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篇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笔记(词汇)

现代汉语笔记(词汇)

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众多词语的汇集,即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

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的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

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运用各种类型的词汇。

二、几种词汇单位(一)语素1、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表示是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有词汇意义的词,叫实语素;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语素。

2、确定语素的方法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

采用替代法首先要注意两种替代缺一不可。

还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3、语素的分类语素按音节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

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叫词根,是词的基本意义的负荷者。

定位不成词的语素叫词缀,一定要附在词根的前后或中间,能表示附加的意义和起语法作用。

位于词根前的叫前缀或词头,位于词根后部的叫后缀,位于词根中间的叫中缀。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词汇(精)

现代汉语词汇(精)

同音词
同音异形
多音一义:同义词
二 词的多义性 1.单义词和多义词(217) 2.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词的数量的有限性 客观事物的无限性
3.语素义和词义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
义结合体。 词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
结合体。 语素义——语素的意义 词义——词的意义。
p.218
4.多义词的义项 本义:最初的意义
人人、看看:语法上构形重叠 叔叔、妈妈:词汇上构词重叠(词)
相关问题: 1.多语素词内部有不同层次:
试验田(1.附加式;2.联合式) 革命化(1.派生词:根+缀);2.支配式) 无轨电车(1.附加式;2.支配式/附加式)
2.含叠音语素词 AA·B:蒙蒙亮、毛毛虫、团团转 B·AA:雄赳赳、乱哄哄、香喷喷
吃不消、来得及、土里土气 (派生词)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2.词—>词组:离合词拆开用 支配式:洗澡—>洗(一)个澡
离合词 补充式:提高—>提得高
第二节 词的构造
单音词
音节
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复音词
多音节词
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
词 语素
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
单义词:丑星、博导、咖啡
义项
多义词:路长、日子长、特长
单纯词 合成词
单音词 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汇一

现代汉语词汇一

角:英语角 恋爱角 换房角 股票角 热:出国热 气功热 英语热 电脑热 意识: 意识:申奥意识 基层意识 创新意识 名牌意识 古代汉语的许多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 古代汉语的许多词 自由语素 在现代汉语中变成 构词成分成为粘着语素: 构词成分成为粘着语素 “习、妇、牧、谋” : 习 “习以为常、妇孺皆知、足智多谋、以牧为生(文 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 妇孺皆知、足智多谋、以牧为生( 言格) 言格)” (二)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词是句 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确定一个单位是不是词,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观察: 确定一个单位是不是词,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观察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语音形式是 固定而单一的。 固定而单一的。
清洁 清楚 清白 清爽 清洁 圣洁 纯洁 整洁 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在使用替代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 首先,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 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 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 换,否则这种替换法是不符合要求的。 蜘蛛: 蜘蛛:喜蛛 檐蛛 蜘蛛: 蜘蛛:蜘× 蜘× “蜘×”这样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不存在的 蜘 这样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 不是语素,只是一个音节。 ,所以说,“蜘”不是语素,只是一个音节。 其次,在替换时, 其次,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 本一致。 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义要 有一定的联系。 有一定的联系。 马虎: 马虎: 老虎 猛虎 幼虎 雄虎 马虎: 马虎: 马车 马蹄 马尾 马匹
第四章 词 汇 词汇、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用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 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 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作用和职能主要就是构词 。 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 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就是 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 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 词汇(2)

现代汉语 词汇(2)

吸收方言词的原因:



1 、该东西该概念是该方言区所特有的。 槟榔、龙眼、靰鞡 2 、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而普通 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 噱头、龌龊、鱼腩、生猛 3 、有些方言词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 色彩。 亭子间、弄堂、瘪三

港台方言词 创意、楼花(预售屋、预售房的意思)、按揭、 饮茶、作秀、入围、新登场 注意: 班房=教室 返工=重新上班 脱稿=交稿脱期 地牢=地下室 班房=监狱 返工=质量不合格重做 脱稿=写完稿件 地牢=地下牢房

词汇的发展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丫环、童养媳、红卫兵、武斗、文斗
3、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

词汇的规范


方言词的规范 外来词的规范 不用滥用、统一书写形式、尽量采用意译 古语词的规范
词汇的构成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基本词的总和,词汇的基础。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语,除少 数罕用的外,其他的都是一般词汇。它 与基本词汇是核心和外围的关系。
基本词汇






关于自然界的事物:天、地、水、电、火 关于人体各部分:眼睛、鼻子、耳朵 关于亲属关系:爸爸、妈妈、姥姥、舅舅 关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笔、房屋、饭、门、车 关于方位、处所和时间:下面、东边、今天、秋天 关于一般的行动和行动变化:跑、跳、走、吃 关于一般的性质和状态:大、小、多、少、好、痛 关于数量:十、百、千、万、斤、尺 关于指称和代替:你、我、她、这、什么、怎样 关于表示程度、范围、关联、语气及情感:很、最、 都、和、因为、但是、吗、了

生的闷特 盘尼西林 烟士披里纯 布尔乔亚 德谟克拉西 Sentiment情感 penicillin青霉素 inspiration 灵感 Bourgeois资产阶级 democracy民主 意译词不被认为是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精)

现代汉语词汇(精)
吃不消、来得及、土里土气 (派生词)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音译 借音 音义双关
音译+表意成分 外来词
借形 日语借形词 受汉语融化
怎样吸收 规范化原则 仿译词
学科术语
专门术语
全民性,有些具有国际性
社会
行话(社会方言词语)
习惯语 行业语
超地域性,但非全民性
习惯语:一般为单义
比较 一般词语:一般为多义
二者联系:“推广用法”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普遍使用 词汇规范化原则 社会需要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初、子
能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 实语素
不定位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自由语素
不定位
位置
定位
根据是否自由、是否定位:
自由
定位
不自由
不定位
可以分为三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自由:可独立成词)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不自由:不能独立成词)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语素与词根、词缀 共同点:都是构词单位,只是说法不同 不同点:着眼点不同
现代汉语
词汇
南昌大学中文系徐阳春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的集合体 等价物——固定词组,也叫熟语或固 定结构
定义 邢福义: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 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英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

第一部分词的构成体系1 词汇是什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木和树、信件和信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好比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

盖房子需要砖瓦木石或水泥钢筋等材料,按照一定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建成各种各样的房子供人使用。

语言也是这样。

一定数量的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

词汇往往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

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词汇。

一般地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

2 什么是词(一)词和语素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

从构成上看,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层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书”,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u”,它的意义是“成本的著作”;“马虎”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mahu”,意义是“不认真”。

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现代汉语重点词汇整理

现代汉语重点词汇整理

【太仓一粟】【太监】(jià【泰然自若】【坍塌】(tānt【贪多务得】【贪婪】足。

【贪赃枉【昙花一现】【谈笑自若】况下)。

【谈言微中】【弹冠相庆】【弹劾】(tá【弹指】(tá短暂。

【痰盂】(tány 【坦陈】(tǎ【坦承】(tǎ【坦诚】(tǎ【袒护】(tǎnhī)⑴形容公指妇女。

⑶<ē) “螳臂挡nghuì)比喻隐o)借来说逃比喻把问题象。

【醍醐灌顶】(tíhúguàndǐng)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体裁】(tǐcái)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体无完肤】⑴形容浑身受伤。

⑵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

【倜傥】(tìtǎng)洒脱,不拘束。

【涕泗滂沱】(tìsìpāngtúo)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流得很多。

【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

【挑肥拣瘦】指挑对自己有利的(含贬义)。

【挑唆】(tiǎosuō)调唆。

【跳梁小丑】指上窜下跳、兴风作浪的卑劣小人。

【帖子】(tiězi)在网络论坛上发表议论、参与讨论的话语或短文。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比喻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通牒】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投笔从戎】文人从军叫投笔从戎。

【涂炭】⑴<名>烂泥和炭火,借指极困苦的境遇。

⑵<动>处于极困苦的境地。

【吐谷浑】(tǔyùhún)我国古代民族,在今甘肃、青海一代。

【兔死狗烹】(pēng)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颓靡】(tuímǐ)颓丧;不振作。

【颓垣断壁】(tuíyuán duànbì)残垣断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上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 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较少,却很重要。基本词使用率高, 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例如: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哥哥、弟弟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写、喜欢、学习、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好、坏、甜、苦、美丽、快 乐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这、那、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分、个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最、都、全、把、和、跟、 因为、所以、但、虽、吗、了等。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基本词汇是 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刨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 汇,使词汇日益丰富。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又能逐浙地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 不断扩大。“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 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并以它们为语素创造了大量的新 词,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如“革命家、革命者、革命性、革命 化、反革命”,“电子管、电子枪、电子琴、电子计算机”等 等。基本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般词转化为基本词,再 进入基本词汇的过程。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2.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 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 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 强的构词能力。如用“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 词典》中就有150个。如“水泵、水笔、水表、水兵、 水草、水产、水车、水稻、水道、水分、水缸、水汪 汪、水浮莲、水玻璃、水成岩、水电站”等等;又如 “潮水、茶水、洪水、风水、钢水、海水、淡水、胶 水、口水、苦水、泪水、卤水、露水、墨水、油水” 等等;又如“墨水瓶、泔水桶、茶水站”等等。
总而言之,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为全民族全体成 员经常使用,因而不能轻易变动,自然就具有稳固性,人们 也愿意用它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 又促使它的全民常用性更为突出,使它在词汇中的重要地位 更为巩固。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三个特点是就基本词汇的整体来说 的,不是说所有的基本词都具备这三个特点。就现代汉语来 讲,尤其不能把这三个特点,特别是能产性当作辨识基本词 和非基本词的惟一条件。因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 使得许多双音节的合成词进入了基本词汇,而双音合成词的 构词能力远不如单音节词(包括由根词转化成的单音节词 根)。如果单纯强调构词能力,就会把许多双音节的基本词 排除在基本词汇之外。
当然,基本词也有构词能力弱或几乎没有什么构 词能力的,例如:“你、我、谁”。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后起的合成词取代的古代
基本词依然是现代汉语里有很强构词能力的语素,成
为构成新词的词根。例如:
目——目前、目光、目击、目送、目标、目力
冠——冠冕、冠状、冠子、鸡冠花 眉——眉睫、眉目、眉梢、眉心、眉眼、眉头 发——发蜡、发网、发卡、发癣、发型
3.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上述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 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它流行地域广,使用频 率高,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基本词汇的使用不 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人们可以因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而不用某些古语词, 也可以因是“外行”而不用某些行业语,更可以 因受地域限制而不用某些有方言色彩的词,但是 却不能不使用基本词。不用基本词而要进行交际、 交流思想,是不可思议的。
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般词汇是经常变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词在产生,一些旧词在 消亡,在社会急剧发展时期更是这样。社会的急剧发展,在语言中首先反映 在一般词汇上。新词总是先进入一般词汇,然后有一部分可能进入基本词汇。 一般词汇数量多,不一定为全民族的成员所普遍掌握。哪些人掌握哪些一般 词,情况不一样。人们在生活实践和交际过程中,往往习惯地掌握和使用一 些与自己的环境和素养密切相关的一般词,因而反映出个人掌握词语的数量 以及个人在使用语言上的特点和风格来。
从整体看,基本词汇有下列特点: 1、稳固性 基本词汇在千百年中为不同的社会服务,并且服务得很好。例如: 一、二、牛、马、家、门、山、水、上、下、左、右、斗、高、低等等。 显然,这些在甲骨文里就有的词今后也还会继续使用下去。基本词汇之 所以具有这么强的稳固性,是由于它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 的。 说基本词汇有稳固性,并不是说基本词汇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基 本词汇也在发展变化。 有些古代的单音节基本词发展到现在复音化了,成了多音节合成词, 这是汉语词汇的一条内部发展规律: 眉——眉毛、眼眉 耳——耳朵 舌——舌头 发——头发 鼻——鼻子 有些单音节的基本词被后起的合成词所代替: 目——眼睛 颔——下巴 秫——高粱 日——太阳
(二)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人们交际频繁,要说明复杂的 事物,要表达细致的思想感情,单单围基本词汇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大量的 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例如在学校里要经常使用“课堂、讲义、自习、 辅导、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备课”等词。这些词,尽管不是基本词, 但都是反映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词,离开它们,在教学领域里进行交际、交 流思想就会发生困难。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 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 因为它们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所以才被普通话所 吸收。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 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例如:“底蕴、磅礴、若干、如 此、余、其”等,以及古代的某些虚词,如“之、而、以、与、及、亦、 甚、而已”等。 还有一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一般叫作历史词,如: “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钺”等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 在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例如: “鼎里的水却一平如镜,上面浮着一层油,照出许多人脸孔:王后,王妃, 武士,老臣,侏儒,太监。……”“又过了不少工夫,才看见仪仗,什么旌 旗,木棍,戈戟,弓弩,黄钺之类;……”(鲁迅《铸剑》)这两段文字中 就用了不少历史词。 有些历史词,在今天国际交往中还经常使用,如:“皇帝、亲王、大 臣、公主、酋长、陛下、殿下、公爵、男爵”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