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合集下载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高考评价体系
考查形式: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 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 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知识归纳
真题演练
3.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的海洋国情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2)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 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①地表水资源丰富;②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③丰富的旅游资源;④生物基因 宝库
基础检验
情境导学
知识归纳
真题演练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①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②是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③最具活力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真题演练
材料一:海洋牧场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在适宜的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 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渔业发展模式。海洋牧场 的选址通常会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积物、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某科研机构对下图 中A、B、C、D四处海洋牧场拟建区域进行评估选址。 材料二:增殖型海洋牧场主要以渔业增殖、恢复渔业资源为主要目标,通过搭建人工鱼礁、增殖 放流实现在近海“养鱼”的目的。牧场主要养殖海参、海螺、牡蛎、鲍鱼、扇贝等各类海产品。

学案3: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学案3: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确立的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有序开发。

3.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 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异。

4.主体功能区的划分(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2)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长江经济带概况: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 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广阔。

3.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优化产业结构三、拓展蓝色海洋空间1.海洋的作用:“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能量……”“未来……”。

2.我国海洋的国情(1)海域辽阔,漫长,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 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发展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清晰规划海洋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能力。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封闭海湾,北部湾最宽处只有约180海里,整个北部湾均为中越权益主张的重叠区,历史上从未划分过。

经过多次谈判,2004年6月30日,中越划定了北部湾海上边界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越协商划定北部湾海上边界线,主要体现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A.维护国家海洋权益B.发展海洋经济C.提高全民海洋意识D.保护海洋环境2.协定中划分为我国的北部湾海域()A.全部为我国领海B.全部为专属经济区C.属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D.属于领海和毗连区中新网上海2020年7月11日电7月11日,随着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所有船舶挂满旗并持续鸣笛1分钟,“2020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拉开帷幕。

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完成下面小题。

3. 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仅指单个岛屿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③地处东海海域④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关于钓鱼岛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附近海域自然资源丰富②是中国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门户③战略地位重要④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一个区域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A.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提供服务产品C.东北平原地区——提供农产品D.长三角经济开发区——提供工业品6.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某区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可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6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6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京津冀地区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生产为主 的功能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 主的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 地理背景: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 • 我国现状: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 地理背景: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 我国现状: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答案 (1)距北京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生产成本低;工业基础雄厚;政策 支持。(答出3点即可) (2)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与京津地铁连接);完善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增 加轨道交通的覆盖区域);节省交通出行时间。 (3)挖掘运河沿岸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整治沿 河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图 长江干流各河段通航能力及主要港口分布示意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 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拓展延伸—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中各自的定位
京津 冀地 区的 发展 定位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 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思考题: • 读图说出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
范围。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 区位优势。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连,推动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程联运;新的交通线路的出现,进一步加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1.区域:泛指,范围可大可小,除了行政区以外一般没有明 确界限,强调层次性、差异性和整体性。 2.地域:范围较大,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 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强调地方性、区域性、人 文性和系统性。 3.地区:特指,范围较大
课内知识
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含义: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 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 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综合考虑的因素(划分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 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 理背景。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 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 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 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 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 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 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 代化新型首都圈。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
业地带。工业基地沿江分
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
的“工业走廊”。同时也是
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之一。
江汉平原的农田
苏州开发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优势条件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区域内城市分布密集,数 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 1/3。人口众多,人才荟 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 与管理先进。居民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 求较大,市场广阔。
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4.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 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 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 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平、巩固国防。”

高中地理必修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高中地理必修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典例示范]
【例】 “这里是红色摇篮,这里是绿色家园,这里是古色 厚土”“鄱湖鸟,知多少,飞时不见天和月,落时不见湖边 草”等咏唱江西的诗歌,让人心生无限自豪。下图为 2013 年 颁布的《江西省主体功能区》,将全省划分为重点生态功能区、 农产品主产区和城镇化地区。读图,回答(1)~(2)题。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限制开 发区域
禁止开 发区域
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 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 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 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 保护区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 的海域 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
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 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
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要作用的海域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知识清单四 维护海洋权益
1.原因: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_资__源__宝__库__和__环__境___保,障
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2.海洋权益的争夺:军事目标、战略要地、海峡通道、
_海__洋__资__源_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
3.南海诸岛问题
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及意 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义,明确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
是中国固有领土。(人地协调观) 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
3.结合图文材料,了解我国各主体功能 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区的特点,理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B (2)B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解析:第(1)题,题干中提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 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属于“大开发”,不符合长江经 济带发展规划。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是重点城市、重点产业 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如围填海 造陆、现代化口岸、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 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 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改造和升级传统 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严格控制海洋污染。
毗连区
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 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 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 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 应超过200海里。
(3)海洋资源丰富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 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 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4)海洋灾害种类多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 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 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 济的发展。
(5)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多样性,即海洋生命的多样性,与 可持续发展的所有三大支柱(经济、社会和 环境)都息息相关,支持着地球的健康运转, 并提供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和繁荣的各种服 务。
04
维护海洋权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 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 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 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的顶层设计。浙江各地特别重视区域规划问 题,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

举例说明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例

举例说明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例

举例说明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实例
以下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例:
1. 科教兴国战略: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资助项目不断增加,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都是体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际行动。

2. 人才强国战略:为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发展。

例如,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吸引了众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工作和创新创业,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不断推出,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实验室,吸引了一批世界级科学家前来合作研究。

同时,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双创”政策,鼓励创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山区面积广布,平原少,除 已利用土地外,可用于今后开发的 土地少,人均用地差异明显,这决 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 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确立的地理背景 主体功能的确立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2、海洋国情 ④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 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 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 红树林等。
风暴潮 红树林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 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 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 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 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 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 坏加剧。
新型农村心社区,集中规划建设
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 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 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 态空间。
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京津冀地缘相接,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 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 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里的开发指大规 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区域内城市密集,数量超 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上 海、武汉、重庆为区域内的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人口密集,科教发达,技 术与管理先进;人均收入水 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 较大,市场广阔。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 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 经济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
发展方向: 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
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所谓"两横三纵",即以陆桥 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 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 为三条纵轴,以主要的城市群 地区为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 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的" 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两 横三纵"的城市格局建设完成后, 我国城市布局将形成完善的城 市网络群。
主体功能区的特点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 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
态功能区。
主要特点: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限制大 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
我国有七大农产品主产 区,负责生产不同的农产品。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 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 适宜开发,但从国家战略角 度出发,该区域的首要任务 是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4、综合上述活动的结果,谈谈你 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从环境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等角度 考虑)
襄十随地区
该区域处于武汉与十堰之间的产业与城市化发展轴线上,城市 发展相对集中连片,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和产业 集聚程度、发展潜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1.范围
该区域包括襄阳市的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十堰市的张湾 区、茅箭区,随州市的曾都区,共计6个区。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能 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 源、生物资源等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地带和重要的农业区,钢 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 备制造等工业基础雄厚,同 时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案例: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取得的成效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保护和修复,修复长江生态 环境,增强水源涵养、水土 保持等生态功能,生态得到 恢复,绿色发展得以体现。
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主体功能 提供工业品 和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提供生态和游憩 产品、精神财富
主体功能区的特点
优化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
主要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山 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 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 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 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 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
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 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 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目的 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异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 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与之前的东部率先发展 战略一起构成我国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 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稳步推进,新的增长极 增长带加快形成。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 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 境决定了我国不宜通过大规模扩展 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 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 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确立的地理背景 主体功能的确立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海洋污染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3、海洋开发建设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 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 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宜;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互补性强;河 北土地广,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作用明显。
措施
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创新经济; 推进交通、社会服务一体化; 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区。
成效: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加 上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 航,京津冀协同发展越行越稳。
运用网络等手段,获取学校所在 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及相关资料。(以湖北省为例)
1、找出各类主体功能区及 分布。
2、就某优化开发区域或重点开发
区域,谈谈其经济开发的优势和潜力。 (从现有经济、技术、城市化、工业 化水平、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
3、就某限制性开发区域或禁止开
发区域,说明这里限制开发或禁止开 发的原因。(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考虑)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两屏三带是我国构筑 的生态安全战略,指"青藏 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 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 森林带"、"北方防沙带"、 "南方丘陵山地带",从而 形成一个整体绿色发展生 态轮廓。
保护和修复环境是该 区域的首要任务。
主体功能区的特点
禁止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
分散分布在其他三类 开发区域中。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重要战略地位:
海洋资源丰富,在陆地资 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 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 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海洋国情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 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 1.8万多公里,居世界第四 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 五;岛屿11000余个。
一带指海岸带; 九区指辽东半岛海洋、渤海 湾海域、山东半岛海域、苏 北海域、长江口及其两翼海 域、海峡西部海域、珠江口 及其两翼海域、北部湾海域、 海南岛海域。 多点指重点城市、重点产业 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途径: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 海造陆、现代化口岸、跨海大桥和海底 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目录
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建设主体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1、概念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
心的功能称之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
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2、作用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 然资源分布不均。如图我国人均可 利用水资源量少且分布不均匀,水 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 如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确立的地理背景
主体功能的确立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主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