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0 化学与生活活动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复习课: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复习课: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是针对九年级下册的学生进行化学与生活知识的复习。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但可能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仍感陌生。此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耐心。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
(3)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顾已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3.视频资料:播放与化学与生活相关的视频,如化学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化学材料在家居装修中的作用等,引发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全章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全章优秀教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功能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1.能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大意义.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健康.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实际应用,初步学会鉴别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1.通过学习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了解“白色污染”的形成、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的认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本单元不属于核心部分,属于化学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并且教材的教学要求不高,大多确定为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首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水、溶液等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加趋向完整和深入.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区别,还介绍了常见元素如钙、钠、钾、锌、硒、碘、氟等的生理功能以及缺少某些元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查看标签说明书,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医药疗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合成材料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调查“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合理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科学选择健康生活,自觉形成环保意识.【重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有机合成材料.【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机体蛋白质的侵害.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富含淀粉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本课题的教学特点应体现在不讲明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要强调必需元素有其最佳摄入量,据此可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为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可组织学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此类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做好这一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探究品质.让学生完成好本单元的习题:“收集有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微量元素的”,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献研究的方法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习题完成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与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统一的观点,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点.在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分组进行,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讨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实验12-1是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就能独立完成.除了让教师动手演示外,应该考虑让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都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油脂、维生素在生活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知道一些常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重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师准备】课件、与教学相关的教具补充材料.仪器及药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火柴、碘酒、鸡蛋清、活昆虫、马铃薯.【学生准备】查阅、收集关于食物的知识.导入一:【展示】图片.【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那人类的生命活动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导入二:【展示】图片.【讲述】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导入三:【讲述】2015年6月22日,据新闻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聊城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展示】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新闻及图片,提出三聚氰胺事件.【提疑】奶粉中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袋小小的奶粉会引起部长的重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会对此找到答案.一、蛋白质思路一【引言】(针对导入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展示】列举常见的食物.【讨论问题】同学们根据生物课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图片中的食物含有哪些基本营养素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讨论】1.蛋白质对人体有着怎样重要的功能?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什么构成的?3.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91页.【交流展示】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中;植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种子中(如大豆、花生的种子).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和酶,组成元素有C、H、O、N等.3.在人体内,蛋白质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释放【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交流】学生代表说明煤气中毒的原理.【教师总结】血红蛋白还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300倍.这样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就不会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讲述】从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中注意到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通过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我们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铁原子.【指导计算】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解析和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展示】图片.【交流总结】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1.把鸡蛋清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鸡蛋清凝固.2.将一直活的昆虫放入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昆虫死亡.【教师总结】以上说明蛋白质遇到加热、CO、浓酸、浓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都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故重金属盐、甲醛、CO等可使人畜中毒.【讨论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2.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交流归纳】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延伸】教你一招:辨别甲醛银鱼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看:甲醛浸泡过的银鱼体表特别光亮,身体呈直线状;二嗅:甲醛浸泡过的银鱼带有刺激性气味;三摸:甲醛浸泡过的银鱼身体会变硬,轻轻挤压时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稍加用力,鱼体易发生断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你知道常用的饭菜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食物含维生素?学完本课题后回答.【展示】鸡蛋、牛奶、鱼等常见的含蛋白质的食物.【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鸡蛋、牛奶、鱼和各种豆制品,你知道它们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记忆有关知识点,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总结涉及问题的有关知识.【提出自学问题】1.蛋白质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2.蛋白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人体内究竟有什么功能?3.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酶是如何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的?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探究学习.【交流】在回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采取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方法.【展示】丙氨酸的结构组成简图.【交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示意图.【归纳和展示】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3.蛋白质在肠胃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讨论问题】同学们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有什么功能吗?【指导阅读】学生看教材91页,理解并记忆有关问题.【教师特别提示】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帮助人体完成呼吸作用的功能.其过程可表示为:血红蛋白(蛋白质)+氧气→氧合血红蛋白(指导学生记忆公式)【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的含量往往较高,有的甚至会引起中毒.【指导计算】教材.【板演】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原子个227.8÷56=4.思路一【引言】每天上午上到第四节课时,我们就会感到肚子饿,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同学们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素所引起的吗?【教师活动】人感到饥饿时,首先想到吃饭,但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却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常见糖类有哪些?糖类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师生归纳重点】1.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糖类的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C6H12O6+6O26CO2+6H2O【指导阅读】学生观察教材93页图12—6糖类食品.【讨论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糖类吗?【交流展示】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玉米、面粉、蜂蜜等.【拓展】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教师活动】如何检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学生分组实验】把碘酒滴到切成片的马铃薯上.现象:变蓝色.结论:遇碘淀粉变蓝.【教师活动】展示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看、闻两种大米.【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能否用霉变的大米喂养家禽、家畜?【学生活动】不能,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阅读资料】教材第94页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讨论问题】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在蒸煮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有毒吗?应如何保存粮食?【小结】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物质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展示自学问题】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葡萄糖储存在人体内的?淀粉类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你能写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吗?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类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4.霉变食物能否食用?原因是什么?【指导阅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到黑板上演练.【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知识小结和点评,有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并简单记忆.【总结展示】1.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淀粉、麦芽糖、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葡萄糖是生物细胞进行呼吸的燃料,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保证人体各项活动时的能量需要.C6H12O6+6O26CO2+6H2O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4.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三、油脂思路一【交流与点拨】不科学,油脂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太少还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讨论问题】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种类?2.油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归纳总结】1.组成元素:C、H、O.2.存在:植物种子、动物肥肉.3.分类: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常温下为固态,称为脂肪.4.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5.与健康的关系: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肥胖;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路二【提疑】观察你周围的肥胖人群,你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其中吃的食物什么营养素较多?【学生活动】齐声答,贪吃,喜欢吃油腻食物.【教师活动】同学们说的有道理.【布置任务】阅读教材,讨论问题:什么是油脂?它有什么功能?【交流归纳要点】1.油脂的组成:与淀粉相同,含有C、H、O三种元素.2.油脂的分类及存在状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如牛油、猪油等.3.油脂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约比糖类多一倍,但太胖就对身体有害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现在的肥胖儿童,告诫学生这样对身体很不利!【教师总结】我们不要总吃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偏食、挑食,健康饮食很重要![设计意图]这一小段不是重点,让学生了解即可,而且内容简单,学生自主探究就会明白.思路三【自学练习】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约放出39.3 kJ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按每日摄入5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计算,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学生】分组活动、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练该问题,然后教师点评.39.3 kJ×50=1965 kJ1965 kJ÷20%=9825 kJ【展示自学问题】1.我们说的油脂通常是指什么?生活中常见的油脂有哪些?列举几种.2.油脂对人体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正常人一般每日摄入多少油脂?它日常供给人体多少能量?【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做简单小结.【总结交流】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每日需摄入50~60 g,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3.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拓展】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为人体供能多少的比较:糖类>油脂>蛋白质;单位质量供能多少:油脂>蛋白质>糖类.[设计意图]本内容采取“问题教学和先学后教”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维生素【讨论问题】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吃足量的蔬菜和水果呢?。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拓展】人体内主要物质的含量【思考】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答: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

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体内脏器的作用。

因此应每天吃点含脂肪的物质。

【例1】有下列食物:①花生油;②馒头;③鸡蛋;④鱼肉;⑤猕猴桃;⑥番茄;⑦肥肉;⑧马铃薯。

如果你要有目的地分别摄取下列营养素,应分别选择食用什么?请把它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空白处。

(1)蛋白质:;(2)糖类:;(3)维生素:;(4)油脂:。

【例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瘦肉、鱼、奶类、蛋类等;富含糖类的食品有:淀粉类和甜类食品;富含油脂的食品有:花生、奶油、猪油、牛油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蔬菜和水果。

【答案】(1)③④(2)②⑧(3)⑤⑥(4)①⑦【总结】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瘦肉、鱼、奶类、蛋类等;富含糖类的食品有:淀粉类和甜类食品;富含油脂的食品有:花生、奶油、猪油、牛油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蔬菜和水果。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碳、氢、氧、氮、硫、磷、氯、钙、钾、钠、镁),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5%。

2.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形式存在(主要含有氧、碳、氢、氮元素)3.人体内元素常量元素(钙、磷、钾、硫、氯等元素)含量超0.01% 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微量元素(铁、锌、碘等元素)含量低于0.01%4.人体必需元素也应合理摄入,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5.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例2】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C.缺碘易患坏血病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例2】人体缺钙元素青少年易患佝偻病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缺铁元素易患贫血;缺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锌元素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化学与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2.掌握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常见的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a.酸碱中和反应在饮食中的应用;
b.锌、铝等金属的腐蚀现象及防止方法;
c.燃烧、发酵等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常见的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项目设计:
a.醋和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实验;
b.金属腐蚀实验;
c.易燃物质燃烧实验;
d.发酵现象实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进行讨论。

2.讲解:介绍常见的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燃烧等,以及实验方法和原理。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4.讨论总结: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对化学与生活的理解。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通过作业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通过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021年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生活》学案新人教版年级(九)学科(化学)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3、掌握相关化学式计算。

【重点】了解六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自主学习】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 必须摄取食物.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 ) 等六大类, 通常称为营养素.2、蛋白质存在于( ) 的种子和( ) 的体内, 是构成人体( ) 的基础物质.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 )( )( )( ) 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逐步分解, 形成可被小肠吸收的( ).( ) 被人体吸收, 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 ), 一部分在体内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会生成( ) 等排出体外,( ) 和( ) 是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3、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是由( )( )( )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淀粉属于( ), 主要存在于( ) 中, 化学式为( ). 淀枌在人体内经过一糸列复杂变化最终变成( ). 蔗糖是储存在某些植物如( ) 中的糖, 它的化学式( ), 曰常生活中食用的( ) 等的主要成分是蔗糖.4、维生素有( ) 多种, 在人体内需求量很小, 但能够起到( ) 的作用. 人体所需维生素( ) 在体内合成, 必需从( ) 中摄取. 维生素C又名( ), 缺乏时会引起( ); 维生素A缺乏时会引起( ).5、油脂分为( ) 和( ). 常温下通常呈固态的是( ); 呈液态的是( ).【疑难自解】1、羊毛头发指甲等是蛋白质吗?2、用甲醛保存米粉,可保很长时间,好吗?3、稻、麦、马铃薯等含淀粉,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合作探究】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主题: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应用的原理。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 化学在日常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3. 化学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4. 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学习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2. 学习化学在清洁用品、药物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不同化学应用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哪些化学应用他们知道,并讨论这些应用的原理。

2.教师介绍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结和汇报。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观点。

2.教师介绍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制备中的化学应用,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附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专题复习化学与生活(附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
高分子合成材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 筑、家具等领域。
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等,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等。
合成橡胶
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用于制造轮胎、密封 件等。
新材料的探索与发展
纳米材料
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前景。
石墨烯材料
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力学性能,可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 器等领域。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利用方式,可 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根据 能源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
和非可再生能源。
能源的利用
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多种多样,包 括燃烧、热电转换、光电转换、化 学能转换等。
能源利用的挑战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 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 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面临 的挑战。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原则
减少或消除化学品的使用 和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的影响。
环保材料
开发和使用可降解、可循 环的环保材料,减少固体 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
清洁能源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 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
03
化学与能源利用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能源的分类
的良性循环。
06
化学与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
工业生产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分解、置换、氧化 还原等,这些反应是实现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的基础。
化工原料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大多来自于自然界,如石油、天然气 、煤、矿石等,这些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可以转化为各种化 工产品。
工艺流程
工业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 分离和精制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合理安排和优化对于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合集(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合集(全册)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目录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2)专题复习2 物质的变化和四类基本反应教学设计 (5)专题复习3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7)专题复习4 化学用语教学设计 (13)专题复习5 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 (19)专题复习 6 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4)专题复习7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27)专题复习8 碳及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31)专题复习9 水的组成净化及保护教学设计 (34)专题复习1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8)专题复习1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43)专题复习12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教学设计 (47)专题复习13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55)专题复习14 溶解度含义及曲线教学设计 (57)专题复习15 推断题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60)专题复习16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之氢氧化钠的变质教学设计 (64)专题复习17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6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总复习《专题复习1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无机物、有机物等概念之间的并列及从属关系,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知道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2)过程与方法:学会构建一些概念图,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20 化学与生活活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了解六种营养素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了解某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活动方案】
活动一、回顾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六大营养素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1.独立填写下列各题,小组交流。

六种营养素是指什么?哪些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哪种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1)蛋白质是构成什么的基本物质?由什么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高温、紫外线以及哪些情况会造成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功能?
(2)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3)什么是人体的备用能源?
(4)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功能有哪些?缺乏维生素A则怎样?缺乏维生素C则怎样?
2.小试牛刀:
如图,是我们正常人每天应摄取各类营养物质的金字塔。

(1)位于塔底的五谷类是人体每天应摄取最多的,它含有
的营养素最多的一种是什么?它主要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
温提供什么?
(2)某校食堂中餐食谱如下:
主食:大米饭;
配菜:红烧肉、煎鸡蛋、炸鸡腿、豆腐汤。

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应该增加的配菜是什么?
活动二、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哪些(从大到小)?常见的微量元素又有哪些?
2.作为医生专家组,你能对下列各种元素缺乏病人的症状做出诊断结论吗?能否向病人提出饮食、药物或保健品建议?
活动三、构建知识网络图
你能根据本节课的复习,自己总结《化学与生活健康》吗?形式多样,不限于文字总结,可画
树状图等。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豆腐
B.玉米
C.奶油
D.黄瓜
2.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学生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馒头、米饭
副食红烧牛肉、清蒸西江鱼
饮料酸牛奶、白开水
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A.炒鸡蛋
B.蒸猪排骨
C.炖豆腐
D.炒瓜苗
3.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D.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4.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级题)
A.化学与健康
①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
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
B.化学与生活
①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
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C.化学与安全
①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
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化学与环境
①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B级题)
(1)如图是某校食堂的食谱,从所含营养素分析,除水和无机盐外,主食中主要含有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食谱中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2)小强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他有点贫血,你认为他应该适当补充______元素.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又可以杀
菌消毒.
课题2 化学与有机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2.学会区别天然有机材料与合成材料;
3.了解合成材料带来的污染,尤其是“白色污染”及其防治方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有机化合物
请将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乙醇、蛋白质、淀粉填入下图中。

思考:一氧化碳、碳酸钠都含有碳元素,它们属于有机化合物吗?为什么?
活动二、了解有机合成材料
1.你能否把下面的网络图补充完整吗?
天然纤维: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天然有机
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
_______:链状结构(如聚乙烯塑料)
塑料
有机材料_______:网状结构(如电木、电玉、炒锅的把手、
电源插座等)
________
________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
________ [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
但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合成橡胶
2.请结合图示服装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服衣料成分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何成分?
(2)怎样区别该面料成分是否是纯棉?
活动三、认识“白色污染”
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生活。

但同时合成材料的废弃物急剧增加带来环境问题,塑料废弃物引起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请你说说“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及解决的方法有哪些?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合成橡胶B.棉花C.尼龙绳D.塑料食品袋E.陶瓷碗F.不锈钢2.厨房中的下列调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蔗糖B.味精C.白醋D.食盐
3.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水泥、玻璃钢、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D.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4.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废旧金属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焚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5.某服饰公司生产的“天仙”牌服饰以其美观大方、舒适被消费者喜爱。

品牌衬衫的布料成分为“75%苎麻,25%棉”,请问:(A级题)
(1)制作该衬衫的纤维种类属于(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要检验某服装是否用涤纶制成的该品牌衬衫的假冒产品,简便的方法是:。

(3)一般不能用较高的温度熨烫衣服,这说明了。

6.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级题)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②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枯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莱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