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2)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感受她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玛丽·居里的精神风貌。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悼念玛丽·居里》文本。
2. 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或白板。
4.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让学生对玛丽·居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三、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她的生活和工作。
2. 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玛丽·居里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她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悼念玛丽居里 李金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提高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居里夫人科学贡献的理解。
2. 如何在悼词中表达敬仰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4. 成果展示: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的掌握程度。
2. 悼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悼词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有科学贡献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家的生活和科研工作。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相关科研机构,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悼念玛丽_居里》教案.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学习目标: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3、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一、课前导学( 一) 了解体裁根据以下链接提炼: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
这篇演讲词属类型,演讲词一般是结构,所以,演讲词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和两个位置出现,本文的悼词主要内容是 , 属于 ( 种) 。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演讲词的特点:⑴、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⑵、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⑶、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 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 ; 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2.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
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 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2) 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
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 二) 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1、爱因斯坦 (1879 ~1955 年)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 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本文是作者在 1935 年 11 月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悼念玛丽居里》的基本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能够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详细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欣赏与提高:(1)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简述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有何体会。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之情是否有所培养。
3. 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是否有所激发。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八下《10悼念玛丽居里》word教案 (2).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2.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学:一、给加点字注音悼.念(dào)崇.高(chóng)真挚.(zhì)钦.佩(qīn)热忱.(chén)妥.协(tuǒ)抑.郁(yì)律.己之严(lǜ)公正不阿.(ē)二、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1.爱因斯坦(1879~195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2.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生于华沙。
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
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
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1.投影居里夫人的图片。
2.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3.下面我们来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讲演《悼念玛丽居里》。
二、课堂探究(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内容1.第一部分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悼念玛丽居里》的基本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能够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产生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 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3. 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的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论据,思考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对自身的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的思考和表达。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悼念玛丽居里》课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相关评论的文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七、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效果。
2. 讨论与思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表达与分享:采用学生展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玛丽居里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八年级英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朗读、复述和讨论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学生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
Step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悼词的写作技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写一篇悼词,悼念一个他们尊敬的人。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悼词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悼念玛丽·居里》课文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玛丽·居里的生平介绍、悼词写作技巧的相关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投影屏幕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悼念玛丽居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篇悼词——悼念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是镭的发现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这篇悼词对玛丽居里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怀念。
通过学习这篇悼词,学生可以了解玛丽的生平事迹,学习她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对玛丽居里这位科学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她是镭的发现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对于她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可能了解不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感受她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这篇悼词,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玛丽居里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
五、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深层次含义。
2.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玛丽居里的贡献和品质。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正在为您整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感受玛丽居里的伟大精神。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八、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生于华沙。
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
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
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
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
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
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
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四、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
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
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
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
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
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
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
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
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
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
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
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
六、小结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伟大胜于才智方面的成就。
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
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谈谈读了《悼念玛丽•居里》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
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三、探究活动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
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
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
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
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
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四、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