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检验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适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HZK52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HZK611《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Q/HZK504《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 职责4.1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发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细则(规定)。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产品制程质量控制方案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制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使处于生产线的不同阶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稳定产品质量。

现制定以下一、目的明确制程检验作业程序,对产品进行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范围适用于生产线各加工工序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的过程三、相关部门职责1品管部负责产品制程中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与执行和质量记录保存。

2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①生产部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稽核生产作业的质量状况,对异常及时进行排除或协助相关部排除。

②负责制程点检验区域的生产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与纠正措施的执行。

③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正常运作。

3.技术门①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完善图纸管理制度。

③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④协同质检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采购部①保证供方交货准时性,提高采购产品合格率。

②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③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1制程自主检验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质检人员和车间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车间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员工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2首件检验操作者要严格按《首件检验制度》执行,对所生产的首件零件实施自主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送检验员检验。

这对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设备靠编程和刀具来保证加工质量的,以及冲床等靠模具保证质量的批量产品,尤为重要。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模版(2篇)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模版(2篇)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模版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章出厂检验的程序第四章出厂检验的内容与要求第五章出厂检验的记录与报告第六章出厂检验的结果与处理第七章监督与评价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及相关法规文件,制定本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第二条出厂检验是指公司自行出厂前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的活动。

第三条出厂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的要求,并为公司决策提供可靠的质量数据。

第四条所有出厂的产品都必须经过出厂检验,并获得经过检验合格的证明。

第五条出厂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质量管理部是公司出厂检验工作的主要组织单位,负责出厂检验的计划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质量管理部应设立专门的出厂检验小组来负责具体的出厂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指定。

第八条出厂检验小组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参加公司组织的出厂检验培训。

第九条出厂检验小组负责制定出厂检验计划、执行出厂检验、编制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跟踪产品质量问题等。

第三章出厂检验的程序第十条出厂检验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接到产品出厂申请后,质量管理部组织出厂检验小组制定出厂检验计划。

(二)根据出厂检验计划,出厂检验小组进行必要的准备和安排。

(三)执行出厂检验计划,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

(四)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编制检验记录和报告。

(五)将检验结果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处理不合格产品。

(六)根据出厂检验结果,确定产品是否合格,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七)对出厂检验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四章出厂检验的内容与要求第十一条出厂检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外观检查: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瑕疵。

(二)尺寸与数量检验:按照产品规格要求,对产品的尺寸和数量进行检验。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2]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2]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的产品出厂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部生产出厂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xxxxxx、xxxxxxx等。

二、管理标准1.产品出厂检验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产品出厂检验由专门组建的检验部门负责,该部门应有专职检验员。

3.检验部门应当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严格依照相关检测标准进行操作和检测。

4.检验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问和技能,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5.检验员应依照公司相应工作流程进行检验,精准记录检验结果,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6.检验结果应适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核实和处理。

三、考核标准1.产品出厂检验结果的合格率是考核检验工作的紧要指标,合格率定义为符合产品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产品数量与检验总产品数量之比。

2.检验部门应定期对产品合格率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给上级部门。

3.检验部门应确保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0%。

4.对于产品显现重点质量问题的,检验部门将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向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并帮助相关部门处理问题。

5.检验员应按时完成检验任务,无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6.检验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态度,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

四、流程及实在要求1.产品出厂前的准备工作–在产品投产之前,检验部门应与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符合产品标准和规范要求。

–检验部门应明确所需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并适时采购和维护保养。

–检验部门应订立并不断更新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范。

2.产品出厂检验流程–检验部门应依据产品类型和规模合理布置检验排程,确保检验工作按时进行。

–检验员应依照检测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检验。

–检验员应在检验过程中注意产品的表面缺陷、尺寸和重量、电气性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检测。

–检验员应适时精准地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及不确定等情况,并签字确认。

产品出厂检验制度

产品出厂检验制度

1.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本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内容与要求、负责与权限。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出厂产品的检验。

2.依据: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图样及有关技术要求。

3.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分主要零部件检验、整机检验。

3.1主要零部件检验:对主要零部件(如本公司加工的)验证各工序检验记录。

3.2对外购件(标准件、外协、外购件)应验证进厂检验记录。

3.3对完成产品主要零部件的最终检验,在验证各工序检验记录后,先查工序检验标志,然后按图纸抽查10~20%合格方准入库。

若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退回上道工序处理,重检合格后方准入库。

4.整机检验4.1整机尺寸、互换性、外观检验。

4.2产品出厂前检验员应进行复查,相同型号的产品部件安装尺寸、连接尺寸保证相同,其同类部件应能用互换。

外观质量符合要求,零部件齐全,整机外露非加工表面应涂刷油漆,油漆折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不起波、无流挂、无折皱等缺陷,应符合油漆标准。

非漆面应保持原状。

4.3整机出厂检验重点是对整机可见部位、转动部分检查,零部件齐全并按标准要求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签发合格证,装订标牌,允许出厂。

4.4检验规则批量产品、整机出厂每台应进行试车检验。

4.5结果判定试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允许修理,修复后正常运转,仍判定为合格。

一台整机相同种类的零部件,不能互换安装的数量,不能超过总数的2%,否则判定不合格。

4.6产品出厂需要包装的,一定要按标准包装,在包装封闭前应保证随机配件,附件产品、说明书、装箱单、技术文件应完整,主要件、安全件应具有三证;出厂合格证、煤安标志、生产许可证、包装要符合运输条件。

产品包装后出厂检验员将复查,符合包装要求方可出厂。

产品出厂检验规程一、出厂检验分主要零部件检验、整机检验。

1、零部件检验:(1)主要零部件检验:对主要零部件(如本公司加工的)验证各工序检验记录。

(2)对外购件(标准件、外协、外购件)应验证进厂检验记录。

(3)对完成产品主要零部件的最终检验,在验证各工序检验记录后,先查工序检验标志,然后按图纸抽查10~20%合格方准入库。

出厂检测管理制度

出厂检测管理制度

出厂检测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规范和加强出厂检测工作,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出厂检测管理工作,并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销售提出了一整套的要求和规定。

二、管理责任1. 公司高层应加强对出厂检测工作的重视,确保出厂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 产品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出厂检测管理工作,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3.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出厂检测工作的执行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和总结,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 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出厂检测工作,并积极参与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5. 检测人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测工作,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三、工作流程1. 出厂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1 产品部门应编制出厂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以及检测的范围和对象。

1.2 质量部门应指定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1.3 生产部门应提供符合要求的样品和资料,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4 技术部门应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检测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 出厂检测过程2.1 检测人员应按照标准和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2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3 检测结果应经过质量部门的复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出厂检测后的处理3.1 检测人员应编制并提交出厂检测报告,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2 质量部门应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3.3 生产和技术部门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升。

四、出厂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要求1. 产品部门应加强对出厂检测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2. 质量部门应对出厂检测工作的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

3. 生产和技术部门应积极参与出厂检测工作,持续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5篇)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5篇)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1、按产品标准规定的产品出厂检验项目配备各种化验仪器、设施、药品和玻璃器皿。

2、对化验仪器、设施、药品和玻璃器皿要经常性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使其时刻处于正常状态。

3、化验员经过培训、具有相应资格证明,能独立检验。

4、化验员要对每个班(组)生产的产品,按照产品的规格、型号、班次进行抽样,做到批批出厂检验,产品出厂检验由化验员作好检验原始记录,出具出厂检验报告。

5、检验结果要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和成品库管理人员,发现有不合格的产品按规定进行不合格处置,由主管领导签字。

6、检验项目按该产品标注中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不得漏检项目。

7、成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根据检验结果对库存成品按照“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产品”进行分类存放,并在合格产品或包装上加贴合格标志。

8、未经出厂检验的产品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销售。

9、对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出厂销售的,要追究责任,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按奖罚规定进行处理。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产品出厂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第三条产品出厂检验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产品出厂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五条产品出厂检验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合法合规的认证机构的认可。

第六条产品出厂检验的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

第七条对于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理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产品出厂检验的目的第八条产品出厂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第九条产品出厂检验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范文(3篇)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范文(3篇)

出厂检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出厂检验工作,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第三条出厂检验是指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的检验工作。

其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并能够达到客户的期望。

第四条出厂检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第五条出厂检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六条出厂检验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产品技术和质量信息。

第七条出厂检验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和可证明。

第八条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质量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章出厂检验的组织和任务第九条出厂检验的组织和任务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出厂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依据等。

(二)确定出厂检验人员,包括检验员和检验工程师。

检验员应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和经验,检验工程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建立出厂检验档案和记录,包括检验报告、检验记录、检验数据等。

(四)监督和指导出厂检验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评估出厂检验结果,提出产品改进和整改意见。

第十条出厂检验的任务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所有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包括检查外观、尺寸、材料、工艺等。

(二)对重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包括检测性能、功能、可靠性等。

(三)对特殊产品进行特殊检验,包括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

(四)对有疑点的产品进行复检,包括重新进行检查、测试等。

(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置,包括返工、报废、退货等。

(六)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责任。

第三章出厂检验的流程和方法第十一条出厂检验的流程包括以下环节:(一)接收产品:由仓储部门接收产品,并将其送至检验区域。

(二)检查外观: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等。

(三)测量尺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