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中乙炔含量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氧气乙炔操作规程是指在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切割等工作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氧气乙炔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操作前的准备1.1 仔细检查设备:在进行氧气乙炔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焊接设备、切割设备以及相关附件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

1.2 检查气瓶:检查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压力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现象。

同时,确保氧气瓶和乙炔瓶的阀门关闭,并用防护帽保护好。

1.3 确保通风良好:在操作区域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气体积聚引发安全事故。

1.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穿戴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2. 气体操作规范2.1 点火操作:在点火前,要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并使用专用的点火器具进行点火操作。

点火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身体接近火焰。

2.2 操作时的姿势: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姿势,避免操作时身体摇晃或不稳定,以免引发意外伤害。

2.3 气体调节:在进行焊接或切割操作时,应根据具体需要调节氧气和乙炔的气体流量,以确保焊接或切割效果的质量。

2.4 气体关闭:在操作结束后,应先关闭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确保气体完全关闭,避免气体泄漏。

3. 焊接操作规范3.1 清洁焊接区域:在进行焊接操作前,必须清洁焊接区域,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3.2 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材料的性质和厚度,调节焊接机的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焊接效果的良好。

3.3 焊接速度:在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速度,避免焊接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3.4 焊接角度和方向:根据具体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角度和方向,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质量。

4. 切割操作规范4.1 切割位置选择:在进行切割操作前,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割位置,并标记清晰,避免误操作。

4.2 切割角度和速度:根据切割材料的性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切割角度和速度,以确保切割效果的良好。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工安规程的目的是保障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适用于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切割等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操作要求1. 环境检查和准备(1)在使用氧气、乙炔前,必须进行环境检查,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消防设施齐全。

(2)检查氧气、乙炔的气瓶、管路、阀门等设备有无损坏,如有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3)工作区域必须保持整洁,清除杂物,防止火源接触氧气、乙炔引发火灾。

2. 气瓶操作(1)在搬运气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和摔落,禁止从高处抛掷气瓶。

(2)气瓶安装时,要确保气瓶与支架稳固连接,防止气瓶倾倒或滚动。

(3)在气瓶使用过程中,严禁采用火源进行泄漏检测,应使用肥皂水或气体检漏仪等专用工具。

3. 管路连接(1)氧气管路和乙炔管路必须分开布置,严禁交叉连接,防止混气引发事故。

(2)管路连接要牢固可靠,采用扣板和螺母进行连接,防止漏气。

(3)在进行气瓶更换或管路连接时,必须关闭阀门,排空管路中的气体,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意外。

4. 使用设备操作(1)使用氧气、乙炔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状况检查,确认设备无异常后方可使用。

(2)焊接、切割等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关闭气阀,切断气源,并在工作区域进行清洁,防止残余气体引发火灾。

5. 废气处理(1)焊接、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必须经过专门的排风装置排出,不得直接排放到室内。

(2)焊接、切割作业现场周围要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6. 紧急情况处理(1)如发生火灾,要立即关闭气阀,切断气源,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等。

(2)在紧急情况下,要迅速撤离现场,并向相关部门报警。

三、安全警示1. 不得私自更换气瓶、管路等设备,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2. 严禁以氧气、乙炔进行空压机和清洗剂的儿童玩具等杂用,防止事故发生。

3. 在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禁止饮酒、吸烟等可引发火灾的行为。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1.前言2.操作人员2.1操作氧气乙炔设备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爆眼镜、防护手套等。

3.设备操作3.1检查氧气乙炔设备是否正常,如阀门是否关紧、管道是否完好等。

3.2操作前应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安装齐全,如压力表、温度计等是否正常。

3.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杜绝任何的干扰和分心行为。

3.4氧气乙炔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发生泄漏和积聚。

4.操作流程4.1打开氧气瓶阀门,细心听是否有气体泄漏声音。

4.2检查氧气瓶压力表,确保其工作正常。

4.3打开氧气调压器的压力表,使氧气压力适合操作要求。

4.4连接氧气管到氧气枪,并确保连接紧固。

4.5打开氧气枪的阀门,慢慢调整氧气流量。

4.6用打火机或点火棒点燃乙炔,并调整乙炔流量。

4.7控制乙炔和氧气的流量,使其处于合适的比例状态。

4.8关闭氧气枪的阀门,关闭乙炔阀门,关闭氧气瓶阀门,依次关闭所有相关设备。

5.安全注意事项5.1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禁止饮酒和吸烟。

5.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操作流程。

5.3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齐,防止绊倒和摔倒等意外情况。

5.4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禁止使用金属制品,以免引起火花导致事故。

6.紧急处理6.1若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门和乙炔阀门,并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6.2若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门和乙炔阀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扑灭泄漏源。

7.后记以上是氧气乙炔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同时,在操作之前,操作人员还需详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只有做到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标题:氧气乙炔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氧气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混合物,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割、焊接和加热等工艺中。

正确操作氧气乙炔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完成工作。

本文将介绍氧气乙炔的操作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氧气乙炔,避免事故发生。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氧气乙炔设备完好:检查氧气瓶和乙炔瓶的阀门、管路和配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没有泄漏和损坏。

1.2 检查防护设备: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1.3 确保通风良好:在操作氧气乙炔时,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导致安全隐患。

二、点火操作2.1 打开氧气瓶阀门:先打开氧气瓶的阀门,调节氧气流量到适当的位置。

2.2 打开乙炔瓶阀门:再打开乙炔瓶的阀门,调节乙炔流量到适当的位置。

2.3 点火: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氧气乙炔混合气体,确保点火过程平稳,避免产生火花。

三、操作注意事项3.1 控制氧气和乙炔比例: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控制氧气和乙炔的比例,确保燃烧效果良好。

3.2 避免漏气:在操作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氧气乙炔设备,确保没有漏气现象,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3 防止过热:在长时间操作时,注意控制火焰温度,避免过热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四、结束操作4.1 关闭阀门:在使用完毕后,先关闭乙炔瓶的阀门,再关闭氧气瓶的阀门,确保气体停止流出。

4.2 清理设备:清理氧气乙炔设备,确保设备干净整洁,避免积尘和杂物影响下次使用。

4.3 存放设备:妥善存放氧气乙炔设备,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确保设备安全。

五、事故处理5.1 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操作:一旦发生氧气乙炔操作事故,立即停止操作,迅速离开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5.2 报警求助: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求助,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处理事故。

5.3 安全检查:事故处理后,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和环境安全。

结语:正确操作氧气乙炔是非常重要的,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步骤,可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一、引言氧气乙炔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在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氧气乙炔设备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二、设备准备1. 检查氧气乙炔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压力,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 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的阀门是否关闭,确保没有任何泄漏。

三、操作步骤1. 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易燃物和可燃物,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 打开氧气瓶上的阀门,并调节压力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4. 打开乙炔瓶上的阀门,并调节压力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5. 将氧气和乙炔管道连接到相应的设备上,确保连接坚固,没有泄漏。

6. 打开氧气和乙炔设备上的阀门,让氧气和乙炔流入设备。

7. 点燃乙炔气体,使用适当的点火装置进行点火。

8. 调节氧气和乙炔的流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9.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即将住手操作并进行检查。

10. 操作完成后,关闭氧气和乙炔设备上的阀门,断开氧气和乙炔管道连接。

11. 关闭乙炔瓶上的阀门,再关闭氧气瓶上的阀门。

12. 清理操作区域,将设备和工具归位,并妥善存放。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氧气和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氧气和乙炔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5.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惕,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操作并进行检查。

6. 操作人员不得在没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情况下操作氧气乙炔设备。

7.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吸烟、使用明火或者挨近易燃物品。

8.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如发生事故或者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一、引言氧气乙炔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的安全,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氧气乙炔设备的操作人员。

二、设备及材料准备1. 氧气乙炔设备:包括氧气瓶、乙炔瓶、氧气乙炔切割焊接枪等。

2.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防火服、防火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3. 检查设备: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者泄漏现象应即将报告维修。

三、操作流程1. 检查氧气瓶和乙炔瓶:确认氧气瓶和乙炔瓶的阀门关闭且密封良好。

2. 连接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适当的连接器连接氧气瓶和乙炔瓶,并确保连接坚固。

3. 打开氧气瓶和乙炔瓶阀门:先打开氧气瓶阀门,再打开乙炔瓶阀门,确保氧气和乙炔的供应畅通。

4. 调节氧气和乙炔流量:根据需要,使用切割焊接枪上的调节阀,逐步调节氧气和乙炔的流量。

5. 点火:使用点火器点燃乙炔气体,确保火焰稳定。

6. 进行切割焊接操作:根据需要,将切割焊接枪对准工件,进行切割或者焊接操作。

7. 操作完成后关闭阀门:操作完成后,先关闭乙炔瓶阀门,再关闭氧气瓶阀门,确保氧气和乙炔供应中断。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避免火源:在操作过程中,应远离明火、静电和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

2. 防止泄漏: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有泄漏现象,如发现泄漏应即将住手操作并报告维修。

3. 避免过度压力: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要求,控制氧气和乙炔的流量,避免过度压力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4. 定期维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 废气处理:操作人员应将废气排放到安全的通风环境中,避免气体积聚引起安全问题。

五、紧急处理措施1. 氧气泄漏:如发现氧气泄漏,应即将关闭氧气瓶阀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火花或者明火引起事故。

2. 乙炔泄漏:如发现乙炔泄漏,应即将关闭乙炔瓶阀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火花或者明火引起事故。

3. 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应即将通知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并撤离现场。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一、引言氧气乙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混合物,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割、焊接和热处理等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氧气乙炔的使用和操作。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切割和热处理等工作的人员。

三、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氧气乙炔的特性、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操作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引发爆炸或中毒。

4.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禁烟规定,禁止在操作区域吸烟。

四、氧气乙炔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压力是否正常,确保气瓶阀门关闭。

b. 检查气瓶和气瓶阀门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c. 确保操作区域无明火、易燃物品等危险物质。

d.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氧气操作a. 打开氧气气瓶阀门,使用压力调节器将氧气压力调整到所需数值。

b. 检查氧气管路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修复。

c. 将氧气管路连接至焊接或切割设备,确保连接牢固。

d. 在操作前,将氧气流量调整到适当的数值,避免浪费和危险。

3. 乙炔操作a. 打开乙炔气瓶阀门,使用压力调节器将乙炔压力调整到所需数值。

b. 检查乙炔管路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修复。

c. 将乙炔管路连接至焊接或切割设备,确保连接牢固。

d. 在操作前,将乙炔流量调整到适当的数值,避免浪费和危险。

4. 操作注意事项a. 氧气和乙炔气瓶应远离明火、易燃物品和高温区域。

b.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设备和操作区域的清洁,避免杂物进入设备或堵塞管路。

c. 操作人员应随时留意气瓶压力变化,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d. 操作结束后,关闭氧气和乙炔气瓶阀门,排空管路中的气体。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气体泄漏或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停止氧气和乙炔供应,关闭气瓶阀门。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操作规程一、引言氧气乙炔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在使用氧气乙炔进行工作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切割、加热和烘烤等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要求1. 所有使用氧气乙炔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2. 操作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易燃物接触氧气和乙炔。

3. 操作区域必须有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气体排放和空气流通。

4.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滑鞋等。

5. 氧气和乙炔气瓶必须储存在指定的区域,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6.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压力和密封性能,确保其安全使用。

7.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焊接或切割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压力和密封性能,确保其足够使用。

b. 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设施正常工作。

c.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滑鞋等。

d. 将氧气和乙炔气瓶固定在指定的位置,确保其稳定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 点火操作a. 打开氧气瓶上的压力调节器,将氧气管连接到焊接或切割设备的氧气入口。

b. 打开乙炔瓶上的压力调节器,将乙炔管连接到焊接或切割设备的乙炔入口。

c. 打开氧气瓶上的氧气阀门,调节氧气流量到所需的水平。

d. 打开乙炔瓶上的乙炔阀门,调节乙炔流量到所需的水平。

e. 在焊接或切割设备上点火,确保火焰稳定且符合要求。

3. 操作过程a.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焊接或切割设备稳定,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火焰大小和形状。

b.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没有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近焊接或切割区域。

c.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压力,及时调整和更换气瓶。

4. 关闭操作a. 先关闭乙炔瓶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瓶上的氧气阀门。

b. 关闭焊接或切割设备上的火焰,并等待其冷却。

c. 断开氧气和乙炔管与焊接或切割设备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氧中乙炔含量标准操作规程(比色法)1、方法原理借助于液氧的温度将试样中蒸发出的乙炔冻结(在标准大气压力下,乙炔的沸点为-83℃,液氧的沸点为-183℃)。

被冻结的乙炔在常温下用氮气吹入乙炔吸收剂。

在乙炔吸收剂的胶体溶液中,乙炔与氯化亚铜作用生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可确定乙炔的含量。

反应式:2Cu(NO3)2+4NH4OH+2NH2OH·HCl →Cu2Cl2+4NH4NO3+N2↑+6H2O ------ (1)Cu2Cl2 +C2H2+2NH4OH→Cu2C2+2NH4Cl+2 H2O ------------------------------------- (2)2、仪器与设备乙炔含量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所需主要仪器:a.分光光度计;b.蒸发瓶:250mL;c.吸收瓶:20 mL;d.蛇形冷凝管:18~22圈;e.微量注射器:50μL;f.冰瓶:内径200mm,高250mm。

3、试剂与溶液试剂与溶液如下:a.溶解乙炔:要求纯度在90%以上;b.氨水(1+1):取50 mL氢氧化铵,用水稀释到100 mL,摇匀;c.硝酸铜溶液:称取10g硝酸铜,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d.盐酸羟胺溶液:称取46 g盐酸羟胺,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e.白明胶溶液:称取0.5 g优质白明胶,加25mL水,加热使其溶解;f.无水乙醇;g.乙炔吸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硝酸铜溶液5mL,氨水(1+1)5mL,盐酸羟胺溶液5mL,于沸腾水浴中加热还原成无色,在加入白明胶溶液4.5 mL及无水乙醇32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h.氮气。

4、标准曲线的绘制4.1 以乙炔气体制备标准标准曲线的绘制如下:a.在6支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乙炔吸收液至刻度,并盖上胶塞;b.用50μL的微量注射器分别向容量瓶的乙炔吸收液内注入5、10、15、20、25、30μL 已知纯度的乙炔气,摇匀;根据公式1计算出每毫升吸收液相当于含有乙炔的体积:C i=C1×V i (1)V1式中:C i ----------容量瓶中每毫升吸收液相当于含有乙炔的体积,μL/mL;C1 ----------乙炔气的纯度,%;V i----------注入到容量瓶乙炔的体积,μL;V1----------容量瓶中吸收液的体积,mL。

c.室温下放置30min,在波长540nm处,用3cm的玻璃吸收池,以乙炔吸收液为空白测其吸光度A;d.以每个容量瓶中所含乙炔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2乙炔人造标准色阶的配制见附录25、测定步骤a.用蒸发瓶取0.25L的液氧试样,迅速连接在事先浸在装有液氧冰瓶中的冷凝管上,盖紧橡皮塞,在蒸发瓶内液氧蒸发过程中,不断向冰瓶内添加冷却用液氧;b.当蒸发瓶内液氧全部蒸发完后,接通氮气,打开螺旋夹调节氮气以每秒2~3个气泡的流量吹洗系统10min;c.关闭螺旋夹,将蛇形冷凝管出口接在装有10 mL乙炔吸收液的吸收瓶上,然后将冷凝管慢慢地从冰瓶中取出,使乙炔自然蒸发并被吸收,当吸收瓶内不再冒气泡时,打开螺旋夹,仍以每秒2~3个气泡的流量向系统通氮气15min,使乙炔从蛇形冷凝管中全部驱除而被吸收;d.吸收完毕后,将吸收液倒入3cm的玻璃吸收池中,在波长540nm处,以乙炔吸收液为空白进行比色,测定其吸光度A,根据吸光度A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每毫升吸收液相当于含有乙炔的体积。

6、测定结果液氧中乙炔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C=C i×V g×10-3 ---------------------------------------(2)V式中:C------------液氧中乙炔含量,mL/L;C i -----------每毫升吸收液相当于含有乙炔的体积,μL/mL;V g -----------测定样品时吸收液的体积,mL;V-------------测定样品时所取液氧的体积,L。

所得结果表示至三位小数。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大于0.01ml/L。

取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7、注意事项7.1当取液氧或往保温瓶中添加液氧时,必须戴上棉手套,注意液氧的飞溅,以免触及人身而冻伤。

7.2液氧取样瓶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以防取液氧时发生破裂。

7.3紫铜的蛇形冷凝管在测定前必须烘干,用时再浸入液氧,不可长期浸在液氧中以免空气中水分吸入堵塞管路。

在接蒸发瓶前必须用干氮吹洗,蒸发时不宜过于激烈或管中有水被冻结,以免压力增高,引起蒸发瓶爆炸。

7.4氧能使乙炔吸收剂中低价铜氧化成高价铜显蓝色,以至难以比色,所以吹洗时必须用高纯氮气。

7.5保温瓶中乙炔的冷冻剂不可用液空而要用液氧,以免使氧气在冷凝管中冷凝为液体而难以分析。

7.6液氧全部蒸发完以后,乙炔全部留于冷凝管中,因此用氮气吹出时气体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乙炔吸收不完全。

7.7试样蒸发和吹洗时,保温瓶中液氧不得低于冷凝管。

7.8乙炔吸收剂的配制必须按规定量。

过多的氨水或过少的盐酸羟胺会使吸收剂变黄,过多的盐酸羟胺过少的氨水会使吸收剂变紫,都难于比色。

7.9配乙炔吸收剂所用的白明胶应注意保护。

不可用阿拉伯胶或劣质胶代替,以免乙炔铜沉淀,悬浮不均匀,影响比色。

7.10用氮气吹出乙炔时,乳胶管接头要接牢,严防漏气。

7.11乙炔含量高时,必须增加吸收瓶保证最后一个吸收瓶的颜色比1号标准色阶的颜色浅。

7.12 如乙炔吸收剂发黄,可在乙炔吸收瓶前加粒状石棉碱洗气。

缺仪器。

附录1:液氧中乙炔测定装置1、螺旋夹;2、液氧蒸发瓶;3、蛇型管;4、保温瓶;5、吸收管附录2 人造乙炔标准色阶的配制1 硝酸钴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a)硝酸钴标准溶液的配制:用工业天平称取化学纯硝酸钴[C o(NO3)2·6H2O]20.2~20.5克.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毫升,均匀混合。

(b)硝酸钴含量(要求达到20克/100毫升)标定:用移液管取上述溶液4毫升,放入预先灼烧和恒重的瓷坩埚中,在沙浴上小心蒸发到干涸。

冷却后加入0.5毫升比重 1.84克/厘米3浓硫酸,并蒸发至不再放出三氧化硫为止。

移入高温电炉中,在400~450℃温度下灼烧2小时,冷却称重,直至恒重,坩埚前后重量差即为硫酸钴的重量。

400~450℃C o(NO3)2+H2SO4 ======== C o SO4+2H NO3C o(NO3)2·6H2O克/100毫升=a×290.94×100155×4=46.925a式中:a——灼烧后残渣C o SO4的重量[克];290.94——硝酸钴分子量;155——硫酸钴分子量。

分析结果如发现硝酸钴含量低于或高于20克/100毫升,则应添加硝酸钴或用蒸馏水稀释,直至所得溶液的钴盐含量可以稍多于规定量,因在一般情况下钴盐不纯,而且加蒸馏水稀释比再加钴盐方便。

稀释后溶液的总体积按下式计算:V= a×BC式中:a—溶液稀释前的毫升数;B—由分析测知每毫升溶液中含钴的克数;C——每毫升溶液中钴的规定含量[克];V——稀释后的毫升数。

2 硝酸铬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a)硝酸铬标准溶液的配制:用工业天平称取10.2~10.3克化学纯硝酸铬,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毫升,均匀混合。

(b)硝酸铬的含量(要求含量达到10克/100毫升)的标定:用移液管取上述溶液3毫升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毫升,加入碳酸钠0.2克和2%高锰酸钾溶液15毫升,静置10分钟。

为分解剩余的高锰酸钾需添加酒精2毫升,并煮沸至乙醛气味完全消失为止。

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纸,在滤纸中加稀硫酸(1:4)12毫升及碘化钾2克。

析出碘用0.1N 硫代硫酸钠(Na2S2O3滴定,用淀粉做指示剂。

反应式:C r(NO3)3+KMnO4+2 Na2 CO3== Na2 C rO4+K NO3+ 2Na NO3+Mn(CO3)24 KMnO4+7 H2O+3 C2H5OH == 4Mn(OH)4↓+4KOH+3 C2H4O22Na2Cr O4+6KI+ H2 SO4 ==C r2(SO4)3+3I2+3 K2 SO4+2 Na2 SO4+8 H2O2Na2 S2O3+ I2 == Na2 S4O6+2 Na ICr (NO3)3·9H2O克/毫升=a×F×0.01333×100式中:a——滴定时所消耗0.1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F—0.1N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的校正系数;0.01333— 1毫升0.1N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相当于Cr (NO3)3·9H2O的克数。

如分析后发现含量低于或高于10克/100毫升,则用配制钴盐的同样的方法使铬盐的含量达到10克/100毫升。

3标准色阶的配制:标准色阶用硝酸钴[C o(NO3)2·6H2O] 及硝酸铬[C r(NO3)3·9H2O]的水溶液配制。

选用13支(内径10~11毫升,长140~150毫米)无色玻璃管,洗净后按下表依次加入硝酸钴、硝酸铬与蒸馏水,封闭比色管,充分混和,制成标准色阶。

溶液的颜色相当于0.0012~0.12毫升乙炔/10毫升溶液。

表1测定乙炔含量的人造色阶管号硝酸钴溶液[毫升] 硝酸铬溶液[毫升]蒸馏水[毫升]相当于乙炔含量[毫升/10毫升溶液]0 0.0 0.0 10.0 01 ——————0.00122 ——————0.00243 ——————0.00364 ——————0.00485 0.4 0.25 9.35 0.016 0.98 0.47 8.55 0.027 1.55 0.68 7.77 0.038 2.15 0.88 6.97 0.049 2.80 1.06 6.14 0.0510 4.20 1.40 4.40 0.0711 5.70 1.70 2.60 0.0912 7.95 2.05 0.0 0.12表中1~4号标准色阶是用5号标准色阶按比例稀释制成。

用此法配制的色阶颜色很稳定,可以保持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