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歌剧鉴赏考试

班级:10模具3班姓名:简信俊中外歌剧鉴赏后感中外歌剧不同的主要特征是,基础的发声方法都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在与题材和音乐,中国歌剧根植于本土,题材自然以中国的历史、现实题材为主。
另外中国歌剧的唱法除借鉴西洋歌剧的唱法外,还会吸收本民族的音乐元素。
歌剧是一门集声乐、交响乐、舞蹈、舞美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是用歌唱的方法来表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戏剧形式。
歌剧的音乐包括有:序曲、间奏曲、舞曲、合唱、重唱、宣序调、咏叹调等。
由于各地区时代风格的不同,歌剧又分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等类型。
感情表达方面,西方人感情表达直白、炽烈,中国人含蓄委婉,在脚本和音乐上,都要注意民族特点,抒情和诗意更多一些,但也不会太缠绵。
谱曲问题。
说实话,汉语不太适合唱美声,一方面不像意大利语有那么多元音,另一方面汉语声调、节奏感可改动性不大,唱出“文韵”谱“乐韵”。
应该会好一些。
中国歌曲作曲通常只传达情感,如喜、怒、哀、思、恐,不表现性格,如阴险、油滑、幼稚、刚毅。
但歌剧音乐又讲究表现人物性格、特别是内心深处的东西。
脸谱、服饰的视觉冲击力和抑扬顿挫唱腔的听觉冲击力。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来分类。
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
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
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
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
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花腔女高音、轻俏女高音。
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
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巴罗克时期音乐试题

巴罗克时期音乐试题一、填空题1、通奏底音音乐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并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
2、1597年上演了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达芙妮〉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_〈犹丽狄茜〉歌剧。
3、威尼斯歌剧作曲家蒙特威尔迪创作的歌剧《奥菲欧》,是自歌剧诞生后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期。
4、巴罗克时期的古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佛罗伦萨歌剧、威尼斯歌剧、那不勒斯歌剧,罗马歌剧。
德国的阿勒曼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英国的吉格5、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曲的定型起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协奏曲《四季》,分别题为《春》、《夏》、《秋》、《冬》,对标题音乐作出一定的贡献。
6、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于1742年首演于都柏林,该剧使他蜚声世界,并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器乐作品《皇家烟火音乐》和〈水上音乐〉是巴罗克时期的杰作,为世人传颂。
7、巴赫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二、名词解释opera :它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一本的舞台艺术形式。
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队,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等。
三、简述题1、简述巴罗克音乐的含义及其风格特点?答:含义:源自葡萄牙文,意大利语指不规则的珍珠,形容十七,十八世纪建筑物中装饰风格。
特点:1通奏低音2协奏风格3即兴音乐风格4音乐注入情感因素含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
能力考试---歌剧舞剧专题

歌剧、舞剧一、歌剧歌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来表现思想内容、戏剧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综合性艺术。
歌剧音乐在声乐方面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组成。
歌剧类型:正歌剧、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小歌剧)等类型。
1、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在下列选项中选出都是威尔第作品的一项( D )①《弄臣》②《茶花女》③《假面舞会》④《艺术家的生涯》⑤《卡门》⑥《游吟诗人》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⑥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大师作品的了解情况。
普契尼(意)的作品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比才(法)的作品有歌剧《卡门》,《卡门序曲》和《斗牛士之歌》都出自这部作品。
2、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我们听到了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在要求公主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请说出这是哪部歌剧中的唱段。
()A 《费加罗的婚礼》B 《塞维利亚理发师》C《图兰朵》 D 《阿依达》解析:C此题考查歌剧中的经典唱段,还要了解作者及剧情。
咏叹调(aria)的词义是“曲调”,常用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性格,是歌剧音乐的精华。
喧叙调是歌剧人物在叙述与对话时所使用的一种音乐化的朗诵与道白。
莫扎特(奥)《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现在你再不要去做情郎》《你们可知道》,罗西尼(意)《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咏叹调《快给盲人让路》,普契尼(意)《图兰朵》中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威尔第《阿依达》中二重唱《再见吧大地》,及音乐《凯旋进行曲》,后人改编成管弦乐曲,称为《大进行曲》或《阿伊达进行曲》。
3、下面是一些著名唱段,选出属于歌剧《江姐》中唱段。
()①《北风吹》②《扎红头绳》③《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④《绣红旗》⑤《数九寒天下大雪》⑥《春蚕到死丝不断》⑦《红梅赞》A.①④⑥ B ③④⑦ C ②④⑦ D ④⑥⑦解析:《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是《小二黑结婚》选段。
歌剧鉴赏试题及答案

歌剧鉴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歌剧《卡门》的作曲家是:A. 贝多芬B. 莫扎特C. 比才D. 威尔第答案:C2. 以下哪部歌剧不是由普契尼创作的?A. 《蝴蝶夫人》B. 《图兰朵》C. 《茶花女》D. 《费加罗的婚礼》答案:D3. 歌剧《魔笛》的作曲家是:A. 巴赫B. 亨德尔C. 莫扎特D. 贝多芬答案:C4. 歌剧《阿依达》的背景设定在:A. 古埃及B. 古罗马C. 古希腊D. 古中国答案:A5. 以下哪个角色不是出自歌剧《唐璜》?A. 唐璜B. 费加罗C. 莱波雷洛D. 泽琳娜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歌剧《茶花女》的女主角是_________。
答案:薇奥莱塔2. 《图兰朵》中,公主要求求婚者猜对的谜语是关于_________。
答案:三个谜语3. 《蝴蝶夫人》中,男主角平克顿的美国海军军官,他与日本女子_________结婚。
答案:乔乔桑4. 《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的未婚妻是_________。
答案:苏珊娜5. 《魔笛》中,塔米诺王子为了救出帕米娜,必须通过_________个考验。
答案: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描述歌剧《卡门》的主要剧情。
答案:《卡门》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背叛和死亡的故事。
女主角卡门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吉普赛女郎,她与士兵唐·何塞坠入爱河,但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
唐·何塞因嫉妒而杀害了卡门。
2. 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和拉达梅斯的爱情故事是如何发展的?答案:阿依达是埃塞俄比亚的公主,被俘虏到埃及成为奴隶。
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相爱,但拉达梅斯被命令去攻打埃塞俄比亚。
阿依达为了保护祖国和爱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最终,拉达梅斯被捕,阿依达与他一起被活埋。
3. 《蝴蝶夫人》中,乔乔桑的悲剧结局是如何造成的?答案:乔乔桑的悲剧结局是由于她对平克顿的盲目信任和对美国文化的误解造成的。
她相信平克顿会回来娶她,但平克顿在美国已经有了新的家庭。
中外歌剧赏析.

二、歌剧《江姐》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 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 《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 搬上歌剧舞台,此剧由阎肃 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 作曲。 该剧故事发生在新中国 成立前夕,中国地下党员江 雪琴到华蓥山发动群众抗丁 抗粮,发展武装斗争,配合 解放军战争的胜利进行。由 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 捕入狱,在狱中江姐对敌人 的威逼利诱展开了争锋相对 的斗争,最后英勇就义。
《扎红头绳》这是歌剧第一幕里杨白劳和喜 儿对唱,喜儿的唱段是将杨白劳出场时深沉、 压抑的主题音调加以变奏,其速度、节奏的加 快,使曲调显得更加欢快活泼,表现喜儿天真 的心情。 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 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 期待。歌曲旋律优美亲切,塑造了天真淳朴的 少女—喜儿的形象。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 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人物出 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 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独 唱
对 唱
合 唱 重 唱 齐 唱
序 曲
幕间曲 舞蹈场面音乐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说白并 重,属于歌剧的性质。 •中国现代歌剧的发展史可从20世纪二三十年 代开始。20年代:黎锦晖在1921年创作儿童歌 舞剧《麻雀与小孩》,有故事情节、人物, 以歌唱为主,有表演、舞蹈,有乐队伴奏, 有布景、化妆,有一定的戏剧性。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新秧歌运动中 产生了新歌剧——1945年由延安鲁迅文艺学院 集体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这是一部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新歌剧,是我国 新歌剧成型的标志,为后来新歌剧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中国歌剧的风格、特点:
内容: 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音乐: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 作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期:
ﻩ
1.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戏剧化妆、服饰、表演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作为推动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2.简要回答从巴洛克时期到民族乐派的年代都是怎样划分的?
十七世纪为巴洛克时期(1600——1750),也是十八世纪古典乐拍的前身。十八世纪古典乐派,(1750——1820)十九世纪的浪漫乐派(1820——1900),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民族乐派。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以后派别林立的现代乐派。
3.简要回答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时代特点?
7.简述以维也纳乐派为标志的古典主义歌剧的特征。
理性、理智、规范、和谐、冷静的沉思、合理的逻辑、清晰的线条,节制的条理,完美的形式,功能性的结构等等。相对于古典主义而言,人们又用另外的词汇来形容浪漫主义:感情,主体,本能,想象,神秘,无尽的渴望,无拘无束的,诗意的,脆弱的,敏感的,忧郁的等等。但浪漫主义的实质是在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和自我宣泄,即使是表达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是通过赞美自然来抒发自我的渴望。因此在浪漫主义的心目中,音乐是所有艺术中的最富浪漫主义的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它最能体现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
5.简述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特征?
莫扎特的歌剧具有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大胆的歌颂人的爱情,对人性作深入的心理探求把个体作为歌剧的人物,因为他的重点在于真实的人物而非抽象的感情,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1内心情感的表述使用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的,因而音乐在歌剧中占据支配地位。它删除了歌剧中男扮女的角色,而恢复自然的人声,莫扎特明显有别于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同时还奠定了他与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们的联系。
世界十大歌剧考题中国十大悲喜剧、十大名曲等考题

2011艺考十大歌剧、悲剧、喜剧、古曲、书画家世界十大歌剧考题分别写出下列歌剧作品的作曲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谁?《弄臣》《阿依达》《茶花女》《奥赛罗》(威尔第)《蝴蝶夫人》《图兰多》《艺术家的生涯》亦称《波西米亚人》(普契尼)《卡门》(比才)《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罗西尼)《魔笛》(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中国十大古典悲剧考题分别写出下列十大悲剧的作者、时代和剧中主人公名字?《窦娥冤》元关汉卿窦娥窦天章蔡婆赛卢一张驴儿《汉宫秋》元马致远王昭君呼韩单于毛延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公孙杵臼程婴屠岸贾公主赵朔《琵琶记》元高明蔡伯皆赵五娘牛丞相牛小姐《精忠旗》明冯梦龙岳飞岳云银瓶秦桧《娇红记》明孟称舜娇娘申纯王理王氏《清忠谱》清李玉颜佩书周顺昌马杰沈扬《长生殿》清洪昇唐明皇杨玉环杨国忠安禄山《桃花扇》清孔尚任侯方域李香君《雷锋塔》清方成培白娘子小青许仙法海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考题分别写出下列十大喜剧的作者、时代剧中主人公名字《救风尘》元关汉卿赵盼儿安引章《墙头马上》元白朴裴少俊李千金裴行俭裴夫人《西厢记》元王实甫张生崔莺莺红娘崔夫人《李逵负荆》元康进之李逵鲁智深宋江《看钱奴》元郑廷玉贾仁陈德甫《幽闺记》元施惠陀满兴福王瑞兰蒋世隆《中山狼》明康海东郭先生中山狼赵简子扶杖老翁《玉簪记》明高濂陈妙常女贞观观主潘必正王公子《绿牡丹》明吴炳沈婉娥车静芳谢英王粲沈重《风筝误》清李渔戚友先韩世勋詹淑娟詹爱娟中国十大古典名曲1.高山流山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广陵散琴曲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
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场韩国。
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
歌剧欣赏考试试卷

歌剧欣赏考试试卷第一篇:歌剧欣赏考试试卷《歌剧欣赏》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威尔第是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他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被誉为”乐圣”。
2.歌剧《卡门》根据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写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是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3.歌剧《弄臣》是意大利真实主义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品。
()4.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追求异国情调,采用了我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素材,贯穿全剧。
()5.歌剧《茶花女》的故事取自希腊神话。
()6.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其代表歌剧有《霍夫曼的故事》、《地狱中的奥菲欧》等等。
()7.歌剧《卡门》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女主角卡门是个女仆人。
()8.《图兰朵》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在要求图兰朵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9.“木偶之歌”是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经典咏叹调。
()10.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被称为“音乐神童”,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哪个不是莫扎特的歌剧:()a.《女人心》 b.《唐璜》c.《费加罗的婚礼》d.《霍夫曼的故事》2.以下哪部作品是由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比才所写:()a.《玛侬》b.《蝴蝶夫人》c.《霍夫曼的故事》d.《卡门》3.以下哪部作品是“乐圣“贝多芬所写:()a.《塞维利亚理发师》b.《威廉·退尔》c.《灰姑娘》d《费德里奥》、4.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a.老约翰·施特劳斯b.小约翰·施特劳斯 c.瓦格纳 d.格鲁克 5.以下哪位不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d a.威尔第 b.罗西尼c.比才d.巴赫 6.歌剧诞生于()a.德国b.法国c.意大利 c.西班牙 7.进行歌剧改革的是()a.格鲁克b.亨德尔c.威尔第d.蒙特威尔第 8.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的故事情节取自()a.希腊神话b.罗马神话c.民间故事d.童话9.莫扎特的《唐璜》又称为()a.《女人心》b.《茶花女》c.《弄臣》d.《唐·乔瓦尼》10歌剧《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的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1.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戏剧化妆、服饰、表演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作为推动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2.正歌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在1680年间渐渐定型为正歌剧。
即古典式的意大利歌剧,是一种严肃的歌剧,题材崇高,大抵取材于希腊及罗马故事,内容悲壮,多为悲剧。
正歌剧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是欧洲最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
亨德尔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人物。
到了莫扎特时代已走向没落。
3.喜歌剧:与正歌剧相比,喜歌剧的题材就平民化多了,剧中采用轻松、滑稽的主题,多是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情节。
喜歌剧泛指19世纪包括对白的法国歌剧,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表现事态风俗题材。
4.轻歌剧:比喜歌剧更加大众化,虽与喜歌剧相似,但比喜歌剧短而通俗,结构简单,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且以说白为多,更具娱乐性。
5.宣叙调:歌剧是没有对白的,对话是以半念半唱的形式来表现,宣叙调也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
宣叙调在歌剧中强调朗读式、说话似的自然音调变化,在对白、对话的演唱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进展,不带明显的主题素材,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篇幅短小。
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简短叙述并作为两端咏叹调之间的转换过渡性段落。
6.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种歌唱形式,是歌剧音乐中的精华。
是一种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又注重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调。
每当情节发展到一个高潮﹑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不吐不快时,作曲家便为主角们安排一首动人的咏叹调。
由某一角色集中抒发内心情感,发出声声感叹,倾诉人物的喜怒哀乐,此时剧情暂且停止推进。
7.重唱:重唱是当故事里有两个或三个以上角色进行对话时便以重唱的方式来呈现,在此需顾及角色性格的不同,旋律得依角色个性来编写,每一个角色在一个声部很难有完整的音乐样貌。
重唱这一形势同时精简了篇幅,压缩了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
重唱既有丰满的音响和缜密的织体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重唱所处的部位都在一场之末作为总结,作为高潮的铺垫。
8. 序曲:用以向观众宣告演出即将开始通常序曲的风格能够影响整部歌剧的气氛,能够画龙点睛般提示全局的精华。
9.合唱:歌剧中的合唱多起陪衬或营造气势的作用,大多是配合大场面而出现的旁布偶雄壮的乐章。
1.简要回答歌剧的形式都由哪些内容组成?不管哪种歌剧,每剧以幕(act)、场景(scene)作为剧情段落的区分。
在表演曲目上则分为开场的序曲﹑终场的尾曲﹑幕与幕之间的间奏曲等。
歌唱部分分为独唱与合唱。
独唱由剧中主要人物来唱。
合唱则分为重唱、齐唱等。
2.简要回答从巴洛克时期到民族乐派的年代都是怎样划分的?十七世纪为巴洛克时期(1600——1750),也是十八世纪古典乐拍的前身。
十八世纪古典乐派,(1750——1820)十九世纪的浪漫乐派(1820——1900),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民族乐派。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以后派别林立的现代乐派。
3.简要回答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时代特点?1.)在这时期大小调体系形成,各种曲式初具规模创作技巧日臻完善,这是主调和复调纵横交错、完美结合的时代。
还出现了一种创作手法“数字低音”2.)内容十分严肃,具有鲜明的戏剧张力和诗歌品味。
3.)阉人歌手:(Castrato)在早期担任一些重要角色。
因中世纪教堂的音乐只限男性演唱,阉人歌手的声音女生、童声都更有力度,担任高声部取得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并十分流行,在歌剧里使用阉人歌手一直持续到格鲁克、莫扎特和梅耶贝尔时代,在唱诗班里直至二十世纪初才被教皇正式禁止。
4.简述斯卡拉蒂在歌剧方面的创作特点:特点:声乐方面,确立了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在吉普赛“Zingara”和西西里“Siciliana”两种风格中加入6/8和12/8的拍子。
器乐方面,把管乐、弦乐分别组合成四个声部。
序曲通常与歌剧本身没有音乐材料上的联系,速度顺序“快-慢-快”,有他确立的这种歌剧形式被称为“意大利序曲”,也被认为是后来交响曲的前身。
5. 简述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特征?莫扎特的歌剧具有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大胆的歌颂人的爱情,对人性作深入的心理探求把个体作为歌剧的人物,因为他的重点在于真实的人物而非抽象的感情,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1内心情感的表述使用令人信服的美妙音乐来实现的,因而音乐在歌剧中占据支配地位。
它删除了歌剧中男扮女的角色,而恢复自然的人声,莫扎特明显有别于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同时还奠定了他与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们的联系。
6.请简略回答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的思想性?思想性:乍一看故事荒诞无稽,剧本粗率,内容混杂,仔细品味,却有无比丰富的多样性和深奥性,且见大众化戏剧中童话故事趣闻,以及崇高而严肃的神秘感。
本剧就是在此种相互复杂交错的世界中,隐藏着各种象征性意义,尤其是剧中标榜的崇高意义,与共济会的思想有关,(二人都是成员)而这都以各种形式为其注入了这一宗教团体的博爱思想。
7.简述以维也纳乐派为标志的古典主义歌剧的特征。
理性、理智、规范、和谐、冷静的沉思、合理的逻辑、清晰的线条,节制的条理,完美的形式,功能性的结构等等。
相对于古典主义而言,人们又用另外的词汇来形容浪漫主义:感情,主体,本能,想象,神秘,无尽的渴望,无拘无束的,诗意的,脆弱的,敏感的,忧郁的等等。
但浪漫主义的实质是在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和自我宣泄,即使是表达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是通过赞美自然来抒发自我的渴望。
因此在浪漫主义的心目中,音乐是所有艺术中的最富浪漫主义的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它最能体现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
四.叙述题:(共计30分)1.请对蒙特威尔第的成就、作品及贡献做简单的评述。
成就:是巴洛克早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可以被看做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的桥梁。
他使幼年时代的歌剧走向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作品:16岁出版了自己的三卷音乐作品:三声部经文歌,四声部《宗教牧歌》,和三声部的《小坎佐纳》。
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大多遗失,现存的作品只有:三部歌剧、一部芭蕾、12卷牧歌、五卷宗教音乐作品以及其他世俗歌曲。
=贡献:强调了器乐演奏对剧情发展的重要性。
首次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这两种手法。
突出了乐器对剧中人物的对应。
4.简述喜歌剧的出现对于历史的意义,并列举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英国民谣剧,德国歌唱剧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喜歌剧的出现给歌剧艺术注入了生动活泼的新鲜血液,集中体现了18世纪歌剧通俗化、世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轻松谐谑的新艺术形式,它意味着对传统审美观的挑战,呼应着启蒙运动所提倡的“回归自然”,同时也成为百年后欧洲各国民族歌剧诞生的历史铺垫。
1、)意大利喜歌剧:佩格莱西,代表作品《女佣作夫人》,2)、法国喜歌剧:卢梭的《乡村占卜师》促使法国喜歌剧的正式诞生。
3).英国民谣剧:最著名的作品,是佩普什的剧本创作的《乞丐歌剧》4).德国歌唱剧:希勒和诗人魏塞合作,《魔鬼出笼》使他成为德国歌唱剧的创始者。
2.格鲁克歌剧改革的背景及内容背景:格鲁克是歌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这是以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而确立的,意大利的正歌剧达到巅峰后,便走向歧途。
由于剧情过分复杂和人为化,离不开爱情故事、阴谋诡计,及一些纯粹杜撰的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喜剧缺乏真实性。
而过分强调咏叹调的炫技,甚至以阉人歌手取代女高音,将合唱减少到无足轻重的地步等,招来社会的一片责骂声。
不少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用文字讽刺、批评意大利的歌剧,尤以德国和法国为甚,因而激起歌剧改革的洪流。
改革是建立在对欧洲歌剧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上的——既保留了古希腊戏剧的崇高传统,否定了整个剧中浮华靡丽的成分。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尤丽迪西》=改革:格鲁克认为歌剧的灵魂应该是戏剧本身。
任何影响这个本质的东西,诸如大量无聊的陈词滥调和与剧情无关的大段歌咏都应毫不留情的删去。
宣叙调由乐队伴奏,咏叹调追求的是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
器乐部分吸取18世纪管弦乐曲已经取得的成果,已明确的记谱代替了数字低音手法。
他认为序曲应成为真正的导奏,引出全剧轮廓,预备观众欣赏的心情。
舞蹈与剧情、人的处境和感情相符合。
3.请对格鲁克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做简单评价,并叙述一下剧情。
=歌剧史上第一部受到重视的所谓音乐戏剧,强调的是脚本与音乐之间的统一。
崇尚简洁的风格,人物只有三个。
奥菲欧、尤丽迪西、爱神。
没有复杂情节、豪华场面、精致的芭蕾动人的高潮,一切都是朴实无华、清新明了的。
可以说是格鲁克树立了一座丰碑。
剧情:水神与牧羊人为歌唱家奥菲欧与美丽纯洁的少女尤丽迪茜举行婚礼的时候,传来尤丽迪茜的死讯,奥菲欧对爱情的真诚与忠贞感动了爱神,允许他到冥府救回尤丽迪茜,同时告诫他,返回人间之前不要回头看妻子,并赐他一把金竖琴。
=鬼门关前,他唱起了对尤丽迪茜的爱,歌声赢得了同情,放他走进了冥府。
=他在冥府中的幸福谷,找到尤丽迪茜并牵着她离开冥府,路上尤丽迪茜一直在抱怨他的冷淡,奥菲欧忘记了爱神的叮嘱,回身把尤丽迪茜抱在怀里,尤丽迪西立刻死去,奥非欧唱出了“没有尤丽迪茜我怎能活?”再一次感动了爱神,爱神出来抚摸了一下尤丽迪茜,尤丽迪茜立刻苏醒。
在“爱神啊!愿你永远庇护我们!”中结束。
5.请写出歌剧《费加罗婚礼》创作的时代背景,阿尔维瓦伯爵、伯爵夫人、费加罗、巴西利奥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18世纪后期的奥地利,正处于法国、德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人的价值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意识开始取代出身限定。
开始被社会逐渐广泛的接受。
启蒙时代贵族的绝对权威意识已经逐渐开始瓦解,而平民敢于向贵族公然蔑视,正是戏剧走向世俗的基础。
莫扎特将世俗的欢乐和崇高音乐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费加罗的婚礼》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人物关系:=阿尔维瓦伯爵:费加罗与苏珊娜的主人,在他们的新婚之夜想获得苏珊娜的初夜权。
=伯爵夫人:女主人,凯鲁比诺的教母,想尽各种办法希望丈夫能回到自己身边。
=费加罗:伯爵的仆人,苏珊娜的未婚夫,早年为伯爵和夫人的结合出过力。
=苏珊娜:伯爵夫人的女仆,费加罗的未婚妻。
=凯鲁比诺:伯爵的小仆役,一个懵懂的少年,是该剧不能或缺的链接式人物。
=玛尔切丽娜:管家,巴尔托罗的旧情人,费加罗的债主,想嫁给费加罗,但却是费加罗的生母。
巴尔托罗:早年伯爵夫人的监护人,憎恨费加罗破坏他娶伯爵夫人的计划,玛尔切丽娜的旧情人,费加罗的生父。
6.请写出歌剧《唐璜》中采琳娜与唐璜的著名二重唱及安娜、奥塔维奥、雷鲍雷洛、采琳娜的咏叹调及唐璜的小夜曲,并简单讲解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