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b__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笔记
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科目复习心得分享

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科目复习心得分享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科目复习心得分享为吸引眼球要先介绍下本人。
本人是2012年考研的考生,应届,报考南开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成绩文学基础126,古代文学124,自己还比较满意。
当初备考看本论坛陈芸1986同学的经验贴分享《南开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心得(5万字,精心总结)》受益良多,考上后决定向榜样学习,回馈社会,故撰写此文。
至理名言几乎已经被那个贴子说尽,所以我再想另辟蹊径,也难免倍感词穷啊。
本想尽量简洁,却也啰嗦了六千余字,为方便阅读,遂以回答常见问题的形式分条写。
考研成功=学习方法+努力+好心态+少量运气,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来年的同学们一点启示。
唯一声明:切莫生搬硬套,没人能代替我们脚踏实地地看书,没人能代替我们通过不断摸索琢磨出最适合自己的路线。
(一)怎么看作品?如何更有效率、更有条理地记忆文学史其实“如何读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如何更好地记忆文学发展史”。
因为,我们要以文学研究者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以鉴赏者的眼光来赏析作品,而文学史教材就是以如此的角度和眼光写出来的。
1注意作品的形式有一类考题就是关于文学体裁的。
如:拟话本小说的形式特点,章回小说的形式特点,诗与词的形式异同,杂剧和传奇剧的形式比较。
这类问题教材里都有,但是死记硬背绝对头疼,如果在读杂剧、传奇、拟话本小说……时结合教材来看不同文学体裁的形式特点,这类知识点的记忆就会轻松不少。
2注意叙事类作品的情节看情节不是指看热闹。
论述题如果考戏曲或小说,举例时就有可能要提到重要情节,因此想研究文学的同学要养成好习惯,在看叙事类作品时,注意哪里是重要情节,——故事转折处、体现人物性格的情节、蕴含作品主题的情节、强烈凸显作者写作风格的情节。
打动你的细节也可以写到笔记上。
你看文学史教材里讲解小说的章节里是怎么举例子的。
如果学者看小说都看热闹,不注意细节、不分析每个情节在表现主题和人物个性等方面有和作用,文学史就写不出来了。
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资料第五章

语法章1.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2.宾语前置3.谓语前置4.处置式5.判断句6.被动句一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以动宾结构形式表达递系结构内容。
1.名词的使动用法(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使其宾语产生与之有关的动作行为,或使其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
如:尔欲吴王我乎?(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使其宾语表示的事物按照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如:此君子南面之术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指形容词使其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3.动词的使动用法指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我能起死人。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二主,岂不哀哉!(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主观的看法,客观并不一定必然如此。
1.名词的意动用法指名词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孟尝君客我。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当事人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1.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惠子相梁。
2.方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沛公引军过而西。
(四)名词作状语1.表示比喻——像……似的、像……那样地如:潭西南可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表示对人的态度——当做……那样、像对待……那样地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如: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4.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如:十九人相与目笑之。
二宾语前置(15)(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经验和资料推荐

天津考研网()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经验和相关资料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
缺一不可,一切皆有因果,世上不会有无因而结的果,决定考研之前先思考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
我决定考研大部分是对南开大学的向往,说起来十分盲目,就如同小时候有的同学梦想上北大清华一样。
幸好,我实现了当年的梦想,但并不推荐大家像我这样,选择考研最好想清楚为什么。
我主要分享一下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的复习经验及资料吧……南开大学古代汉语是南开大学文学院考研比较普遍的一门专业课,以前年份的指定教材是下面这几本:《古代汉语》 董志翘 杨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 洪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另外,我还用了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南开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考研红宝书-全程版》天津考研网编的。
我自己是跨考生,对南开的本科授课情况以及课本重点一概不知,所以买的全程版的。
跟随红宝书列的复习计划和安排来复习的,因为是高分学长做的复习计划,我自己觉得很合理,也非常省心。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只看冲刺版可能就足够了。
在这里,我主要推荐一个感觉大家提到比较少的但我自己却是觉得十分有用的记笔记方法,就是分题型记笔记。
暑假期间,我除了做真题,还看了三轮教材,第一遍专门整理可能会出的填空,第二遍整理的名词解释,第三遍整理的简答。
当然也不是没有有根据的胡乱整理,是根据我自己做的真题,通过真题基本上可以总结出南开这几年来的重要考点和出题风格,你会发现同一个考点可能会换不同的题型来考察,但这个时候我们的答案却不能照写一样的,不同的题型会有不同的答题侧重点。
还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红宝书中归纳的重点,这样整理完了知识点相当于又好好地回顾了一次。
接下来复习也比较省事,看着这本笔记背就好啦,关键还有一点就是要理解消化,不要死记硬背,不然遇到题根本想不到,啊,原来是考的这个知识点。
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笔记·内部资料·主导教师·专业课复习方法

2016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笔记·内部资料·主导教师·专业课复习方法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 卷,第二版)乔以钢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考研资料第二章

音韵章1.音韵学2.上古音:声母、韵母、声调3.中古音:声母、韵母、声调4.近代音:声母、韵母、声调传统音韵学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现代学者创立北音学。
古音学:研究上古音,包括先秦两汉的语音。
作用:1)辨认古书通假字;2)研究同源词;3)研究语法;4)掌握古代韵文格律;5)古书的特殊读音今音学:研究中古音,是南北朝和隋唐宋时的汉语语音。
以《切韵》(《广韵》)和《韵镜》、《七音略》为主要依据,研究材料还包括韵文资料、梵汉对音、汉藏对音、日译吴音等。
主要作用:1)帮助了解诗词格律;2)作为汉语方言调查的工具等韵学:是研究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学问,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语音学。
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搭配规律的一门学问,通过韵图展示某一历史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
北音学:是研究近代北方话的学问,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等材料为依据,研究北方官话在元代的面貌以及现代北京话的来源、历史。
功用:1)为研究元代戏曲提供语音知识;2)为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形成提供历史的依据。
音韵学的基础是今音学和早期等韵学。
一声母系统(一)研究材料1.异文: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伏羲、庖羲;邦域、封域2.声训:又叫音训、因声求义,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政者,正也3.重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
彬、份4.谐声:指谐声字的谐声偏旁所提供的语音材料。
异文中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二)研究方法钱大昕、章太炎:以中古三十六字母作为参考,简单地合并,通过以上研究材料反映的语音事实证明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
曾运乾、黄侃:以《广韵》的声母作参考,决定声母的分合关系。
高本汉:汉字谐声材料、方言材料、其他语言材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董同龢、陆志韦、李方桂:汉字谐声材料、汉藏系其他语言材料、梵汉对音(三)重要结论(15)1.古无轻唇音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
古代文学考研终极笔记 预读

古代文学考研商城()笔记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一.本套笔记整理者为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学姐,依据文学史版本为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对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罗宗强和陈洪先生主编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和复旦大学章培恒、骆玉明版《中国文学史》,作了适当参考。
可以完美应对各大高校文学史科目考试。
二.本笔记侧重于方法的传达和启发,并且难度梯度增大,考生需要踏踏实实从头到尾,如果前期不过关,看了后面的完全无用。
对于笔记中的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咨询作者。
三.第一遍基础复习时不建议大家参考本笔记,到第二遍强化阶段使用,效果最好。
如果对课本缺乏整体把握,贸然使用本笔记,可能会误入歧途。
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在本笔记的基础上综合而成自己的独家笔记。
四.考生可以加入我们的笔记答疑群,获得全年的考研答疑服务。
加群时请注明购买笔记时的真实姓名,该群属于私密群,未购买笔记同学无法加群。
在终极笔记答疑群里,有纯粹知识点总结的笔记可免费下载。
如果需要,可以与本笔记配合使用。
五.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加学姐QQ:2624309276 进行咨询。
六.为保证大家的复习效果,笔记印刷中未采取任何防盗印设置,推荐购买正版笔记,以便得到我们的全程考研支持。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总纲与原则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
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
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等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
古代汉语培训内容记.

古代汉语培训内容记5月22日全天,由南开大学的洪波教授授课。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古代汉语的课时安排一直受到质疑,南开大学的安排是7-8学分,承担着两个教学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一门工具课程来掌握;培养学生系统了解、掌握古汉语的词汇、语法及调查研究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又是一门理论课。
目标很大且难实现,任重而路远。
古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却没有树立像英语那样的分级授课的理念。
中学的古文学习多为高考谋,大学则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就无法在学生中树立一种语言意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教好古汉语,并完成预期目标?如何更好地“带着镣铐跳舞”?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在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挖掘潜力。
南开大学的古汉语教学在国内开展比较早,上个世纪50年度初,马先生在52年准备,52-53年即开设此课程,比北大还要走在前头。
马先生一边自编讲义并整理为读本,出版了《古代汉语读本》(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本子后又加工为《古代汉语教程》,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本课程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将纸媒教材与多媒体辅助教材、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鉴于大学生的课程任务繁重,特别是大一、大二期间要着重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占有极大的比重和学生的精力,这种安排值得商榷。
一些基础课程如古代汉语,必须保证一定的课内和课外比,例如教师讲一节理论课,必须给出5到6节的课外时间来供气、其消化吸收。
但这是现实所并不允许的。
所以我们就要尽量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内课外结合,要想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必须由一定的方式发放:1.完全让学生自觉自愿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投入这门课程:(1)学生确实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不是太可能),所以要求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爱上这门课,就算学生日后没有深入学习的想法,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5年 南开大学 文学复习笔记 参考书 内部重点 资料 报录比 真题

1/4【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育明天津分校】相信未来,相信花开!12015年南开大学文学复习笔记参考书内部重点资料报录比真题究竟背多少篇诗词作品为宜?我前文已讲过,所背诵的作品,定要少而精。
重要的诗人,也要控制在十篇以内(记住,是以内,不是让同学们背十篇。
当然了,也许有的同学底子相当好,好到现在就可以背诵《全唐诗》、《全宋词》之类,那完全不要看我这部分讲解。
跟大家开玩笑了,我只是想说,这个数目问题,真的要因人而异。
我这段文字只就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
那么,如果非要让我给个参考数字,我大概会推荐大家每位重要诗人的作品背诵五篇左右(李白、杜甫除外,他们的佳作太多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相当多。
不过,同学们应该都已掌握了一些李杜的诗作,把这些已掌握的诗作也算在内的话,需要背诵的生疏诗作也不是很多了。
这两个人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若实在不放心,那也一定要控制在十篇以内。
记住,少则精,多则滥。
况且,你考试的时候,根本无法一下子列举众多诗例(时间、篇幅皆不允许)。
只要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五篇精读熟背(记住,是不同角度哦),基本上就够你应对各种论述题了。
而少于五篇的话,恐怕无法涵盖文学史中所言的某一作家的各种特点(当然,也有例外,确实有的诗作可以同时涵盖一个作家的大部分特点),总之,大家自己做判断、做抉择。
我只给大家一个大致方向。
记住,若有某一首诗作能够同时涵盖一位作家的许多甚至全部的创作特点,一定要选背此诗。
至于不太重要的作家,我前文已讲过,仅背教材上所列举的一两首代表作即可,而且对于这类作家的作品也不必剖析得那么细。
至此,大家可以算一笔账,重要诗人词人并不算很多,每位作家背五首代表作亦不多(提醒一句,《古诗十九首》一定要背五首以上,这个不算某位作家的代表作,但是属于同类作品,而且南开非常重视《古诗十九首》,曾考过多次),而这五首之中,至少会有一两首是你背过的(甚至三四首都背过),又会有一些短小的绝句,极易成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
归妹。
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
屯•六二》。
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
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
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
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
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
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
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3、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参考答案:我国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
现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
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
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一是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二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三是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
4、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
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
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
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
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
5、我国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
第二,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在艺术方面,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其次,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再次,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
其四,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与崇高美的统一。
第二章《诗经》一、基本知识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关雎》、《蒹葭》、《氓》、《七月》、《东山》、《载驰》、《伐檀》、《硕鼠》2、阅读作品《静女》、《君子于役》、《将仲子》、《无衣》、《采薇》、《黍离》、《生民》三、思考与练习1、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
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
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
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
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等。
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
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
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
四是颂歌。
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
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等。
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正月》。
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板》、《荡》。
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
《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鸟》。
六是周民族的史诗。
《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
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免费考研网2、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
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
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