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阅读链接教案

合集下载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陶罐和铁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知识点概述本课程将通过阅读“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精神。

同时,也通过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逐渐了解友情和信任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简单地进行寓言故事的创作;2.观察分析故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学习互助合作、坦诚待人的精神;3.通过阅读,学习尊重和珍惜文化遗产的知识;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打牢基础。

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前置问题帮助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2.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情境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你们喜欢用什么样的器皿喝水呢?”3. 故事讲解通过引领式朗读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

4. 课文解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故事主题和内涵。

例如:“为什么铁罐要把自己的水倒进陶罐里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行为?它代表了什么?”5. 语文活动通过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如“填字游戏”、“阅读理解”、“感情小剧场”等,提高学生语文运用的兴趣和能力。

6. 课堂总结通过师生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内容,并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内涵,通过形象的语言、情境的导入和相关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受到启发,进而懂得珍惜文化遗产和友情。

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寓言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故事主题和内涵,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生词和词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方式和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故事讲解、课文解读、语文活动、课堂总结等方式和方法。

其中,通过情境导入和相关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讲解和课文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和内涵,掌握生词和词语;通过课堂总结评估学生掌握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课题:陶罐和铁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

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

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铁罐)。

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

(板书;陶罐)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

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

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

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话音刚落)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开始吧!学生速读课文师:读好了吗?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

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生齐:是!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课文。

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讲述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研究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1.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2.体会课文寓意。

课前准备: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铁罐消失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介绍寓言故事,引出本课《陶罐和铁罐》。

2.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看哪个更坚固,引出“坚固”和“易碎”这两个词。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课前预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3.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1.研究陶罐:让学生读一下“陶罐是个好东西,它虽然容易碎,但是它很轻,很好拿,很好看”这句话,让学生感受陶罐的优点。

2.研究铁罐:让学生读一下“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说它不结实,不值钱,不好看”这句话,让学生感受铁罐的缺点。

3.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铁罐会消失?四、深入理解,分角色朗读1.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陶罐,一组扮演铁罐,分别朗读自己的台词。

2.让学生交换角色,再次朗读。

五、课堂练1.让学生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研究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强调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案)

6 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

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

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慢懦弱代价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1.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预设点:(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 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争辩和它们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做人道理。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其中的神态、语言描写栩栩如生,很具品味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寓意,理解重点词句。

四、教学准备:1、《陶罐和铁罐》的课件。

2、各组的标志牌。

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手中的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碰到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待会儿,我们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生自读)2、王老师知道,我们三(1)班的同学最喜欢挑战难题是吗?谁愿意把自己认为最难的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明朗读——学生评议)3、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问题)(三)探究感悟:1、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陶罐和铁罐吧!喜欢研究陶罐的同学带着这些问题(指板书);喜欢研究铁罐的同学,你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指板书)。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你的研究对象。

想知道最好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吗?老师这里有个秘诀,想听听吗?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书中所包含的意思了,一些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来试一试,看看通过朗读,你是否能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自由朗读、研究)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可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朗读研究,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想不想知道别人有些什么收获呢?那就让我们找一找周围和你研究同一对象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自由交流)3、集体反馈:(1)谁能把你的研究成果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现一下呢?先请研究铁罐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吧!(指名读)你读得太棒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读吗?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也来读一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

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27课《陶罐和铁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第一册:《啄木鸟和梧桐树》、《蚂蚁和蟋蟀》。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后,互文阅读《啄木鸟和梧桐树》《蚂蚁和蟋蟀》,了解内容,找出对比,粗知寓意。

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品读体会语言、神态等词语,尝试续编寓言故事。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有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

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

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

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自以为是。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一篇很好的语文教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自以为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特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自以为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寓言故事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叫做《陶罐和铁罐》。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就是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的文学形式。

2. 你们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陶罐和铁罐》也是一个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作者简介黄瑞云,湖南娄底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寓言和古典诗词研究,擅长写作,致力于寓言和童话的创作,其作品有《黄瑞云寓言》《春天岛》《魔镜》等。

(三)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陶罐、铁罐、羞耻、懦弱、轻蔑、流逝、宫殿、掘开、朴素、美观、和睦相处、相提并论(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齐读。

(3)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细读课文1. 学习第1-9 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9 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链接
《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
一、教材理解
本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改编的一篇寓言故事。

讲的是风和太阳开始比赛谁先把行人的外衣脱掉,后来太阳赢了。

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二、阅读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这则寓言,要懂得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3.想想故事中北风和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阅读建议
1.谈话导入,解决如下问题: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风”和“太阳”各有哪些本领。

(2)学生就题目提出疑问:
他们是怎么比的?结果怎么样呢?
2.自读课文,了解风的本领是呼呼地吹,太阳的本领是能发出强烈的光。

3.了解文章的内容后,探究:
(1)北风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太阳又是怎么做的?结果谁胜了?
4.联系生活,揭示道理。

5.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名朗读。

抓住太阳和风的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去读。

6.补充阅读:《谁的本领大》,和这篇短文比较一下,告诉我们的道理又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学习
(一)展示预习
1. 我会标小节序号,发现这则寓言共个小节。

2. 我能认认真真读两遍寓言。

自评:A、流利()B、有感情()
3.我给同桌读一遍寓言,请同桌签名。

4.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迫不及待:
(2)不慌不忙:
(3)暖洋洋:
5.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笑眯眯—()迫不及待—()暖洋洋—()
7.我收集的资料《谁的本领大》
谁的本领大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

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

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

于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

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二)我能读懂寓言意思。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2.风的本领是:太阳的本领是:。

(三)我还知道选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
《燕子居安忘危》《高雅的白鹤》《孔雀和穴乌》《人的智慧》《农夫和时运女神》《会唱歌的蜗牛》《丢了牛的牧牛人》《爱唱歌的夜莺》《为什么半夜公鸡叫》《蛇和农夫》《狐狸葡萄》《狼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狼》《农夫孩》《蚊狮、《狼》《公鸡与宝石》
(四)达标测评
1.学了寓言,我会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
不慌不忙:
笑眯眯:
2.故事中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