式要求在延续护理服务过程中做到服务全面、协调,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协作性[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与护理研究新进展

关节 置换术 患者 分为低分 子肝 素( L MWH) 的预 防用 药组和未 用药 的对 照组 ,结果发现 L M WH可显著 降低 围术期人工髋关
节置换术 后 D V T的发生 , 且具有 良好 的安全性 。此外 , 口服 阿
司匹林 , 凝血 因子 X a 抑制剂利伐沙班等均 可有效降低 D V T的
在我 国, 2型糖尿病的发病 率呈 逐年增 长的趋势 ,严重影
关节 。禁忌 对患肢做 挤压按摩 , 防止血栓栓 子脱落 , 造成肺 栓 塞 。对休 克患者应 取休克体 位 , 并 保持环境 安静 , 避免不 良刺 激。 急性期 过后 鼓励 患者逐渐下床活动 , 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 在
响着人们 的生活质量【 l l 。 单一的药物治疗 , 患者 的血糖控制不理
1 4 6 ( 3 ) : 2 0 4 — 2 1 0 .
『 4 ] P e a r s e E O, C a l d w e l l B F, L o c k w o o d R J , e t 1. a E a r l y mo b i l i s a t i o n a f t e r
[ 2 】 Aq u l i aA M.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s i s【 J j . C a r d i o v a s cN u r s , 2 0 0 1 , 1 5 ( 4 ) :
2 5 —4 4 .
①短 效胰 岛素 : 普通胰岛素 、 中性胰 岛素 、 人胰 岛素( 诺 和 灵R 、 优泌林 R、 万邦林 R和甘舒霖 R) 。 ② 中效胰岛素 : 为 白色
另一种超长效胰岛素名叫 D e t e m i r ( 地特 , 丹麦诺 和诺德公司生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全面、连续和个体化的护理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疾病管理和护理效果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应用研究进展一、延续性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一)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1. 老年2型糖尿病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指年龄超过65岁的糖尿病患者,其特点包括慢性进展、多系统并发症和生物钟改变等。
在管理方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年龄、全面评估、特殊疗法和多学科合作。
2. 延续性护理中个体化护理计划的意义和方法个体化护理计划是根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管理需求制定的护理方案。
在延续性护理中,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意义重大,可以针对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目标和措施。
个体化护理计划的方法包括全面评估、制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定期评估和调整等【1-2】。
(二)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支持1. 延续性护理中的患者教育策略患者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延续性护理中,患者教育策略应包括以下方面:提供疾病知识和认知、鼓励患者参与管理、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提供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支持和解决方案等。
2. 自我管理支持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自我管理支持是延续性护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如血糖监测、饮食调控、药物管理和身体活动等。
在延续性护理中,通过提供资源、教育、指导和与患者的定期交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提高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3-4】。
(三)药物治疗和监测1. 延续性护理中的药物治疗优化策略药物治疗是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发病机制复杂,需综合分析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临床护理策略包括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并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方面,心血管药物和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获得了良好效果。
非药物治疗注重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护理。
结合护理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护理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情。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个性化治疗方案、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症,临床护理,发病机制,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护理实践,案例分析,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和冠心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合并发生率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高血糖、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小板活化、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些因素不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临床护理方面,根据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
及时并有效地管理糖尿病和冠心病,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护理策略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研究旨在总结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治疗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疾病的危害。
研究的目的包括: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探讨目前临床护理策略的优势和不足,总结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通过护理实践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指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妊娠后其母体糖代谢异常而出现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逐渐丰富,导致妊娠期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
当孕妇发生该疾病后,则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药物治疗对母体和胎儿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及其胎儿预后水平,是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临床学者认为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护理进展前言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随经济发展发生的转变,导致多数人存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妊娠期的女性如若存在饮食不健康等情况,则会严重增加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危及其生命安全。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受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死胎等状况,为母婴的危害极大[1]。
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安全地度过妊娠期。
对此,本文对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现状,并对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阐述,同时将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内容如下。
1.概述妊娠期孕妇在怀孕后,其体内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而患者的拮抗胰岛素也会随着升高,从而抑制其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机体为了维持体内的糖代谢正常进行,则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2]。
如若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未能增加,则会表现出糖尿病等症状。
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对女性和胎儿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3]。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肥胖等代谢综合征。
2.研究现状目前,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发展,在1999年,我国的发病率在2%左右,而2021年~2022年期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8%,而2014年,我国天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20%[4-6]。
护士医院进修汇报糖尿病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糖尿病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01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视频等多种 形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基本 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
02
推广自我监测
03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血 压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保持良好作息,以改善生活质量 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视网膜病变。对于严重 的视网膜病变,可采用激光治 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糖尿病肾病预防与 控制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 危险因素,同时进行肾脏保护 治疗,如使用ACEI或ARB类药 物降低尿蛋白等。对于严重的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考虑进行 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护士在糖尿病管理中的角色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实施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如足部护理、眼部检查等。
03 处理并发症
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减轻患者痛苦并促进康复。同时,对患者进行心 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医院进修期间糖尿病管理经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护士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培训与教育
深化专业知识
01
定期组织护士参加糖尿病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糖尿病病
理、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的认识。
提升实践技能
02
加强对护士在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技
能培训,确保其能熟练、准确地执行相关操作。
培养综合素质
03
注重培养护士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其在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疾病进程、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包括饮食指导原则、营养素摄入建议以及饮食干预的实践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当前研究进展,分析不同饮食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及体重控制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糖尿病饮食护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2型糖尿病概述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伴随或不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肥胖症的增加有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葡萄糖毒性。
在胰岛素抵抗方面,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进行代谢。
β细胞功能障碍则是指胰腺中的β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需求。
葡萄糖毒性是由于高血糖状态对β细胞的直接损害,导致其功能进一步下降。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许多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视力模糊、感染易发等。
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的饮食指导。
三、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T2DM患者的饮食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摘要:糖尿病是临床治疗上对人体危害大且患者数量较多的疾病之一,由于大
部分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长,且存在多种合并病症,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
的难度,基于此,为患者实行高效、有序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本文为帮助糖尿
病患者探讨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结合当前实际护理工作,从糖尿病知识宣讲、饮食护理等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新进展
前言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不断发展后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
分泌出现混乱,破坏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患者机体中的脂肪、水
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对机体的[1]健康发展形成威胁。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加强糖尿病预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提升糖
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需要结合当前糖尿病患者的高发病人群特征、新药物
使用以及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1.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讲
让患者更为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原理,正确认识糖尿病相关知识,需要适当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
程度,进而起到提高治疗效[2]果的目的。
宣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日常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方法和目的、降糖药物使用的方法和意义以及不良反应情
况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等。
宣讲形式主要有集体宣讲、个体教育和小组教育等,根据收治患者实行适当安排,也可以根据宣讲内容,结合多种方式相协调使用,
其中集体宣讲的方式更为患者所接受,患者可以与更多糖尿病病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通过实践,练习正确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加强了护患之间的
联系和互动;如果存在个人隐私比较多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个体教育;护理人员则
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糖尿病知识和护理知识,以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和健康教育方
法作为宣传的主题,以确保患者获得最新知识的指导。
2.饮食治疗护理路径
饮食治疗护理是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之一,因此,饮食
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3]效果。
为帮助患者减轻体内的胰岛 B 细胞负荷,消除代谢紊乱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叮嘱患者摄入
适量的热量,保持体内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和平衡性,尽量选择含糖量低、含脂
肪量少,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体重、工
作特点还有饮食习惯等,与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计划中包
括患者每一天所需要摄入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物质的总量。
其次,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治疗护理,如春季血糖容易产生
波动,可适当增加辛味食物,减少咸味和苦味的摄入入;夏季则注重预防低血糖;秋季血糖容易增高,则注意补充水分,不宜过分食用水果;冬季血糖水平最高,
且容易引发并发症,则适宜清淡食物或进行食补。
同时,护理人员应纠正糖尿病
患者的饮食认识误区,叮嘱患者选择食物要了解食物总热量,不宜轻信降糖保健品,烹制食物时不可过分煮烂等。
3.药物治疗的使用、选择护理
当前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且复杂,需要根
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安排适当的服用时间和剂量,患者需在医嘱的前提下服用,因
此,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和用量,包括药物的颜色、形状还有使用方法等,确保患者用药过程[4]
中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来分类,口服糖尿病药物可分为胰岛素分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二基肽酶-VI ( DPP-VI)抑制剂、双胍类等,选择药物时应根
据患者糖尿病类型的病理变化情况,或选择联合用药,以充分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其中双胍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肝糖
合成,提升机体肌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加快无氧酵解的速度,进而起
到降低脂肪和尿酸的效果;磺脲类能够对患者胰岛B细胞表面产生积极作用,进
而提升胰岛素的分泌速度,但不适用于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α-糖苷酶抑
制剂可对患者小肠粘膜刷状缘产生选择性作用,降低多糖和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的
效率,用于餐后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剂可以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水平,常用药物为西格列汀等。
4.血糖监测的指导和护理
首先,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血糖水平是否正常和临床指导用药的主要依据。
其次,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4%~6%,监测时间为治疗前3个月和治疗后
6个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严重贫血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会不准确,应建议通过血糖或糖化血清蛋白来实行血糖控制;最后指导患者正确操作自
我血糖监测,让患者学会观察和区分自身血糖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低血糖
风险。
5.运动治疗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能够
提升心血管功能,进而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的稳定性;开展合理的运动,还能有效调[5]整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
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有氧运动对保证血糖水平正常性的重要性,并将
运动治疗护理作为护理方案中的重要实施内容。
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一般情况
下建议在餐后2小时;运动量要根据自身状况来决定,完整的运动方法应包括:
热身,时间为 15 分钟左右;放松整理运动,时间为10分钟左右;实际锻炼时间
为30分钟左右,但是需要叮嘱患者不宜开展剧烈运动。
6.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理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应包含以上 5个方面,即健康
知识宣讲、饮食治疗护理、药物治疗护理、血糖监测护理以及运动治疗护理,但
为了更好健全护理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专
业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促进护理工作完成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宋保兰,徐利华,郭丽琴.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新进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06):168-169.
[2]王琳琦.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70-171.
[3]杨文艳.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新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
学,2014,12(06):101-103.
[5]陶云华,白玉琴,陈兰英.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个性化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