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母乳喂养中母亲问题(1)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何纠正乳头错觉
停掉人工奶嘴 增加母婴肌肤间的接触、拥抱和抚摸,耐心再耐心 宝宝想要睡觉或不太饿的时候更容易接受妈妈的乳房 喂奶前刺激乳房并挤出少量的奶使宝宝感兴趣 三明治托乳加环抱式喂哺 丈夫经常帮助母亲,这样就使得过程容易些
七、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2013.5.17 产后35天,3天前因乳腺肿胀,体温38.50C乳腺外科就 诊,诊断乳腺炎,青霉素静脉用药5天,嘱用药期间停 止喂母乳,母亲已停喂母乳3天觉乳汁分泌明显减少, 且孩子不愿吃配方奶,每次喂奶都很哭吵,家人为此 十分焦虑前来咨询
乳腺炎时可以母乳喂养吗?
五、偏爱一侧乳房吸奶
母亲两侧乳 房泌乳不均 或母亲习惯 一侧喂哺 宝宝喜欢吸 吮更易得到 奶的一侧乳 房
大小乳房
处理: 先喂或产生泌乳反射后马上喂不喜欢的那侧(通常 是偏小的那侧) 更频繁的喂不喜欢的那侧 即使纠正不了,只要宝宝能从一侧乳房得到足够母 乳就不必担心
•母亲不痛苦 •不损伤乳房 •能促进泌乳/挤出奶 •正确使用吸奶器
挤奶
•按摩凝胶 •从乳根部顺乳头方向 •母亲不痛苦
乳房肿胀解决方案
乳房肿胀的处理2 在喂奶间隔时冷敷乳房缓解疼痛,减少肿胀 注意保护乳头 不要使用过紧及紧压乳房下部的胸罩 注意休息,增加小睡的时间和频率,可以缓解肿胀 冷敷乳房
怎么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
宝宝自己放开乳房,看上去有一种满足感或睡意 注:有时宝宝在吸吮中间稍停顿,母亲以为是吃饱了而停 止哺乳 哺乳前乳房饱满,哺乳后变软 注:如果哺乳过程中乳房一直充盈饱满,说明吸吮无效 体重增长(平均每周200克左右) 湿尿布数量:出生四天后24小时4~6片纸尿片 尿液颜色:浅色或无色
母乳喂养中母亲的观察要点

母乳喂养是最自然的喂养方式,也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
以下是母乳喂养中母亲需要观察的要点:
1. 婴儿的吸吮
观察婴儿吸吮时的姿势和频率,确保婴儿吸吮的次数和力度适当。
如果婴儿吸吮时颧骨凹陷或口角不紧密,这可能表明婴儿没有完全吞咽,需要重新调整姿势或帮助婴儿排气。
2. 乳房状况
观察母亲的乳房是否有乳头破裂、乳房肿胀、乳头湿疹等情况,勤换干净衣服,保持乳房清洁和干燥。
3. 母亲的健康状况
观察母亲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发红、疼痛、感染等情况,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 婴儿的排便和小便
观察婴儿的排便和小便情况,确保婴儿每天有足够的尿量和大便次数。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较为稀薄,颜色为黄绿色,这是正常现象。
5. 婴儿的体重
观察婴儿的体重,确保婴儿的生长发育良好。
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
的婴儿体重会在出生后前几个月内迅速增长,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6. 母乳的分泌量
观察母亲的乳汁分泌量,确保婴儿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母亲分泌量不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吸吮次数、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放松心情等。
以上是母乳喂养中母亲需要观察的要点。
如果母亲有任何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及处理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及处理±学杂志JournalofChineseModernNursing2006年第3卷第3期.197.护理研究?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及处理周爱霞【摘要】目的解决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366例产妇在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如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皲裂,奶胀,乳腺炎等进行了临床凋查分析,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乳头扁平或凹陷使用乳头伸展练习法和注射器抽吸乳头等方法纠正.结果出院时吸吮成功率96.8%;对乳头皲裂者着重纠正含接姿势,同时利用产妇自身乳汁治疗创121,治愈率100%;对奶胀者进行热敷,按摩,拍打乳房,增加喂哺次数,及时排空乳房.1—2天解除率100%;对乳腺炎患者,如感染不重,应加强婴儿吸吮,尽量排空乳房,当脓肿形成后,即行切开排脓.经治疗,出院时全部治愈.结论针对母乳喂养中出现的乳房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关键词】母乳;乳头扁平/凹陷;乳头皲裂;奶胀;乳腺炎【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81—5122I2006)03—0197—03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人类生命早期的最佳营养和免疫剂,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使婴儿免受感染.母乳是所有哺乳类奶汁中乳糖含量最高的,提供了一种与新生儿酶相协调的,易被利用的能量来源.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有助于延长红细胞的寿命.从而预防贫血,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人乳中钙:磷的比例是2:l(牛乳中这一比例几乎相反),可预防钙缺乏性手足抽搐.母乳能很好地改善粪便的pH值和小肠的菌群,这样可预防细菌性腹泻.但在哺乳早期由于部分孕妇乳头扁平或乳头凹陷,以及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乳头皲裂,奶胀,乳腺炎等一系列乳房问题,直接影响了婴儿对母乳的获取,并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研究对象2003年7一l2月在我科分娩出生的母婴366对,调查对象中有乳头扁平或凹陷62例,占16.9%;乳头皲裂39 例,占10.7%;有奶胀7l例,占19.4%;乳腺炎5例,占1.4%.分娩后30min内除母婴异常外,常规要求早接触,早吸吮.住院期间全部实行母婴同室.住院时间为3~9 天.2处理措施2.1产前宣教孕妇产前对妊娠期乳房变化不了解,乳头条件不佳(乳头扁平),不了解泌乳,排乳的生理过程,无故地害怕哺乳失败,担心产后的哺乳情况.一部分孕妇不了解母乳喂养对母亲及婴儿的好处,没有掌握好母乳喂养技巧,不会采用正确的姿势哺喂婴儿,奶胀,乳头皲裂造成疼痛而影响喂奶及乳汁分泌.因此,宜在孕期对孕妇实行产前检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使孕妇了解在孕期,产期,产褥期各个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保健要求,哪一个环节保健不好,都会危及母体及胎儿,新生儿的安全健康,尤其是孕7个月后,指导孕妇每天用热毛巾揉擦乳头一次,涂上油脂,可增加皮肤的坚韧性,避免哺乳时发生乳头皲裂,如乳头凹陷可用手沿乳晕向外按摩,使内陷乳头凸起,然后用手指轻轻向外牵拉,做好喂奶的准备工作….其次通过举办孕妇及家属培训班,通过放录像,播录音,作者单位:056300河北武安,武安市中医院小册子宣传,门诊宣教员专人负责宣教,用模具示范表演喂哺技巧等,使孕妇不仅_r解妊娠期乳房的变化及泌乳,排乳的生理机制,还掌握了正确的哺乳方法.止确的哺乳方法即做到"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额贴乳房.尽量减少母乳喂养中常几尢的乳房问题,告诉孕妇一旦发生相应的乳房问题,可根据以下措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早日康复出院,以解除她们的心理负担.2.2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在产后30min内第一次哺乳开始,指导和帮助产妇及家属在每次喂哺前及喂哺间隔采取以下方法纠正乳头扁平或乳头凹陷.2.2.1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min,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继而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2.2.2注意喂哺方法婴儿饥饿时先吸扁平或凹陷明显的一侧乳头,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出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哺乳结束可继续在两次哺乳间隙配戴乳头罩,此外喂哺时注意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2.2.3乳头伸展练习法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由乳头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然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由乳头向上下纵形拉开.以上步骤重复多次,每次练习持续5rain,使乳头突出,再用示指和拇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数次.2.2.4注射器抽吸乳头法(1)注射器抽吸器制作:10ml注射器2副,去掉其中1副的活塞,用一根内径约0.4cm,长约5cm的橡皮管连接两个注射器乳头处,消毒后备用. (2)使用方法:将无活塞一端罩在内陷乳头上,抽吸另一端活塞,抽吸空气量约5—10ml,直至乳头突出,并保持负压5min以上(保持越久,乳头越不易回缩).结束时,先分离橡皮管,再取下罩在乳头上的注射器,切勿回推活塞,以免乳头回缩.若婴儿吸吮未成功,可反复使用.2.2.5注意事项在婴儿未吸吮成功时,切忌用橡胶乳头,以免引起乳头错觉,给吸吮成功带来更大的困难.应用注射器抽吸或手工挤奶的方法挤出母亲乳汁用小匙喂养,但在喂养前必须让婴儿吸吮母亲乳头,确实不能吸吮成功,方可加奶,同时继续纠正乳头并训练婴儿吸吮乳头的口腔运动..198.中华现代护理学杀志JouraJQ!望皇塑rn望望竖鱼生箜堂笙塑2.3乳头皲裂2.3.1原因由于婴儿吸吮方法不正确或产妇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等刺激物.可造成乳头破裂.2.3.2做好卫生宣教,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在妊娠晚期经常清洗乳头,纠正乳头畸型或凹陷;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生乳头皲裂的原因,产后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授乳方法及正确的喂养姿势,哺乳时应使婴儿121唇含裹整个乳头及部分乳晕,哺乳结束后,不要猛力将乳头自婴儿FI中拉出,以防乳头受到强力吸吮发生皲裂,并鼓励产妇克服怕痛心理.2.3.3处理(1)指导正确的喂哺方法:①产妇体位舒适,身体放松,侧卧位或坐位时,在产妇背部及抱婴儿的手臂下垫适当高度的软垫或布类,以减少产妇的支撑力,减轻疲劳,紧张感;②哺乳前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min,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吸吮时再喂哺,此时婴儿易充分含吮到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③哺乳时先吸吮损伤轻的一侧乳房,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④在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乳头后再把婴儿抱离乳房,切忌强行拉出乳头.(2)利用乳汁治疗:哺乳后将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及乳晕,短时间内暴露和干燥乳头,并在乳罩下垫上干净手巾J.因乳汁具有抗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3)乳头皲裂比较重,乳头疼痛剧烈,可暂时停母乳喂养24h,将产妇乳汁挤出用小杯或小匙喂养.2.4奶胀2.4.1原因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得比较热,重且疼痛,甚至如石头般硬.这样的肿胀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和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当产妇在婴儿出生后未及早开始喂哺母乳或间隔时间太长才喂哺,乳房也会因此变硬,此时婴儿比较不宜含母乳头,母亲也因为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使得乳汁无法有效地排出,乳汁可能会因此而停流.2.4.2嘱产妇增加哺乳次数,防止乳房损伤帮助指导产妇或家属掌握以下正确的处理方法:(1)喂哺前,湿热敷乳房3~5rain,随之柔和地按摩,拍打乳房数次,手以c形握住乳房,先往胸壁压,再以大拇指或示指压住乳晕,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晕软化,以便使婴儿正确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使婴儿充分有效地吸吮.(2)喂哺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的婴儿吸吮力最强,利于吸通乳腺管. 当婴儿不能有效地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母亲将乳汁挤出,可以将挤出的乳汁用杯子喂婴儿.如果乳房很痛,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使乳房舒服至肿胀消失为止.另外还可用一盆湿热水放在膝盖上,再将上身弯至膝盖,让乳房泡在脸盆里,轻轻地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比较容易流出来.(3)哺乳的同时按摩乳房利于淤积乳汁的排出.(4)吸吮一侧乳房时,另一侧乳房下可置一小杯接住流出的乳汁,勿人为阻塞该侧乳汁的流出,以减轻其乳胀感.(5)哺乳时频繁地哺乳将乳汁排空,如婴儿未吸空,喂哺后可挤出两侧乳房剩余的乳汁.2.4.3预防使婴儿尽早吸吮,在出生2h内开始哺喂母乳,可让婴儿及早吸到初乳,同时也可使喷乳反射早点产生,而使乳汁分泌增多.且勤哺喂(约每2—3h1次),以吸出乳汁,可使乳腺管通畅,较不易发生奶胀.2.5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很多新妈妈可能遭遇的状况,主要症状包括乳房疼痛,局部皮肤发烫,红肿等.2.5.1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乳汁淤积很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的繁殖生长,而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为乳头发育不好(过小或内陷)而妨碍哺乳;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吮少,哺乳姿势不正确,乳腺管不通畅等也会造成乳汁淤积.而另一方面,细菌也可由乳头破损,皲裂处入侵,沿淋巴管人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121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细菌也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叶而发生感染.2.5.2高发期急性乳腺炎多数发生在缺乏哺乳经验的初产妇身上.产后1个月内是急性乳腺炎的高发期;6个月后的婴儿开始长牙,这个阶段乳头也容易受到损伤,应该小心预防;断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发生.2.5.3处理(1)发生急性乳腺炎时,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可允许婴儿吸乳,一般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喂养婴儿,而且还增加了乳汁淤积的机会.所以在感到乳房疼痛,肿胀甚至局部皮肤发红时,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让孩子尽量把乳房里的乳汁吃干净.(2)当乳腺局部化脓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常用挤奶的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排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与此同时,仍可让孩子吃另一侧健康乳房的母乳.只有在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或发生乳瘘时才应完全停止哺乳,并按照医嘱积极采取回奶措施.2.5.4预防关键在于防止乳汁淤积,避免乳头损伤,并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后应及时清洁乳头,加强孕期卫生保健;如有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进行矫正;产后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不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每次哺乳后尽量让婴儿把乳汁吸空,同时应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3结果62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至出院时吸吮成功6O例,占96.8%(60/62).其中未成功2例,乃因产妇不愿母乳喂养,配合差.乳头皲裂39例,经处理后2—5天痊愈,成功率100%,其中l例停止母乳喂养24h.奶胀71例,于产后2~3天发生,经处理后l一2天乳胀消除,成功率100%. 乳腺炎5例,于产后3周一1个月内发生,经再次住院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4讨论产妇乳头扁平或内陷常使婴儿不能进行有效地吸吮.已有资料表明它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降低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虽然母乳喂养已广泛开展,但有关乳头扁平或凹陷者婴儿的喂养情况未见详细资料报道.本资料经过临床探索,对乳头扁平或凹陷者进行一系列相应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中我们采用乳头伸展练习法和注射器抽吸法兼用.乳头伸展练习法是离断束缚内陷乳头纤维的有效方法,但使乳头突出见效较慢.而注射器抽吸法,乳头虽易被吸出,但不易离断束缚内陷乳头的纤维,因而吸出后也易回缩.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取长补短.本资料表明以上处理可使91.7%的内陷乳头得到纠正,效果显着.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JournalofChineseModernNursing2006年第3卷第3期.199. 此外,笔者还体会到产后能否纠正乳头扁平或凹陷,将会影响婴儿对初乳的充分摄取,而乳汁充盈使纠正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婴儿暂时吸吮不到乳头,往往影响产妇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因此,重视产前检查中常规性乳房检查,及时发现乳头缺陷,并给予指导和处理,即孕周满37周后,采用乳头伸展练习法或注射器抽吸法进行纠正,不仅能为产后顺利哺乳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增强产妇产后坚持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乳头皲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充分含入所致.因此,纠正喂哺姿势和婴儿正确的吸吮方法是预防和治疗的重点.由于乳汁含有抗感染物质,脂肪,蛋白质,具有抑菌,滋润,促进表皮修复的功能.因此,于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及乳晕上,对治疗乳头皲裂是很有效的.另外,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增加刨面修复,涂以适当的滋润,消炎类药物,对促进乳头皲裂的好转大有帮助.奶胀主要是产后最初几天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按需哺乳,这是由于产后2—3天内产妇疲劳,伤口疼痛,尤其是乳头扁平或凹陷者婴儿含吸困难,以致喂哺次数过少,或因含接姿势不正确,未及时有效地将乳房内积聚的乳汁排出所致.所以,加强产后指导,督促产妇做好按需和夜间哺乳,使婴儿及早吸吮,以促进喷乳反射早产生,且若勤,快哺喂,可使乳腺管通畅,再加上纠正不当的含接姿势,积极指导和帮助纠正乳头扁平或凹陷,使婴儿及时有效地吸出母亲乳房充盈的乳汁,对于防止乳房过度充盈非常重要.乳腺炎尤其是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病症在第~次做妈妈的女性中更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其原因一方面是初产妇哺乳经验不足,导致乳汁淤积,致使细菌入侵繁殖生长;另一方由于乳头皲裂,哺乳时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产妇怕痛心理,使婴儿不能吸空乳房而致细菌繁殖.所以加强产前宦教,做好孕期卫牛保硅,纠正不正确的喂哺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是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临床中我们经常提醒产妇:产后补充营养并不是多多益善,帮助下奶的鱼汤,肉汤或鸡汤一定要根据乳汁分泌的多少适蕾饮用.因为有些新妈妈在开始分泌乳汁时乳腺管尚未通畅.而新生儿吸吮能力弱,若大量分泌乳汁容易造成乳汁淤积,乳房则胀奶结块,导致乳腺炎,给新妈妈带来痛苦..所以产后进食下奶的食物一定要适量,(致谢:本文得到妇产料主任尹风娥同志的热情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考文献】】刘迎,李颖.浅谈产前产后乳房的护理巾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52.2巾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北京:新闻出版局,1992,32—42.3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618.4王凤英,史常旭.初乳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83.(收稿日期:2005—12—21)(编辑:商志伟)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殷葬【摘要】目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探讨其能否降低医疗成本,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方法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以规范化的手段,为患者提供合理,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继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调查,住院天数评价其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O1.结论通过引入护理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由于服务流程的优化,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护理【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81—5122l2006)03—0199—0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质量….2004年1月~2005年1O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途径实践,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一2005年lO月46例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住院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23例,平均年龄(38.5-t-5.5)岁;15例有吸烟史;病程最短1作者单位:224006江苏盐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个月,最长3年;单侧下肢患病16例.双侧下肢同时发病7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6例,初中5例.初中以上8例.试验组23例.平均年龄(37.5±4.6)岁;17例有吸烟史,病程1个月~4年不等;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6例,初中7例.初中以上5例;单侧下肢患病14例,双侧下肢同时发病9例.两组病例发病诱因多为着凉,外伤;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差异等方而差异无显着性,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式.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标准化护理.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由诊疗组和护理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现有的护理常规和标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确保路径符合当前标准,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
护理: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母乳喂养是母亲和婴儿共同参与完成的行为,尽管母乳喂养的好处已被公认,但是大多数母亲发现母乳喂养要比想象的困难。
医务人员及时评估和解决母乳喂养困难,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母亲方面(一)乳房问题1.乳头扁平与凹陷孕期进行干预没有帮助,还有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和降低母乳喂养的信心。
让母亲相信医务人员能帮助解决喂养中的问题,告诉母亲婴儿吸吮部分除乳头外还包括大部分乳晕,乳头仅占吸吮部分的1/3,具有伸展性,吸吮时乳头长度可增加2倍。
鼓励分娩后尽早开始、频繁的母婴皮肤接触和吸吮,以便为婴儿创造更多的适应乳房的机会。
环抱式喂养体位、哺乳前牵拉乳头或改变乳房形状均利于含接。
各种尝试无效时可暂时吸出乳汁用小杯喂养,或挤少量乳汁到婴儿口中,以鼓励婴儿吸吮。
2.乳房肿胀乳胀多发生于产后下奶的最初几天,婴儿吸吮不足、乳腺管排乳不畅所致,也与乳汁分泌和婴儿需求之间还未建立“供需平衡”有关。
此时增加有效吸吮次数,按需哺乳,即可缓解。
婴儿是最好的“吸乳器”。
如婴儿不能吸吮,应使用吸乳器吸出或手法挤奶。
3.乳头疼痛和乳头皲裂常见原因是含接不良。
帮助母亲纠正含接姿势。
乳头皲裂时,先喂健侧乳房,再喂患侧,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抹在乳头、乳晕上,以保护乳头皮肤,促进修复。
4.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当乳汁不能由乳房排出时,可发生腺管阻塞,局部硬结、压痛。
乳胀合并细菌感染时,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伴有全身症状,导致乳腺炎。
指导母亲正确的含接方法,变换不同的哺乳姿势,帮助不同方向的乳腺管引流通畅,增加吸吮次数,不让乳房“休息”,吸吮时,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
指导母亲选择合适的衣服和哺乳胸罩,避免乳房受压。
乳腺炎母亲,哺乳时先喂未受累一侧,射乳反射开始后换到受累乳房,可减轻母亲的不适感。
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局部有脓肿形成,则需要外科治疗。
(二)乳量不足母亲判断乳量不足多是主观错误的判断,源于自觉奶不胀或婴儿不安等,并非真正的母乳不足。
母乳喂养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母乳喂养常见的问题及处理(100分)
1、姓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房充盈肿胀,在喂奶后肿、硬都会减轻,乳房会变软。
【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3、挤奶前可刺激喷乳反射,有利于乳汁排出。
【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4、母亲卧位时避免乳房受压【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5、挤奶前可刺激喷乳反射,有利于乳汁排出。
【单选题】(选填)(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6、不能使用奶瓶奶头,避免产生“乳头错觉” 【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7、乳头扁平或凹陷会对母乳喂养有影响【单选题】(10分)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8、乳房充盈或肿胀的常见原因【单选题】(10分)
A.开奶太晚
B.产妇下奶乳汁过少
正确答案: A
9、乳头发育异常,常见有【单选题】(10分)
A.扁平乳头及凹陷乳头
B.乳头软而饱满
正确答案: A
10、乳房肿胀处理原则【多选题】(10分)
A.不要让乳房休息,应频繁让婴儿吸吮
B.帮助母亲和婴儿采取正确姿势
C.不能吸吮,指导母亲用手或吸奶器将乳汁挤出或吸出,排空乳房
正确答案: ABC
11、预防乳房肿胀的要点【多选题】(10分)
A.早接触,早吸吮指导
B.指导正确哺乳姿势
C.
C.婴儿应在一次哺乳中吃饭到前奶和后奶,乳房充分排空,避免乳房肿胀发生
正确答案: ABC。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母乳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现在很多宝妈们在宝宝出生后觉得母乳喂养很麻烦,于是直接给宝宝喂奶粉,还有很多宝妈们在生活中或是网络上受到“母乳六个月就没有营养了”,“宝宝长期吃母乳以后不好断奶”等话语的影响,动摇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殊不知母乳喂养有非常多的好处,可以促进母体康复、促进婴儿口腔发育、增进母婴感情等。
但是母乳喂养也让很多宝妈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导致宝妈们不能将母乳喂养坚持下去。
那么母乳喂养会遇见哪些问题呢?又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一、母乳喂养的指导与姿势。
在母乳喂养的姿势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当妈妈为宝宝进行哺乳时,只要双方感到舒服的姿势都可以。
毕竟宝宝吃奶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妈妈一直保持一种姿势,会感觉到很累。
但要求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如果是新生儿,母亲不仅要拖住头还要拖住臀部。
因此,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换姿势,例如可以侧躺,也可以斜靠在沙发或床上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哺乳的过程中妈妈感觉到乳头疼痛的话,可能是宝宝含住乳头的姿势不对。
此时需要重新调整含接姿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婴儿嘴中,可以减少疼痛的感觉。
如果哺乳之前乳房过胀,需要先将乳房的乳汁挤掉一些,等到乳晕变软时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了。
二、奶水清是没有营养吗?很多宝妈们受到女性长辈的影响,认为营养的母乳应该是呈浓稠状态的,如果奶水变得很清的话,就是没有营养。
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只要宝妈们在哺乳期营养均衡,那么母乳就是有营养的,可以给宝宝哺乳,而且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与婴儿的发育同步变化。
三、乳房小是否会影响母乳分泌?在宝宝还未出生前,就有妈妈担心自己的乳房小,会影响母乳的分泌,不能顺利给宝宝哺乳。
不必担忧,乳房大小不影响母乳的分泌,只要妈妈们让宝宝尽早的吸吮、有效的吸吮、勤喂养,母乳就会多起来,因为宝宝就是最好的催乳师。
四、感冒不能喂奶?如果妈妈在哺乳期出现感冒,能否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呢?需要分情况对待。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问答

了解使用奶瓶、奶嘴和抚慰奶嘴的危害(抚慰奶嘴使哺乳次数减少,乳房刺激减少和乳房排空缺乏可能导致乳汁生成减少,奶嘴增加乳头混淆的风险)。
有医学指征需要加奶的新生儿,使用小杯、小碗或乳旁加奶。
识别新生儿饥饿:母乳在新生儿胃里3小时就消化了。
当新生儿有觅食反射,寻找乳头,吮吸手指、睡觉不安稳、眼球有快速运动;母亲感到乳房充盈就可以喂奶,不要等到新生儿饿急了或哭闹时再喂奶。
婴儿吃到足够奶的征象:〔1〕喂奶时听到吞奶声〔2〕喂奶前乳房饱满,喂奶后乳房柔软〔3〕母乳喂的婴儿一天有6次或以上小便,几次大便〔4〕体重增长理想;〔5〕两次喂奶期间婴儿显得很满足、安静.母乳喂养考前须知:〔1〕每次哺乳时都应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2〕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空气,防止吐奶、溢奶;〔3〕哺乳后产妇佩戴适宜的乳罩;〔4〕乳汁确实缺乏,除勤吮吸外,母亲要有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必要时添加配方奶。
〔5〕预防乳头疼痛:采取正确的、舒适的哺乳姿势,让婴儿含住乳头和大局部乳晕〔6〕乳房肿胀:尽早哺乳、按需哺乳,哺乳前热敷、按摩乳房,及时排空乳房。
〔7〕促进乳汁分泌的措施:早吸吮、勤吸吮,情绪稳定,调节饮食,多喝汤水,保证睡眠母婴别离的产妇,分娩后6小时开场挤奶,每3小时挤一次奶,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
1.平坦及凹陷乳头哺乳前湿敷乳房、3~5分钟并进展按摩,再挤出少量乳汁,继而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
哺乳时先吸吮平坦一侧乳头,也可用抽吸法将乳头吸出后再吸吮。
指导产妇采取乳头伸展练习、配置乳头罩等方法纠正乳头平坦及凹陷。
2.乳头皲裂哺乳前湿敷乳房3~5分钟并进展按摩,再挤出少量乳汁。
哺乳时先吸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
如疼痛剧烈,暂停哺乳24小时,可将乳汁挤出喂养婴儿。
3.乳腺管阻塞哺乳前湿敷乳房3~5分钟,再柔和地按摩、拍打和抖动乳房,每次哺乳时两侧乳房交替进展并将剩余的乳汁排空,哺乳后戴支托性胸罩。
母乳喂养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母乳喂养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支持和宣传:许多新妈妈在母乳喂养方面缺乏正确的知识和支持,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
此外,社会宣传和教育也不足,很少有人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
2. 医院实施不力:一些医院对于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推广不够,医护人员对于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够全面和深入,无法给予新妈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3. 社会环境不利:由于工作压力大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许多母亲无法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母乳喂养,而被迫放弃母乳喂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增加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和医院等渠道,向公众传播母乳喂养的益处和正确的喂养技巧,提高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支持。
2. 加强医院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医院可以聘请专业的母乳喂养顾问,为新妈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医院也应该建立母乳喂养支持小组,为新妈妈提供经验分享和互助。
3. 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政府和雇主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母亲提供足够的产假和哺乳假,同时也应该为母亲提供合适的喂奶场所,方便她们进行母乳喂养。
通过这些整改措施,我们可以促进母乳喂养的普及和推广,提高母乳喂养率,为婴儿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